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二发布数据称,截至2022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这是自1962年以来中国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其中,劳动年龄(16岁-59岁)人口87556万人,占总人口的62%,低于十年前的70%左右。
对此,全球主流媒体均给予了关注报道。其中既有对人口赤字将是未来重要挑战的担忧,也不乏理性声音,指出人口负增长的“中性”性质,不一定意味着经济灾难。对社会经济发展来说,在生产率没有显著提高的情况下,人口减少,尤其是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可能会拖累经济增长。尽管人口减少是一项重大挑战,但是认为一个国家的实力来自人口数量的看法未免过于简单化。
人口增长放缓已是全球性趋势,人口负增长的难题早已降临到西方发达国家和日韩等东亚邻国身上。他们的应对经验,或许可以提供更多思路。
韩国:逐渐认可外国劳动力
在应对劳动力短缺方面,除了提高参与率等手段,引进国外移民被视为能够迅速填补部分缺口的主要方法。这已经是美国和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应对老龄化的重要解决方案。但是并非所有国家都愿意敞开大门,尤其是对相对保守的东亚国家来说。想象自己的国家成为移民国家,对不少东亚国民来说可能有不小的冲击力。
深受人口问题困扰的日本,很早就开始试探性地将移民作为人口赤字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据日本政府预计,2030年该国劳动年龄人口将降至2020年水平的92%,2050年降至68%,劳动力严重短缺不可避免。另据“日本国际协力机构”估计,2040年,日本将需要674万外国工人来维持其1.24%的年经济增长目标。
为了填补劳动力缺口,在安倍晋三政府时期日本就开始放宽移民政策。2018年底,日本国会在激烈反对声中批准了接收外国务工人员的最终方案,计划自次年起的5年时间里,将最多引进34.5万外国劳动力;2019年,日本开始实施“客工”政策,允许14个领域引进拥有“特定技能”的外国工人;2021年底,岸田文雄政府释放劳工移民政策新动向,计划扩大可申请无限期居留的特定技能签证的对象和范围。
对于韩国来说,其人口继2020年达到峰值后已经连续两年减少,2022年不足5144万。作为全球出生率最低的国家,韩国也越来越依赖外国移民来弥补日益减少的劳动力。2015年-2016年,韩国的外国就业人口达到90万的峰值,之后随着新冠疫情的暴发而下降。据韩国统计局的数据,截至去年,该国约有843000名外国劳动力。
面对短缺局面,尹锡悦政府放宽了几项引进外国劳动力的政策。2022年9月,韩国宣布接受外国工人申请扩大类别的工作签证。同时,就业和劳工部进一步提高签证配额,将2023年的非专业就业E-9签证的配额从59000提高到69000。
日本和韩国同属对移民不感冒的文化圈,但是近年来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大改变。韩国民众对外国工人的接受度正在提高。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一半多韩国人对外国人成为该国劳动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持积极态度。
据首尔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在今年1月6日至9日期间对1000名韩国人的调查,57.2%的受访者同意“接受大量外国人来韩工作”的说法,约37.3%的受访者表示不同意。
日本样本:生育率难以逆转
日本曾多年位居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其人口自2010年以来一直在萎缩。在2020年-2021年间,日本人口损失规模达到了创纪录的644000人。预计在未来45年内,该国人口将减少30%,到2065年将降至8800万。
出于对长期低生育率和快速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和经济后果的担忧,日本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推出了一系列解决低生育率问题的计划。
日本政府最初的重点是,通过增加托儿服务和倡导更好的工作与生活平衡来提供育儿援助;在2000年代末,生育率下滑和人口开始负增长震惊了日本,自此该国开始推行更全面和长期的支持政策,政策支持周期覆盖了从婴儿出生到青年时期的整个年龄段;到了2010年代,提升生育率的政策被纳入日本的宏观经济、国土规划和区域与地方发展之中,成为该国公共政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尽管如此,这些持续和全面的努力还是未能实现日本生育率的提高,充其量只是阻止了它的进一步下滑。与韩国(0.81)和中国台湾(1.07)等其他东亚发达经济体相比,2021年,日本的总和生育率仍保持在1.30左右。
坏消息是,在提高生育率上,迄今全球尚没有国家找到一种可靠的长期方法。日本的经验表明,要将生育率恢复到更替水平(2.1)是多么困难。实际上,欧洲不少国家多年来也一直在与低生育率作斗争,试图通过生育支持政策来扭转下降的趋势。然而,从目前来看,收效甚微。
好消息是,中国积累的人口优势依然明显。据联合国人口展望2022预测的数据,中国2022年劳动年龄人口为9.84亿,世界排名第一。即便到2100年可能下降到2.82亿,排名也是全球第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