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Stella Lam:礼服成衣化,无需订制的定制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Stella Lam:礼服成衣化,无需订制的定制

“礼服成衣化”是一个由繁到简的一个过程。这不仅源于我们在工艺技术上的积累,共性的产生也是成衣化实现的重要条件。

文&编辑/摇摇

林若苹(Stella),1987年至今与礼服谈了近30年恋爱。1999年创办中国首个晚礼服工作室——凡心服饰制作室。2011年创立了中国第一个晚礼服专营品牌——Stella Lam。

△设计师 林若苹(Stella)

谁说礼服一定要“一对一”的订制?

Stella Lam 致力于对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并巧妙融合西方礼服精髓与精神文化,凭借对版型工艺的研究积累和精益求精,近20余年礼服成衣化的经验,将定制的匠心完美转化为任何尺寸的成衣礼服,率先缔造“无需订制的定制”。

△Stella Lam 2015概念秀

只为中国女性设计最有态度的原创礼服!

Stella Lam因其无需订制的成衣礼服,产品畅销英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美国等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长达22年。

但在2014年Stella Lam却放弃了国外成熟市场的需求,转攻中国市场,从版型、色彩、材质、气质、场合等方面进行高度的结合,专门研究符合中国女性的成衣礼服,为中国女性设计最有态度的原创礼服。

△Stella Lam 2015概念秀

—————————————————

▌ Q:深圳原创设计时装周

▌ A:林若苹(Stella)

Q::Stella Lam 专注“礼服成衣化”,缔造“无需订制的定制”,是如何在产品设计中实现这两点的?

A:“礼服成衣化”是一个由繁到简的一个过程。这不仅源于我们在工艺技术上的积累,共性的产生也是成衣化实现的重要条件。举一个例子来说,前期我们研究探索人体尺寸和礼服尺寸的关系,收集整理出 70 多个部位的尺寸数据,再通过分析和实际运用中进一步提炼。到现在我们只需要靠 6 个基础尺寸数据,就能够准确把握一件礼服的版型,并由此形成了我们自己独有的基型——这是我们的“理想基型”,能适合 90%的中国女性的体型身材并达到良好的试衣效果,而不是靠宽松的版型或是高弹的面料来实现这一点。

△Stella Lam 2015概念秀

Q:我们常说设计师对于消费者需要一定的“洞察”能力,您对目前国内的礼服市场有何见解?

A:目前,国人对礼服的理解已经从“只有婚礼上才有机会穿礼服”开始转向对社交礼服文化的关注,并开始意识到一次优质的社交活动能为他们的事业和生活带来更多更好的机会。所以礼服会变成大家一种“经常性的需求”。然而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去定制礼服,因此对性价比很高的成衣礼服的呼唤必然成为一种趋势。而我们的“无需订制的定制”能很好地解决消费者的这一痛点。

△设计师 林若苹(左)

Q:Stella Lam 在北京、上海都已开设了店铺,未来在商业拓展上还有些什么计划?

A:移动端的网络销售非常适合我们的成衣礼服销售。同时我们线下将会在北京、上海、汕头、深圳、广州、杭州、大连、成都、西安设立 Fitting room 试衣体验,让消费者对自己的尺码体型有进一步的了解并形成档案,更好地挑准自己的尺码,完美解决线上购买时的尺寸问题。另外我们将与科技结合对消费者进行尺寸数据采集和对健康状况及美丽指标的综合关注,给消费者更多贴心的提升指引。

△Stella Lam 展厅

Q:Stella Lam 参与了很多电影的戏服设计,也为众多明星艺人设计造型,您对这种愈加流行的 cross over 合作形式怎么看?

A:我们是非常支持不同艺术领域之间的跨界合作的,这是艺术和艺术之间的对接交流,需要双方的共同支持和相互诠释。例如我们在为电影的服装进行设计的时候,会深入地与导演进行沟通,结合剧本、道具、场地等各种因素进行调整,真正参与到艺术创作中去。这对我们的设计思路和广度会带来新的火花;同时在演员们的演绎之下,我们的作品会产生更加饱满的呈现形式。

△Stella Lam 电影合作作品

Q:据了解,14 年 Stella Lam 放弃了国外成熟市场的需求,转攻中国市场,专门研究中国女性,做此战略调整的理由是什么?

A:确实在 2014 年之前,Stella Lam 是先在国外8个国家开始销售并取得了很好的业绩和反馈,但是我们还是希望我们自己的国家能有一个真正的晚礼服品牌能够让中国女性变美,走出去来一场优质的社交活动。

我始终坚信,只有敢于展示自己的闪光的一面并和外界产生思想的碰撞,才能培养起自己对社会结构的敏感度,才能有新的收获,由此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同时,我们独有的礼服成衣化的经验和对美感的敏锐度能让中国女性轻松地、没有经济压力地穿上美的礼服,是我们品牌最大的,也是其他品牌无法比拟的优势。

△Stella Lam 2015概念秀

Q:作为“前辈”,您认为独立设计师生存的现况如何?能不能给予新锐设计师一些良言益语?

A:目前绝大多数独立设计师依然在“商业”和“创意”这一对矛盾中夹缝中求生存。

这样的情况如果要改善,一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买手制,需要有一群“有识之士”的买手敢于买下设计师的设计,可以先是 Testing orders(试单买断),如果卖得好再继续翻单。只有让设计师真正地进入市场,接受市场的反馈,他们才能较轻松地度过开发期,并在之后的系列中在保持独立观点上更接地气。

另一方面,行业和政府不应该将“设计师品牌”和“商业品牌”割裂对立起来,而是要变成“桥梁”,给予理论基础的指引,并倡导“成熟的商业品牌”和“新生力量”之间联盟成为“有态度的商业品牌”。我们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间还需要通过“中国智造”来更好地过渡。因此希望能通过“时尚集结号”的方式,去更好地凸显品牌的价值,产生共赢。

同时也希望新锐设计师们要更加专注于产品和设计,善于梳理自己的想法并敢于表达自己,坚持自己的观点。同时具有一定的市场导向,多邀请买手而不是将大部分的预算都用在过度包装上——靠明星穿自己的作品虽然能够“一夜爆红”,但不是一个良性的品牌发展方向。

△Stella Lam 2015概念秀

Q:去年“我们的高定媛年”2015 Stella Lam 名媛高定 Trunk Show 声名远播,今年 Stella Lam 又将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

A:在今年的12月份,我们将会以深圳为主会场,北京上海为副会场,做一次社交成衣礼服大体验。这会包括我们的新系列发布,来宾们也能穿着我们的礼服,体验一次很棒的互动社交。请拭目以待。

△Stella Lam 2016名媛高定 Trunk Show

—————————————————

“将定制的匠心完美转化为任何尺寸的成衣礼服,

率先缔造“无需订制的定制。”

——林若苹(Stella)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Stella Lam:礼服成衣化,无需订制的定制

“礼服成衣化”是一个由繁到简的一个过程。这不仅源于我们在工艺技术上的积累,共性的产生也是成衣化实现的重要条件。

文&编辑/摇摇

林若苹(Stella),1987年至今与礼服谈了近30年恋爱。1999年创办中国首个晚礼服工作室——凡心服饰制作室。2011年创立了中国第一个晚礼服专营品牌——Stella Lam。

△设计师 林若苹(Stella)

谁说礼服一定要“一对一”的订制?

Stella Lam 致力于对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并巧妙融合西方礼服精髓与精神文化,凭借对版型工艺的研究积累和精益求精,近20余年礼服成衣化的经验,将定制的匠心完美转化为任何尺寸的成衣礼服,率先缔造“无需订制的定制”。

△Stella Lam 2015概念秀

只为中国女性设计最有态度的原创礼服!

Stella Lam因其无需订制的成衣礼服,产品畅销英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美国等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长达22年。

但在2014年Stella Lam却放弃了国外成熟市场的需求,转攻中国市场,从版型、色彩、材质、气质、场合等方面进行高度的结合,专门研究符合中国女性的成衣礼服,为中国女性设计最有态度的原创礼服。

△Stella Lam 2015概念秀

—————————————————

▌ Q:深圳原创设计时装周

▌ A:林若苹(Stella)

Q::Stella Lam 专注“礼服成衣化”,缔造“无需订制的定制”,是如何在产品设计中实现这两点的?

A:“礼服成衣化”是一个由繁到简的一个过程。这不仅源于我们在工艺技术上的积累,共性的产生也是成衣化实现的重要条件。举一个例子来说,前期我们研究探索人体尺寸和礼服尺寸的关系,收集整理出 70 多个部位的尺寸数据,再通过分析和实际运用中进一步提炼。到现在我们只需要靠 6 个基础尺寸数据,就能够准确把握一件礼服的版型,并由此形成了我们自己独有的基型——这是我们的“理想基型”,能适合 90%的中国女性的体型身材并达到良好的试衣效果,而不是靠宽松的版型或是高弹的面料来实现这一点。

△Stella Lam 2015概念秀

Q:我们常说设计师对于消费者需要一定的“洞察”能力,您对目前国内的礼服市场有何见解?

A:目前,国人对礼服的理解已经从“只有婚礼上才有机会穿礼服”开始转向对社交礼服文化的关注,并开始意识到一次优质的社交活动能为他们的事业和生活带来更多更好的机会。所以礼服会变成大家一种“经常性的需求”。然而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去定制礼服,因此对性价比很高的成衣礼服的呼唤必然成为一种趋势。而我们的“无需订制的定制”能很好地解决消费者的这一痛点。

△设计师 林若苹(左)

Q:Stella Lam 在北京、上海都已开设了店铺,未来在商业拓展上还有些什么计划?

A:移动端的网络销售非常适合我们的成衣礼服销售。同时我们线下将会在北京、上海、汕头、深圳、广州、杭州、大连、成都、西安设立 Fitting room 试衣体验,让消费者对自己的尺码体型有进一步的了解并形成档案,更好地挑准自己的尺码,完美解决线上购买时的尺寸问题。另外我们将与科技结合对消费者进行尺寸数据采集和对健康状况及美丽指标的综合关注,给消费者更多贴心的提升指引。

△Stella Lam 展厅

Q:Stella Lam 参与了很多电影的戏服设计,也为众多明星艺人设计造型,您对这种愈加流行的 cross over 合作形式怎么看?

A:我们是非常支持不同艺术领域之间的跨界合作的,这是艺术和艺术之间的对接交流,需要双方的共同支持和相互诠释。例如我们在为电影的服装进行设计的时候,会深入地与导演进行沟通,结合剧本、道具、场地等各种因素进行调整,真正参与到艺术创作中去。这对我们的设计思路和广度会带来新的火花;同时在演员们的演绎之下,我们的作品会产生更加饱满的呈现形式。

△Stella Lam 电影合作作品

Q:据了解,14 年 Stella Lam 放弃了国外成熟市场的需求,转攻中国市场,专门研究中国女性,做此战略调整的理由是什么?

A:确实在 2014 年之前,Stella Lam 是先在国外8个国家开始销售并取得了很好的业绩和反馈,但是我们还是希望我们自己的国家能有一个真正的晚礼服品牌能够让中国女性变美,走出去来一场优质的社交活动。

我始终坚信,只有敢于展示自己的闪光的一面并和外界产生思想的碰撞,才能培养起自己对社会结构的敏感度,才能有新的收获,由此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同时,我们独有的礼服成衣化的经验和对美感的敏锐度能让中国女性轻松地、没有经济压力地穿上美的礼服,是我们品牌最大的,也是其他品牌无法比拟的优势。

△Stella Lam 2015概念秀

Q:作为“前辈”,您认为独立设计师生存的现况如何?能不能给予新锐设计师一些良言益语?

A:目前绝大多数独立设计师依然在“商业”和“创意”这一对矛盾中夹缝中求生存。

这样的情况如果要改善,一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买手制,需要有一群“有识之士”的买手敢于买下设计师的设计,可以先是 Testing orders(试单买断),如果卖得好再继续翻单。只有让设计师真正地进入市场,接受市场的反馈,他们才能较轻松地度过开发期,并在之后的系列中在保持独立观点上更接地气。

另一方面,行业和政府不应该将“设计师品牌”和“商业品牌”割裂对立起来,而是要变成“桥梁”,给予理论基础的指引,并倡导“成熟的商业品牌”和“新生力量”之间联盟成为“有态度的商业品牌”。我们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间还需要通过“中国智造”来更好地过渡。因此希望能通过“时尚集结号”的方式,去更好地凸显品牌的价值,产生共赢。

同时也希望新锐设计师们要更加专注于产品和设计,善于梳理自己的想法并敢于表达自己,坚持自己的观点。同时具有一定的市场导向,多邀请买手而不是将大部分的预算都用在过度包装上——靠明星穿自己的作品虽然能够“一夜爆红”,但不是一个良性的品牌发展方向。

△Stella Lam 2015概念秀

Q:去年“我们的高定媛年”2015 Stella Lam 名媛高定 Trunk Show 声名远播,今年 Stella Lam 又将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

A:在今年的12月份,我们将会以深圳为主会场,北京上海为副会场,做一次社交成衣礼服大体验。这会包括我们的新系列发布,来宾们也能穿着我们的礼服,体验一次很棒的互动社交。请拭目以待。

△Stella Lam 2016名媛高定 Trunk Show

—————————————————

“将定制的匠心完美转化为任何尺寸的成衣礼服,

率先缔造“无需订制的定制。”

——林若苹(Stella)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