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起太早赶晚集,本田汽车加码电动化成效待考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起太早赶晚集,本田汽车加码电动化成效待考

根据本田汽车的规划,包括中国在内的市场,纯电动车的销售量占比2030年达到40%,2035年达到80%,2040年达到100%。

文丨鳌头财经 宁晓敏

见习生丨 李琳

继全年销量下滑之后,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田中国”)1月份销量再次出现大幅度下滑。

2月3日,本田中国公布了1月份的销量数据。数据显示,2023年1月,本田在中国的终端汽车累计销量同比下滑56.2%。

其中,电动化车型(包括搭载Honda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的车型、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的车型以及纯电动车型)终端累计销量为11158辆。下滑的原因是受春节假期影响。

众所周知,在新能源汽车迅速发展的当下,本田汽车在这一赛道并未有出色的表现。或许是为扭转下滑趋势,同时卡位新能源汽车赛道。

近日,本田汽车围绕电动化战略目标,从组织结构,人事以及战略等方面进行了大规模调整,试图在汽车电动化赛道重现其在燃油车领域的辉煌。

然而,当前的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大众等其他合资汽车品牌,还是比亚迪(002594.SZ)、吉利(00175.HK)、理想(02015.HK)等自主汽车品牌,都在加速推动电动汽车领域的战略落地,这使得本田汽车推进电动化进程中,面临的难度再度升级。

动作频频,加码电动化

为加速推动电动化发展,本田汽车不断发力,推动电动化发展战略落地实施。

1月30日,本田中国发布消息称,将两家全资子公司本田技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简称:HMCT)和本田生产技术(中国)有限公司(简称:EGCH)进行合并。合并后,前者继续保留,并承接后者的业务。

资料显示,两家子公司成立时间分别是2013年和2004年,主要业务分别是产品战略规划、生产战略规划,生产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生产设备的设计与制造等。此次合并后,统一了本田汽车在中国的设计和生产制造。

在合并两家子公司的前一天,本田中国母公司Honda(本田汽车)公布了新组织运营体制。

新设立电动事业开发本部,主要负责四轮事业的事业战略职能和BEV的商品开发职能,以及集中二轮、通机事业中电动相关事业的战略和开发职能,进一步强化和加速推动电动事业。

同时,重编地域本部和企业领域组织体制。重编后,地域本部组织由原来的6个变为3个,在本田汽车全球战略统领下,强化各地域的电动化战略的开展和实施;企业领域组织则新设企业战略本部和企业管理本部,以强化企业战略的制定、实施,加强企业战略联动和优化整体的经营资源。新的组织运营体制将于2023年4月1日开始实施。

与企业组织架构同步,本田汽车对本田中国进行了人事方面调整。现任本田中国本部长的井上胜史将在4月1日卸任,就任本田汽车执行役专务,并担任新成立的电动事业开发本部部长。

其原来的职务将由五十岚雅行接任。五十岚雅行还兼任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及本田技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

从合并两家子公司到调整管理层等一系列动作中可以看出,本田汽车对于新能源汽车电动化发展的重视与急迫。这是因为受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冲击,在过去一年内,本田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

天眼查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本田汽车累计销量为137.31万辆,同比下滑12.1%。虽然说,2022年有受到疫情及零部件供应紧张的影响,但下滑幅度还是远超市场预期。

不仅如此,2023年,本田汽车并未扭转在中国市场销售下滑颓势。根据本田中国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本田汽车累计销量为6.42万辆,同比下滑56.2%。对此,本田中国解释称,受春节假期影响。

起大早,赶晚集?

实际上,本田汽车在电动化方面的发力其实并不晚。资料显示,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本田汽车就推出了电动概念车EVX,并量产了旗下第一款电动EV Plus。

但随后数十年内,本田汽车在电动化领域的发力并不多。在中国市场,本田汽车虽然也推出了几款纯电车型,不过市场反应平淡。

2021年10月,本田中国发布全新纯电动车品牌“e:N”,同时发布“e:N”系列五款全新车型,首发的第一弹两款车型,分别是东风本田的e:NS1和广汽本田的e:NP1,二者在2022年春季上市。在本田中国发布的新闻通告中,将事件描述为“全面迈进电动化新时代”的标志。

而此时的中国汽车市场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能源发展如火如荼,比亚迪、蔚来汽车、理想汽车等汽车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势头强劲,推出的众多新能源汽车快速抢占燃油车的市场份额。

本田中国虽然重磅发布了全新电动车品牌,但市场表现依旧平平。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东风本田e:NS1销量为7336辆,广汽本田e:NP1极湃1销量为3926辆。二者平均月销量均未破千。

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相当“内卷”,比亚迪、吉利、大众,以及众多造车新势力品牌在新能源电动化领域不断发力,持续在三电系统、续航和智能化等方面提升用户体验,并在某一方面占领了用户心智。

与之相对应的是,东风本田的e:NS1和广汽本田的e:NP1无论在配置上,还是在品牌调性上,都没有出现让消费者印象深刻的地方,也就难以促进购买。

另外,在价格方面,17.5万元起的售价也劝退了一部分消费者。此外,在当前特斯拉、小鹏等新能源汽车品牌纷纷降价的背景下,进一步削弱了本田中国“e:N”两款车型的吸引力。

本田汽车也在采取多种措施,来强化“e:N”品牌吸引力。2022年12月,本田汽车宣布将在2030年前从宁德时代采购123Gwh纯电动车动力电池,确保动力电池长期稳定供应。

本田汽车表示,还将持续开展涵盖价值链的各项电动化举措,确保其电动化战略的实现,到2027年,本田汽车将向中国市场投放10款 e:N品牌纯电动车。

留给本田汽车的机会或已不多

根据本田汽车的规划,包括中国在内的市场,纯电动车的销售量占比2030年达到40%,2035年达到80%,2040年达到100%。

在中国,本田汽车将进一步加快电动化车型投放,快速完成面向电动化的品牌升级转型,2030年以后,在中国投放的车型均为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等电动化车型,不再投放新的燃油车。

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本田汽车动作越来越多,幅度越来越大。上述公司组织结构、人事方面的调整便是典型表现。

不过,当前的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传统汽车领域王者的本田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所拥有的优势并不突出,尤其是在中国市场。

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进一步提升,比重接近30%,从整体数据来看,如此高的渗透率,主要来源于自主品牌汽车,而包括本田汽车在内的主流合资品牌,其新能源车渗透率不到5%。

换句话说,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舞台上,本田汽车已经处在了边缘。

不仅如此,比亚迪、吉利、“蔚小理”等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仍然在持续加码新能源汽车领域。

比亚迪在2023年1月初发布高端品牌“仰望”,售价高达百万。至此,比亚迪的品牌矩阵进一步完善,中高档领域均有产品卡位。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曾对外表示,当前新能源汽车电动化进程正在加速,这个时候谁资源多、供应链更完善、推出的产品优势更大,谁就能赢得更大的市场,比亚迪这一过程中超车。

吉利汽车凭借极氪的良好市场表示,也在加速推出新车型和新动力。2023年1月22日,吉利汽车宣布推出中高端的全新新能源系列,首款产品将在2023年亮相。很显然,在电动化加速过程中,吉利汽车意图通过更丰富的车型占领更多的燃油车市场。

还有以“蔚小理”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2023年亦在多方面进行着调整,在稳定现有市场基本盘的基础上,持续释放品牌影响力,吸引消费者注意,进而实现用户转化。

由此不难看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我国自主品牌仍是市场主力。

从更长的时间角度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仍在持续提升,对于多种措施推进电动化的本田汽车来说,虽然已经失去了先手,但市场仍有机会。当然,具体如何还要看其战略执行与措施落地效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本田

6.6k
  • 日产全球裁员9000人也包括日本员工
  • 汽车早报|比亚迪部分车型将陆续交付自研中高阶智驾方案 东风4款乘用车产品在越南上市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起太早赶晚集,本田汽车加码电动化成效待考

根据本田汽车的规划,包括中国在内的市场,纯电动车的销售量占比2030年达到40%,2035年达到80%,2040年达到100%。

文丨鳌头财经 宁晓敏

见习生丨 李琳

继全年销量下滑之后,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田中国”)1月份销量再次出现大幅度下滑。

2月3日,本田中国公布了1月份的销量数据。数据显示,2023年1月,本田在中国的终端汽车累计销量同比下滑56.2%。

其中,电动化车型(包括搭载Honda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的车型、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的车型以及纯电动车型)终端累计销量为11158辆。下滑的原因是受春节假期影响。

众所周知,在新能源汽车迅速发展的当下,本田汽车在这一赛道并未有出色的表现。或许是为扭转下滑趋势,同时卡位新能源汽车赛道。

近日,本田汽车围绕电动化战略目标,从组织结构,人事以及战略等方面进行了大规模调整,试图在汽车电动化赛道重现其在燃油车领域的辉煌。

然而,当前的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大众等其他合资汽车品牌,还是比亚迪(002594.SZ)、吉利(00175.HK)、理想(02015.HK)等自主汽车品牌,都在加速推动电动汽车领域的战略落地,这使得本田汽车推进电动化进程中,面临的难度再度升级。

动作频频,加码电动化

为加速推动电动化发展,本田汽车不断发力,推动电动化发展战略落地实施。

1月30日,本田中国发布消息称,将两家全资子公司本田技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简称:HMCT)和本田生产技术(中国)有限公司(简称:EGCH)进行合并。合并后,前者继续保留,并承接后者的业务。

资料显示,两家子公司成立时间分别是2013年和2004年,主要业务分别是产品战略规划、生产战略规划,生产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生产设备的设计与制造等。此次合并后,统一了本田汽车在中国的设计和生产制造。

在合并两家子公司的前一天,本田中国母公司Honda(本田汽车)公布了新组织运营体制。

新设立电动事业开发本部,主要负责四轮事业的事业战略职能和BEV的商品开发职能,以及集中二轮、通机事业中电动相关事业的战略和开发职能,进一步强化和加速推动电动事业。

同时,重编地域本部和企业领域组织体制。重编后,地域本部组织由原来的6个变为3个,在本田汽车全球战略统领下,强化各地域的电动化战略的开展和实施;企业领域组织则新设企业战略本部和企业管理本部,以强化企业战略的制定、实施,加强企业战略联动和优化整体的经营资源。新的组织运营体制将于2023年4月1日开始实施。

与企业组织架构同步,本田汽车对本田中国进行了人事方面调整。现任本田中国本部长的井上胜史将在4月1日卸任,就任本田汽车执行役专务,并担任新成立的电动事业开发本部部长。

其原来的职务将由五十岚雅行接任。五十岚雅行还兼任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及本田技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

从合并两家子公司到调整管理层等一系列动作中可以看出,本田汽车对于新能源汽车电动化发展的重视与急迫。这是因为受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冲击,在过去一年内,本田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

天眼查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本田汽车累计销量为137.31万辆,同比下滑12.1%。虽然说,2022年有受到疫情及零部件供应紧张的影响,但下滑幅度还是远超市场预期。

不仅如此,2023年,本田汽车并未扭转在中国市场销售下滑颓势。根据本田中国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本田汽车累计销量为6.42万辆,同比下滑56.2%。对此,本田中国解释称,受春节假期影响。

起大早,赶晚集?

实际上,本田汽车在电动化方面的发力其实并不晚。资料显示,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本田汽车就推出了电动概念车EVX,并量产了旗下第一款电动EV Plus。

但随后数十年内,本田汽车在电动化领域的发力并不多。在中国市场,本田汽车虽然也推出了几款纯电车型,不过市场反应平淡。

2021年10月,本田中国发布全新纯电动车品牌“e:N”,同时发布“e:N”系列五款全新车型,首发的第一弹两款车型,分别是东风本田的e:NS1和广汽本田的e:NP1,二者在2022年春季上市。在本田中国发布的新闻通告中,将事件描述为“全面迈进电动化新时代”的标志。

而此时的中国汽车市场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能源发展如火如荼,比亚迪、蔚来汽车、理想汽车等汽车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势头强劲,推出的众多新能源汽车快速抢占燃油车的市场份额。

本田中国虽然重磅发布了全新电动车品牌,但市场表现依旧平平。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东风本田e:NS1销量为7336辆,广汽本田e:NP1极湃1销量为3926辆。二者平均月销量均未破千。

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相当“内卷”,比亚迪、吉利、大众,以及众多造车新势力品牌在新能源电动化领域不断发力,持续在三电系统、续航和智能化等方面提升用户体验,并在某一方面占领了用户心智。

与之相对应的是,东风本田的e:NS1和广汽本田的e:NP1无论在配置上,还是在品牌调性上,都没有出现让消费者印象深刻的地方,也就难以促进购买。

另外,在价格方面,17.5万元起的售价也劝退了一部分消费者。此外,在当前特斯拉、小鹏等新能源汽车品牌纷纷降价的背景下,进一步削弱了本田中国“e:N”两款车型的吸引力。

本田汽车也在采取多种措施,来强化“e:N”品牌吸引力。2022年12月,本田汽车宣布将在2030年前从宁德时代采购123Gwh纯电动车动力电池,确保动力电池长期稳定供应。

本田汽车表示,还将持续开展涵盖价值链的各项电动化举措,确保其电动化战略的实现,到2027年,本田汽车将向中国市场投放10款 e:N品牌纯电动车。

留给本田汽车的机会或已不多

根据本田汽车的规划,包括中国在内的市场,纯电动车的销售量占比2030年达到40%,2035年达到80%,2040年达到100%。

在中国,本田汽车将进一步加快电动化车型投放,快速完成面向电动化的品牌升级转型,2030年以后,在中国投放的车型均为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等电动化车型,不再投放新的燃油车。

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本田汽车动作越来越多,幅度越来越大。上述公司组织结构、人事方面的调整便是典型表现。

不过,当前的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传统汽车领域王者的本田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所拥有的优势并不突出,尤其是在中国市场。

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进一步提升,比重接近30%,从整体数据来看,如此高的渗透率,主要来源于自主品牌汽车,而包括本田汽车在内的主流合资品牌,其新能源车渗透率不到5%。

换句话说,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舞台上,本田汽车已经处在了边缘。

不仅如此,比亚迪、吉利、“蔚小理”等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仍然在持续加码新能源汽车领域。

比亚迪在2023年1月初发布高端品牌“仰望”,售价高达百万。至此,比亚迪的品牌矩阵进一步完善,中高档领域均有产品卡位。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曾对外表示,当前新能源汽车电动化进程正在加速,这个时候谁资源多、供应链更完善、推出的产品优势更大,谁就能赢得更大的市场,比亚迪这一过程中超车。

吉利汽车凭借极氪的良好市场表示,也在加速推出新车型和新动力。2023年1月22日,吉利汽车宣布推出中高端的全新新能源系列,首款产品将在2023年亮相。很显然,在电动化加速过程中,吉利汽车意图通过更丰富的车型占领更多的燃油车市场。

还有以“蔚小理”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2023年亦在多方面进行着调整,在稳定现有市场基本盘的基础上,持续释放品牌影响力,吸引消费者注意,进而实现用户转化。

由此不难看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我国自主品牌仍是市场主力。

从更长的时间角度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仍在持续提升,对于多种措施推进电动化的本田汽车来说,虽然已经失去了先手,但市场仍有机会。当然,具体如何还要看其战略执行与措施落地效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