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为何古人选中白兔在月中捣药?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为何古人选中白兔在月中捣药?

南阳师范学院教授郑先兴分析,兔子捣药的形象,可能是因为古人看到兔子咀嚼草的动作,将之与炮制草药相关联,进而认为兔子可以给人带来健康长寿的药物。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白兔捣药秋复春”“兔寒蟾冷桂花白”……李白、李商隐的诗句传颂千古。嫦娥舒广袖、月兔守寒宫的传说,更是很多人在童年时就听说过的。这个传说至少已流传了两千年,汉朝人刻画月兔捣药的生动形象,今天仍可在嵩山脚下的汉阙上寻得。

嵩山由太室山与少室山组成,俯览河洛,巍峨壮丽。夏时,大禹在山脚设立都城;周时,周公于此通过测日影求地中、验四时,嵩山因而成为古人心中的“天地之中”;汉时,慕名前来祭祀的汉武帝将几棵巨柏封为“将军”,其中两棵至今仍枝繁叶茂;北朝时,这里建起十五层的嵩岳寺塔,是中国现存最为古老的塔之一……

作为人文渊薮,嵩山在数千年间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肇始生聚。

作为古时高等级建筑物,阙常置于宫门、祠庙或陵寝前。东汉时,为了祭祀嵩山、纪念大禹,人们在嵩山下太室、少室、启母三座祠庙前修建了石阙,近1900年后,三座石阙仍巍然而立,诉说着兔子月中捣药的身后故事。

少室阙上所刻图案,既有龙、虎等庄严符号,亦有蹴鞠、狩猎等生活场景。而尤为可爱的是一幅月兔捣药的情景——一轮圆月中,左侧,蟾蜍怡然自得,右侧,兔子持杵捣药。如果驻足屏息,似能听到月宫中的捣药声。

月中有兔的传说,起源于什么时候?早在战国时期,月亮上有兔子的神话就已经形成。屈原在《天问》中写月亮“顾菟在腹”,尽管“菟”也有指代蟾蜍或老虎的说法,但历代普遍认同东汉学者的观点——这里的“菟”就是兔子。

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中的月中形象 湖南博物院供图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帛画中,月中有口衔灵芝的蟾蜍与奔跑的兔子。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郑州大学特聘教授刘庆柱介绍,位于咸阳淳化县的甘泉宫是汉武帝避暑理政的重要场所,更是远古先民祭天之地,这里的汉代遗址也曾出土此类纹饰的瓦当。

“在汉朝,属性为阴的兔子被视为月中瑞兽。”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萧放说。

西汉的月中兔形象,多为奔跑状,而到了东汉,月中兔则多以捣药形象出现。这体现了怎样的演变?

“奔跑的兔子是日常可见的动物,而捣药兔则是汉朝人想象的神物。”萧放介绍,具有较强生育能力的兔子捣药,是期盼健康、人口增长的社会心理投射。

南阳师范学院教授郑先兴说,汉代乐府诗中有白兔长跪捣药的诗句,魏晋时期则有“白兔捣药,兴福降祉”的论述,汉代的艺术图像中兔子时常出现在月中或掌管仙药的西王母旁,独自或与蟾蜍共同捣药。

郑先兴分析,兔子捣药的形象,可能是因为古人看到兔子咀嚼草的动作,将之与炮制草药相关联,进而认为兔子可以给人带来健康长寿的药物。

嵩山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宫嵩涛说:“少室阙上这幅月兔捣药的图像,体现出兔子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特别喜爱的动物,与社会文化审美有着密切关系,是送来平安健康的吉祥象征。”

不论是奔跑还是捣药,不论是在古书中还是在汉阙上,月兔承载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跨越千年,延续至今。

(本文作者:翟翔、桂娟 编辑:李争艳、陆君钰 )

来源:新华视点

原标题:兔年说兔看嵩山汉阙上的月兔捣药:祈福平安健康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为何古人选中白兔在月中捣药?

南阳师范学院教授郑先兴分析,兔子捣药的形象,可能是因为古人看到兔子咀嚼草的动作,将之与炮制草药相关联,进而认为兔子可以给人带来健康长寿的药物。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白兔捣药秋复春”“兔寒蟾冷桂花白”……李白、李商隐的诗句传颂千古。嫦娥舒广袖、月兔守寒宫的传说,更是很多人在童年时就听说过的。这个传说至少已流传了两千年,汉朝人刻画月兔捣药的生动形象,今天仍可在嵩山脚下的汉阙上寻得。

嵩山由太室山与少室山组成,俯览河洛,巍峨壮丽。夏时,大禹在山脚设立都城;周时,周公于此通过测日影求地中、验四时,嵩山因而成为古人心中的“天地之中”;汉时,慕名前来祭祀的汉武帝将几棵巨柏封为“将军”,其中两棵至今仍枝繁叶茂;北朝时,这里建起十五层的嵩岳寺塔,是中国现存最为古老的塔之一……

作为人文渊薮,嵩山在数千年间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肇始生聚。

作为古时高等级建筑物,阙常置于宫门、祠庙或陵寝前。东汉时,为了祭祀嵩山、纪念大禹,人们在嵩山下太室、少室、启母三座祠庙前修建了石阙,近1900年后,三座石阙仍巍然而立,诉说着兔子月中捣药的身后故事。

少室阙上所刻图案,既有龙、虎等庄严符号,亦有蹴鞠、狩猎等生活场景。而尤为可爱的是一幅月兔捣药的情景——一轮圆月中,左侧,蟾蜍怡然自得,右侧,兔子持杵捣药。如果驻足屏息,似能听到月宫中的捣药声。

月中有兔的传说,起源于什么时候?早在战国时期,月亮上有兔子的神话就已经形成。屈原在《天问》中写月亮“顾菟在腹”,尽管“菟”也有指代蟾蜍或老虎的说法,但历代普遍认同东汉学者的观点——这里的“菟”就是兔子。

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中的月中形象 湖南博物院供图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帛画中,月中有口衔灵芝的蟾蜍与奔跑的兔子。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郑州大学特聘教授刘庆柱介绍,位于咸阳淳化县的甘泉宫是汉武帝避暑理政的重要场所,更是远古先民祭天之地,这里的汉代遗址也曾出土此类纹饰的瓦当。

“在汉朝,属性为阴的兔子被视为月中瑞兽。”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萧放说。

西汉的月中兔形象,多为奔跑状,而到了东汉,月中兔则多以捣药形象出现。这体现了怎样的演变?

“奔跑的兔子是日常可见的动物,而捣药兔则是汉朝人想象的神物。”萧放介绍,具有较强生育能力的兔子捣药,是期盼健康、人口增长的社会心理投射。

南阳师范学院教授郑先兴说,汉代乐府诗中有白兔长跪捣药的诗句,魏晋时期则有“白兔捣药,兴福降祉”的论述,汉代的艺术图像中兔子时常出现在月中或掌管仙药的西王母旁,独自或与蟾蜍共同捣药。

郑先兴分析,兔子捣药的形象,可能是因为古人看到兔子咀嚼草的动作,将之与炮制草药相关联,进而认为兔子可以给人带来健康长寿的药物。

嵩山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宫嵩涛说:“少室阙上这幅月兔捣药的图像,体现出兔子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特别喜爱的动物,与社会文化审美有着密切关系,是送来平安健康的吉祥象征。”

不论是奔跑还是捣药,不论是在古书中还是在汉阙上,月兔承载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跨越千年,延续至今。

(本文作者:翟翔、桂娟 编辑:李争艳、陆君钰 )

来源:新华视点

原标题:兔年说兔看嵩山汉阙上的月兔捣药:祈福平安健康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