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砸下千亿,华能“猛药去沉疴”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砸下千亿,华能“猛药去沉疴”

力挽颓势、华能谋变,新掌门温枢刚需要在煤电与新能源之间艰难平衡。

文|华夏能源网

严重掉队的华能集团,终于开始奋起直追了。

2月6日,在华能集团2023年新能源建设推进会上,接任董事长四个月的温枢刚对外宣布:今年全年,华能将开工新能源3000万千瓦以上,投资额超过1000亿元。

3000万千瓦是个什么概念?要知道,2022年全年,全国新增风光新能源装机也仅有1.2亿千瓦,这意味着华能今年一年就要干到去年全国装机量的四分之一。实际上去年全年,包括华能在内的五大发电集团,没有一家的新增新能源装机达到1500万千瓦。

这种大干快上新能源的力道,或与新任董事长温枢刚的过去经历有关。在来华能之前,温枢刚担任华电集团董事长一职长达四年,在这四年间,华电集团的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提升至47%,仅次于国家电投集团,排名五大发电集团第二位。

然而,在这几年里,华能集团的日子并不顺遂。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至2022年末仅为41%,排名五大发电集团倒数第二;2022年前三季度,华能集团的业绩表现亦排在五大发电集团靠后的位置,甚至被三峡集团等“后浪”们不断逼近。

2022年9月27日,64岁的华能董事长舒印彪到龄退休,温枢刚奉调接掌大位。走进华能总部的那一刻,59岁的温枢刚,仍带着其标志性的温文尔雅。四个多月后,他祭出了千亿投资、3000万千瓦装机的大招,试图挽回华能掉队的颓势。

“猛药去沉疴”,温枢刚能达成所愿吗?

华能掉队

华能,曾因煤电而兴。

2002年那一轮电改,中国华能分到的优质煤电资产最多,此后若干年里,华能又沿着煤电这条路不断开疆拓土,其总资产、装机量、营收都稳居全行业第一位。五大发电排座次,华能是妥妥的“一哥”。

2017年8月,新一轮电力央企改革,中国国电与神华集团“牵手”组建国家能源集团,成为当之无愧的“巨无霸”,总资产达到1.8万亿,火电装机(1.67亿千瓦)、风电装机(3300万千瓦)、煤炭产量都居世界第一。由此,华能被迫让出了“龙头老大”的位置。

当然,华能也没什么可难堪的,毕竟是输在了行政主导的央企重组上。华能的真正掉队,是输在了煤电转型上面。这一次,华能败给了“后浪”国家电投。

与依赖煤电和煤炭的华能、国家能源集团不同,依靠绿电实现增长的国家电投完全是另一种类型的崛起。截至2019年底,国家电投总资产规模达1.18万亿,已经跟华能一个量级。又过了两年多的2021年,国家电投总资产、总利润两方面都已经力压华能,晋身行业第二。

根据五大发电集团最新发布的2022年三季度合并及母公司财务报表,截至2022年9月底,总资产方面,国家能源集团以20028.16亿元列第一,国家电投集团15895.62亿元列第二,华能集团13912.5亿元掉到第三。

更见危机的是,在总利润方面,华能被华电集团超越。截至2022年9月底,总利润方面,国家能源集团727.37亿元排第一位,国家电投集团155.4亿元排第二位,华电集团120.6亿元排第三位,华能集团116.14亿元跌落到第四位。

华能跌落,旗下上市公司的数据也不太好看。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注意到,2021年,华能国际以102.6亿元领亏五大发电集团上市公司。2022年,在国电电力、中国电力、华电国际扭亏为盈的同时,华能国际仍预亏70亿元到84亿元。

究其原因,在火电利用小时数不断下降、煤价保持高位的情况下,火电的盈利能力已经很难让华能保持往日的荣光。在转型上落后一步,使得公司全面显出颓势。

作为对比,绿电比例最高的国家电投集团,相较五年前,清洁能源对公司利润的贡献率已由2017年的42%,大幅提升至2022年的99.4%。这也意味着,国家电投集团2022年的利润几乎全部来自清洁能源。

华能集团曾经赖以起家的煤电,反而逐渐成为沉重的包袱。“双碳”大背景下,华能的未来在于加快向新能源转型,但转型落地却并不容易。

落地艰难

2018年,舒印彪掌舵华能。针对火电成为路径依赖制约未来发展的问题,2019年1月,在履新后第一次出席集团工作会议时,舒印彪抛出改造华能的纲领。

具体而言,华能将新能源战略总结为“两线”、“两化”:“两线”指新能源重点布局的区域,即“三北”地区(北线)和东南沿海省份(东线)。“两化”代指布局的基地特点,在三北地区,华能将布局以特高压送出通道为依托、“风光煤电输用”一体化基地;在东南沿海,华能将打造基地型规模化、投资建设运维一体化的海上风电发展带。

在发言最后的脱稿讲话中,舒印彪坦诚表示,“在能源变革和科技变革加速的局面下,失去了这两年,华能可能就要失去今后五年甚至十年。”

根据华能后来的规划,“十四五”期间,华能将新增风光新能源8000万千瓦以上。届时,华能集团总装机将达到3亿千瓦。其中,包括水电、核电在内的清洁能源装机将达到50%以上。到2035年,发电装机突破5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75%以上。

毫无疑问,华能的新能源战略极尽宏伟。但是,几年下来,这一战略落地执行得怎么样呢?

截至2022年末,华能集团电力总装机2.2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比重从2018年的33%提升至41%,装机量突破8800万千瓦;火电比例大幅下降了8个百分点,新能源装机规模则突破5000万千瓦。

上述几个数字基本构成了过去四年来华能煤电转型的“成绩单”,但与其他发电集团相比,清洁能源装机占比仅优于国家能源集团的31%,尚低于大唐集团的42%、华电集团的47.2%,更是远不及国家电投集团的65.87%。

同时,华能集团寄予厚望的风光新能源开发进度卡顿严重。公司“十四五”规划的新增风光新能源8000万千瓦以上,但2021年新增风光装机仅为654万千瓦,不及“十四五”新能源装机目标的十分之一。

2022年,华能风光新能源开工2407万千瓦,实际投产1295万千瓦,虽然都创了历史新高,但相比华能集团2022年新能源项目计划1500至1800万千瓦的投产目标,仍然大幅落后。

照此进度,华能不但不能在2025年底之前完成新增风光新能源8000万千瓦以上的目标,在绿电转型的征途中亦会与其他几家发电集团拉开差距。这是当初舒印彪为华能擘画新能源蓝图之际,所不愿看到的。

温氏“药方”

现如今,华能多年积攒下来的问题,需要新的掌门人来解决。

温枢刚为华能开出的“药方”,是从根治风光新能源落地难入手,看似有些“求其上者得其中”的意味:设置1500万千瓦的装机目标推不下去,那就定一个更大的目标。

为了打通新能源开发进程中的“梗阻”,华能2023年将集中开工和施工准备新能源项目152个,靠前安排200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实现实体开工和施工准备,斥资1000亿元全年开工新能源3000万千瓦以上。

或许是有鉴于过去两年新能源开发进展过于缓慢,华能集团总经理邓建玲在推进会上讲话强调:全力以赴抓好新能源发展“大会战”,2023年要“确保新能源发展‘硬任务’务期必成。

此外,温枢刚还对华能过去的“两线”战略做出升级换代,提出“三线一带”战略,即北线清洁能源基地、东线海上风电、西南“风光水储”一体化基地,以及中东部分散式分布式连片项目的建设开发。

西南基地方面,在澜沧江风光水储多能互补一体化基地基础上,华能云南分公司集中开工新能源项目达16个,总装机容量172万千瓦,分布在大理、普洱、临沧、保山、西双版纳、曲靖等6个州市,包括2个风电场、1个分布式光伏、13个复合光伏项目。未来,华能西南基地新能源开发料将还有动作。

中东部分布式光伏方面,去年,华能集团连发两个分布式光伏项目的EPC招标。整县推进以来,继地面电站之后,华能集团发力分布式光伏领域。仅2022年上半年,华能集团已经开工了超过3GW的分布式光伏项目。

然而,在大规模加大新能源开发之际,温枢刚仍无法绕开华能“老大难”的煤电问题。

华能的煤电问题无非就是两条,第一是减亏直至盈利,第二是有序绿电代煤电但又绝不是“弃煤”。

关于“弃煤”问题,和前任舒印彪一样,温枢刚重视新能源但并非“弃煤派”。经过了2021年几乎一整年的“运动式”减碳去煤,各方业已回归常识,那就是认识到绿电代煤是几十年的缓慢过程,这中间很长一段时间内电力保供的主体仍将是煤电。

在华能无法大量甩卖存量煤电资产,同时新能源建设又需要配建煤电厂的情况下,华能煤电减亏能做的就十分有限。这要靠外部环境的改善,比如煤价大幅下降,比如电价大幅上调,但这都不是华能一家央企能决定的。

华夏能源网注意到,2022年12月,在参加央视《对话》节目时,温枢刚意味深长地说,华能的装机容量已经达到了2.12亿千瓦,年发电量占了全国发电量的近10%。另外,2022年华能自有煤炭产能有望超过1亿吨。华能供热的面积超过10亿平方米,是国内最大的民生供热企业,占了整个城市集中供热的10%以上。

或许,温枢刚的潜台词是,绿电代煤是不能犯“急性病”的。力挽颓势、华能谋变,新掌门温枢刚需要在煤电与新能源之间艰难平衡。

就在这个2月,温枢刚满60周岁,离退休又近了一步。振兴华能,留给他的时间也已经不多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华能集团

446
  •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工程师赵贺被提起公诉
  • 中国华能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华能-华为新能源联合创新实验室揭牌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砸下千亿,华能“猛药去沉疴”

力挽颓势、华能谋变,新掌门温枢刚需要在煤电与新能源之间艰难平衡。

文|华夏能源网

严重掉队的华能集团,终于开始奋起直追了。

2月6日,在华能集团2023年新能源建设推进会上,接任董事长四个月的温枢刚对外宣布:今年全年,华能将开工新能源3000万千瓦以上,投资额超过1000亿元。

3000万千瓦是个什么概念?要知道,2022年全年,全国新增风光新能源装机也仅有1.2亿千瓦,这意味着华能今年一年就要干到去年全国装机量的四分之一。实际上去年全年,包括华能在内的五大发电集团,没有一家的新增新能源装机达到1500万千瓦。

这种大干快上新能源的力道,或与新任董事长温枢刚的过去经历有关。在来华能之前,温枢刚担任华电集团董事长一职长达四年,在这四年间,华电集团的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提升至47%,仅次于国家电投集团,排名五大发电集团第二位。

然而,在这几年里,华能集团的日子并不顺遂。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至2022年末仅为41%,排名五大发电集团倒数第二;2022年前三季度,华能集团的业绩表现亦排在五大发电集团靠后的位置,甚至被三峡集团等“后浪”们不断逼近。

2022年9月27日,64岁的华能董事长舒印彪到龄退休,温枢刚奉调接掌大位。走进华能总部的那一刻,59岁的温枢刚,仍带着其标志性的温文尔雅。四个多月后,他祭出了千亿投资、3000万千瓦装机的大招,试图挽回华能掉队的颓势。

“猛药去沉疴”,温枢刚能达成所愿吗?

华能掉队

华能,曾因煤电而兴。

2002年那一轮电改,中国华能分到的优质煤电资产最多,此后若干年里,华能又沿着煤电这条路不断开疆拓土,其总资产、装机量、营收都稳居全行业第一位。五大发电排座次,华能是妥妥的“一哥”。

2017年8月,新一轮电力央企改革,中国国电与神华集团“牵手”组建国家能源集团,成为当之无愧的“巨无霸”,总资产达到1.8万亿,火电装机(1.67亿千瓦)、风电装机(3300万千瓦)、煤炭产量都居世界第一。由此,华能被迫让出了“龙头老大”的位置。

当然,华能也没什么可难堪的,毕竟是输在了行政主导的央企重组上。华能的真正掉队,是输在了煤电转型上面。这一次,华能败给了“后浪”国家电投。

与依赖煤电和煤炭的华能、国家能源集团不同,依靠绿电实现增长的国家电投完全是另一种类型的崛起。截至2019年底,国家电投总资产规模达1.18万亿,已经跟华能一个量级。又过了两年多的2021年,国家电投总资产、总利润两方面都已经力压华能,晋身行业第二。

根据五大发电集团最新发布的2022年三季度合并及母公司财务报表,截至2022年9月底,总资产方面,国家能源集团以20028.16亿元列第一,国家电投集团15895.62亿元列第二,华能集团13912.5亿元掉到第三。

更见危机的是,在总利润方面,华能被华电集团超越。截至2022年9月底,总利润方面,国家能源集团727.37亿元排第一位,国家电投集团155.4亿元排第二位,华电集团120.6亿元排第三位,华能集团116.14亿元跌落到第四位。

华能跌落,旗下上市公司的数据也不太好看。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注意到,2021年,华能国际以102.6亿元领亏五大发电集团上市公司。2022年,在国电电力、中国电力、华电国际扭亏为盈的同时,华能国际仍预亏70亿元到84亿元。

究其原因,在火电利用小时数不断下降、煤价保持高位的情况下,火电的盈利能力已经很难让华能保持往日的荣光。在转型上落后一步,使得公司全面显出颓势。

作为对比,绿电比例最高的国家电投集团,相较五年前,清洁能源对公司利润的贡献率已由2017年的42%,大幅提升至2022年的99.4%。这也意味着,国家电投集团2022年的利润几乎全部来自清洁能源。

华能集团曾经赖以起家的煤电,反而逐渐成为沉重的包袱。“双碳”大背景下,华能的未来在于加快向新能源转型,但转型落地却并不容易。

落地艰难

2018年,舒印彪掌舵华能。针对火电成为路径依赖制约未来发展的问题,2019年1月,在履新后第一次出席集团工作会议时,舒印彪抛出改造华能的纲领。

具体而言,华能将新能源战略总结为“两线”、“两化”:“两线”指新能源重点布局的区域,即“三北”地区(北线)和东南沿海省份(东线)。“两化”代指布局的基地特点,在三北地区,华能将布局以特高压送出通道为依托、“风光煤电输用”一体化基地;在东南沿海,华能将打造基地型规模化、投资建设运维一体化的海上风电发展带。

在发言最后的脱稿讲话中,舒印彪坦诚表示,“在能源变革和科技变革加速的局面下,失去了这两年,华能可能就要失去今后五年甚至十年。”

根据华能后来的规划,“十四五”期间,华能将新增风光新能源8000万千瓦以上。届时,华能集团总装机将达到3亿千瓦。其中,包括水电、核电在内的清洁能源装机将达到50%以上。到2035年,发电装机突破5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75%以上。

毫无疑问,华能的新能源战略极尽宏伟。但是,几年下来,这一战略落地执行得怎么样呢?

截至2022年末,华能集团电力总装机2.2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比重从2018年的33%提升至41%,装机量突破8800万千瓦;火电比例大幅下降了8个百分点,新能源装机规模则突破5000万千瓦。

上述几个数字基本构成了过去四年来华能煤电转型的“成绩单”,但与其他发电集团相比,清洁能源装机占比仅优于国家能源集团的31%,尚低于大唐集团的42%、华电集团的47.2%,更是远不及国家电投集团的65.87%。

同时,华能集团寄予厚望的风光新能源开发进度卡顿严重。公司“十四五”规划的新增风光新能源8000万千瓦以上,但2021年新增风光装机仅为654万千瓦,不及“十四五”新能源装机目标的十分之一。

2022年,华能风光新能源开工2407万千瓦,实际投产1295万千瓦,虽然都创了历史新高,但相比华能集团2022年新能源项目计划1500至1800万千瓦的投产目标,仍然大幅落后。

照此进度,华能不但不能在2025年底之前完成新增风光新能源8000万千瓦以上的目标,在绿电转型的征途中亦会与其他几家发电集团拉开差距。这是当初舒印彪为华能擘画新能源蓝图之际,所不愿看到的。

温氏“药方”

现如今,华能多年积攒下来的问题,需要新的掌门人来解决。

温枢刚为华能开出的“药方”,是从根治风光新能源落地难入手,看似有些“求其上者得其中”的意味:设置1500万千瓦的装机目标推不下去,那就定一个更大的目标。

为了打通新能源开发进程中的“梗阻”,华能2023年将集中开工和施工准备新能源项目152个,靠前安排200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实现实体开工和施工准备,斥资1000亿元全年开工新能源3000万千瓦以上。

或许是有鉴于过去两年新能源开发进展过于缓慢,华能集团总经理邓建玲在推进会上讲话强调:全力以赴抓好新能源发展“大会战”,2023年要“确保新能源发展‘硬任务’务期必成。

此外,温枢刚还对华能过去的“两线”战略做出升级换代,提出“三线一带”战略,即北线清洁能源基地、东线海上风电、西南“风光水储”一体化基地,以及中东部分散式分布式连片项目的建设开发。

西南基地方面,在澜沧江风光水储多能互补一体化基地基础上,华能云南分公司集中开工新能源项目达16个,总装机容量172万千瓦,分布在大理、普洱、临沧、保山、西双版纳、曲靖等6个州市,包括2个风电场、1个分布式光伏、13个复合光伏项目。未来,华能西南基地新能源开发料将还有动作。

中东部分布式光伏方面,去年,华能集团连发两个分布式光伏项目的EPC招标。整县推进以来,继地面电站之后,华能集团发力分布式光伏领域。仅2022年上半年,华能集团已经开工了超过3GW的分布式光伏项目。

然而,在大规模加大新能源开发之际,温枢刚仍无法绕开华能“老大难”的煤电问题。

华能的煤电问题无非就是两条,第一是减亏直至盈利,第二是有序绿电代煤电但又绝不是“弃煤”。

关于“弃煤”问题,和前任舒印彪一样,温枢刚重视新能源但并非“弃煤派”。经过了2021年几乎一整年的“运动式”减碳去煤,各方业已回归常识,那就是认识到绿电代煤是几十年的缓慢过程,这中间很长一段时间内电力保供的主体仍将是煤电。

在华能无法大量甩卖存量煤电资产,同时新能源建设又需要配建煤电厂的情况下,华能煤电减亏能做的就十分有限。这要靠外部环境的改善,比如煤价大幅下降,比如电价大幅上调,但这都不是华能一家央企能决定的。

华夏能源网注意到,2022年12月,在参加央视《对话》节目时,温枢刚意味深长地说,华能的装机容量已经达到了2.12亿千瓦,年发电量占了全国发电量的近10%。另外,2022年华能自有煤炭产能有望超过1亿吨。华能供热的面积超过10亿平方米,是国内最大的民生供热企业,占了整个城市集中供热的10%以上。

或许,温枢刚的潜台词是,绿电代煤是不能犯“急性病”的。力挽颓势、华能谋变,新掌门温枢刚需要在煤电与新能源之间艰难平衡。

就在这个2月,温枢刚满60周岁,离退休又近了一步。振兴华能,留给他的时间也已经不多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