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BuzzFeed咸鱼翻身,只因抱上了ChatGPT的大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BuzzFeed咸鱼翻身,只因抱上了ChatGPT的大腿

扯起ChatGPT的“虎皮”,BuzzFeed也就靠上了AIGC为内容生产领域带来先进生产力这个概念。

文|三易生活

人工智能(AI)将会改变世界这件事,如今看来俨然已经毋庸置疑。过去数年里,着力于计算机视觉和自动驾驶的AI尽管还处于“庙堂之高”的境地,但直到了2022年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出现,也使得属于AI的故事迎来了新的篇章。例如OpenA推出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在2022年尾声,就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表现,让大家见识到了AI技术已经有了改变生活的能力。

然而ChatGPT不仅仅是一个玩具,更具备让商业公司“逆天改命”的能力。日前有消息显示,有“美版今日头条”之称的美国数字媒体公司BuzzFeed也加入到了此次硅谷的裁员大军中,宣布裁掉12%的员工,但该公司的股价却在5天内大涨250%,因为在公布裁员消息的同时,BuzzFeed还宣布计划采用ChatGPT协助创作个性化内容。

BuzzFeed CEO乔纳·佩雷蒂在给员工的备忘录中透露,人工智能将在公司运营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由AI创造的内容将从研发阶段转变为核心业务的一部分,该公司将基于ChatGPT在用户互动栏目“Quizzes”中创建面对用户的个性测验,并根据用户反应生成个性化的文本内容。

显而易见,用AI撰写内容是原本处于风雨飘摇中的BuzzFeed“咸鱼翻身”的关键。作为一个诞生于2006年的聚合内容网站,BuzzFeed在成立的前十年里几乎只能用不温不火来形容。毕竟在美国的互联网内容赛道中,谷歌和Facebook俨然是两座不可逾越的大山,而基于谷歌的搜索和Facebook的分享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满足了大量美国用户的相关需求。

再加上更加严格的版权保护让“信息流+内容”这个组合的天花板更低,以至于投资者并不看好BuzzFeed的信息流模式。就在2021年12月上市前夕,BuzzFeed还曾遭遇94%的融资被投资者撤回的窘境,仅在公开发行中筹集到了1600万美元。而更为雪上加霜的是,随着2022年市场环境的改变,美国在线广告市场进入下行通道,也使得依赖广告收入的BuzzFeed几乎站到了悬崖边。

而扯起ChatGPT的“虎皮”,BuzzFeed也就靠上了AIGC为内容生产领域带来先进生产力这个概念。长期以来,内容生产领域是完全围绕“人”来进行,BuzzFeed本身的发展历程就是这一事实的明证。早期,创始人乔纳·佩雷蒂为BuzzFeed采用的内容推送机制就是以算法为核心,其向用户发送的内容链接,就是基于用户对链接点击的上升速度来排序。

然而乔纳·佩雷蒂很快发现,人工编辑在筛选热门内容上的效果更为出色,导致BuzzFeed是一个典型的人力密集、而非技术密集型的互联网企业,显然这并不酷。但ChatGPT的加入则让BuzzFeed在资本市场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毕竟自动化的AI写作能够解放人力、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而这一点在工业界也早已被证实。

那么问题就来了,基于ChatGPT、或者说大型语言模型真的能够完成内容生产吗?答案是可行的,但完全取代人类暂时并没有希望。

其实早在数年前,由AI生产的内容就已经在网络中泛滥,例如车轱辘话反复说的“XXX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了解吧”这类AI写作,可以说是侮辱人工智能。但如今以ChatGPT为代表、这类动辄拥有成百上千亿参数的神经网络模型,显然已经完全不同。

比如说,美国科技媒体CNET自从去年11月就引入AI来创作内容,但直到今年1月才在相关内容中提示,“这篇文章是由AI引擎来创作(或协助写作)”。据不完全统计,在三个月时间里,AI已经在读者的眼皮子底下创作了近80篇内容,但读者却并没有发现异常。不仅如此,近日甚至有消息称ChatGPT通过了美国大学的法律和商业研究生考试。

但如今以国际机器学习会议ICML为代表的各类研究机构和大学,都对研究人员、学生使用ChatGPT严防死守,就足以证明当下的先进大规模语言模型(例如ChatGPT)生成的文本,确实已经有了实际价值。事实上,ChatGPT这类大型语言模型非常匹配BuzzFeed的业务。大家不妨设想一下,今日头条的特点是什么?不就是量大管饱的内容,以及主要用来满足用户对新鲜事的好奇心,主打的就是接地气。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BuzzFeed与今日头条中的大部分内容都属于“小白文”,用户阅读的目的就是打发时间,并不追求有深度、有思想,而这恰恰就是ChatGPT擅长的东西。别看ChatGPT能敲代码、写小说,但本质上它是从1750亿个参数组成的数据库中,围绕用户输入的关键词将内容进行排列组合、再生成内容,之所以给人以新鲜感,靠的是人脑显然很难装下1750亿个数据。

没有创造力无疑是ChatGPT的缺陷,但就像前文中所说的那样,BuzzFeed的业务并不需要创新,而要的是观点鲜明、逻辑通顺的内容,这就恰恰是ChatGPT的优势所在。所以用ChatGPT来代替浅层次的人工编辑工作,极有可能是大有可为的。更何况ChatGPT用排列组合来生产内容,还有望在一定程度上规避版权限制,进一步压缩BuzzFeed的内容成本。

所以这样一看,拥抱ChatGPT的BuzzFeed是不是就给市场讲了个“性感的故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BuzzFeed咸鱼翻身,只因抱上了ChatGPT的大腿

扯起ChatGPT的“虎皮”,BuzzFeed也就靠上了AIGC为内容生产领域带来先进生产力这个概念。

文|三易生活

人工智能(AI)将会改变世界这件事,如今看来俨然已经毋庸置疑。过去数年里,着力于计算机视觉和自动驾驶的AI尽管还处于“庙堂之高”的境地,但直到了2022年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出现,也使得属于AI的故事迎来了新的篇章。例如OpenA推出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在2022年尾声,就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表现,让大家见识到了AI技术已经有了改变生活的能力。

然而ChatGPT不仅仅是一个玩具,更具备让商业公司“逆天改命”的能力。日前有消息显示,有“美版今日头条”之称的美国数字媒体公司BuzzFeed也加入到了此次硅谷的裁员大军中,宣布裁掉12%的员工,但该公司的股价却在5天内大涨250%,因为在公布裁员消息的同时,BuzzFeed还宣布计划采用ChatGPT协助创作个性化内容。

BuzzFeed CEO乔纳·佩雷蒂在给员工的备忘录中透露,人工智能将在公司运营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由AI创造的内容将从研发阶段转变为核心业务的一部分,该公司将基于ChatGPT在用户互动栏目“Quizzes”中创建面对用户的个性测验,并根据用户反应生成个性化的文本内容。

显而易见,用AI撰写内容是原本处于风雨飘摇中的BuzzFeed“咸鱼翻身”的关键。作为一个诞生于2006年的聚合内容网站,BuzzFeed在成立的前十年里几乎只能用不温不火来形容。毕竟在美国的互联网内容赛道中,谷歌和Facebook俨然是两座不可逾越的大山,而基于谷歌的搜索和Facebook的分享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满足了大量美国用户的相关需求。

再加上更加严格的版权保护让“信息流+内容”这个组合的天花板更低,以至于投资者并不看好BuzzFeed的信息流模式。就在2021年12月上市前夕,BuzzFeed还曾遭遇94%的融资被投资者撤回的窘境,仅在公开发行中筹集到了1600万美元。而更为雪上加霜的是,随着2022年市场环境的改变,美国在线广告市场进入下行通道,也使得依赖广告收入的BuzzFeed几乎站到了悬崖边。

而扯起ChatGPT的“虎皮”,BuzzFeed也就靠上了AIGC为内容生产领域带来先进生产力这个概念。长期以来,内容生产领域是完全围绕“人”来进行,BuzzFeed本身的发展历程就是这一事实的明证。早期,创始人乔纳·佩雷蒂为BuzzFeed采用的内容推送机制就是以算法为核心,其向用户发送的内容链接,就是基于用户对链接点击的上升速度来排序。

然而乔纳·佩雷蒂很快发现,人工编辑在筛选热门内容上的效果更为出色,导致BuzzFeed是一个典型的人力密集、而非技术密集型的互联网企业,显然这并不酷。但ChatGPT的加入则让BuzzFeed在资本市场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毕竟自动化的AI写作能够解放人力、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而这一点在工业界也早已被证实。

那么问题就来了,基于ChatGPT、或者说大型语言模型真的能够完成内容生产吗?答案是可行的,但完全取代人类暂时并没有希望。

其实早在数年前,由AI生产的内容就已经在网络中泛滥,例如车轱辘话反复说的“XXX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了解吧”这类AI写作,可以说是侮辱人工智能。但如今以ChatGPT为代表、这类动辄拥有成百上千亿参数的神经网络模型,显然已经完全不同。

比如说,美国科技媒体CNET自从去年11月就引入AI来创作内容,但直到今年1月才在相关内容中提示,“这篇文章是由AI引擎来创作(或协助写作)”。据不完全统计,在三个月时间里,AI已经在读者的眼皮子底下创作了近80篇内容,但读者却并没有发现异常。不仅如此,近日甚至有消息称ChatGPT通过了美国大学的法律和商业研究生考试。

但如今以国际机器学习会议ICML为代表的各类研究机构和大学,都对研究人员、学生使用ChatGPT严防死守,就足以证明当下的先进大规模语言模型(例如ChatGPT)生成的文本,确实已经有了实际价值。事实上,ChatGPT这类大型语言模型非常匹配BuzzFeed的业务。大家不妨设想一下,今日头条的特点是什么?不就是量大管饱的内容,以及主要用来满足用户对新鲜事的好奇心,主打的就是接地气。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BuzzFeed与今日头条中的大部分内容都属于“小白文”,用户阅读的目的就是打发时间,并不追求有深度、有思想,而这恰恰就是ChatGPT擅长的东西。别看ChatGPT能敲代码、写小说,但本质上它是从1750亿个参数组成的数据库中,围绕用户输入的关键词将内容进行排列组合、再生成内容,之所以给人以新鲜感,靠的是人脑显然很难装下1750亿个数据。

没有创造力无疑是ChatGPT的缺陷,但就像前文中所说的那样,BuzzFeed的业务并不需要创新,而要的是观点鲜明、逻辑通顺的内容,这就恰恰是ChatGPT的优势所在。所以用ChatGPT来代替浅层次的人工编辑工作,极有可能是大有可为的。更何况ChatGPT用排列组合来生产内容,还有望在一定程度上规避版权限制,进一步压缩BuzzFeed的内容成本。

所以这样一看,拥抱ChatGPT的BuzzFeed是不是就给市场讲了个“性感的故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