记者 樊旭
2022年最后一个月的房价数据出炉,楼市热度仍在下探。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2月,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城市有55个,比上月增加4个;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城市有63个,比上月增加1个,下跌城市数量创全年新高。
分析师指出,12月疫情在全国范围内加剧,是影响楼市热度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虽然去年年底以来,房地产宽松政策频出,但包括“金融16条”、融资“三支箭”在内的措施主要是聚焦房企端,对提振购房者信心效果有限。
“房地产政策已经全面进入宽松阶段,但市场需要看一线龙头城市。当前,一线城市没有明显的宽松政策,二三线城市购房者对宽松政策已经有所免疫。整体看,市场还在低位徘徊,12月在疫情影响下,市场全面低谷。”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
分城市能级看,12月,“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新房销售价格由上月下降0.2%转为持平,二手房价格环比下降0.5%,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二手房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4%、0.5%、0.6%、0.5%。
二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二手房价格环比下降0.4%,降幅与上月相同。三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下降0.3%,降幅与上月相同,二手房价格环比下降0.4%,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补充道,供给方面,当前开发商资金链仍旧紧张,降价促销以保资金链依然是开发商不得不为的选择。需求方面,疫情持续冲击叠加就业态势不稳,部分行业整顿和经济下行导致居民收入不乐观,需求低位徘徊的走势很突出。
从2022年全年看,在疫情影响、房企债务违约、土地市场流标等多重超预期因素影响下,全国楼市跌多涨少,销售萎靡。
从更能反映市场状况的二手房价格来看,2022年12月,二手房价同比上涨的城市仅有6个,按涨幅排列,依次是成都(涨9.1%)、北京(涨3.9%)、上海(涨2.6%)、南充(涨1.4%)、无锡(涨0.4%)。
房价下跌的64城中,降幅最大的三个城市都在东北地区。12月,牡丹江二手房价同比下降11.6%,其次是哈尔滨,同比下降9.1%,再次是吉林,同比下降8.6%。一线城市中,广州和深圳分别下跌0.5%和3.7%。
对此,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指出,总体上,人口规模有优势的城市,二手房市场相对健康。但显然,在楼市低迷的大背景下,这类城市明显偏少。
根据界面新闻测算,全年来看,除了一线城市二手房价出现涨跌分化外,二线城市降幅大多在1%-6%之间,三线城市降幅大多在2%-8%之间。
房价下跌的另一面是销售规模的萎靡。2022年,中国指数研究院监测的10个城市销售面积同比降幅近四成,绝对规模降至2015年以来最低水平,单月已连续19个月同比下降。
在此背景下,2023年伊始,政策宽松信号便频繁释放,市场也期待这一年能够真正迎来企稳。
1月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今年要继续毫不动摇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精准施策,提振市场信心。对购买第一套住房的,要大力支持。首付比、首套利率该降的,都要降下来。对购买第二套住房的,要合理支持。以旧换新、以小换大、生育多子女家庭都要给予政策支持。
同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决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对于评估期内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下降的城市,阶段性放宽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
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70大中城市中,最近3个月(2022年10月-12月)房价持续下降的城市有34个。其中,二线城市13个,分别为大连、福州、哈尔滨、兰州、南宁、厦门、沈阳、石家庄、太原、天津、武汉、长春、郑州;三四线城市21个,分别为蚌埠、北海、常德、丹东、桂林、惠州、吉林、济宁、金华、锦州、洛阳、牡丹江、秦皇岛、韶关、唐山、温州、襄阳、徐州、宜昌、岳阳、湛江。暂无一线城市。
对于房地产市场何时能真正企稳,分析师认为,市场更期待来自一线城市的政策松动。
“整个中国房地产市场必须要一线城市稳定,特别是改善需求扶持政策落地,市场才有望真正企稳。目前看,大量的改善需求很难入市,导致市场并不景气。”张大伟说。
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也表示,2023年,京沪两地楼市政策均存在优化调整的可能,这种可能一旦兑现,市场预期有望逐渐改善,对全国楼市预期的好转亦将起到积极作用。
她认为,考虑到潜在需求旺盛,为避免市场大幅波动,预计2023年京沪楼市调控政策大概率是渐进式推进,从支持合理住房需求的角度出发,降低购房成本、降低购房门槛是政策优化的重要方向。
例如,从房贷利率看,京沪为全国范围内少有的二套房贷利率超过5%的城市,下调空间较大。还可降低首套或二套房首付比例,降低购房门槛,加大公积金政策的支持力度。另外,京沪普通住宅标准执行时间已较长,适当调整普宅认定标准,有助于需求释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