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腾讯有《三体》爱奇艺在《狂飙》,优酷却困在“1元会员”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腾讯有《三体》爱奇艺在《狂飙》,优酷却困在“1元会员”里

爱优腾渐成历史符号。

文|独角兽挖掘机

编辑 |角叔

新年来,国内影视市场呈现出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

大屏这端,春节档《满江红》与《流浪地球2》双雄鼎立,合力将国内1月票房顶破100亿,创造了新纪录。长视频端,腾讯的《三体》、爱奇的《狂飙》更是火出了圈,收获热搜无数。

然而,长视频三驾马车之一的优酷,成为舆论关注点,却是因为一条“1元充会员,取消续费反被扣24元”被用户投诉的消息。

1月31日,优酷回应称相关页面已对活动规则进行明确告知,若提前退出,需按会员费25元/月退回已享优惠。

这样的回复显然无法平息用户的怒火,许多用户用“吃相难看”指摘优酷这个营销手法。

如果把时间线往前拨到2012年,彼时视频网站最大的两位玩家优酷与土豆宣布握手言和,优酷市场份额超过40%,成为这条赛道唯一的巨头,可谓是风光无限。

也就10余年的光景,从一家独大,到优爱腾,再到爱优腾。如果从用户活跃度看,优酷已经跌出第一梯队,爱优腾只具有符号意义。

爱奇艺和腾讯视频那边风景甚好,优酷却被用户吐槽得焦头烂额,曾经的行业老大,何以至此?

01“1元充会员”引争议

去年年底,优酷上线了“首月 1 元”的会员优惠充值活动,而且还要求芝麻分大于550分才能享有。

到了今年1月底,许多享受“首月1月”的用户退出该活动时,发现被扣了24元,并被提示“未完成任务,扣回已享优惠”,用户质疑这一活动涉嫌诱导消费,首月1元就是那个“诱饵”。

黑猫投诉平台上,优酷最近一个月的投诉量超过500条,其中一半以上都是“首月1元”的投诉。

1月31日,面对用户汹涌的吐槽,优酷回应称“1元会员”指的是优酷VIP月月省活动,这是优酷推出的会员优惠产品,相关页面已对活动规则进行明确告知:首月1元,后11个月12元/月,若提前退出,需按会员费25元/月退回已享优惠。

黑猫投诉上的这条2月1日的用户投诉从侧面验证了优酷的官方回复,确实有相关页面告知规定。

争议点在于,用户认为:优酷是用弹窗的方式引导进入“1元会员”,却将补差价的内容放在了详情页中。

“优酷这种营销手法特别恶心,而且不是首次了。”媒体从业者阳朝告诉《独角兽挖掘机》,他在两年前体验优酷TV版的酷喵就中过一次招。

当时。他在家中网络电视看到“酷喵VIP首月仅1元”的标题广告,点入后出现一个支付宝二维码,打开扫描后即被确认开通,事后他才注意到:“实际要连续开通5个月,总计支付77元才能享受所谓首月1元的优惠。”

“我平时关注领域就是金融,对于这类打擦边球的营销手法很警惕,但结果还是被坑了,其他普通用户更可想而知了。”他后来还向工商局去投诉,此次优酷“1元会员”被爆出来后,他把这次经历也发到了朋友圈,以警示他人别再被这类博眼球营销手段骗了。

一位业界资深人士表示,过往长视频平台这样的首月优惠的营销活动很多,比如遇到重大赛事或者爆款热播剧,这是平台常用的拉新和激活存量用户的手法,但一般都会支持消费者提前取消,不会进行强制绑定或取消后续会员服务后进行扣费,这也养成了一些视频用户的消费习惯。

这次活动之所以引起用户强烈反弹,就是打破了惯例,许多用户按照惯性思维,未去阅读优酷优惠绑定条款,等到退出时就有一种入坑的感觉。

从规则上讲,优酷确实有提示,但从用户体验和平台口碑来说,这次优酷失分不少。

02 博眼球营销手段被滥用

实际上,这类“1元购”“免费开会员”的博眼球营销在互联网圈并不罕见,这些捆绑签约的活动多以各类不醒目的方式,来规避提醒用户的义务和自身的法律风险。

但一般情况下,在平台在顺风顺水,打造平台品牌美誉度时,都会慎用。

不惜牺牲吃相,顶着骂名,也要想方设“坑”让用户掏出兜里的仨瓜俩枣,要么是一些本来就胸无大志,只顾眼前利益的小平台,要么是一些平台在商业压力之下的“两者相权取其轻”,比如B站。

2021年12月,B站的“1分钱领大会员”比这次优酷的1元充会员活动,有过之而无不及。

根据当时媒体的披露,B站所谓1分钱领大会员实际是一个6个月起的包月合约包,中途如果提前解约需要补足首月优惠的24.99元,费用是从用户话费中扣除。

但是,在宣传页中,“1分钱”“大会员”等词被放大、突出。产品说明和业务说明则是使用细灰字体,放在页面角落,包括那条可以让平台理直气壮回应有提示的条款“如果在6个月的合约期内解除合约,需补足首月优惠金额24.99元。”

是不是同样的配方?同样的味道?

作为一家市值上百亿美元的上市公司,B站“盯”上几十元钱的会员费,背后是其商业化的困境。

财报显示,从2018年至2021年,B站的亏损为6亿元、12.89亿元、30亿元、68亿元,虽然营收在增长,亏损也在增长。

2022年,B站一季度亏损达22.84亿元,二季度亏损达20.1亿元,三季度亏损达17.16亿元。很明显,B站还在经历着持续性亏损。

优酷呢?除了商业压力,优酷还要面对行业地位的下滑。

作为一家视频平台,优质内容是第一核心竞争力,但最近两年,优酷的行业存在感已经很低。偶尔引来媒体关注,就是类似于1元会员这样的舆情。

这些拥有最好技术,最优秀人才的互联网平台,沦落到跟街边不良小贩一样,把心思用在研究消费者心理,诱导他们掏钱消费时,也折射着互联网创新精神在消失。

其实,他们都曾经“敢为天下先”过,尤其是优酷。

03 一哥已掉出第一梯队

2010年12月8日,创始人古永锵带领优酷在美国纽约交易所上市,成为全球首家在美国上市的视频网站,彼时的爱奇艺还是刚入行一年的菜鸟,腾讯视频更是在一年后才正式上线运营。

2012年,视频赛道最大的两位玩家优酷与土豆宣布合并,市场份额超40%。更重要的意义是,并掉了行业老二,优酷此时成为视频赛道的独一无二的独角兽,就像《功夫》里冯小刚饰演的黑老大,俯瞰赛道,都是自己伟岸的影子:“还有谁?”

打江山易,守江山难。

2014年,国家开始整治版权问题,视频平台成为重灾区,大量电影、电视剧被下架。行业开始重新洗牌,寻求购买版权和自制节目成为新的模式。

在这轮震荡中,原有的势力平衡被打破,后发的爱奇艺和腾讯视频抓住了这次机遇,实现了逆袭,优酷则开始走下坡路。

第三方数据显示,2015年,爱奇艺和腾讯视频以2.73亿和2.03亿的月度活跃用户列行业前两位,优酷只有1.44亿。

自此,掉下老大交椅的优酷就跟“铁王座”渐行渐远,在用户端的存在感也越来越低。

长视频平台拉动会员最显著利器是爆款内容。长期以来,也培养了用户“哪个剧火了就去哪个平台充值观看”的习惯,很多人会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包月模式,一旦爆款剧结束就可以中止会员。这也是为什么优酷这次“1元充会员”引发用户反弹的主因。

樊冲就是这样一位典型的视频用户,这两年,他追过《人世间》(爱奇艺)、《苍兰诀》(爱奇艺)、《梦华录》(腾讯视频)这样的热播剧,也为《一年一度戏剧大赛》(爱奇艺)、《脱口秀大会》(腾讯视频)这样的爆款综艺充值。

去年11月,为了看世界杯,他还开通过咪咕视频的包月会员:“首月9元多,世界杯结束就停了,这样划算。”

樊冲在优酷的会员记录停在2021年,当时还是为了追《山河令》。

易观千帆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综合视频类APP中爱奇艺和腾讯视频分别以5.5亿、4.25亿的月活排在前两位,优酷则以1.59亿月活排在了第五,已经掉出了第一梯队。

开年,爱奇艺的《狂飙》与腾讯的《三体》神仙打架,优酷两次进入公众眼帘,一次是1元充会员引来的争议,一次是胡歌官宣当爸爸,优酷“蹭”热度,宣布限免胡歌《仙剑》等所有剧集。

一家视频平台,如果只有在“出事了”和“蹭明星热度”才能引起关注,这就要引起自身警惕了。

好在,优酷现在只是掉队,还不是出局,有人吐槽就说明还有人在乎,机会还是有的,但关键要弄清楚发力点在哪。

“开年大戏,桃厂有狂飙,鹅厂有三体,优酷有什么?不要总变着法地想赚用户的钱,推出优质的影视作品,形成良好的用户体验才是根本”。这条网上评论获得点赞数众多。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爱奇艺

4k
  • 爱奇艺将与红果短剧启动IP联合开发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幅扩大至3%

腾讯

7.9k
  •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121.83亿港元,腾讯控股获净买入31.53亿港元
  • 腾讯控股:当日耗资约15.01亿港元回购401万股公司股票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腾讯有《三体》爱奇艺在《狂飙》,优酷却困在“1元会员”里

爱优腾渐成历史符号。

文|独角兽挖掘机

编辑 |角叔

新年来,国内影视市场呈现出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

大屏这端,春节档《满江红》与《流浪地球2》双雄鼎立,合力将国内1月票房顶破100亿,创造了新纪录。长视频端,腾讯的《三体》、爱奇的《狂飙》更是火出了圈,收获热搜无数。

然而,长视频三驾马车之一的优酷,成为舆论关注点,却是因为一条“1元充会员,取消续费反被扣24元”被用户投诉的消息。

1月31日,优酷回应称相关页面已对活动规则进行明确告知,若提前退出,需按会员费25元/月退回已享优惠。

这样的回复显然无法平息用户的怒火,许多用户用“吃相难看”指摘优酷这个营销手法。

如果把时间线往前拨到2012年,彼时视频网站最大的两位玩家优酷与土豆宣布握手言和,优酷市场份额超过40%,成为这条赛道唯一的巨头,可谓是风光无限。

也就10余年的光景,从一家独大,到优爱腾,再到爱优腾。如果从用户活跃度看,优酷已经跌出第一梯队,爱优腾只具有符号意义。

爱奇艺和腾讯视频那边风景甚好,优酷却被用户吐槽得焦头烂额,曾经的行业老大,何以至此?

01“1元充会员”引争议

去年年底,优酷上线了“首月 1 元”的会员优惠充值活动,而且还要求芝麻分大于550分才能享有。

到了今年1月底,许多享受“首月1月”的用户退出该活动时,发现被扣了24元,并被提示“未完成任务,扣回已享优惠”,用户质疑这一活动涉嫌诱导消费,首月1元就是那个“诱饵”。

黑猫投诉平台上,优酷最近一个月的投诉量超过500条,其中一半以上都是“首月1元”的投诉。

1月31日,面对用户汹涌的吐槽,优酷回应称“1元会员”指的是优酷VIP月月省活动,这是优酷推出的会员优惠产品,相关页面已对活动规则进行明确告知:首月1元,后11个月12元/月,若提前退出,需按会员费25元/月退回已享优惠。

黑猫投诉上的这条2月1日的用户投诉从侧面验证了优酷的官方回复,确实有相关页面告知规定。

争议点在于,用户认为:优酷是用弹窗的方式引导进入“1元会员”,却将补差价的内容放在了详情页中。

“优酷这种营销手法特别恶心,而且不是首次了。”媒体从业者阳朝告诉《独角兽挖掘机》,他在两年前体验优酷TV版的酷喵就中过一次招。

当时。他在家中网络电视看到“酷喵VIP首月仅1元”的标题广告,点入后出现一个支付宝二维码,打开扫描后即被确认开通,事后他才注意到:“实际要连续开通5个月,总计支付77元才能享受所谓首月1元的优惠。”

“我平时关注领域就是金融,对于这类打擦边球的营销手法很警惕,但结果还是被坑了,其他普通用户更可想而知了。”他后来还向工商局去投诉,此次优酷“1元会员”被爆出来后,他把这次经历也发到了朋友圈,以警示他人别再被这类博眼球营销手段骗了。

一位业界资深人士表示,过往长视频平台这样的首月优惠的营销活动很多,比如遇到重大赛事或者爆款热播剧,这是平台常用的拉新和激活存量用户的手法,但一般都会支持消费者提前取消,不会进行强制绑定或取消后续会员服务后进行扣费,这也养成了一些视频用户的消费习惯。

这次活动之所以引起用户强烈反弹,就是打破了惯例,许多用户按照惯性思维,未去阅读优酷优惠绑定条款,等到退出时就有一种入坑的感觉。

从规则上讲,优酷确实有提示,但从用户体验和平台口碑来说,这次优酷失分不少。

02 博眼球营销手段被滥用

实际上,这类“1元购”“免费开会员”的博眼球营销在互联网圈并不罕见,这些捆绑签约的活动多以各类不醒目的方式,来规避提醒用户的义务和自身的法律风险。

但一般情况下,在平台在顺风顺水,打造平台品牌美誉度时,都会慎用。

不惜牺牲吃相,顶着骂名,也要想方设“坑”让用户掏出兜里的仨瓜俩枣,要么是一些本来就胸无大志,只顾眼前利益的小平台,要么是一些平台在商业压力之下的“两者相权取其轻”,比如B站。

2021年12月,B站的“1分钱领大会员”比这次优酷的1元充会员活动,有过之而无不及。

根据当时媒体的披露,B站所谓1分钱领大会员实际是一个6个月起的包月合约包,中途如果提前解约需要补足首月优惠的24.99元,费用是从用户话费中扣除。

但是,在宣传页中,“1分钱”“大会员”等词被放大、突出。产品说明和业务说明则是使用细灰字体,放在页面角落,包括那条可以让平台理直气壮回应有提示的条款“如果在6个月的合约期内解除合约,需补足首月优惠金额24.99元。”

是不是同样的配方?同样的味道?

作为一家市值上百亿美元的上市公司,B站“盯”上几十元钱的会员费,背后是其商业化的困境。

财报显示,从2018年至2021年,B站的亏损为6亿元、12.89亿元、30亿元、68亿元,虽然营收在增长,亏损也在增长。

2022年,B站一季度亏损达22.84亿元,二季度亏损达20.1亿元,三季度亏损达17.16亿元。很明显,B站还在经历着持续性亏损。

优酷呢?除了商业压力,优酷还要面对行业地位的下滑。

作为一家视频平台,优质内容是第一核心竞争力,但最近两年,优酷的行业存在感已经很低。偶尔引来媒体关注,就是类似于1元会员这样的舆情。

这些拥有最好技术,最优秀人才的互联网平台,沦落到跟街边不良小贩一样,把心思用在研究消费者心理,诱导他们掏钱消费时,也折射着互联网创新精神在消失。

其实,他们都曾经“敢为天下先”过,尤其是优酷。

03 一哥已掉出第一梯队

2010年12月8日,创始人古永锵带领优酷在美国纽约交易所上市,成为全球首家在美国上市的视频网站,彼时的爱奇艺还是刚入行一年的菜鸟,腾讯视频更是在一年后才正式上线运营。

2012年,视频赛道最大的两位玩家优酷与土豆宣布合并,市场份额超40%。更重要的意义是,并掉了行业老二,优酷此时成为视频赛道的独一无二的独角兽,就像《功夫》里冯小刚饰演的黑老大,俯瞰赛道,都是自己伟岸的影子:“还有谁?”

打江山易,守江山难。

2014年,国家开始整治版权问题,视频平台成为重灾区,大量电影、电视剧被下架。行业开始重新洗牌,寻求购买版权和自制节目成为新的模式。

在这轮震荡中,原有的势力平衡被打破,后发的爱奇艺和腾讯视频抓住了这次机遇,实现了逆袭,优酷则开始走下坡路。

第三方数据显示,2015年,爱奇艺和腾讯视频以2.73亿和2.03亿的月度活跃用户列行业前两位,优酷只有1.44亿。

自此,掉下老大交椅的优酷就跟“铁王座”渐行渐远,在用户端的存在感也越来越低。

长视频平台拉动会员最显著利器是爆款内容。长期以来,也培养了用户“哪个剧火了就去哪个平台充值观看”的习惯,很多人会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包月模式,一旦爆款剧结束就可以中止会员。这也是为什么优酷这次“1元充会员”引发用户反弹的主因。

樊冲就是这样一位典型的视频用户,这两年,他追过《人世间》(爱奇艺)、《苍兰诀》(爱奇艺)、《梦华录》(腾讯视频)这样的热播剧,也为《一年一度戏剧大赛》(爱奇艺)、《脱口秀大会》(腾讯视频)这样的爆款综艺充值。

去年11月,为了看世界杯,他还开通过咪咕视频的包月会员:“首月9元多,世界杯结束就停了,这样划算。”

樊冲在优酷的会员记录停在2021年,当时还是为了追《山河令》。

易观千帆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综合视频类APP中爱奇艺和腾讯视频分别以5.5亿、4.25亿的月活排在前两位,优酷则以1.59亿月活排在了第五,已经掉出了第一梯队。

开年,爱奇艺的《狂飙》与腾讯的《三体》神仙打架,优酷两次进入公众眼帘,一次是1元充会员引来的争议,一次是胡歌官宣当爸爸,优酷“蹭”热度,宣布限免胡歌《仙剑》等所有剧集。

一家视频平台,如果只有在“出事了”和“蹭明星热度”才能引起关注,这就要引起自身警惕了。

好在,优酷现在只是掉队,还不是出局,有人吐槽就说明还有人在乎,机会还是有的,但关键要弄清楚发力点在哪。

“开年大戏,桃厂有狂飙,鹅厂有三体,优酷有什么?不要总变着法地想赚用户的钱,推出优质的影视作品,形成良好的用户体验才是根本”。这条网上评论获得点赞数众多。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