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聚美丽 诗 诗
追溯全球化妆品产业的黄金发展时期,最早起源于十八、十九世纪欧洲工业革命。当时,伴随着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和医药学等现代科学的高速发展,现代化妆品产业的底层逻辑和基础理论体系初见雏形。
中国曾错失前几次工业革命发展的契机,并深刻认识到技术落后、创新不足、工业体系残缺之痛。自改革开放以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口号广为流传。如今,科技发展的时代已经进入了“工业4.0”,由智能科技和前沿科学主导的创新性技术,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化妆品产业,为实现行业创新提供新的力量源泉。
纵观化妆品近年来的技术竞争格局,行业两极分化愈加显著,甚至衍生出不同派别:上游原料公司聚焦于生物研究方向的技术开发;品牌开始注重皮肤科学主导的基础研究,功效护肤品类成为行业风口……
此前,聚美丽曾在“美妆狠活2023”系列中总结了近期行业关注的热门成分以及研发走向,我们看到,国内企业正逐渐通过自主创新,突破原料“卡脖子”现状。
除了成分和原料的探索之外,情绪护肤等新的护肤理念带来了更多护肤靶点和受体,因此,技术研究和新的护肤通道也将成为未来自主创新道路上的关键环节。基础研究和前沿科技的内卷,一方面加剧了行业焦虑,另一方面也在不断鞭策企业,为产品迭代带来更多可发展的方向。
“生物制造”为成分研究提供新的方法论
在谈到未来技术风向标时,化妆品资深研发工程师巢归研究院创始人刘学东提到,沿着功效的思路来看,未来技术线主要有三个大方向:
由此可见,基于成分开发和设计的新方法论是为产品功效“锦上添花”的关键所在,也是现阶段国内企业的主要研究维度。
作为2022年美妆行业的年度关键词之一,合成生物学赛道的竞争愈发火热,市场融资方向也从前两年投资新锐品牌,逐渐转向行业上游主攻合成生物学研究的供应链企业。
据投资界不完全统计,2022年内至少有15家合成生物公司收到了资本的橄榄枝。其中,与化妆品领域相关的企业包括未名拾光、中科欣扬这类主布局合成生物学赛道的新锐企业,还有诸如华熙生物、巨子生物、上海家化等头部企业也展现出对合成生物学的高度关注,这种新型的生产方式已经受到行业的广泛认可。
据行业知名研发工程师蒋丽刚介绍:“合成生物学是通过基因编辑,把底盘工程菌(比如大肠杆菌,酵母等)改造成细胞工厂,让细胞中的细胞器组成生产流水线,然后通过发酵进行幂次放大,让改造过的微生物规模化生产目标分子。它一定程度上可取代传统的石油煤炭来源的化学合成方式,更加清洁绿色、可持续。”
上海彦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洋表示,合成生物学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包含基因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化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以及大数据等多门学科。利用合成生物学对新、老原料进行生产,必然是未来的主要方向。
南京盛德百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市场总监王婷提到,从仅仅关注皮肤表象,到挖掘影响皮肤表现的关键成分和配方技术,再到全面关注原料和产品的安全和功效,美妆行业一路发展至今,需要不断和其他的学科融合以精益化对皮肤护理的认识。生物合成来源的很多原料,从人体皮肤毛发等亲和性,以及生物利用度等角度来看具有一定优势,且从研发和生产的角度来说,更加绿色、节能和环保,符合未来市场发展的需求。
“衡量产品的标准主要是安全性和有效性,合成生物学生产过程中也要做到安全量的把控以及潜在风险物质和微生物的控制。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开发更多的内源性的小分子类的生物基产品或者功能性修饰的靶向精准护肤产品,将是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王婷说道。
曾媒体有报道,全球70%的产品都可以基于合成生物学来生产。化妆品配方中的多种成分,比如活性物、表面活性剂、乳化剂、防腐剂等组分都可以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得到“生物来源”的新品类。尤其是对于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战略方向的企业来说,合成生物技术代表了一种“新能源”。
在化妆品活性成分的开发上,合成生物技术也能够发挥突破原料限制、提升生产效率、提高活性及安全性等优势。
比如,早在2003年,美国原料公司Amyris凭借其特有的蔗糖发酵技术生产角鲨烷,克服天然提取角鲨烷原料成本以及提取难度等方面的痛点,由此成为了化妆品行业最大的角鲨烷供应商。
Amyris以甘蔗为原料发酵合成角鲨烷(图片来源于知乎@mount gao)
2022年7月份,帝斯曼利用发酵法首次制备得到了生物基维生素A、维生素B12等成分,并实现了可规模化生产。此外,华熙生物也于2022年搭建了合成生物学技术平台,借助微生物发酵生产玻尿酸、依克多因、麦角硫因、红景天苷等活性成分;中科欣扬自2015年起便研究利用合成生物技术开发SOD、依克多因等原料。
合成生物学的出现,对于精细化工领域来说必然是带有积极意义的。然而,合成生物学对产品创新性的加持并不多。第十四章Chapter XIV创始人梅鹤祥表示,合成生物学的真正价值并不在化妆品的产品开发上,而是更侧重于上游原料规模化生产, 提升效率,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杨洋同样认为,原料产品的开发需要基于不同的生物靶点去进行全面的设计,合成生物学技术则更多偏向于上游的原料制造和生产,对于终端产品开发的帮助并不大。
“合成生物学生产方式上虽然是发酵,但核心技术在于对天然微生物的有目的基因改造,即获得优产菌种。需要注意的是,合成生物学的重点是生产方式,而不是在化学分子结构创新上的进步。也就是说,通过合成生物学获得的分子,之前往往是通过化学合成,或者从天然资源中提取也同样可以获得。”蒋丽刚说道。
刘学东则认为,合成生物学在创新上是具有两面性的。以重组胶原蛋白为例,这类成分本质上并不是一个新的品类,它天然存在于人体皮肤内。不过,通过基因工程解析原有的胶原蛋白结构,将其中的片段进行重复构建并制备出新的重组结构,从这个角度来看,重组胶原蛋白也属于一种全新的原料。
此外,蒋丽刚也表示,合成生物学存在着应用难点。比如,合成生物学的产品生产成本严重依赖于规模效应,如果规模很小,成本是居高不下的,因此合成生物学产业化之路是艰难的。要有足够的规模才能快速降低成本,其最重要的方向是选品。比如利用合成生物学获得聚羟基脂肪酸或聚乳酸来替代目前石化来源的塑料,生产规模可以达到十万吨、百万吨,这才是合成生物学真正的意义。
行业资深研发专家科学怪人-K博同样认为,合成生物学的意义不能被贬低,但也不能将其神化。目前来看,如何将合成生物学的工具利用好,发挥最大化价值还有待考证。现阶段,在化妆品行业,合成生物学主要用于合成一些小的蛋白分子,像依克多因、SOD或者一些肽类,但一些基础原料比如表活、油脂、乳化剂、增稠剂等的开发案例较少。
“合成生物学的风很大,但很多公司仍旧停留实验室规模,实际上落地和盈利很不容易。”蒋丽刚说道,“此外,很多企业把酶法合成和合成生物学混为一谈,酶法合成是用酶作为催化剂,以水为主溶剂,本质上还是有机合成,用酶把两到三个分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起来,合成步骤简单明确(有些作为催化剂的酶,可以通过合成生物学获得);而合成生物学是通过给微生物喂养基本的葡萄糖、无机盐等基础物质,通过微生物体内多步骤转化,正如牛吃草但产奶,吃进去和产出来的东西完全不同。”
载体领域新技术,为功效带来更多增益
来自医药领域的扎实基础研究,让更多前沿技术在化妆品行业富集和渗入。未来,医药技术与化妆品行业的结合将成为大趋势。
在活性成分的开发过程中,稳定性、安全性和皮肤渗透性是三个关键要素。医药研究中热门的载体技术、制剂和包裹缓释技术,能够解决活性成分在安全性和皮肤利用率等方面的应用限制,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化妆品中。
优微生物联合创始人兼CEO冷钢博士曾公开表示,原料加吸收效率才能决定产品完整的功效(产品功效=原料成分+吸收效率,吸收方式的变革会提升成分发挥功效的效能及搭载范围(如分子量较大的成分也可被吸收),在化妆品原料端也会有更丰富的迭代和升级。
据蒋丽刚介绍,从近几年原料商推出的技术成果来看,脂质体包裹等载体技术已经深入化妆品领域,确实解决了很多活性物的渗透、保护、使用方便等问题,品牌也在广泛应用并作为卖点来宣传。
微信公众号“言安堂”曾在一篇科普文中提到,药物的载体形式主要是按照不同的纳米载体或者载体包覆结构来分类的。载体技术衍生到护肤品应用中,常见的包裹技术包括:脂质体、微胶囊、纳米结构脂质载体、聚合物纳米载体等,其包裹层大多数都属于纳米材料。
近期,逸仙电商宣布与国家纳米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落地多个纳米包裹的活性原料,如舒胺修H、舒胺修L、水杨酸纳米包裹微胶囊等。其采用了纳米包裹的专利成分“肤源修”TransHealer(以纳米包裹技术包裹了肝素钠、丹皮酚、羟基积雪草甙等五种成分)已经被应用在DR.WU达尔肤三修精华中。
DR.WU达尔肤
此外,环糊精包裹、微海绵、超分子凝胶、化妆品贴剂等新型载体形式,也逐渐发展起来。比如,珀莱雅红宝石精华中使用的两种包裹型维A醇,分别是羟丙基环糊精包裹的”超分子维A醇“和带有促渗包裹技术的维A醇,这样的包裹形式较好地保证了维A醇的抗衰功效。
除了维A醇之外,超分子技术在多肽、水杨酸、蓝铜胜肽等明星成分的皮肤渗透研究方面也十分热门。超分子化学在化妆品中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比较知名的是博乐达的“超分子水杨酸”,其利用一种特殊的水凝胶(泊洛沙姆 407)包裹水杨酸,从而提高成分稳定性并降低刺激性。
国内企业佰傲再生也曾通过智能靶向超分子技术平台开发出一种“超分子多肽“——纳金肽,他们采用20纳米的金颗粒包裹六胜肽,使人体内的蛋白酶无法识别和切割多肽,达到稳定高效的特点,据称这是目前用于化妆品中的最长肽链。
纳金肽
还有优时颜推出的黑引力面霜中,据称使用了来自深圳萱嘉生物的“超分子多肽”,在该产品的配方表中,除了多肽之外,还包含了甜菜碱或者肉碱等氢键受体。优时颜表示,他们通过超分子渗透技术处理六胜肽、弹性肽、胶原肽三种肽类成分,将角质层中的脂质双分子层“路径拓宽”,以促进肽类成分进行扩散运输。
优时颜
在超分子领域,萱嘉生物以“超分子溶剂”、“超分子催化”和“超分子材料”开发及应用为核心,研发了美容肽、脂质纳米粒、苦参碱椰子油离子液体、烟酰胺任二酸、甜菜碱水杨酸等数十款超分子功效原料。
据了解,超分子化学应用在化妆品中主要在于促进功效成分的透皮吸收,改善成分的刺激性等方面,此外,利用超分子溶剂(比如深共熔溶剂DES技术)进行植物提取,也能够提高提取效率。
刘学东认为,近几年,超分子化学的技术优势已经逐渐凸显出来。超分子化学是基于分子组装体和分子间作用力而存在,以水杨酸为例,超分子化学可以让水杨酸通过非共价键或者氢键的形式与其它成分组合起来,让其形成一个全新的分子结构,在配方中不是以单体水杨酸存在。这种方式能够让分子更加稳定,并提高生物活性。
不过,目前市面上宣称超分子技术的功效成分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刘学东说道:“现在一些不稳定的功效成分,包括维C、维A醇等都有超分子包裹的形式,但是,到底是单纯的包裹技术,还是采用了超分子包裹,现在行业对于这方面的认知和区分并不明显。”
对此,梅鹤祥也表示认同,他认为:“超分子在经皮输送方面的应用存在极大争议,这种技术通常用于在体内注射制剂中提高缓释和稳定性,但是在经皮渗透方面暂无有说服力的数据。”
防腐体系的创新:一场关于“化学焦虑”的讨论
近几年,对敏感性皮肤人群讨论的增加带动了“无防腐剂”化妆品的发展趋势,加剧了消费者对于天然、纯净的追捧,同时也引发了一场关于“化学焦虑”的讨论。
传统防腐剂一般指的是化妆品法规上准用的51种防腐剂。实际上,即便经过了长时间的安全性验证,在市场的负面引导下,传统防腐剂仍然被认为是化妆品中的过敏原之一,面临着安全质疑。随着市场上可接受的防腐、抗菌成分不断减少,防腐体系的创新成为了行业的重点研究目标。
从天然植物中寻找多功能的抑菌成分(这类成分的价值是一物多效,可以用来作为多功能成分使用,并具有自防腐作用,国际上有较多的研究)。比如,常见的防腐替代体系二元醇+对羟基苯乙酮,已经应用在众多知名产品中。其中,抗氧化剂对羟基苯乙酮的商品名为“馨鲜酮”,是德之馨从拉丁美洲的某种草药以及一种叫云莓的高山植物中发现的结构,具备较高的抗氧化和抑菌效率。
还有亚什兰,他们从“保鲜”的角度出发,通过识别导致抗菌活性的关键分子特征,候选分子的迭代筛选,发现了覆盆子酮在防腐、抗菌方面的优异表现,并开发phyteq raspberry i/n(INCI:覆盆子酮)作为防腐增效剂,保护化妆品免受微生物污染。
覆盆子酮
然而,防腐体系的创新还存在着诸多挑战。比如,化妆品防腐体系效能评价的标准较为模糊,监管对于“无防腐剂”产品的约束等。因此,大多数品牌对于新型的防腐体系仍然持有保留态度。
蒋丽刚表示:“在日本、欧美等地区,化妆品企业更多用的是传统防腐剂。传统防腐剂多年使用,相对更受关注,而且在法规允许范围内,风险可控。表外防腐剂,风险确实有未知之处,但这并不是说他们不安全,只是历史较短,数据需要积累。”
他还说道:“新型防腐体系跳不出多元醇,对羟基苯乙酮,辛酰羟肟酸,覆盆子酮,聚赖氨酸等,还有一些天然香料等,但和传统的防腐剂相比,效率低、抗菌谱窄,以及存在各种香味的干扰,导致使用受限,很难成为主流。对于植物提取物来说,目前还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通用高效的植物防腐剂,有的原料中则还可能包含了故意添加的合成抑菌成分或表外防腐剂,当选择所谓全植物防腐剂时,特别需要注意分辨。”
“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防腐剂、防晒剂这些风险性成分如果没有多年、大样本量的安全数据做支撑,很容易翻车。与其相信那些新型防腐剂,植物防腐剂,我还是觉得安全性得到验证的传统防腐剂更可靠、更安全。”K博说道。
刘学东同样表示,防腐剂替代品其实是一个市场导向的产物,因此认可度并不高。传统防腐剂在整个安全性的研究上已经有很多数据积累,包括革兰氏菌的抗菌谱、生产环境、配伍特性等维度都具备完整的研究。在研究能力和认知层面都还比较低级的时候,一些具有市场误导性的事物过早地出现,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来说负面影响太大。
不过,防腐体系的创新仍然是一件值得长期去探索的事。“防腐剂的替代技术是十分必要的。传统防腐剂可能会存在未知的安全隐患,因为细菌会容易产生耐药性,每间隔几年,防腐剂的原本剂量就会失效,甚至导致某一些细菌发生突变,原本的防腐体系会难以抑制个别菌种。这些客观条件都在推动防腐技术要不断与时俱进。”梅鹤祥说道。
此外,梅鹤祥也认为,植物提取物的方向是有机会的,但是防腐效率相对来说比较低,而且成本也更高。不过,随着合成生物学的发展,或许这类原料的成本会下降。
杨洋也提到了这一点,同时他也认同植物抑菌的研究前景。“中国的植物资源很丰富,只不过现在的研究还处在初级的阶段,未来或许能够出现比较好的天然抑菌成分。”
情绪护肤带来新的技术靶点
2022年,不管是原料端还是产品端,对抗皮肤压力、调节情绪等功能宣称都成为了一个新的趋势。随着各类宣称能够“提升情绪”的成分面世,与情绪相关的护肤通路和新靶点,使得产品的科技力得到了提升。
从具体的作用机理来看,情绪护肤与神经美容学之间存在一定关联。皮质醇、多巴胺、内啡肽、大麻素受体等激素,被认为是皮肤传递情绪的重要递质,连接起外界压力与皮肤健康。
随着“累丑”文化的市场认知度逐渐提高,2022年出现的不少原料都主打神经美容的护肤通路。比如,路博润主推的原料Telophi (INCI:甘油、水、芽孢杆菌发酵物),能够保护特络细胞不受皮质醇的损害,并提升干细胞活力,缓解皮肤细胞在压力下的衰老过程;巴斯夫推出的Sacred Patch ,其有效成分是一种水前寺紫菜多糖,有助于刺激健康调节剂催产素的释放,从而提升情绪健康。
目前,情绪护肤在产品中的应用比较少,国内品牌仍然以香氛、精油等品类宣称“情绪疗愈”的作用。比如,雏菊的天空基于芳香疗愈的原理,通过植物精油给带来护肤以及情绪的提升功效。
雏菊的天空
从科学逻辑来看,情绪护肤并不是伪概念。K博认为:“情绪美容是神经美容学在护肤里的重要应用,目前已有明确的科学通路来链接情绪、压力和皮肤之间的关系。情绪美容我觉得未来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但其主要的应用难点在于消费者的沟通和认知,目前还没有进行坚实的底层逻辑教育。”
王婷同样表示,情绪护肤是具备一些生物学的依据的,比如很多芳香类的物质其实可以通过嗅上皮细胞的受体,经由信号传递到到大脑,再通过肾上腺皮质系统HPA,影响压力相关荷尔蒙的分泌,从而调控油脂分泌,细胞的修复,头发的生长等,或者影响应激蛋白的表达等。
她说道:“情绪美容的关键还是构效关系和作用机制是否符合科学,且能否依据科学的循证体系证明其功效。这涉及到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过去美妆较少关注的学科领域,所以开发这类原料和产品对于横向知识面的理解要求还是比较高的。”
情绪护肤带来了新的生物靶点,能够为化妆品开发提供更多卖点以及设计灵感,然而,目前尚未有产品能够很好地结合神经美容学机理。刘学东坦言:“情绪护肤是具备一定科学性的,但作为市场方向来说,它并不能进入到主流当中。”
他认为,现在的成分创新方式大多数都是基于皮肤的功效表达,再反馈到大家对成分原理的一些认知,但是目前需要的是关联性更强、逻辑性更直接的创新研究方向。而情绪护肤的逻辑过于间接,从情绪变化到对皮肤的影响,中间有多个转折点,最后才转到功效上。
梅鹤祥也表示,目前,情绪美容的方向还比较模糊,情绪美容背后的积累是什么,什么样的原料或者技术能够支持情绪美容背后的机理,激发基于这个机理的一些代谢组分是什么?这些都不够清晰。
此外,情绪美容涉及到内分泌领域,比如与脑垂体相关的多巴胺、内啡肽等物质的分泌,然而,影响这类物质分泌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日常生活习惯都能够促进激素的分泌,化妆品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很多原料宣称的调节皮质醇之类的激素,这个路径的研究也并不很充分,单纯讲皮质醇其实尚不完整;如果确有其作用,是否感染内分泌,这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出于商业需要,每年原料企业卖点要创新,化妆品公司市场部产品宣传要创新,但太创新则消费者往往无感,最终还是要由功效说话、市场说话。”蒋丽刚说道。
人工智能与护肤科技的交叉,原料定制能否成气候?
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建设已经渗透到化妆品行业的各个流程。除了为消费者提供更个性化的定制型产品之外,智能科技也为产品开发提供了更多便捷。可以说,化妆品行业的数字化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
蒋丽刚认为,AI技术能帮助链接天然成分以及精准靶向护肤。对核心功效成分的高效精准筛选,以及具体到人体皮肤上的功效预测、基因序列的提取,是AI技术在原料开发端最主要的功能,它能大大提升筛选效率和精准度,继而加快原料研发进度。
2022年,借助人工智能开发原料和个性化的产品案例越来越多。比如,亚什兰利用人工智能的生物信息学情报筛选,开发出原料Santalwood(INCI:辛基十二醇、檀香木提取物)。
此外,亚什兰还和PMPM合作,运用AI检索技术,通过基因定位从植物片段数据库检索匹配到的相关信息后,开发了TruDiamond白松露精萃原料,提升成分促进细胞代谢和细胞自噬的功效。
PMPM白松露系列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也利用AI技术,基于计算生物学研发出能有效缓解黑眼圈问题的Biocorrectide DC以及具有抗衰修护作用的Retinotide EQ9。
据了解,禾美生物与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于2018年便成立了联合研发中心ACRDC,用于推动国产原料的创新,其中包含三项技术平台:自有的天然动植物活性肽数据库、活性肽人工智能设计平台、CNAS认证的体外安全测试,以及临床级功效性筛选验证平台。
此外,未名拾光也建立了一个数据量为百亿级别的“生物多肽活性分子数据库”,通过计算机语言转化,可快速查询任意活性物的基因编码。基于这样的数字化理念,未名拾光从“发现功效活性分子”“设计构建目标分子”和“规模化生产”三个板块,对整个“产学研”过程进行了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构成了“生物智造平台”,用于筛选活性物。
AI助力科研,精准寻找更有效的成分或更高效生产方面的形式包括生物信息学、计算生物学等。
“具体来看,生物信息学揭示了皮肤生理功能的众多通路和靶点,AI则可以预测选定的分子结构在皮肤上发挥的可能功能,能从众多分子中缩小范围,减少功效验证的工作量。特别对天然产物来说,分子众多,对于精准选择合适的分子,AI技术是很有效率的。进一步通过AI根据预测来改造现有分子、增强靶向、增加功效或减少毒性,都是非常有价值的。”蒋丽刚说道。
他还表示:“目前,国内很多合成生物企业都会利用AI技术,他们通过计算生物学,用AI手段来分析细胞内分子合成的可能路径,从而更有目的更具效率的改造微生物基因,达到让微生物吃的越来越简单,同时却实现高产、稳产,或生产以前不能生产的分子的能力。”
“AI技术在产品开发中的形式有很多,比如基于大数据计算去设计成分、做分子对接,也包括利用生物信息学去验证成分,确定成分的靶点等。同时,还有利用AI技术去开发香水,用于消费者评价,利用AI诊断皮肤问题等。”梅鹤祥说道。“在AI领域覆盖的工作有很多,目前在上游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未来,AI科技将帮助预测配方在功效方面能否符合设计需求,比如输入几种成分,用来推测配方功效跟同类产品相比有哪些优势。”
王婷认为:“AI技术在B端原料开发过程中的安全性评估和作用机制方面,可以作为产品开发的一个辅助的手段,处理一些原本耗时耗力的筛选和优选的工作,或者作为一种预判的辅助手段,精简和聚焦发开产品的方向,加快开发的进程;或者在后期做一些匹配和动力学的研究手段,以清晰化产品的定位,对于人力的工作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借助生物信息学、计算生物学领域的技术为品牌提供原料定制服务,其背后的逻辑在于从成分机理开始进行完整的开发。相比于大多数原料公司从单纯的技术平台做出一个新的定制原料来说,这样的研发思路其实更受认可。
梅鹤祥说道:“我在和浙江清华长三角抗衰老研究院合作时发现,他们在研发原料的过程中包含了全链路的技术支持,比如主攻一个方向,屏障修复或者抗氧化,然后从机理研究和明确的靶点出发,去定制一些成分。如果是单纯定制原料,其实意义并不大,只能带来一些不太明显的差异化,包括像定制的植物提取物,大多数都是没有触达实质性的需求,‘隔靴搔痒’,并没有从皮肤主体进行深入的研究。”
“基于整套科学逻辑,按照标准化流程进行的原料定制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方向。但市面上的大多数原料是否经过完整的机理研究和功效测试,目前还尚未得知。”杨洋说道。
蒋丽刚指出:“目前绝大多数的原料公司为品牌方推行原料定制服务,更多出于宣传目的,而不是真正的技术突破。因为原料商开发一个真正有价值的新原料很难,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费用,而受限于一个品牌方,原料商很难真正获利。原料商和品牌合作,也要追求门当户对,追求共赢。如科学事实经不住细究,最后只会爬的越高,跌得越重。”
此外,刘学东还提到,现在品牌方在技术方面的认知受限,无法对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如果品牌方拥有优秀的技术人员,知道品牌发展需要什么样的技术,再和原料公司进行共创,那么这样的合作必定能推动原料创新。
“化妆品行业一直在追求高科技,包括像16年火起来的细胞自噬、辣椒素受体等来自诺贝尔奖的前沿概念,都已经在化妆品行业中刷过一波‘存在感’。前沿科技在化妆品应用中的尝试络绎不绝,但是否真正有效,这需要经过市场的验证。”杨洋说道。
从过去一年来看,来自生物、医药的前沿研究,始终是化妆品行业创新的主要源泉。市场兴起的新概念,比如合成生物学、情绪护肤、产品定制等,尽管仍然处于发展初期,甚至有的技术尚未能实现产业化进程,但它们仍然有很大的潜力去引导市场形成新的技术竞争局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