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各地2022年经济数据均已公布,16地市的位次就此排定。
总量上看,整体变动不大。青岛稳居第一,济南位居第二,烟台排名第三。而随着枣庄跨过2000亿,山东各地市已没有一座城市低于这一数据。
与2021年相比,位次排名的突出变化是东营超越威海,跃居前十,直逼排名第九的德州。
另外,菏泽势头较猛,与淄博的差距已缩小到200亿之内。
作为曾经的工业强市,2019年淄博被济宁与临沂超越,跌至全省第七。如今,面对被第六名拉开900多亿,以及步步靠近的菏泽,淄博能否守住,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省内城市竞速的一大看点。
将2022年的成绩单与2021年的做个比较,通过增量来分析,能更直观感受到16地市势头之强弱。
从增量看,呈现几个明显特征:
首先,烟台出人意料增量第一,超过了经济体量更大的青岛与济南。
实际上,青岛与济南的表现可圈可点,烟台则属于“超常发挥”。目前,青岛、济南和烟台,GDP总量占据全省40%以上。
其次,济宁总量虽然排名第六,但增量冲到了第五位,展现了良好的上升势头。
这两年,济宁努力盘活能源产业,已快到收获的时候。
今年省重点项目名单中,济宁5个项目上榜,包括济宁能源金桥煤矿技改项目、盛源控股高端精密装备制造研发生产项目、海纳科技高端工程油缸项目、龙拱港铁路专用线工程项目、新能船业新能源船舶制造项目,成为历年来济宁能源申报省重大项目入选数量最多的一次。
这座煤炭城市,正在复苏。此外,济宁引入的大项目也颇引人关注。去年12月,宁德时代新能源项目开工,总投资140亿元。
再次,威海增量排名全省垫底,仅仅不到50亿。对于威海而言,这个成绩可谓相当不理想。要知道,威海GDP总量排名全省第11位。
威海降速的最大原因是受工业与房地产的拖累。2022年,威海第二产业增加值1313.65亿元,比上年下降0.3%。
另外一个受关注的话题:冲万亿。
以目前的态势,今年烟台GDP突破万亿没多大悬念。但是,烟台之后,山东冲万亿的城市会出现断档。
排在烟台身后的潍坊,2022年GDP7306亿,距离万亿尚有约2700亿的距离。
去年初的潍坊“两会”,提出2024年突破万亿。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这项任务几乎不可能完成。
放眼全国,烟台之后,唐山、徐州、大连、温州同处8000亿的区间,厦门、沈阳、昆明、绍兴的经济体量在8000亿之下,但高于潍坊。
未来3年内,8000亿体量之上的城市都有望迈过万亿门槛。潍坊,应该会再等一等。
从区域发展上看,胶东、省会、鲁南经济圈所占比例与上一年相比,变动很小。其中,胶东经济圈占山东经济总量的42.8%,比去年提高约0.1个百分点。省会经济圈占比37.3%,鲁南经济圈占比19.8%。
数据虽有微小变化,但还是足以说明,胶东经济圈依然是山东最具经济活力的区域。
来源:青小岛微信公众号
原标题:山东16地市GDP位次背后的玄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