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阿北和他的豆瓣十八年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阿北和他的豆瓣十八年

阿北和豆瓣终于割裂了。

文|慢放

当杨勃还在上海徐家汇的一家星巴克里敲代码时,当地的南方人经常和他打招呼,喊他阿勃。“勃”字因为南方口音听起来像“北”,所以杨勃就变成了“阿北”。杨勃觉得这「外号」不错,把「阿北」当成了自己的网名。

后来,他到北京创业,住在北京朝阳门内一个叫豆瓣的胡同,记住了这个烟火气十足的名字。

两下一结合,2005 年 3 月 6 日,阿北创立了一个自己的网站,叫豆瓣。

随性,好像是他给人的第一感觉。

但是,了解阿北的人和豆瓣的资深用户都知道,他其实是一个极度追求精神世界的人。他有文艺青年的情怀和执拗,以及高度的精神洁癖。

他一手打造的豆瓣完全秉承了这一理念:不需要大众的认同,甚至可以屏敝掉金钱和市场,不追求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这里充满了互联网田园时代的理想主义,让人觉得自如自在,一块浮躁时代的「精神自留地」。

豆瓣这条清高孤傲、初心不改的路上,不断的被边缘化,又不断的为了不被边缘化而努力挣扎着。一转眼,18 已经过去了。

这 18 年,没有惊涛骇浪,没有荡气回肠,只有一个青年,和一个自己的小理想的平凡故事。

1988 年,19 岁的清华学生杨勃通过CUSPEA考试,进入了美国高校就读物理学。这个考试全称「中美联合招考赴美国留学物理研究生项目」,是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亲自主持的赴美留学计划。每年只有 100 人有这个资格。

杨勃于1969年出生在陕西的汉中小镇。刚刚七个月大就已经能说话的他,被邻里熟人认定将来必成大器,按杨勃奶奶的理论:“聪明早说话,富贵生牙晚”,这孩子长大了必定是个大人物啊。

杨勃的童年时代已与别的孩子有了明显的不同,小伙伴们翻墙倒灶,和泥爬树的时候,他如饥似渴的成天抱着《十万个为什么》啃,还天天围着老师问一些「奇思妙想」:有什么办法能让喜马拉雅山脉的雪融化?有什么办法能让沙漠变绿洲?……

被问烦了(也问住了)的老师索性塞给他一本爱因斯坦文集,希望能「难住」这个好奇宝宝。结果从那之后,杨勃迷上了物理,不可自拔——他开始对成为一名科学家发生兴趣。

1983 年,照着杂志《少年科学》里的教程,还在上初三的杨勃编写出了一个计算机程序,并在学校里一台速度像蜗牛一样的苏联计算机上成功运行。这次经历,在杨勃心中扎下了编程的种子——但还仅仅是个种子,因为那时候,他的兴趣重点还是在物理上。

高中时,杨勃自学了理论物理,结构力学,材料力学等大学课程。十六岁那年,杨勃去参加中国物理奥赛,以一等奖的荣誉被保送到了清华大学物理系。

大三那年,杨勃通过了CUSPEA考试;20岁,他漂洋过海来到美国;29岁,青年杨勃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取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

众所周知,八九十年代的孩子们,人均理想都是成为一名科学家,杨勃就是那极少数真的实现了理想的孩子。

但杨勃很快就发现,科学家,不是那么好当的。

来美国前,杨勃同很多憧憬科学的孩子一样,以为科学家是一个激动人心的职业:与数据和器材为伴,仰观天文辅查地理,不断向人类认知的边界发起冲击,寻找那未知世界中的知识宝藏……何等优雅和浪漫啊。

等他真的进入实验室和故纸堆中后,他才发现那光鲜之下的真相:日复一日只做一件事;99%的时间都是重复和繁琐的计算,实验工作;不与外界接触,也很少有什么新发现和理论……

理想受到极大冲击的杨勃,开始在其他方向寻求自己情绪的突破口。那颗编程的种子,此刻开始发芽。

对科研生涯感到厌倦的杨勃把兴趣转到编程和旅行上。每到假期,杨勃先去电脑公司编程挣1000~2000美元,然后就开车出去旅行。他会从美国西南角的南加州,一路开到西北角的加拿大边境。在这样的旅途中,慢慢安抚自己那颗无处安放理想的心灵。

同时,杨勃开始听音乐会、看展览、涉列大量的课外书籍。因为看了很多人文社科方面的书籍,杨勃一度对人类学产生了疯狂的兴趣,一度想转去这个专业读博士。后来他又阅读了很多宗教、哲学的书,又产生过出家的想法。

无论杨勃的思想怎样的飘忽不定,无论他有多少次曾经想过转行,放弃,他最后还是磕磕绊绊地「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历经九年的痛苦挣扎,收集了“一墙碟、两墙书、三大洲的车船票”之后,杨勃最终还是顺利的取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

毕业后的杨博士先是去了 IBM 中国,又经同学介绍进了快步易捷。这两份工作都做的不顺心。于是他又回到美国,还是没有找到理想的落脚点。

这时的杨勃意识到,自己真正厌倦的是那「一眼看到二十年后」的人生:那些大公司,做怎么样的工作,什么时间加薪,什么时间升职,什么时候退休,有多少福利,一个辉煌、平静而又按部就班的一生。在外人眼中是成功,在杨勃眼中是窒息。

连跟他面谈的华尔街面试官都觉得,杨勃做这样的选择未免太可惜了。以杨勃的能力,为什么不去创业呢?

那就去创业吧。杨勃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什么是自己喜欢的事情呢?

他把目光投向了九年美国生涯留下的「一墙碟、两墙书、三大洲的车船票」。

杨勃先对自己的三大洲车船票下手了,这个项目叫“驴宗”。因为杨勃想办个网站,上传旅行攻略,分享见闻。根据自助游群体自称“驴友”的说法,把网站的名字叫做了“驴宗”。人们可以在这里分享自己的自助游见闻和故事。

这个想法今天回头看是没太大问题的,唯一的问题是太超前了——21 世纪初那几年,在绝大部分人旅游还停留在「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带着小红帽跟着导游跑」的年代,自助游像是个小众的不能再小众的爱好。

三个月时间,六个注册用户,杨勃的第一次创业就此草草收场。他又想起了自己那「两墙书」,图书交流分享平台,有没有搞头呢?

每年有数十万本新书面世,经典的永远历久弥新,新鲜的就永远源源不断。当分享的底蕴变得文艺,经得起沉淀又耗得起岁月,那用户又怎么会少。

于是杨勃一个人开始对这个创业项目的孕育,敲了几个月的代码之后,豆瓣诞生了,杨勃成了豆瓣“阿北”。

这一次,方向对了。

豆瓣诞生于 2006 年。一年前的 2005年,是中国互联网的一个大年。马云的淘宝、周鸿祎的奇虎360、王微的土豆网、王兴的校内网全部都被鼓捣起来了。阿北让豆瓣也诞生在了这个百花齐放的年份,在创业的舞台上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但是阿北的步调与这些优秀的商人们显然不在一个频道上。这些人都是市场上的开拓者,他们开疆扩土,目标明确,出手狠辣,不仅试图干掉一切竞争对手,还要在互联网这个阵地上名利双收。

阿北没有那么大野心,他只是在互联网的一隅开辟了一个桃花源,他只希望这桃花源里永远谈笑有鸿儒,来往无白丁,任凭外面的战场硝烟弥漫,这里永远是“琴棋书画诗酒花”。

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豆瓣只有阿北一个人在做,那时候大家都说豆瓣是阿北一个人的豆瓣;而在更长的时间里,豆瓣始终保持着阿北想要的样子,大家终于明白,豆瓣就是阿北一个人的。

阿北是资深的果粉,受乔帮主的影响很深。他没有像那些年的其他门户网站那么「妖艳贱货」,一打开呼啦啦冲过来一堆贴图色块 UI……没有,豆瓣从一开始就在视觉呈现上给了用户不一样的感受。素雅色调、极简线条、大片留白、疏朗模块。颜值通行证各个年代都好用。在互联网的一片胭脂俗粉之中,豆瓣是拂过人心头的一抹“小清新”,就单这一点,就已经受到了很多小众群体的追捧。

互联网的运营方面,阿北是门外汉。刚刚起步的豆瓣需要内容,他只好做一个孤独的创作者,自己一篇篇的写书评发到豆瓣上,像一头默默耕耘的老牛。之后,发动朋友、同学齐齐上阵,用一篇篇的书评给豆瓣充值。

终于,一个用户在豆瓣上传了一篇《查令十字街84号》的书评,引发了数千万人的沸腾,吸引来的了一大批最纯正的文艺青年,这正是阿北的初衷。

网购图书的兴起,给了阿北另一个拉文青的机会。豆瓣上线了一个比价系统,用户可以在豆瓣就同一本书在卓越网或当当网上的价格,进行对比之后再购买。豆瓣由此吸引了大量爱读书的人,他们在豆瓣写书评、展开讨论。

豆瓣“从图书分享开始,不局限于图书”,豆瓣用户可以组建自己的小组,相同喜好者参加小组,分享讨论。其中一个小组“爱看电影”,月增用户1200多人,发贴900篇,阿北马上开辟了“豆瓣电影”,他自己的“一墙碟”也终于找到了灵魂的安置所。

“用户可以发表影评,给电影评分,通过豆瓣购买电影票”这个领域的吸引力,让豆瓣拥了至今在影评圈都不可撼动的江湖地位。

豆瓣最开始的初衷就是以兴趣为切入口来寻找志同道合者。随着豆瓣的发展,阿北和用户们在一起编织着这个兴趣图谱,阿北说,是用户和他一起建设了豆瓣网。

豆瓣相继推出了豆瓣小组、豆瓣电影、豆瓣音乐、豆瓣相册……等版块,终于以书影音的文化资料库和评分体系为基础,逐渐成长为功能复杂,形式多样的网络社区。

豆瓣用户开始几何级的增长,当然也引起了资本的关注。对于一般的创业者来说,这是赚钱的绝佳机会。但是阿北的文青洁癖在这时候又上来了,他担心急功近利的风险投资者会改变网站的发展方向,使得用户受损。

阿北曾经跟一个投资人说,我不想要钱,我想把豆瓣注册成公益组织。最终因为公益组织有太多的要求和限制,这个理想才破灭。

太多人想投钱给豆瓣了,但投资人投进来真金白银,要的是豆瓣不断的扩张,招新,走量,变现,给投资者以更高的利益回馈。阿北做不到,他只想把豆瓣作成一个对人有用,且有人用的产品。

阿北坚持:就让豆瓣以一种「文化人的尊严」,活在中文互联网世界里。

这样「反商业逻辑」的阿北,一度成了投资圈的「地雷」,多少个投资人碰了一鼻子灰,悻悻而返。

现在豆瓣唯一的投资方是挚信资本,挚信投过许多看上去不赚钱,但很有精神文化气质的项目。这个feel,是阿北要的feel。

网站另一个生钱之道就是广告,网站火了,广告商也纷至沓来。可阿北还是那个阿北,对广告的要求苛刻到了极致。他要广告从品牌方到文案都要符合豆瓣的文艺范。不管广告商出多少钱,阿北只选那些高大上的品牌,做气质上与豆瓣相符合的广告,做豆瓣用户会喜欢广告。这让很多的豆瓣用户觉得,在豆瓣看广告都是一种精神享受。这个feel,也是阿北要的feel。

阿北拒绝一切医疗类广告,也拒绝把豆瓣小组管理权卖给商家。豆瓣小组的流量一度很被商家看好,但是阿北觉得,小组不是豆瓣的,是用户的。

赚钱,阿北都让豆瓣保持着最优雅的姿态。

阿北的坚持是豆瓣用户们最骄傲的事情,豆瓣网红人水湄物语曾说:阿北之所以有豆瓣,因为他就是典型的豆瓣人呀。资本的驱动力是非常强的,坚持是需要足够大的勇气来对抗资本,投资人肯定恨死阿北了。那我作为一个豆瓣用户,我真的爱死阿北了。

从出生开始,文青就是豆瓣最大的光环。它选择的切入点是书,之后是电影、音乐;它“以为人本”,兴趣是找到同好的关健;它不打扰用户,每个人在这里都有自己的“桃花源”。对品质的坚持,使豆瓣慢慢成为了许多年轻人心中的文化圣地。

越来越多的人在豆瓣沉淀下来,成为资深的豆粉。因为在豆瓣,他们可以轻轻松松的做自己。豆瓣最著名的一个slogan:我们的精神角落。也表明了豆瓣最独特的自身定位。

阿北彻彻底底的把豆瓣打造成了一个文化符号。

2015年,阿北在接受极客公园采访时说,豆瓣是一个边走边发现的过程,除了个人兴趣之外,包括之前书影音放在一起的话,整个豆瓣是更加关注普通人的生活里面非功利的那部分。

豆瓣是一个文艺青年的创业,一次基于理想的创业。阿北做豆瓣时想法很纯粹:做一个分享的网站,这网站是没有参照物的。中国互联网先驱谢文曾说过:豆瓣是中国唯一能称得上原创模式的互联网公司。

豆瓣能够获得成功,天时的原因占很大成分。

豆瓣成功保持住了内容和用户的高品质,包括用户的高品质,有一多半要归功于「PC互联网」时代。那个时候,你想成为一个网络用户,是有门槛的。截止2005年末,中国互联网网民才1.1亿,其中绝大部分是一二线城市里,有受教育基础的青年——要么是北上广深的文艺青年,要么是现实中迷茫,网络中绽放的高校学子。

这些老用户奠定了豆瓣的文化基础,而这个文化基础特别有利于豆瓣保持文青气质。

同时以阿北为代表的豆瓣团队,也以自己的高品质内容,反哺和滋养了这些用户。他们太懂豆瓣用户了,因为他们和用户就是一类人。他们使用户不仅可以在豆瓣找到同好,更可以因由豆瓣算法的推荐去发现更多符合自己调性的文化产品。让用户能够深刻的知道,豆瓣懂我。这种客户黏性,真的令其他的网站望尘莫及。

在这种独具一格的文化气氛之下,豆瓣历经波折,起起伏伏,却始终没有像天涯、贴吧、人人、猫扑那样没落。豆瓣坚强地活了下来。

然后,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了。豆瓣命运的转折点也来了。

其实阿北是嗅到了这场变革的味道的,iPhone 发布以后,阿北就意识到手机将会成为新的互联网战场。战略上没有问题,战术上却犯了大错:他认为未来的手机上会有数百个 app,去中心化将是移动互联网的主基调。2011年,豆瓣的APP矩阵在阿北的坚持下规模不断的扩张,豆瓣电影、豆瓣音乐、豆瓣小组……豆瓣接连推出13款APP,但没有一个APP叫豆瓣。

这种遍地开花的策略把豆瓣割裂了。这种割裂对豆瓣网来说是物理性的,对豆瓣用户来说是心理上的。

阿北是非常推崇“长尾理论”的,在他看来,这十几个APP就是散开的满天星,这种分化可以解决PC互联网时代很多版块互相牵扯的问题,分开之后,问题简化,逐一攻破就好了。而他们又都是豆瓣的终端,后台数据始终是在一起的,这种汇聚的力量就可以让豆瓣成为一团火。

分散资源的结果,就是让豆瓣原来建立起来的品牌效应大幅度弱化,彼时市场已经逐渐意识到意识到品牌需要做成“超级APP”,眼看着阿里、腾讯都及时转换赛道,只有阿北固守着去中心化。但是,做强十几个APP需要的力量太大了,远不是豆瓣这种「小而美」的团队可以驾驭的了的。最终这些APP被打回“小众”的原型,满天的星星哪个都没有足够闪耀,却把豆瓣这一团火给打散了。

豆瓣成了互联网版图中的英联邦,对外联合王国,对内各自为战,阿北跟英女皇一样成了个吉祥物。

2014年豆瓣年会上,阿北向同事们承认:豆瓣在移动互联网上错失了三年。眼下的目标是把一堆APP整合成一个「豆瓣」。在移动互联网时代,3分种就有可能发生天崩地裂的变化,而豆瓣的歧路走了三年。

豆瓣的大船总算掉了头,可市场已经走远。

为了打造品牌,巨头和后起之秀疯狂的在各个领域砸钱、铺渠道,豆瓣的领地被一点点吞没。社交产品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细化,越来越全,人们可以表达、交流、分享的途径越来越多。强调以人为本的豆瓣,一定要以优雅的方式赚钱的豆瓣,在这种形势下被逐渐边缘化。

首先出现的问题就是头部用户的流失。

豆瓣社区的去中心化属性决定,它不是一个盛产大V的地方。支撑起豆瓣相册半壁江山的“福根儿”也不过十几万粉丝,拥有几万粉就足以称得上是豆瓣红人。用户群体的复杂性与差异性,导致各个豆瓣圈子之间井河不犯。你只有可能是某一版块的红人,而绝无可能成为全站大 V——除了阿北,没人在豆瓣路人皆知。

从好的层面上来说,这种属性决定了豆瓣是一个更加平等、理性的社交网络,这是以流量和网红、大V为主打的其它产品完全不一样的,豆瓣用户更加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迷信盲从权威。这也是为什么豆瓣时至今日依然被很多用户视为净土,依然有很多死忠粉的原因。

本来这是豆瓣在这个浮躁的互联网上最大的优势,而渐渐的,却又成为了最大的短板。

豆瓣保持着一个个顽固的小圈子彼此隔绝的状态,不会有什么全网热议的焦点,更不会产生什么粉丝百万、千万的大V,当然也就产生不了什么流量。对人群的绝对公平,也使得部分优质用户失去留在豆瓣的动力。

豆瓣的优质用户在豆瓣实现自我价值的范围太窄了。在豆瓣已经很有影响力的人都几乎找不到什么变现的方式,创作的内容也限于半封闭的社交网络而无法大规模传播。优秀内容创作者是需要获得关注,得到社会认同的。豆瓣可以是“我们的精神角落”,但“我们”也需要实实在在的上升的空间和环境的。

最终,豆瓣的优质用户——很多曾经在豆瓣开始了最初的自我实现的作家、影评人、编辑、豆瓣红人也都纷纷转到微信公众号、微博、知乎等平台。并在那里变成更大的大 V,名利双收。

之后出现的问题更严重一些,直接触及了豆瓣的底层——权威性和私密性。

豆瓣得以行走江湖多年,靠的是两板斧:一个是书影音版块,另一个是豆瓣小组。豆瓣的第一灵魂影评,人群基础好,沉淀时间长,全网第一权威;豆瓣的第二灵魂豆瓣小组,吸纳多元爱好的人群,平等管理,对外封闭,是很多人的心灵「秘密基地」。而如今这两板斧,都有点舞不动了。

最开始的不满,来自于对影视作品的打分。

豆瓣的书影音版块,曾经是国内书籍、电影、音乐等文化产品方面评分最有权威性的社区之一。豆瓣从未被资本裏挟,所以豆瓣评分曾拥有相当高的权威性,也是这块阵地一直屹立不倒的原因。

曾经,有人找到阿北,希望通过后台的运作买豆瓣的评分,升一分给80万。阿北当场拒绝,很干脆利落地回了一句:「想让评分上升,唯一的方法是把作品拍好”。

但阿北大概想不到,他们收买不了豆瓣,但他们可以收买「用户」。

2016年12月8日,《人民日报》客户端转载了《中国电影报》的一篇文章,并以《豆瓣、猫眼电影评分面临信用危机 恶评伤害电影产业》为题发布。当时有多部电影、电视剧在豆瓣的评分引发了创作者质疑。

群体关注事件发生在2021年底,连着两部新播剧在豆瓣疑似出现控评刷分现象,先是《风起洛阳》,该剧正式上线播出时间比此前“官宣”晚了近一个小时,但大量评分却在“官宣”时间集中涌入,造成剧还未播就已经出现6000余条评分记录;再是《谁是凶手》,还没有等演员登场,就出现了对该演员的演技的大量评价。

阿北曾经说过,豆瓣的评分是不可能被随意左右,因为这些评分来自于大众用户。而当饭圈时代粉墨登场后,无数粉丝和水军冲进豆瓣,靠人海战术淹没评分榜,完全无视作品质量无脑吹自家 idol 时,以“小众文化”闻名的豆瓣用户中,这个所谓的“大众用户”又有多大众呢。对此,豆瓣显然是无能为力的。

近年来,豆瓣评分越发受到质疑,曾经的权威性在一点点丧失。豆瓣唯一能做的只有排查、删除非正常评论和处理相关账号,这宛如拔剑砍苍蝇的操作,象征意义更大于实际。

另一边,豆瓣小组也后院起火。

豆瓣小组曾经是非常纯粹而简单的,它没有书影音版块那么的文艺,而是快速通过共同喜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这是阿北一直秉持的“以人为本”。豆瓣放大了每个人自身的特质,小众趣味、独特身份、特殊嗜好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彼此”的“根据地”。

豆瓣小组建立是不设限的,虽然用户群体极其的多元且复杂,但形成的一个个小组,的确让很多人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心灵家园。

但“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有阴暗面的,当自由足够多,限制足够小,人性中的阴暗面也就被释放出来了。豆瓣小组创建自由,内部封闭,审核松散。越来越多的同好的汇集,也意味着对非同好的排斥,原本的「精神根据地」逐步变成了「秘密结社组织」。

豆瓣小组小而美的氛围在不断的被损害。按创建原则,豆瓣没有管理权限,于是监管缺失,曾经的乌托邦,野蛮生长。

这一点上确实是无解的,人性经不起考验。聚沙能成塔,聚沙也能成流沙,把你淹没。与影评的处置方式一样,除了关闭部分小组,豆瓣依旧别无他法。

2021年1月至11月,豆瓣网受到20次处置处罚,共累计罚款900万元。

2022年3月,豆瓣运行了 13 年的私密小组功能下线。

阿北自己保持着善良公正,他就相信他所有的用户也都一样的善良公正。“豆瓣不针对任何特定的人群,力图包纳百味。无论高矮胖瘦,白雪巴人,都能帮你通过你喜爱的东西找到志同道合者,然后通过他们找到更多的好东西。”确实,豆瓣最开始的用户是对互联网有着平等友好交流、有渴望和憧景的一批人。

豆瓣的初衷从来没有变,变的,是互联网的环境,和上豆瓣的人。

写在最后

近些年来阿北已经不再接受媒体的采访,他更多的关注家人,更多的陪伴他年幼的女儿。面对来势汹汹的时代炮火,他选择远离活色生香的生活,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士。他大隐于世,让人没那么容易接近他。

可豆瓣不行,它站得再边缘,也还是站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它只可以小隐于山林,庙堂变幻朝闻夕至,它躲不开、逃不掉、也放不下。而且,所有人都知道,想找到它,终南山就在那里。

曾经的豆瓣是有很多机会转型的,它曾经有可能成为今日头条,陌陌,小红书,下厨房,播客等等;曾经的豆瓣电影最接近传统意义上的成功,距离成为中国 IMDB,烂番茄仅一步之遥……最终,都是与阿北的理想不符。

豆瓣曾经是互联网上的净土,与世无争,佛系的互联网异类。每个人都可以在豆瓣里有自己的“乌托邦”,任何小众群里在这里都有自己的精神角落。……但那好像只能是曾经了。

阿北和豆瓣终于割裂了。

2023年第一个月,某周末,豆瓣的服务器第N次崩了,微信上评论两级分化。有的说,即然豆瓣服务器开小差,我就先祝大家周末愉快吧,有的说,即然崩了就别再回来了。在某个“你玩豆瓣吗”的投票里,参与的人不多,“从没玩过的人数”超过了“一直在玩”和“之前玩”两项人数的总和。

如今,十八岁的豆瓣,又该往哪里去呢?

参考资料:

李政道与中国赴美留学生项目 《百年潮》2008年第11期 作者:顾迈男

②清华才子“不务正业”,13年拿下3亿用户,他如何做到的?电商观察网 作者:魏无忌

③豆瓣网创始人杨勃——文艺青年创业记 《赢未来》2013年03期 作者:陈永恒

④“文青”豆瓣:生于文艺,忧于文艺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

⑤豆瓣十年,一朝重来 钛媒体 作者:张远

⑥阿北不是老板,豆瓣不是公司 公众号:晚点LatePost 作者:姚胤米

⑦慢公司豆瓣:只要不死就让我们这们样丧着吧 文:张潇潇

⑧被裹挟的豆瓣的一生 作者:苏青阳

⑨微博你说得对,豆瓣用户就是没有任何价值 作者:刘阳子

⑩再评豆瓣:成也精神角落,败也精神角落 钛媒体 作者:张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阿北和他的豆瓣十八年

阿北和豆瓣终于割裂了。

文|慢放

当杨勃还在上海徐家汇的一家星巴克里敲代码时,当地的南方人经常和他打招呼,喊他阿勃。“勃”字因为南方口音听起来像“北”,所以杨勃就变成了“阿北”。杨勃觉得这「外号」不错,把「阿北」当成了自己的网名。

后来,他到北京创业,住在北京朝阳门内一个叫豆瓣的胡同,记住了这个烟火气十足的名字。

两下一结合,2005 年 3 月 6 日,阿北创立了一个自己的网站,叫豆瓣。

随性,好像是他给人的第一感觉。

但是,了解阿北的人和豆瓣的资深用户都知道,他其实是一个极度追求精神世界的人。他有文艺青年的情怀和执拗,以及高度的精神洁癖。

他一手打造的豆瓣完全秉承了这一理念:不需要大众的认同,甚至可以屏敝掉金钱和市场,不追求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这里充满了互联网田园时代的理想主义,让人觉得自如自在,一块浮躁时代的「精神自留地」。

豆瓣这条清高孤傲、初心不改的路上,不断的被边缘化,又不断的为了不被边缘化而努力挣扎着。一转眼,18 已经过去了。

这 18 年,没有惊涛骇浪,没有荡气回肠,只有一个青年,和一个自己的小理想的平凡故事。

1988 年,19 岁的清华学生杨勃通过CUSPEA考试,进入了美国高校就读物理学。这个考试全称「中美联合招考赴美国留学物理研究生项目」,是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亲自主持的赴美留学计划。每年只有 100 人有这个资格。

杨勃于1969年出生在陕西的汉中小镇。刚刚七个月大就已经能说话的他,被邻里熟人认定将来必成大器,按杨勃奶奶的理论:“聪明早说话,富贵生牙晚”,这孩子长大了必定是个大人物啊。

杨勃的童年时代已与别的孩子有了明显的不同,小伙伴们翻墙倒灶,和泥爬树的时候,他如饥似渴的成天抱着《十万个为什么》啃,还天天围着老师问一些「奇思妙想」:有什么办法能让喜马拉雅山脉的雪融化?有什么办法能让沙漠变绿洲?……

被问烦了(也问住了)的老师索性塞给他一本爱因斯坦文集,希望能「难住」这个好奇宝宝。结果从那之后,杨勃迷上了物理,不可自拔——他开始对成为一名科学家发生兴趣。

1983 年,照着杂志《少年科学》里的教程,还在上初三的杨勃编写出了一个计算机程序,并在学校里一台速度像蜗牛一样的苏联计算机上成功运行。这次经历,在杨勃心中扎下了编程的种子——但还仅仅是个种子,因为那时候,他的兴趣重点还是在物理上。

高中时,杨勃自学了理论物理,结构力学,材料力学等大学课程。十六岁那年,杨勃去参加中国物理奥赛,以一等奖的荣誉被保送到了清华大学物理系。

大三那年,杨勃通过了CUSPEA考试;20岁,他漂洋过海来到美国;29岁,青年杨勃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取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

众所周知,八九十年代的孩子们,人均理想都是成为一名科学家,杨勃就是那极少数真的实现了理想的孩子。

但杨勃很快就发现,科学家,不是那么好当的。

来美国前,杨勃同很多憧憬科学的孩子一样,以为科学家是一个激动人心的职业:与数据和器材为伴,仰观天文辅查地理,不断向人类认知的边界发起冲击,寻找那未知世界中的知识宝藏……何等优雅和浪漫啊。

等他真的进入实验室和故纸堆中后,他才发现那光鲜之下的真相:日复一日只做一件事;99%的时间都是重复和繁琐的计算,实验工作;不与外界接触,也很少有什么新发现和理论……

理想受到极大冲击的杨勃,开始在其他方向寻求自己情绪的突破口。那颗编程的种子,此刻开始发芽。

对科研生涯感到厌倦的杨勃把兴趣转到编程和旅行上。每到假期,杨勃先去电脑公司编程挣1000~2000美元,然后就开车出去旅行。他会从美国西南角的南加州,一路开到西北角的加拿大边境。在这样的旅途中,慢慢安抚自己那颗无处安放理想的心灵。

同时,杨勃开始听音乐会、看展览、涉列大量的课外书籍。因为看了很多人文社科方面的书籍,杨勃一度对人类学产生了疯狂的兴趣,一度想转去这个专业读博士。后来他又阅读了很多宗教、哲学的书,又产生过出家的想法。

无论杨勃的思想怎样的飘忽不定,无论他有多少次曾经想过转行,放弃,他最后还是磕磕绊绊地「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历经九年的痛苦挣扎,收集了“一墙碟、两墙书、三大洲的车船票”之后,杨勃最终还是顺利的取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

毕业后的杨博士先是去了 IBM 中国,又经同学介绍进了快步易捷。这两份工作都做的不顺心。于是他又回到美国,还是没有找到理想的落脚点。

这时的杨勃意识到,自己真正厌倦的是那「一眼看到二十年后」的人生:那些大公司,做怎么样的工作,什么时间加薪,什么时间升职,什么时候退休,有多少福利,一个辉煌、平静而又按部就班的一生。在外人眼中是成功,在杨勃眼中是窒息。

连跟他面谈的华尔街面试官都觉得,杨勃做这样的选择未免太可惜了。以杨勃的能力,为什么不去创业呢?

那就去创业吧。杨勃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什么是自己喜欢的事情呢?

他把目光投向了九年美国生涯留下的「一墙碟、两墙书、三大洲的车船票」。

杨勃先对自己的三大洲车船票下手了,这个项目叫“驴宗”。因为杨勃想办个网站,上传旅行攻略,分享见闻。根据自助游群体自称“驴友”的说法,把网站的名字叫做了“驴宗”。人们可以在这里分享自己的自助游见闻和故事。

这个想法今天回头看是没太大问题的,唯一的问题是太超前了——21 世纪初那几年,在绝大部分人旅游还停留在「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带着小红帽跟着导游跑」的年代,自助游像是个小众的不能再小众的爱好。

三个月时间,六个注册用户,杨勃的第一次创业就此草草收场。他又想起了自己那「两墙书」,图书交流分享平台,有没有搞头呢?

每年有数十万本新书面世,经典的永远历久弥新,新鲜的就永远源源不断。当分享的底蕴变得文艺,经得起沉淀又耗得起岁月,那用户又怎么会少。

于是杨勃一个人开始对这个创业项目的孕育,敲了几个月的代码之后,豆瓣诞生了,杨勃成了豆瓣“阿北”。

这一次,方向对了。

豆瓣诞生于 2006 年。一年前的 2005年,是中国互联网的一个大年。马云的淘宝、周鸿祎的奇虎360、王微的土豆网、王兴的校内网全部都被鼓捣起来了。阿北让豆瓣也诞生在了这个百花齐放的年份,在创业的舞台上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但是阿北的步调与这些优秀的商人们显然不在一个频道上。这些人都是市场上的开拓者,他们开疆扩土,目标明确,出手狠辣,不仅试图干掉一切竞争对手,还要在互联网这个阵地上名利双收。

阿北没有那么大野心,他只是在互联网的一隅开辟了一个桃花源,他只希望这桃花源里永远谈笑有鸿儒,来往无白丁,任凭外面的战场硝烟弥漫,这里永远是“琴棋书画诗酒花”。

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豆瓣只有阿北一个人在做,那时候大家都说豆瓣是阿北一个人的豆瓣;而在更长的时间里,豆瓣始终保持着阿北想要的样子,大家终于明白,豆瓣就是阿北一个人的。

阿北是资深的果粉,受乔帮主的影响很深。他没有像那些年的其他门户网站那么「妖艳贱货」,一打开呼啦啦冲过来一堆贴图色块 UI……没有,豆瓣从一开始就在视觉呈现上给了用户不一样的感受。素雅色调、极简线条、大片留白、疏朗模块。颜值通行证各个年代都好用。在互联网的一片胭脂俗粉之中,豆瓣是拂过人心头的一抹“小清新”,就单这一点,就已经受到了很多小众群体的追捧。

互联网的运营方面,阿北是门外汉。刚刚起步的豆瓣需要内容,他只好做一个孤独的创作者,自己一篇篇的写书评发到豆瓣上,像一头默默耕耘的老牛。之后,发动朋友、同学齐齐上阵,用一篇篇的书评给豆瓣充值。

终于,一个用户在豆瓣上传了一篇《查令十字街84号》的书评,引发了数千万人的沸腾,吸引来的了一大批最纯正的文艺青年,这正是阿北的初衷。

网购图书的兴起,给了阿北另一个拉文青的机会。豆瓣上线了一个比价系统,用户可以在豆瓣就同一本书在卓越网或当当网上的价格,进行对比之后再购买。豆瓣由此吸引了大量爱读书的人,他们在豆瓣写书评、展开讨论。

豆瓣“从图书分享开始,不局限于图书”,豆瓣用户可以组建自己的小组,相同喜好者参加小组,分享讨论。其中一个小组“爱看电影”,月增用户1200多人,发贴900篇,阿北马上开辟了“豆瓣电影”,他自己的“一墙碟”也终于找到了灵魂的安置所。

“用户可以发表影评,给电影评分,通过豆瓣购买电影票”这个领域的吸引力,让豆瓣拥了至今在影评圈都不可撼动的江湖地位。

豆瓣最开始的初衷就是以兴趣为切入口来寻找志同道合者。随着豆瓣的发展,阿北和用户们在一起编织着这个兴趣图谱,阿北说,是用户和他一起建设了豆瓣网。

豆瓣相继推出了豆瓣小组、豆瓣电影、豆瓣音乐、豆瓣相册……等版块,终于以书影音的文化资料库和评分体系为基础,逐渐成长为功能复杂,形式多样的网络社区。

豆瓣用户开始几何级的增长,当然也引起了资本的关注。对于一般的创业者来说,这是赚钱的绝佳机会。但是阿北的文青洁癖在这时候又上来了,他担心急功近利的风险投资者会改变网站的发展方向,使得用户受损。

阿北曾经跟一个投资人说,我不想要钱,我想把豆瓣注册成公益组织。最终因为公益组织有太多的要求和限制,这个理想才破灭。

太多人想投钱给豆瓣了,但投资人投进来真金白银,要的是豆瓣不断的扩张,招新,走量,变现,给投资者以更高的利益回馈。阿北做不到,他只想把豆瓣作成一个对人有用,且有人用的产品。

阿北坚持:就让豆瓣以一种「文化人的尊严」,活在中文互联网世界里。

这样「反商业逻辑」的阿北,一度成了投资圈的「地雷」,多少个投资人碰了一鼻子灰,悻悻而返。

现在豆瓣唯一的投资方是挚信资本,挚信投过许多看上去不赚钱,但很有精神文化气质的项目。这个feel,是阿北要的feel。

网站另一个生钱之道就是广告,网站火了,广告商也纷至沓来。可阿北还是那个阿北,对广告的要求苛刻到了极致。他要广告从品牌方到文案都要符合豆瓣的文艺范。不管广告商出多少钱,阿北只选那些高大上的品牌,做气质上与豆瓣相符合的广告,做豆瓣用户会喜欢广告。这让很多的豆瓣用户觉得,在豆瓣看广告都是一种精神享受。这个feel,也是阿北要的feel。

阿北拒绝一切医疗类广告,也拒绝把豆瓣小组管理权卖给商家。豆瓣小组的流量一度很被商家看好,但是阿北觉得,小组不是豆瓣的,是用户的。

赚钱,阿北都让豆瓣保持着最优雅的姿态。

阿北的坚持是豆瓣用户们最骄傲的事情,豆瓣网红人水湄物语曾说:阿北之所以有豆瓣,因为他就是典型的豆瓣人呀。资本的驱动力是非常强的,坚持是需要足够大的勇气来对抗资本,投资人肯定恨死阿北了。那我作为一个豆瓣用户,我真的爱死阿北了。

从出生开始,文青就是豆瓣最大的光环。它选择的切入点是书,之后是电影、音乐;它“以为人本”,兴趣是找到同好的关健;它不打扰用户,每个人在这里都有自己的“桃花源”。对品质的坚持,使豆瓣慢慢成为了许多年轻人心中的文化圣地。

越来越多的人在豆瓣沉淀下来,成为资深的豆粉。因为在豆瓣,他们可以轻轻松松的做自己。豆瓣最著名的一个slogan:我们的精神角落。也表明了豆瓣最独特的自身定位。

阿北彻彻底底的把豆瓣打造成了一个文化符号。

2015年,阿北在接受极客公园采访时说,豆瓣是一个边走边发现的过程,除了个人兴趣之外,包括之前书影音放在一起的话,整个豆瓣是更加关注普通人的生活里面非功利的那部分。

豆瓣是一个文艺青年的创业,一次基于理想的创业。阿北做豆瓣时想法很纯粹:做一个分享的网站,这网站是没有参照物的。中国互联网先驱谢文曾说过:豆瓣是中国唯一能称得上原创模式的互联网公司。

豆瓣能够获得成功,天时的原因占很大成分。

豆瓣成功保持住了内容和用户的高品质,包括用户的高品质,有一多半要归功于「PC互联网」时代。那个时候,你想成为一个网络用户,是有门槛的。截止2005年末,中国互联网网民才1.1亿,其中绝大部分是一二线城市里,有受教育基础的青年——要么是北上广深的文艺青年,要么是现实中迷茫,网络中绽放的高校学子。

这些老用户奠定了豆瓣的文化基础,而这个文化基础特别有利于豆瓣保持文青气质。

同时以阿北为代表的豆瓣团队,也以自己的高品质内容,反哺和滋养了这些用户。他们太懂豆瓣用户了,因为他们和用户就是一类人。他们使用户不仅可以在豆瓣找到同好,更可以因由豆瓣算法的推荐去发现更多符合自己调性的文化产品。让用户能够深刻的知道,豆瓣懂我。这种客户黏性,真的令其他的网站望尘莫及。

在这种独具一格的文化气氛之下,豆瓣历经波折,起起伏伏,却始终没有像天涯、贴吧、人人、猫扑那样没落。豆瓣坚强地活了下来。

然后,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了。豆瓣命运的转折点也来了。

其实阿北是嗅到了这场变革的味道的,iPhone 发布以后,阿北就意识到手机将会成为新的互联网战场。战略上没有问题,战术上却犯了大错:他认为未来的手机上会有数百个 app,去中心化将是移动互联网的主基调。2011年,豆瓣的APP矩阵在阿北的坚持下规模不断的扩张,豆瓣电影、豆瓣音乐、豆瓣小组……豆瓣接连推出13款APP,但没有一个APP叫豆瓣。

这种遍地开花的策略把豆瓣割裂了。这种割裂对豆瓣网来说是物理性的,对豆瓣用户来说是心理上的。

阿北是非常推崇“长尾理论”的,在他看来,这十几个APP就是散开的满天星,这种分化可以解决PC互联网时代很多版块互相牵扯的问题,分开之后,问题简化,逐一攻破就好了。而他们又都是豆瓣的终端,后台数据始终是在一起的,这种汇聚的力量就可以让豆瓣成为一团火。

分散资源的结果,就是让豆瓣原来建立起来的品牌效应大幅度弱化,彼时市场已经逐渐意识到意识到品牌需要做成“超级APP”,眼看着阿里、腾讯都及时转换赛道,只有阿北固守着去中心化。但是,做强十几个APP需要的力量太大了,远不是豆瓣这种「小而美」的团队可以驾驭的了的。最终这些APP被打回“小众”的原型,满天的星星哪个都没有足够闪耀,却把豆瓣这一团火给打散了。

豆瓣成了互联网版图中的英联邦,对外联合王国,对内各自为战,阿北跟英女皇一样成了个吉祥物。

2014年豆瓣年会上,阿北向同事们承认:豆瓣在移动互联网上错失了三年。眼下的目标是把一堆APP整合成一个「豆瓣」。在移动互联网时代,3分种就有可能发生天崩地裂的变化,而豆瓣的歧路走了三年。

豆瓣的大船总算掉了头,可市场已经走远。

为了打造品牌,巨头和后起之秀疯狂的在各个领域砸钱、铺渠道,豆瓣的领地被一点点吞没。社交产品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细化,越来越全,人们可以表达、交流、分享的途径越来越多。强调以人为本的豆瓣,一定要以优雅的方式赚钱的豆瓣,在这种形势下被逐渐边缘化。

首先出现的问题就是头部用户的流失。

豆瓣社区的去中心化属性决定,它不是一个盛产大V的地方。支撑起豆瓣相册半壁江山的“福根儿”也不过十几万粉丝,拥有几万粉就足以称得上是豆瓣红人。用户群体的复杂性与差异性,导致各个豆瓣圈子之间井河不犯。你只有可能是某一版块的红人,而绝无可能成为全站大 V——除了阿北,没人在豆瓣路人皆知。

从好的层面上来说,这种属性决定了豆瓣是一个更加平等、理性的社交网络,这是以流量和网红、大V为主打的其它产品完全不一样的,豆瓣用户更加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迷信盲从权威。这也是为什么豆瓣时至今日依然被很多用户视为净土,依然有很多死忠粉的原因。

本来这是豆瓣在这个浮躁的互联网上最大的优势,而渐渐的,却又成为了最大的短板。

豆瓣保持着一个个顽固的小圈子彼此隔绝的状态,不会有什么全网热议的焦点,更不会产生什么粉丝百万、千万的大V,当然也就产生不了什么流量。对人群的绝对公平,也使得部分优质用户失去留在豆瓣的动力。

豆瓣的优质用户在豆瓣实现自我价值的范围太窄了。在豆瓣已经很有影响力的人都几乎找不到什么变现的方式,创作的内容也限于半封闭的社交网络而无法大规模传播。优秀内容创作者是需要获得关注,得到社会认同的。豆瓣可以是“我们的精神角落”,但“我们”也需要实实在在的上升的空间和环境的。

最终,豆瓣的优质用户——很多曾经在豆瓣开始了最初的自我实现的作家、影评人、编辑、豆瓣红人也都纷纷转到微信公众号、微博、知乎等平台。并在那里变成更大的大 V,名利双收。

之后出现的问题更严重一些,直接触及了豆瓣的底层——权威性和私密性。

豆瓣得以行走江湖多年,靠的是两板斧:一个是书影音版块,另一个是豆瓣小组。豆瓣的第一灵魂影评,人群基础好,沉淀时间长,全网第一权威;豆瓣的第二灵魂豆瓣小组,吸纳多元爱好的人群,平等管理,对外封闭,是很多人的心灵「秘密基地」。而如今这两板斧,都有点舞不动了。

最开始的不满,来自于对影视作品的打分。

豆瓣的书影音版块,曾经是国内书籍、电影、音乐等文化产品方面评分最有权威性的社区之一。豆瓣从未被资本裏挟,所以豆瓣评分曾拥有相当高的权威性,也是这块阵地一直屹立不倒的原因。

曾经,有人找到阿北,希望通过后台的运作买豆瓣的评分,升一分给80万。阿北当场拒绝,很干脆利落地回了一句:「想让评分上升,唯一的方法是把作品拍好”。

但阿北大概想不到,他们收买不了豆瓣,但他们可以收买「用户」。

2016年12月8日,《人民日报》客户端转载了《中国电影报》的一篇文章,并以《豆瓣、猫眼电影评分面临信用危机 恶评伤害电影产业》为题发布。当时有多部电影、电视剧在豆瓣的评分引发了创作者质疑。

群体关注事件发生在2021年底,连着两部新播剧在豆瓣疑似出现控评刷分现象,先是《风起洛阳》,该剧正式上线播出时间比此前“官宣”晚了近一个小时,但大量评分却在“官宣”时间集中涌入,造成剧还未播就已经出现6000余条评分记录;再是《谁是凶手》,还没有等演员登场,就出现了对该演员的演技的大量评价。

阿北曾经说过,豆瓣的评分是不可能被随意左右,因为这些评分来自于大众用户。而当饭圈时代粉墨登场后,无数粉丝和水军冲进豆瓣,靠人海战术淹没评分榜,完全无视作品质量无脑吹自家 idol 时,以“小众文化”闻名的豆瓣用户中,这个所谓的“大众用户”又有多大众呢。对此,豆瓣显然是无能为力的。

近年来,豆瓣评分越发受到质疑,曾经的权威性在一点点丧失。豆瓣唯一能做的只有排查、删除非正常评论和处理相关账号,这宛如拔剑砍苍蝇的操作,象征意义更大于实际。

另一边,豆瓣小组也后院起火。

豆瓣小组曾经是非常纯粹而简单的,它没有书影音版块那么的文艺,而是快速通过共同喜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这是阿北一直秉持的“以人为本”。豆瓣放大了每个人自身的特质,小众趣味、独特身份、特殊嗜好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彼此”的“根据地”。

豆瓣小组建立是不设限的,虽然用户群体极其的多元且复杂,但形成的一个个小组,的确让很多人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心灵家园。

但“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有阴暗面的,当自由足够多,限制足够小,人性中的阴暗面也就被释放出来了。豆瓣小组创建自由,内部封闭,审核松散。越来越多的同好的汇集,也意味着对非同好的排斥,原本的「精神根据地」逐步变成了「秘密结社组织」。

豆瓣小组小而美的氛围在不断的被损害。按创建原则,豆瓣没有管理权限,于是监管缺失,曾经的乌托邦,野蛮生长。

这一点上确实是无解的,人性经不起考验。聚沙能成塔,聚沙也能成流沙,把你淹没。与影评的处置方式一样,除了关闭部分小组,豆瓣依旧别无他法。

2021年1月至11月,豆瓣网受到20次处置处罚,共累计罚款900万元。

2022年3月,豆瓣运行了 13 年的私密小组功能下线。

阿北自己保持着善良公正,他就相信他所有的用户也都一样的善良公正。“豆瓣不针对任何特定的人群,力图包纳百味。无论高矮胖瘦,白雪巴人,都能帮你通过你喜爱的东西找到志同道合者,然后通过他们找到更多的好东西。”确实,豆瓣最开始的用户是对互联网有着平等友好交流、有渴望和憧景的一批人。

豆瓣的初衷从来没有变,变的,是互联网的环境,和上豆瓣的人。

写在最后

近些年来阿北已经不再接受媒体的采访,他更多的关注家人,更多的陪伴他年幼的女儿。面对来势汹汹的时代炮火,他选择远离活色生香的生活,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士。他大隐于世,让人没那么容易接近他。

可豆瓣不行,它站得再边缘,也还是站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它只可以小隐于山林,庙堂变幻朝闻夕至,它躲不开、逃不掉、也放不下。而且,所有人都知道,想找到它,终南山就在那里。

曾经的豆瓣是有很多机会转型的,它曾经有可能成为今日头条,陌陌,小红书,下厨房,播客等等;曾经的豆瓣电影最接近传统意义上的成功,距离成为中国 IMDB,烂番茄仅一步之遥……最终,都是与阿北的理想不符。

豆瓣曾经是互联网上的净土,与世无争,佛系的互联网异类。每个人都可以在豆瓣里有自己的“乌托邦”,任何小众群里在这里都有自己的精神角落。……但那好像只能是曾经了。

阿北和豆瓣终于割裂了。

2023年第一个月,某周末,豆瓣的服务器第N次崩了,微信上评论两级分化。有的说,即然豆瓣服务器开小差,我就先祝大家周末愉快吧,有的说,即然崩了就别再回来了。在某个“你玩豆瓣吗”的投票里,参与的人不多,“从没玩过的人数”超过了“一直在玩”和“之前玩”两项人数的总和。

如今,十八岁的豆瓣,又该往哪里去呢?

参考资料:

李政道与中国赴美留学生项目 《百年潮》2008年第11期 作者:顾迈男

②清华才子“不务正业”,13年拿下3亿用户,他如何做到的?电商观察网 作者:魏无忌

③豆瓣网创始人杨勃——文艺青年创业记 《赢未来》2013年03期 作者:陈永恒

④“文青”豆瓣:生于文艺,忧于文艺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

⑤豆瓣十年,一朝重来 钛媒体 作者:张远

⑥阿北不是老板,豆瓣不是公司 公众号:晚点LatePost 作者:姚胤米

⑦慢公司豆瓣:只要不死就让我们这们样丧着吧 文:张潇潇

⑧被裹挟的豆瓣的一生 作者:苏青阳

⑨微博你说得对,豆瓣用户就是没有任何价值 作者:刘阳子

⑩再评豆瓣:成也精神角落,败也精神角落 钛媒体 作者:张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