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成都楼市价格的暴涨,四川的一家上市公司也开始通过卖房的方式提升公司业绩了。
9月30日,四川禾嘉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禾嘉股份)公告,拟出售公司位于成都高新区九兴大道3号、金牛区花牌坊319号的房屋及土地资产,以及公司持有的中汽成都配件有限公司(下称中汽成配)100%股权。
公告指出,本次出售的房屋土地资产以2016年5月31日为基准日,采取市场比较法进行评估,账面价值3001.09万元,评估价值13649.67万元,增值额10648.58万元,增值率354.82%。这个交易,禾嘉股份赚了1个亿。
从公告中不难发现,与房地产高溢价相比,其中汽成配的股权资产溢价率非常小。
根据公告显示,本次出售的股权资产以2015年12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采用资产基础法进行评估,资产账面价值61097.19万元,评估值64220.92万元,评估增值3123.73万元,增值率5.11%;负债账面价值15680.92万元,评估值15162.46万元,评估减值518.46万元,减值率3.31%;净资产账面价值45416.27万元,评估值49058.46万元,评估增值3642.19万元,增值率8.02%。
近日,随着全国房地产市场不断升温,多家上市公司均采用出售公司房产的方式来扭转业绩。
早在9月20日,*ST宁通B以一则“卖房保壳”的公告吸引了整个资本市场和媒体的注意力,公告称,将会以公开挂牌方式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转让北京市西城区的两套房产。有媒体预言道,如果这两处房产能够成功出售,那么*ST宁通全年扭亏的几率将极可能大大增加。
根据其公告显示,拟转让房产的账面价值及评估价值上,原值总计214.71万元,截至2016年7月底,已计提折旧84.97万元,账面净值总计129.74万元。经过中资资产评估有限公司的评估,截至评估基准日2016年7月31日,*ST宁通B拟处置的两套房产账面价值为129.74万元,评估值为2272.62万元,增值额为2142.88万元,增值率1651.68%。
由此,亦有媒体将出售房产来拯救陷于退市危机的上市公司的举动赐名为“上帝之手”。
既然是“上帝之手”,在资本市场的拯救力自然具备“普世性”。
9月29日晚间,*ST人乐公告,全资子公司长沙人人乐9月28日与深圳浩明签署了《房产买卖合同》,将长沙人人乐持有的长沙天骄福邸物业项目出售给深圳浩明,交易总价款为4.36亿元。该物业为长沙人人乐2011年以1.38亿元购得,增值率高达2.16倍。*ST人乐2016年上半年营收53亿元,净利润1633万元。
此外,*ST新梅,其控股子公司拟将所持有的新梅大厦部分办公用房出售给公司关联方上海鑫兆房产发展有限公司;绿庭投资亦将其子公司所持有的房产出让。有分析人士指出,随着今年重组新规的出台和实施,导致很多ST公司想要保壳而面临的关卡更多了。而相较于并购重组、依靠政府补贴、大股东易主等保壳老套路,出售房产以达到公司盈利目标甚至是保壳战中最简单也最容易实现的招数之一。
不过,资产亏损或者保壳跟出售房产并没有直接的必然关系,有些公司就算没有亏损,觉得该出售房产亦自然会出售房产。近期楼市房价大幅度上涨才是为保壳的上市公司出售房产的重要因素。
财经评论员叶檀分析指出,很多上市公司价值不如两套学区房,企业经营困难。目前房地产行业处于被高估的状态,不过一线城市和准一线城市暴涨的行情将持续半年左右的情况,这次房价上升就是一次货币现象,是全球制造业下行、产能过剩的情况下,资金寻找安全垫的过程。再加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最终形成了目前这一奇绝的景观。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有媒体统计指出,截至9月28日,今年以来,共有73家公司发布房产交易公告,其中,包括出售或处置房产、转让房产、购买及投资性房产、涉及到房产的关联交易、房产抵押等。禾嘉股份只不过是上市公司扎堆卖房中最新的一例。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进入今年9月以来,成都楼市也出现了爆炸性增长,这样的势头,也为禾嘉股份这样靠实业起家的上市公司,提供了高位出“房”,提升公司业绩的契机。
禾嘉股份表示,出售上市资产是深耕供应链管理与服务的战略,集中资源发展核心业务,提高公司的供应链服务业务的市场竞争力和公司综合实力。本次交易所得款项将用于发展该公司供应链管理和商业保理等核心业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