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京东方三十难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京东方三十难立

物联网“急救”京东方?

摄影:界面新闻 匡达

文|科技新知  主木

编辑|伊页

新年伊始,国产液晶屏幕厂商京东方鼓乐喧天,好不热闹。

先是豪掷69亿增持合肥10.5代产线,加码大尺寸面板业务;后又在CES上大秀“屏之互联”,大谈屏幕产业创新生态,将两辆阿斯顿马丁摆在展台上引人侧目。

近日iPhone 15消息频出,知名苹果分析师郭明錤更直称,若未来数月的开发与生产顺利,京东方将一跃成为iPhone 15与15 Plus的最大屏幕供应商,供应比重约70%,远超三星、LG。与此同时,京东方拟花费4亿美元在越南建厂的消息也传了出来。

综上,“果链第一供”和“加速转型物联网”成了京东方而立之年的两大关键词。

事实上,近些年面板市场价格出现结构性调整,再叠加外部环境动荡,导致需求受到一定影响,京东方这位年过三十的“面板一哥“,也开始面临增长困境。

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受困于行业周期性波动,面板价格下跌,致使增长逐渐放缓,甚至在2022年三季度,出现营收利润同比双降的情况,归母净利润更是亏损13.05 亿元,同比大降118.01%。

不可否认,当下iPhone 15传闻和京东方展露出加速发展物联网的坚决,多少给了市场一点信心。但一方面苹果也有计划自研屏幕,京东方未来很难深度绑定苹果获取更多利润;另一方面国内物联网行业存在人才短缺、市场格局碎片化等客观困境,京东方很难在短时间内深入到物联网核心领域,也意味着在物联网商用化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01、果链第一供,反客为主?

这两年来,京东方和苹果的供需关系,总给市场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

去年5月有消息称,苹果公司发现京东方未经允许擅自更改了苹果设定好的屏幕规格参数,并要求其停止生产,因此京东方并未拿到iPhone14 OLED屏幕的订单。

虽然此消息难以找到权威消息印证,但有多个关联信息显示,至少在2021年,京东方确实为苹果手机供应过OLED面板。而且,在2022年iPhone 14系列发布后,也有消息称京东方仅取得6.1英寸型号的显示屏订单,出货占比仅约12%-15%。

市场上早已习惯,苹果总是喜欢与供应链保持至亲至疏的关系。

今年初,郭明錤称京东方预计在2024年大量出货高阶iPhone用的LTPO(OLED屏幕的下一代技术)显示屏。若京东方能取得约20%至30%的高阶订单,并维持低阶iPhone显示屏约70%的出货比重,就有机会成为新款iPhone最大的显示屏供应商。

对此,京东方证券部人士表示,“对于具体客户、具体合作的问题,不予置评。”可叠加上其扩产信息不断,让此事虽是传闻,但可信度到了高点。

加大对苹果的供货,无疑会直接提振京东方短期的业绩走势,但长期来看,这并不算一个重大利好。

首先需要知道的是,当下无论苹果加大哪一家供货商的供货占比,都一定不会是因为其技术上占据优势。

因为虽然苹果对AMOLED屏幕的严苛程度令人发指,但无论是韩国的三星、LG,还是日本的夏普、Japan Display,亦或是国内的京东方,都能在与苹果的共同合作下,做出良品率、产能良好的产品。

在京东方加入之前,苹果的面板供应牢牢掌握在三星与LG手里,几乎每一代iPhone这两家企业都要拿下六成以上的订单。这个数字对于库克而言,简直就是噩梦般的存在。

有业内人士称,苹果加大京东方面板的供应,主要原因就是要压一压三星显示和LGD液晶面板的价格,这也是深谙供应链把控的库克的一贯作风。

不过这种在非技术优势下取得的大订单,并不会长期牢靠。

首先,苹果供应链的淘汰机制在库克掌舵后变本加厉。为了让整个供应链加倍自律,库克一度把零部件供应商的数量从100家减少到24家。值得注意的是,苹果仓库还限制积压,最近几年的库存周转率一直在40左右徘徊,订单越大越影响企业现金流状况。

另外,作为果链企业需要每年高额研发费用以保持竞争力。京东方从2020年开始,每年研发费用都在百亿元左右,这导致一个尴尬的局面就是利润难以实现盈利。

当然,对于现在的京东方来说,最致命的还得是苹果已然开始自研屏幕。

1月16日有消息称,苹果公司花了约6年时间研发MicroLED技术,这将是苹果自己定制设计的首款显示屏,会被应用到2024年发布的Apple Watch Ultra上。

爆料人Mark Gurman同时表示,在Apple Watch Ultra尝鲜之后,苹果定制的MicroLED屏将会应用到iPhone、iPad等设备上,代替现有的OLED。

如此,京东方等面板供货商将受到不小冲击。

目前京东方等厂商均采用IDM模式与苹果合作,向苹果整体出货。而一旦苹果自研后,京东方可能从IDM沦为Foundry,也就是纯代工模式。苹果可能会从购买京东方的面板产品,变为让京东方代工生产面板。

代工模式一方面将进一步压缩利润,但更为重要的是,未来如果没有苹果在技术上的引导,京东方可能在MicroLED等高端产品上很难有所突破。

业绩上,虽然近些年京东方开拓出了华为、小米等大客户,对苹果的依赖不算致命,但也远未到不容忽视的地步。根据财报数据推总可得,2021年京东方对苹果供应的OLED占到出货量的四分之一,2022年也保持了这一比例。

另外在消费电子行业日渐下行的今天,行业所有玩家的业务利润整体降低,所以对于京东方来说单靠卖面板已经很难有所增长,找到第二曲线更为至关重要。

02、正确的方向,难走的路

2014年开年,谷歌收购智能家居Nest,打响物联网布局第一枪。同年4月举办的Build大会上,微软也宣布进入物联网领域。全球两大科技巨头先后布局,一时间物联网成为互联网厂商眼中的“香饽饽”。

而彼时的京东方,在显示屏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技术积累已经较为成熟。于是也跟风提出DSH战略,向显示器件、智慧系统、健康服务三个智慧物联板块转型。

但时至今日,京东方在物联网行业的布局,显然是以其显示屏业务为核心展开的。比如其在零售、金融等领域为客户提供的智能物联解决方案,终端产品并无多样,仍以显示屏为主。

虽进入时间较久,但一直以来也鲜有突破。从业绩上来看,物联网营收一直不足整体营收的20%,挑不起京东方的大梁,另外其物联网业务多年仍局限在交通、零售、金融等基础性行业,市场难以得到开拓。

从企业侧来看,京东方虽然拥有显示屏业务的核心竞争力,但其在物联网行业必备的云计算、大数据等方面的实力较为薄弱。

从现实物联网方案来讲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是基础信息采集,目前比较集中的就是传感器;第二个是对系统,对基础信息采集之后的汇总跟处理;第三个是针对于客户需求或者工业控制类需求功能性的体现;第四是怎样把这些信息各式各样地进行传递。

简单理解就是,信息采集端、信息处理端、信息功能实现端,以及网络运营端。其中除了传感器部分能够发挥京东方这种硬件企业的优势外,其他均需要企业对数据、算法更为敏感,显然京东方在这方面还建树颇浅。

而与小米、华为等互联网企业相比,京东方缺少C端优势,找不到入口切入C端市场,就难以吃到C端释放的巨大红利。

B端除了拼产品硬实力外,更重要的是公司商务能力。华为、小米作为下游销售企业,本就有大量B端大客户,且市场知名度更高;而京东方的大客户多是智能硬件厂商,开拓物联网客户的同时,也需要照顾好面板客户的情绪,所以未来在B端客户开拓上也不占优势。

站在整个市场角度,京东方也面临一定难题。

受人才缺失、市场碎片化影响,国内物联网商用化仍处在初期,市场成熟至少还需要5年时间。

根据人社部2021年发布的《新职业——物联网工程技术员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未来五年物联网行业人才需求缺口总量将超过1600万人。其中创新型人才的缺乏,使商家无法通过物联网技术提升自身业务,进而对物联网产品持观望态度,对物联网商用化造成极大阻碍。

简单来说就是,数字化对一些行业、商家效果不明显,导致国内物联网应用始终无法进入核心业务领域。

物联网涵盖半导体、传感器、云计算、通信和网络技术等多个领域,市场碎片化严重,一直难以形成统一标准,使智慧物联产品在市场取得的效果参差不齐,极大地影响了商户的物联网产品体验。

无疑,这些行业中的问题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京东方物联网业务的发展。

在物联网领域,智能传感器是核心元器件,而作为制造商的京东方,在技术和经验上有着独有的优势。但物联网涵盖范围广泛,京东方很难做到面面俱到。

未来,京东方要想有所作为,还要在云计算、大数据等基础技术领域多下功夫,才能形成完善的产业链,用更多硬技术在物联网市场中更进一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京东方

4.5k
  • 38天!从设备搬入到首批样品产出,京东方再创新纪录
  • 京东方发布全新柔性OLED屏幕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京东方三十难立

物联网“急救”京东方?

摄影:界面新闻 匡达

文|科技新知  主木

编辑|伊页

新年伊始,国产液晶屏幕厂商京东方鼓乐喧天,好不热闹。

先是豪掷69亿增持合肥10.5代产线,加码大尺寸面板业务;后又在CES上大秀“屏之互联”,大谈屏幕产业创新生态,将两辆阿斯顿马丁摆在展台上引人侧目。

近日iPhone 15消息频出,知名苹果分析师郭明錤更直称,若未来数月的开发与生产顺利,京东方将一跃成为iPhone 15与15 Plus的最大屏幕供应商,供应比重约70%,远超三星、LG。与此同时,京东方拟花费4亿美元在越南建厂的消息也传了出来。

综上,“果链第一供”和“加速转型物联网”成了京东方而立之年的两大关键词。

事实上,近些年面板市场价格出现结构性调整,再叠加外部环境动荡,导致需求受到一定影响,京东方这位年过三十的“面板一哥“,也开始面临增长困境。

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受困于行业周期性波动,面板价格下跌,致使增长逐渐放缓,甚至在2022年三季度,出现营收利润同比双降的情况,归母净利润更是亏损13.05 亿元,同比大降118.01%。

不可否认,当下iPhone 15传闻和京东方展露出加速发展物联网的坚决,多少给了市场一点信心。但一方面苹果也有计划自研屏幕,京东方未来很难深度绑定苹果获取更多利润;另一方面国内物联网行业存在人才短缺、市场格局碎片化等客观困境,京东方很难在短时间内深入到物联网核心领域,也意味着在物联网商用化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01、果链第一供,反客为主?

这两年来,京东方和苹果的供需关系,总给市场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

去年5月有消息称,苹果公司发现京东方未经允许擅自更改了苹果设定好的屏幕规格参数,并要求其停止生产,因此京东方并未拿到iPhone14 OLED屏幕的订单。

虽然此消息难以找到权威消息印证,但有多个关联信息显示,至少在2021年,京东方确实为苹果手机供应过OLED面板。而且,在2022年iPhone 14系列发布后,也有消息称京东方仅取得6.1英寸型号的显示屏订单,出货占比仅约12%-15%。

市场上早已习惯,苹果总是喜欢与供应链保持至亲至疏的关系。

今年初,郭明錤称京东方预计在2024年大量出货高阶iPhone用的LTPO(OLED屏幕的下一代技术)显示屏。若京东方能取得约20%至30%的高阶订单,并维持低阶iPhone显示屏约70%的出货比重,就有机会成为新款iPhone最大的显示屏供应商。

对此,京东方证券部人士表示,“对于具体客户、具体合作的问题,不予置评。”可叠加上其扩产信息不断,让此事虽是传闻,但可信度到了高点。

加大对苹果的供货,无疑会直接提振京东方短期的业绩走势,但长期来看,这并不算一个重大利好。

首先需要知道的是,当下无论苹果加大哪一家供货商的供货占比,都一定不会是因为其技术上占据优势。

因为虽然苹果对AMOLED屏幕的严苛程度令人发指,但无论是韩国的三星、LG,还是日本的夏普、Japan Display,亦或是国内的京东方,都能在与苹果的共同合作下,做出良品率、产能良好的产品。

在京东方加入之前,苹果的面板供应牢牢掌握在三星与LG手里,几乎每一代iPhone这两家企业都要拿下六成以上的订单。这个数字对于库克而言,简直就是噩梦般的存在。

有业内人士称,苹果加大京东方面板的供应,主要原因就是要压一压三星显示和LGD液晶面板的价格,这也是深谙供应链把控的库克的一贯作风。

不过这种在非技术优势下取得的大订单,并不会长期牢靠。

首先,苹果供应链的淘汰机制在库克掌舵后变本加厉。为了让整个供应链加倍自律,库克一度把零部件供应商的数量从100家减少到24家。值得注意的是,苹果仓库还限制积压,最近几年的库存周转率一直在40左右徘徊,订单越大越影响企业现金流状况。

另外,作为果链企业需要每年高额研发费用以保持竞争力。京东方从2020年开始,每年研发费用都在百亿元左右,这导致一个尴尬的局面就是利润难以实现盈利。

当然,对于现在的京东方来说,最致命的还得是苹果已然开始自研屏幕。

1月16日有消息称,苹果公司花了约6年时间研发MicroLED技术,这将是苹果自己定制设计的首款显示屏,会被应用到2024年发布的Apple Watch Ultra上。

爆料人Mark Gurman同时表示,在Apple Watch Ultra尝鲜之后,苹果定制的MicroLED屏将会应用到iPhone、iPad等设备上,代替现有的OLED。

如此,京东方等面板供货商将受到不小冲击。

目前京东方等厂商均采用IDM模式与苹果合作,向苹果整体出货。而一旦苹果自研后,京东方可能从IDM沦为Foundry,也就是纯代工模式。苹果可能会从购买京东方的面板产品,变为让京东方代工生产面板。

代工模式一方面将进一步压缩利润,但更为重要的是,未来如果没有苹果在技术上的引导,京东方可能在MicroLED等高端产品上很难有所突破。

业绩上,虽然近些年京东方开拓出了华为、小米等大客户,对苹果的依赖不算致命,但也远未到不容忽视的地步。根据财报数据推总可得,2021年京东方对苹果供应的OLED占到出货量的四分之一,2022年也保持了这一比例。

另外在消费电子行业日渐下行的今天,行业所有玩家的业务利润整体降低,所以对于京东方来说单靠卖面板已经很难有所增长,找到第二曲线更为至关重要。

02、正确的方向,难走的路

2014年开年,谷歌收购智能家居Nest,打响物联网布局第一枪。同年4月举办的Build大会上,微软也宣布进入物联网领域。全球两大科技巨头先后布局,一时间物联网成为互联网厂商眼中的“香饽饽”。

而彼时的京东方,在显示屏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技术积累已经较为成熟。于是也跟风提出DSH战略,向显示器件、智慧系统、健康服务三个智慧物联板块转型。

但时至今日,京东方在物联网行业的布局,显然是以其显示屏业务为核心展开的。比如其在零售、金融等领域为客户提供的智能物联解决方案,终端产品并无多样,仍以显示屏为主。

虽进入时间较久,但一直以来也鲜有突破。从业绩上来看,物联网营收一直不足整体营收的20%,挑不起京东方的大梁,另外其物联网业务多年仍局限在交通、零售、金融等基础性行业,市场难以得到开拓。

从企业侧来看,京东方虽然拥有显示屏业务的核心竞争力,但其在物联网行业必备的云计算、大数据等方面的实力较为薄弱。

从现实物联网方案来讲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是基础信息采集,目前比较集中的就是传感器;第二个是对系统,对基础信息采集之后的汇总跟处理;第三个是针对于客户需求或者工业控制类需求功能性的体现;第四是怎样把这些信息各式各样地进行传递。

简单理解就是,信息采集端、信息处理端、信息功能实现端,以及网络运营端。其中除了传感器部分能够发挥京东方这种硬件企业的优势外,其他均需要企业对数据、算法更为敏感,显然京东方在这方面还建树颇浅。

而与小米、华为等互联网企业相比,京东方缺少C端优势,找不到入口切入C端市场,就难以吃到C端释放的巨大红利。

B端除了拼产品硬实力外,更重要的是公司商务能力。华为、小米作为下游销售企业,本就有大量B端大客户,且市场知名度更高;而京东方的大客户多是智能硬件厂商,开拓物联网客户的同时,也需要照顾好面板客户的情绪,所以未来在B端客户开拓上也不占优势。

站在整个市场角度,京东方也面临一定难题。

受人才缺失、市场碎片化影响,国内物联网商用化仍处在初期,市场成熟至少还需要5年时间。

根据人社部2021年发布的《新职业——物联网工程技术员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未来五年物联网行业人才需求缺口总量将超过1600万人。其中创新型人才的缺乏,使商家无法通过物联网技术提升自身业务,进而对物联网产品持观望态度,对物联网商用化造成极大阻碍。

简单来说就是,数字化对一些行业、商家效果不明显,导致国内物联网应用始终无法进入核心业务领域。

物联网涵盖半导体、传感器、云计算、通信和网络技术等多个领域,市场碎片化严重,一直难以形成统一标准,使智慧物联产品在市场取得的效果参差不齐,极大地影响了商户的物联网产品体验。

无疑,这些行业中的问题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京东方物联网业务的发展。

在物联网领域,智能传感器是核心元器件,而作为制造商的京东方,在技术和经验上有着独有的优势。但物联网涵盖范围广泛,京东方很难做到面面俱到。

未来,京东方要想有所作为,还要在云计算、大数据等基础技术领域多下功夫,才能形成完善的产业链,用更多硬技术在物联网市场中更进一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