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奇谭》跌下神坛,悄无声息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奇谭》跌下神坛,悄无声息

国漫崛起不能只靠短片突围。

文|文娱价值官 张 远

编辑|美 圻

经过《三体》《狂飙》《满江红》《流浪地球2》的轮番洗礼之后,你还在追看年初被推上神坛的《中国奇谭》吗?你对它的最后印象是不是停留在了小猪妖与鹅鹅鹅?当然,你很可能也未关注《中国奇谭》最新一集的口碑崩塌,对于制作团队和刚刚“再次崛起”的中国动画来说,这很难说究竟是幸或不幸。

自从前两集被全网封神之后,《中国奇谭》一度成为新的“国漫之光”,中国动画的指路明灯。然而,热度与口碑双双高开低走,说明为国漫探路迎来的注定不可能都是掌声。春节档口碑两极分化的《深海》也未能为国漫再下一城,意味着《中国奇谭》这样的短片合集终究很难补上动画长片的故事“短板”。

高开低走的《中国奇谭》正在跌下神坛

一个月前,《中国奇谭》两集封神,以豆瓣9.6的评分被誉为国漫巅峰。然而,自第三集开始,《中国奇谭》的口碑开始出现分化,不再有众口一词的好评,观众评价开始起起伏伏。最新的第六集《飞鸟与鱼》更是遭遇了《中国奇谭》开播以来最大的口碑滑铁卢,堪称以一己之力将其拉下神坛。豆瓣小组、微博等粉丝聚集之地近几日都在集体呼吁,要求将这一集踢出《中国奇谭》,本集导演的下场自辩与总导演的力挺,更是令其在舆论漩涡中越陷越深。

不仅仅是口碑滑坡,自前两集的全网热议之后,《中国奇谭》的热度也在迅速消退。B站站内每一集的评论数都在稳步递减,第六集的讨论度只剩下第一集的十分之一,微信指数更是跌到了巅峰时的十五分之一。随着春节档影片的“神仙打架”与《狂飙》的“全民上头”,《中国奇谭》不到一个月就沦为了“过气顶流”。

正如不少观众所说的:《中国奇谭》最大的成功就是将《小妖精的夏天》放在了第一集。相比《爱死机》一次性放出全集的播出模式,周更的《中国奇谭》可谓是播出顺序定生死。片方聪明地将故事性最强、情怀值拉满的《小妖怪的夏天》放在了第一集。然而,这样的播出顺序和排播模式也注定了《中国奇谭》“开播即巅峰”,在调高了观众的期待值之后很容易给观众留下每况愈下的印象。

当后面各集呈现出与前两集迥然不同的风格,水平参差不齐之时,观众也开始纷纷“弃番”,虽然《中国奇谭》的豆瓣评分仍然高达9.3分,但更多是前期观众所打,自前两集之后不再有全网热议的“出圈”作品,这对于一部8集的短片合集来说不能不是一种遗憾。如果能像《爱死机》那样一次性放出,虽然评价可能会出现分歧,但每一集都有机会被更多人看到,观众也能充分感受到“中国奇谭”内涵与风格的丰富性。

两集封神之后《中国奇谭》为何出现口碑分化?

由于前两集之后口碑开始出现分化,豆瓣《中国奇谭》小组不断有人建议不同单集分开打分。很快就有组员发起分集评分投票,虽然目前只有700多人参与,但足以反映出追番粉丝们的鲜明好恶。第一、第二集分别有76%、65%的人给出了五星,第三集《林林》则有50%的人打了三星,第四集《乡村巴士带走了王孩儿和神仙》有40%给出了三星以下评分,第五集《小满》口碑回升,四星五星占到了77%,第六集《飞鸟与鱼》则是断崖式崩塌,70%的人给出了一星。

这组投票印证了我们对于《中国奇谭》“开局即巅峰”的判断,也表明第三集是口碑的分水岭。《中国奇谭》各集之间的评价如此悬殊,很大程度上是“国漫实验”的必然代价,而实验必然有成有败。《小妖怪的夏天》之所以成为“神作”,是因为在继承了“上美影”精神底蕴的基础上,找到了借传统故事讲述当代社畜心声的正确方式。《鹅鹅鹅》则是对于古代志怪成功的现代演绎,诡异荒诞的风格与浮生若梦的内核,恰好撬动了这一届年轻人的DNA。

相比之下,后来的几集再难如前两集一样引发大部分观众的精神共鸣。《林林》的主题和故事都落入俗套,除了细腻唯美的画风很难让观众沉浸其中。《乡村巴士》更像是一阙散文诗,乡土情怀固然打动人心,但没有相关生活经验的观众则难以感同身受。《小满》用剪纸动画讲述了孩子走出心理阴影的故事,让观众梦回童年。《飞鸟与鱼》虽然被导演视为科幻版的“田螺姑娘”,但观众从中看到的更多是大龄直男的意淫,矫揉造作的青春伤痛文学。《中国奇谭》试图找到通过动画深入年轻人内心世界的各种途径,但从结果来看只能算是成败参半。

不仅如此,《中国奇谭》也是一次对于何为真正的“中国动画”的集中探索。上世纪八十年代上影厂蹚出的那条古典美学之路已经走不通了,三四十年过去了,我们仍在探路。

究竟哪些元素是纯正的“中国味儿”?大圣情结?志怪传奇?剪纸水墨?乡土情怀?口碑最高的三集分别是中式英雄情结(《小妖怪的夏天》)、中式奇幻意境(《鹅鹅鹅》)与中式构图美学(《小满》)的成功,剩下的几集则难未能紧扣“中国奇谭”这一主题,侧面反映出这条路的窄狭程度。

《中国奇谭》引发的关于“何为纯正国漫”的讨论,不禁让人想到同期上线的另一部国漫《大理寺日志2》。因为在《三体》《中国奇谭》的前后夹击之中扑得无声无息,原著作者不得不在微博上吆喝求助。由于第二季播出平台由B站转到了腾讯视频,结果“第二季快播完了,还有很多观众不知道它的存在”。

尽管《大理寺日志》被视为近年来国漫的代表作之一,然而却始终未能大规模出圈。在腾讯视频评论区,前排的评论都是粉丝在向路人观众科普这不是“日漫风”。毕竟,在普通观众眼中,或许只有《斗罗大陆》《斗破苍穹》这样的网文漫改才是纯正国漫。虽然《中国奇谭》有望拓展观众对于中国动画的认知边界,但能改变的十分有限。

国漫崛起不能只靠短片突围

《中国奇谭》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其短片合集的形式。《小妖怪的夏天》这样的“配角故事”只够撑起一部20分钟的短片,《鹅鹅鹅》只有如古代志怪一样短小精悍,才会余味悠长,《小满》的剪纸画风很难承担起长篇叙事的功能,《乡村巴士》的散文诗如果拉成长片更是难以想象。

短片成功地避开了国产动画最大的短板——故事,观众可以沉浸于画风、意境、情绪之中,而不至于对故事过分苛刻。从这个意义而言,《中国奇谭》对于国产动画的指路意义可能不宜过分夸大。

实际上,近年来国产动画一直不缺优质的短片,各大美术院校的毕业作品也时常会有惊艳之作。在《中国奇谭》之前,由嘉定区委宣传部投资出品的《中国古典诗词动漫》豆瓣评分就高达9.2分。《中国奇谭》是蓄势已久的国产动画短片的一次彻底出圈,意味着在短片领域,国产动画在技术层面早已不输国外,水墨、剪纸、黏土、定格等风格也已经百花齐放,然而却未能实现从动画短片到动画长片的惊险一跃。一旦涉及到完整宏大世界观的构建,神话传说的重新演绎,种种问题就会暴露无疑,毕竟仅靠绚丽画风、古典意境很难让观众撑到最后。

《大圣归来》《哪吒》之后,中国动画长片似乎再难讲好一个故事,重述神话的尝试遭遇了挫折,也引发了观众的审美疲劳。田晓鹏决定另辟蹊径,《深海》如果只是一部展现粒子水墨视效的动画短片,应该可以封神,可惜剧作上的逻辑混乱、结构失衡,角色、情节上的借鉴缝合,任凭华丽的特效也无法弥补。

再有最后两集,《中国奇谭》第一季就将迎来完结,总导演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第二季已经提上了日程。无论第二季能够重现第一季时的“盛况”,这个开年已经在中国动画的历史上留下了鲜明印记。希望中国动画能早日走出摸索实验阶段,找出一条可复制的集体突围之路。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奇谭》跌下神坛,悄无声息

国漫崛起不能只靠短片突围。

文|文娱价值官 张 远

编辑|美 圻

经过《三体》《狂飙》《满江红》《流浪地球2》的轮番洗礼之后,你还在追看年初被推上神坛的《中国奇谭》吗?你对它的最后印象是不是停留在了小猪妖与鹅鹅鹅?当然,你很可能也未关注《中国奇谭》最新一集的口碑崩塌,对于制作团队和刚刚“再次崛起”的中国动画来说,这很难说究竟是幸或不幸。

自从前两集被全网封神之后,《中国奇谭》一度成为新的“国漫之光”,中国动画的指路明灯。然而,热度与口碑双双高开低走,说明为国漫探路迎来的注定不可能都是掌声。春节档口碑两极分化的《深海》也未能为国漫再下一城,意味着《中国奇谭》这样的短片合集终究很难补上动画长片的故事“短板”。

高开低走的《中国奇谭》正在跌下神坛

一个月前,《中国奇谭》两集封神,以豆瓣9.6的评分被誉为国漫巅峰。然而,自第三集开始,《中国奇谭》的口碑开始出现分化,不再有众口一词的好评,观众评价开始起起伏伏。最新的第六集《飞鸟与鱼》更是遭遇了《中国奇谭》开播以来最大的口碑滑铁卢,堪称以一己之力将其拉下神坛。豆瓣小组、微博等粉丝聚集之地近几日都在集体呼吁,要求将这一集踢出《中国奇谭》,本集导演的下场自辩与总导演的力挺,更是令其在舆论漩涡中越陷越深。

不仅仅是口碑滑坡,自前两集的全网热议之后,《中国奇谭》的热度也在迅速消退。B站站内每一集的评论数都在稳步递减,第六集的讨论度只剩下第一集的十分之一,微信指数更是跌到了巅峰时的十五分之一。随着春节档影片的“神仙打架”与《狂飙》的“全民上头”,《中国奇谭》不到一个月就沦为了“过气顶流”。

正如不少观众所说的:《中国奇谭》最大的成功就是将《小妖精的夏天》放在了第一集。相比《爱死机》一次性放出全集的播出模式,周更的《中国奇谭》可谓是播出顺序定生死。片方聪明地将故事性最强、情怀值拉满的《小妖怪的夏天》放在了第一集。然而,这样的播出顺序和排播模式也注定了《中国奇谭》“开播即巅峰”,在调高了观众的期待值之后很容易给观众留下每况愈下的印象。

当后面各集呈现出与前两集迥然不同的风格,水平参差不齐之时,观众也开始纷纷“弃番”,虽然《中国奇谭》的豆瓣评分仍然高达9.3分,但更多是前期观众所打,自前两集之后不再有全网热议的“出圈”作品,这对于一部8集的短片合集来说不能不是一种遗憾。如果能像《爱死机》那样一次性放出,虽然评价可能会出现分歧,但每一集都有机会被更多人看到,观众也能充分感受到“中国奇谭”内涵与风格的丰富性。

两集封神之后《中国奇谭》为何出现口碑分化?

由于前两集之后口碑开始出现分化,豆瓣《中国奇谭》小组不断有人建议不同单集分开打分。很快就有组员发起分集评分投票,虽然目前只有700多人参与,但足以反映出追番粉丝们的鲜明好恶。第一、第二集分别有76%、65%的人给出了五星,第三集《林林》则有50%的人打了三星,第四集《乡村巴士带走了王孩儿和神仙》有40%给出了三星以下评分,第五集《小满》口碑回升,四星五星占到了77%,第六集《飞鸟与鱼》则是断崖式崩塌,70%的人给出了一星。

这组投票印证了我们对于《中国奇谭》“开局即巅峰”的判断,也表明第三集是口碑的分水岭。《中国奇谭》各集之间的评价如此悬殊,很大程度上是“国漫实验”的必然代价,而实验必然有成有败。《小妖怪的夏天》之所以成为“神作”,是因为在继承了“上美影”精神底蕴的基础上,找到了借传统故事讲述当代社畜心声的正确方式。《鹅鹅鹅》则是对于古代志怪成功的现代演绎,诡异荒诞的风格与浮生若梦的内核,恰好撬动了这一届年轻人的DNA。

相比之下,后来的几集再难如前两集一样引发大部分观众的精神共鸣。《林林》的主题和故事都落入俗套,除了细腻唯美的画风很难让观众沉浸其中。《乡村巴士》更像是一阙散文诗,乡土情怀固然打动人心,但没有相关生活经验的观众则难以感同身受。《小满》用剪纸动画讲述了孩子走出心理阴影的故事,让观众梦回童年。《飞鸟与鱼》虽然被导演视为科幻版的“田螺姑娘”,但观众从中看到的更多是大龄直男的意淫,矫揉造作的青春伤痛文学。《中国奇谭》试图找到通过动画深入年轻人内心世界的各种途径,但从结果来看只能算是成败参半。

不仅如此,《中国奇谭》也是一次对于何为真正的“中国动画”的集中探索。上世纪八十年代上影厂蹚出的那条古典美学之路已经走不通了,三四十年过去了,我们仍在探路。

究竟哪些元素是纯正的“中国味儿”?大圣情结?志怪传奇?剪纸水墨?乡土情怀?口碑最高的三集分别是中式英雄情结(《小妖怪的夏天》)、中式奇幻意境(《鹅鹅鹅》)与中式构图美学(《小满》)的成功,剩下的几集则难未能紧扣“中国奇谭”这一主题,侧面反映出这条路的窄狭程度。

《中国奇谭》引发的关于“何为纯正国漫”的讨论,不禁让人想到同期上线的另一部国漫《大理寺日志2》。因为在《三体》《中国奇谭》的前后夹击之中扑得无声无息,原著作者不得不在微博上吆喝求助。由于第二季播出平台由B站转到了腾讯视频,结果“第二季快播完了,还有很多观众不知道它的存在”。

尽管《大理寺日志》被视为近年来国漫的代表作之一,然而却始终未能大规模出圈。在腾讯视频评论区,前排的评论都是粉丝在向路人观众科普这不是“日漫风”。毕竟,在普通观众眼中,或许只有《斗罗大陆》《斗破苍穹》这样的网文漫改才是纯正国漫。虽然《中国奇谭》有望拓展观众对于中国动画的认知边界,但能改变的十分有限。

国漫崛起不能只靠短片突围

《中国奇谭》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其短片合集的形式。《小妖怪的夏天》这样的“配角故事”只够撑起一部20分钟的短片,《鹅鹅鹅》只有如古代志怪一样短小精悍,才会余味悠长,《小满》的剪纸画风很难承担起长篇叙事的功能,《乡村巴士》的散文诗如果拉成长片更是难以想象。

短片成功地避开了国产动画最大的短板——故事,观众可以沉浸于画风、意境、情绪之中,而不至于对故事过分苛刻。从这个意义而言,《中国奇谭》对于国产动画的指路意义可能不宜过分夸大。

实际上,近年来国产动画一直不缺优质的短片,各大美术院校的毕业作品也时常会有惊艳之作。在《中国奇谭》之前,由嘉定区委宣传部投资出品的《中国古典诗词动漫》豆瓣评分就高达9.2分。《中国奇谭》是蓄势已久的国产动画短片的一次彻底出圈,意味着在短片领域,国产动画在技术层面早已不输国外,水墨、剪纸、黏土、定格等风格也已经百花齐放,然而却未能实现从动画短片到动画长片的惊险一跃。一旦涉及到完整宏大世界观的构建,神话传说的重新演绎,种种问题就会暴露无疑,毕竟仅靠绚丽画风、古典意境很难让观众撑到最后。

《大圣归来》《哪吒》之后,中国动画长片似乎再难讲好一个故事,重述神话的尝试遭遇了挫折,也引发了观众的审美疲劳。田晓鹏决定另辟蹊径,《深海》如果只是一部展现粒子水墨视效的动画短片,应该可以封神,可惜剧作上的逻辑混乱、结构失衡,角色、情节上的借鉴缝合,任凭华丽的特效也无法弥补。

再有最后两集,《中国奇谭》第一季就将迎来完结,总导演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第二季已经提上了日程。无论第二季能够重现第一季时的“盛况”,这个开年已经在中国动画的历史上留下了鲜明印记。希望中国动画能早日走出摸索实验阶段,找出一条可复制的集体突围之路。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