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圈,正在成为中国新一轮城镇化的重点发展方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中国进入城市化加速阶段,培育都市圈、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已成为发展趋势。目前,在全国都市圈中,唯有以上海为核心的城市集群,冠以“大”字头衔,上海大都市圈可谓是中国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标杆。
而远在1900公里之外的中国西部——四川,已全面迈开打造都市圈的时代步伐。成都都市圈作为全国第三个、中西部首个国家批复发展规划的都市圈,备受世界瞩目。
当内陆遇见沿海,天府对话上海,两个都市圈携手碰出的火花将在中国经济版图上熠熠生辉,两者聚合叠加效应正在凸显。
在上海大都市圈,遇见成都都市圈
在经历了追求城市“大型化”发展阶段后,我国的城市化模式呈现出“都市圈化”特征,从“单打独斗”走向区域协同。
放眼全国,上海大都市圈具有国际化、高水平特质,发挥了探索引领和示范作用。而成都都市圈经历了近3年建设和发展,同城化进程不断提速,现代都市圈建设已成效初显。
据统计,成都都市圈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1.2%、比全国高6.5个百分点,2022年经济总量实现2.62万亿元,分别占我国西部地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四川省的10%、33.8%、46.2%,对西部经济贡献举足轻重。
作为中西部地区首个获国家批复的成都都市圈开局良好,走稳了最重要的第一步。迈入“成长期”的成都都市圈产业构建如何成势见效?则需要“跳出”四川看四川。
上海与成都代表两大经济区域的核心,两座城市有着众多优势互补、区域合作的成功范例。上海大都市圈作为我国区域发展能级之星,成都都市圈则需要更多向综合实力“领跑者”学习借鉴。
2月14日,由四川省经济合作局牵头,联动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四川省推进成眉德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投资四川·成都都市圈全球投资推介会”将于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序幕。作为2023年四川省省级层面首次在省外举办的投资促进活动,盛会选择落地上海,便是以实际行动积极向“前辈”取经,借助上海在全球的影响力,向全球发出成都都市圈的招商引资邀请。
为何成都都市圈能够成为四川2023年面向全球招商的“先手棋”?则是源于成都都市圈能级跃升释放出的区域影响力和带动力。
成都都市圈一经问世便引起世界关注、业界目光,以站高立远姿态成为时代标注,是四川经济核心区和带动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这个区域覆盖了四川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纺、能源化工、先进材料、医药健康六大优势产业,世界级产业集群正加速成型,是外商投资的主阵地、内资落户的首选区。作为招商引资、区域产业合作的牵头部门,四川省经济合作局始终聚焦核心区域,始终将“招外资、引内资”作为构建全省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创新链的有力抓手。
从一域到全局,成都都市圈率先出征
在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机遇加持下,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四川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路径,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以“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为总抓手,为四川深度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服务国家全局指明了方向,对外传递出四川拼经济、搞建设的坚定信心和坚强决心。
“建强现代化成都都市圈,深化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打造综合能级更高、支撑带动能力更强的全省发展主干和成渝地区发展引擎”,四川对外宣告掷地有声。目前,成都都市圈高端能源装备、软件和信息服务、电子信息产业相继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1490家企业紧密开展产业协作,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带、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建设蹄疾步稳。成都已培育形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万亿级产业集群和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德阳重大装备制造产业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影响力,眉山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食品加工产业初具规模,资阳汽车制造、轨道机车、口腔装备材料产业具有较好基础。
据悉,《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暨成都都市圈建设2023年重大项目清单》共推出重大项目147个、总投资逾1056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逾1200亿元;其中,产业发展项目46个、总投资近200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超过300亿元。这份投资清单含金量十足,且针对性强,蕴藏着大量合作商机。
即将落地上海的“投资四川·成都都市圈全球投资推介会”,将充分地展示成都都市圈的经济实力和蕴藏的无限机遇,世界的目光将再次聚集四川,必将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和更多优质项目涌向生机勃勃的巴蜀大地。
未来几年,四川将着力推动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处理好人、产、城之间的关系,把人本理念作为城市规划的起点,以充满活力的产业集聚人才。成都都市圈的产业集聚功能与城市功能做到了有机融合,充分考虑与城镇发展的无缝对接,注重生活功能配套,是企业参与共建都市圈的重要载体。
一个承载着人口总量近3000万人的成都都市圈,随着产业集群、精英人才源源不断涌入,这个“支撑带动全省发展主干和成渝地区发展引擎”将焕发出更加强大的推动力。
四川“狂飙”的底气何在,产业发展是重头戏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经济循环畅通需要各产业有序链接、高效畅通。四川紧扣中央精神,聚焦优势突出、成长性好的重点产业领域,全力实施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纺、能源化工、先进材料、医药健康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计划,“四川制造”和“四川服务”相得益彰效应正加快形成。
可以看到,在时代的浪潮席卷而来之时,四川的反应很迅速,并初见成效,而能够取得现在的成绩离不开精准招商引资,为四川注入源头活水。四川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通过一系列精准的招引动作,一个个重大产业化项目相继落地开花。
前不久,四川以“进博会”活动契机,举办跨国公司投资四川恳谈会,60余家跨国公司高层出席,现场签约毕马威西南共享服务中心、汇丰保险四川机构拓展等重大外资项目6个。同时,加强与重点地区知名商协会、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合作,针对性地组织行业领域知名企业赴市(州)考察,签约合作项目512个。2022年,四川“走出去”联合市州开展招商活动110余场次,“请进来”考察56批次。据商务部统计,2022年,四川外商直接投资(下称FDI)规模35.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30.3亿元,同比增长5.2%,规模创历史新高、居中西部第一。
一系列“组合拳”的有效实施,不仅看到的是四川产业项目量的合理增长、质的稳步提升,更让企业感受到的是四川营商环境的提质飞跃。“投资西部·首选四川”越来越成为境内外投资者的广泛共识和投资四川的深刻印记。
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上,四川全力以赴,抢先抓早。2023年春节假期刚过,四川吹响了拼经济的“号角”。2月10日,2023川商返乡投资创业恳谈会在蓉召开,聊机遇、谈合作、说打算、强信心,一项项投资计划,一条条发展建议,为这场“天府之约”更加务实、增添了份量,掀起了赴川考察投资兴业热潮。
四川不仅将招引作主攻方向,更在服务保障方面下足了功夫。去年,四川大力实施“外商投资服务专项行动”,调研重点外资企业800余家,协调解决博世、一汽大众等企业问题诉求780余个,促成德国梅塞尔、美国艾默生等150余家外资企业在川增资。
在政策保障方面,四川拿出了十足的诚意。在已经出台兑现的“扶持个体工商户10条、电力10条、税收10条、金融19条”等举措基础之上,今年2月,四川重磅推出36条政策措施推动全省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从金融支持、资金奖励、要素保障等企业关心领域,特别对标志性外资项目和重大产业化项目给予重点奖励,拿出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发展。
行走在巴蜀大地,全球客商云集于此、国际品牌纷至沓来,项目投资逾万亿元,拥有超大规模市场潜能。正在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四川,毋庸置疑已成为充满无限商机的投资热土,必将生机盎然、百业俱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