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全国地级市第一! 滨州缘何成为民营经济发展高地?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全国地级市第一! 滨州缘何成为民营经济发展高地?

1月7日,全国工商联、中华工商时报社发布2022年度“最具品牌影响力、最具创新力、最具成长力、最具社会责任”企业榜单,“四个最具”企业各25家,总计100家,滨州市上榜企业数量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

一个城市企业家创新创业创造的活力,就是这个城市发展的活力。

1月7日,全国工商联、中华工商时报社发布2022年度“最具品牌影响力、最具创新力、最具成长力、最具社会责任”(以下简称“四个最具”)企业榜单,“四个最具”企业各25家,总计100家,滨州市上榜企业数量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

滨州5家上榜企业分别是,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创新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渤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寿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据介绍,“四个最具”企业的评选标准非常严格,分别对区域知名度、企业创新力、销售收入或利润增长速度、抗击疫情等方面表现的突出表现提出了详细的要求。

从“四个最具”企业的标准,来打量滨州民营经济发展的成色,有准头,有分量,有说服力!

或许有人会疑惑,滨州缘何成为民营经济发展高地?

这其中关键就是持续增创、集聚、塑造、扩大、用好比较优势,把比较优势转化为领先、竞争和发展胜势。

以一座城市的名义致敬企业家和人才

2023年1月19日,滨州市第四届企业家大会隆重召开,授予134位优秀企业家“金银铜”狮奖,以一座城市的名义致敬企业家。

回顾整个滨州民营经济发展史,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一直是社会的主旋律。

自2019年起,滨州每年召开企业家大会,对在富强滨州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企业家进行表彰,分别授予“金狮奖”、“银狮奖”、“铜狮奖”,至今已表彰了438名企业家。

滨州市委、市政府在全省首创,确定每单月第三个周五举办“滨州企业日”活动,标志着滨州企业有了自己的专属节日。

滨州还在全省率先设立了优秀企业旗帜广场,让企业家亲自升起自己企业的旗帜,这些高高飘扬的旗帜不断增强企业家荣誉感、自豪感、获得感,鼓励更多人来滨州创业,让更多人聚集滨州。

让企业家放胆干、放手干、放心干,这是滨州的真情告白。这个特殊节日带给企业家的,不仅是荣耀和自豪,更是满满的获得感。企业家“在滨州、知滨州、爱滨州、建滨州”信心增强。

滨州的比较优势正在不断地转化为领先、竞争和发展的胜势。在滨州,民营企业已然形成了“既铺天盖地,又顶天立地”的局面。

铺天盖地,是指民营企业的数量占比超9成,税收占比超8成,贡献GDP占比超7成,民间投资占比超6成。

顶天立地,就是有“中国企业500强”企业5家、“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7家、“山东民营企业100强”企业9家,魏桥创业集团蝉联山东民营企业榜首,位列世界500强第199位。

实体经济是滨州最厚实的家底,也是滨州最美妙的味道。近年来,滨州高端铝、精细化工、智能纺织、食品加工、畜牧水产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优势重塑,新能源产业集群加速崛起。2022年滨州规上工业营收达到万亿,总量稳居山东省第3位。

滨州还获评“中国百强城市”“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成为山东省唯一区域(城市)产业名片打造计划国家首批试点城市。

9家企业上榜“好品山东”品牌,16家企业荣登“2022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单”,入选“全国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

汽车活塞、风电铸件产能全国第一,果糖、金属材生产规模全国第一,绳网、厨具市场份额全国第一……37项产品产量或市场占有率在全球或全国排名第一。

滨州把科技创新摆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首位,深化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双型”城市建设,打通了一条科创、教育、人才、产业等要素自由流动、优化配置的通道。

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魏桥国科研究院等“五院十校N基地”科创格局加速构建,滨州职业院校专业产业匹配度达到75%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达到3.49%,连续两年位列山东省第1位。

滨州成立了全省首个实体化运行的市级科创委,顶格支持企业参与国家省市科创计划,顶格支持企业打造“专精特新”。

2022年8月13日,第三届滨州人才节启动仪式暨人才高峰荟盛大开启,再次以一座城市的最高礼遇、最大诚意向人才致敬,持续叫响“爱滨才会赢”人才品牌。会上发布的2022版“人才新政”,10项补助性政策含金量全省领先,市级人才建设资金达到2亿元,是2021年的2倍。

滨州坚持产教融合“赋智”,全力打通技能人才供需两端,打造了“入学即入岗、毕业即就业、专业即产业”“三即”职业教育模式,把专业建在产业上、把校园办在企业里、把人才留在事业中。

目前,滨州有1000多家企业与各类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每年向企业输送高技能人才超过2万人。2022年8月,全国第十届职业教育与城市发展高层对话会在滨州召开,滨州模式在全国推广。

人才成为滨州最宝贵的资源。滨州市将建立健全“三进四融五争先”人才工作体系,纵深推进“三进三创”工程,建设好全国职业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鼓励深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引育更多人才选择滨州、扎根滨州,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智力支撑。

“过程党建”统领作用得到真正发挥

党建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活了就是创新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过程党建”已经融入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党建统领作用得到真正发挥。

在党建引领下,滨州“雁阵形”产业集群不断壮大。高端化工、绳网、生态渔业等是滨州优势产业。滨州石化芳烃高分子材料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山东省2020年度“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滨州惠民(绳网)产业集群入选“2021年度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2021年10月,滨州市“生态渔业”产业集群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

滨州一方面通过党组织倾力为企业纾困解难,确保惠企政策落地落实;一方面把党组织的篷勃力量延伸到科技研发最前沿,激发了中小企业发展活动。

以“滨州市惠企通服务平台”为依托,实现惠企政策精准推送、企业诉求闭环办理、奖补类政策一网通办。目前,平台注册企业用户15.1万家,上传政策资讯4万余条,发布政策解读600余条,匹配推送21万余条;完成网上申报兑付政策5100余件,涉及金额1.2亿元。

国科天骥(滨州)公司打破技术垄断,对我国自主发展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业具有战略支撑意义。

山东蔚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党建引领,实现红色党建文化、绿色生态文化、蓝色科技文化三色融合”特色品牌,把党组织的蓬勃力量延伸到科技研发最前沿,成功研制改善水产养殖水质的创新益生菌添加剂产品,成为对虾营养和健康开发的系统化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滨州市瞄准党建与产业转型发展的最佳结合点,把战斗堡垒建在“链”上,走出了一条党建工作与产业转型升级高度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让企业家牢牢占据发展的“C”位

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基石,广大企业是全市发展的重要支撑,滨州领导干部不计回报地为企业“站台”,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滨州树牢“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的理念,主动服务、用心服务、高效服务,推出营商环境20项重点改革任务、232个“便民利企”措施,让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应享尽享,去年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超过120亿元。 “滨周到”服务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企业为滨州服务点赞叫好。

为推动要素配置提“速度”,滨州先后出台了《关于实行“为企服务直通车”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始终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向新兴产业倾斜、向优质项目集聚,以要素的“最优配置”创造发展的“最大增值”。

让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唱主角、挑大梁,让企业家感受到更显著的“舒适感”“提速感”,滨州把“尊重企业家、厚待投资者、服务纳税人”进行到底,坚定助力每一位企业家成就创新、收获梦想。

好政策能否给民营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关键还得看落实。滨州实行市级领导“1+5+N”帮包责任制,对产业链、企业、项目、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开展面对面服务,有效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滨州统筹推进平安滨州、法治滨州建设,连续三年平安建设考核位列山东省第1位。滨州还是全国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经验做法全国推介,为企业发展营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

站在滨州发展“C”位的企业家们,社会上有礼遇、政治上有荣誉、生活上有待遇,轻装前行,信心提振,全力推动滨州传统产业“转型蝶变”、新兴产业“聚合裂变”。

 

来源:推广

最新更新时间:01/24 16:23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全国地级市第一! 滨州缘何成为民营经济发展高地?

1月7日,全国工商联、中华工商时报社发布2022年度“最具品牌影响力、最具创新力、最具成长力、最具社会责任”企业榜单,“四个最具”企业各25家,总计100家,滨州市上榜企业数量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

一个城市企业家创新创业创造的活力,就是这个城市发展的活力。

1月7日,全国工商联、中华工商时报社发布2022年度“最具品牌影响力、最具创新力、最具成长力、最具社会责任”(以下简称“四个最具”)企业榜单,“四个最具”企业各25家,总计100家,滨州市上榜企业数量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

滨州5家上榜企业分别是,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创新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渤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寿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据介绍,“四个最具”企业的评选标准非常严格,分别对区域知名度、企业创新力、销售收入或利润增长速度、抗击疫情等方面表现的突出表现提出了详细的要求。

从“四个最具”企业的标准,来打量滨州民营经济发展的成色,有准头,有分量,有说服力!

或许有人会疑惑,滨州缘何成为民营经济发展高地?

这其中关键就是持续增创、集聚、塑造、扩大、用好比较优势,把比较优势转化为领先、竞争和发展胜势。

以一座城市的名义致敬企业家和人才

2023年1月19日,滨州市第四届企业家大会隆重召开,授予134位优秀企业家“金银铜”狮奖,以一座城市的名义致敬企业家。

回顾整个滨州民营经济发展史,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一直是社会的主旋律。

自2019年起,滨州每年召开企业家大会,对在富强滨州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企业家进行表彰,分别授予“金狮奖”、“银狮奖”、“铜狮奖”,至今已表彰了438名企业家。

滨州市委、市政府在全省首创,确定每单月第三个周五举办“滨州企业日”活动,标志着滨州企业有了自己的专属节日。

滨州还在全省率先设立了优秀企业旗帜广场,让企业家亲自升起自己企业的旗帜,这些高高飘扬的旗帜不断增强企业家荣誉感、自豪感、获得感,鼓励更多人来滨州创业,让更多人聚集滨州。

让企业家放胆干、放手干、放心干,这是滨州的真情告白。这个特殊节日带给企业家的,不仅是荣耀和自豪,更是满满的获得感。企业家“在滨州、知滨州、爱滨州、建滨州”信心增强。

滨州的比较优势正在不断地转化为领先、竞争和发展的胜势。在滨州,民营企业已然形成了“既铺天盖地,又顶天立地”的局面。

铺天盖地,是指民营企业的数量占比超9成,税收占比超8成,贡献GDP占比超7成,民间投资占比超6成。

顶天立地,就是有“中国企业500强”企业5家、“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7家、“山东民营企业100强”企业9家,魏桥创业集团蝉联山东民营企业榜首,位列世界500强第199位。

实体经济是滨州最厚实的家底,也是滨州最美妙的味道。近年来,滨州高端铝、精细化工、智能纺织、食品加工、畜牧水产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优势重塑,新能源产业集群加速崛起。2022年滨州规上工业营收达到万亿,总量稳居山东省第3位。

滨州还获评“中国百强城市”“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成为山东省唯一区域(城市)产业名片打造计划国家首批试点城市。

9家企业上榜“好品山东”品牌,16家企业荣登“2022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单”,入选“全国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

汽车活塞、风电铸件产能全国第一,果糖、金属材生产规模全国第一,绳网、厨具市场份额全国第一……37项产品产量或市场占有率在全球或全国排名第一。

滨州把科技创新摆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首位,深化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双型”城市建设,打通了一条科创、教育、人才、产业等要素自由流动、优化配置的通道。

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魏桥国科研究院等“五院十校N基地”科创格局加速构建,滨州职业院校专业产业匹配度达到75%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达到3.49%,连续两年位列山东省第1位。

滨州成立了全省首个实体化运行的市级科创委,顶格支持企业参与国家省市科创计划,顶格支持企业打造“专精特新”。

2022年8月13日,第三届滨州人才节启动仪式暨人才高峰荟盛大开启,再次以一座城市的最高礼遇、最大诚意向人才致敬,持续叫响“爱滨才会赢”人才品牌。会上发布的2022版“人才新政”,10项补助性政策含金量全省领先,市级人才建设资金达到2亿元,是2021年的2倍。

滨州坚持产教融合“赋智”,全力打通技能人才供需两端,打造了“入学即入岗、毕业即就业、专业即产业”“三即”职业教育模式,把专业建在产业上、把校园办在企业里、把人才留在事业中。

目前,滨州有1000多家企业与各类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每年向企业输送高技能人才超过2万人。2022年8月,全国第十届职业教育与城市发展高层对话会在滨州召开,滨州模式在全国推广。

人才成为滨州最宝贵的资源。滨州市将建立健全“三进四融五争先”人才工作体系,纵深推进“三进三创”工程,建设好全国职业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鼓励深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引育更多人才选择滨州、扎根滨州,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智力支撑。

“过程党建”统领作用得到真正发挥

党建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活了就是创新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过程党建”已经融入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党建统领作用得到真正发挥。

在党建引领下,滨州“雁阵形”产业集群不断壮大。高端化工、绳网、生态渔业等是滨州优势产业。滨州石化芳烃高分子材料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山东省2020年度“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滨州惠民(绳网)产业集群入选“2021年度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2021年10月,滨州市“生态渔业”产业集群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

滨州一方面通过党组织倾力为企业纾困解难,确保惠企政策落地落实;一方面把党组织的篷勃力量延伸到科技研发最前沿,激发了中小企业发展活动。

以“滨州市惠企通服务平台”为依托,实现惠企政策精准推送、企业诉求闭环办理、奖补类政策一网通办。目前,平台注册企业用户15.1万家,上传政策资讯4万余条,发布政策解读600余条,匹配推送21万余条;完成网上申报兑付政策5100余件,涉及金额1.2亿元。

国科天骥(滨州)公司打破技术垄断,对我国自主发展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业具有战略支撑意义。

山东蔚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党建引领,实现红色党建文化、绿色生态文化、蓝色科技文化三色融合”特色品牌,把党组织的蓬勃力量延伸到科技研发最前沿,成功研制改善水产养殖水质的创新益生菌添加剂产品,成为对虾营养和健康开发的系统化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滨州市瞄准党建与产业转型发展的最佳结合点,把战斗堡垒建在“链”上,走出了一条党建工作与产业转型升级高度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让企业家牢牢占据发展的“C”位

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基石,广大企业是全市发展的重要支撑,滨州领导干部不计回报地为企业“站台”,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滨州树牢“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的理念,主动服务、用心服务、高效服务,推出营商环境20项重点改革任务、232个“便民利企”措施,让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应享尽享,去年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超过120亿元。 “滨周到”服务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企业为滨州服务点赞叫好。

为推动要素配置提“速度”,滨州先后出台了《关于实行“为企服务直通车”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始终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向新兴产业倾斜、向优质项目集聚,以要素的“最优配置”创造发展的“最大增值”。

让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唱主角、挑大梁,让企业家感受到更显著的“舒适感”“提速感”,滨州把“尊重企业家、厚待投资者、服务纳税人”进行到底,坚定助力每一位企业家成就创新、收获梦想。

好政策能否给民营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关键还得看落实。滨州实行市级领导“1+5+N”帮包责任制,对产业链、企业、项目、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开展面对面服务,有效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滨州统筹推进平安滨州、法治滨州建设,连续三年平安建设考核位列山东省第1位。滨州还是全国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经验做法全国推介,为企业发展营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

站在滨州发展“C”位的企业家们,社会上有礼遇、政治上有荣誉、生活上有待遇,轻装前行,信心提振,全力推动滨州传统产业“转型蝶变”、新兴产业“聚合裂变”。

 

来源:推广

最新更新时间:01/24 16:23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