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周黑鸭,不香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周黑鸭,不香了?

利润暴跌,周黑鸭们跌下神坛。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范剑磊

文|深燃 苏琦

编辑|金玙璠

时隔半年,周黑鸭又上热搜了。

去年8月23日,周黑鸭发布财报称,2022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837.7万元,同比大幅下滑92%。今年2月13日晚,周黑鸭再次发布盈利警告称,预计2022年公司净利润不少于0.2亿元,与2021年净利润相比下滑超过94%。

这一净利润成绩甚至不如卤味“三巨头”中常年排行老三的煌上煌,后者2022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0.3亿元-0.4亿元,同比下跌约79.25%-72.33%。

同样没有发挥好的还有绝味。这家公司交出了自2017年上市以来的最差答卷,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2.2亿元至2.6亿元,同比下降73.49%-77.57%。

业绩一出,三家卤味巨头的市值均应声下跌。截至发稿,周黑鸭市值为98.90亿港元,与上市初期200亿港元相比已经“腰斩”;绝味的市值为326.60亿元,与去年巅峰时期超600亿元的市值相比,“蒸发”了45.6%;煌上煌总市值67.93亿元,已经不足百亿。

除了三家财报中给出的疫情影响和原材料上涨,卤味三巨头2022年的业绩到底为何沦落至此?

其中更值得关注的是周黑鸭。作为最先上市、上市即巅峰的“昔日一哥”,就在它即将向资本市场证明自己的“高端化”路线可行之时,被自营模式困住手脚,如今被绝味反超。

随后,周黑鸭只能放下“高端化”身段,放开“特许经营”,转过头去向绝味和煌上煌看齐。也许经营思路是对的,但从目前的结果上来看,收效甚微。再转身,它周围早已不再只有两个对手,而是“十面埋伏”。

01 净利润下跌超90%,周黑鸭错在“走高端”?

高端化打法+坚持自营,曾是周黑鸭保持高利润和高收入的法宝,也是给资本市场讲出的好故事。

凭借这一打法,周黑鸭在2016年抢先上市,曾创下用最少的门店数量拿到近4成市场份额的亮眼成绩,最高归母净利润在2017年达到7.6亿元。

但高光之后,周黑鸭的收入和利润连续三年下跌,到2021年才有所回升,但依旧不及2019年之前的成绩,2022年公司净利润仅为0.2亿元,同比上年下滑超94%,创下近6年新低。

制图 / 深燃

实际上,春节前就有消息称,周黑鸭做了一次小范围的业绩交流,预计公司2023年业绩为1.5亿元-2亿元,仅为其2021年归母净利润的一半规模。周黑鸭在1月12日发布公告称,2023年将努力实现2亿元利润的业绩目标,但这样的回应并没有让市场满意。

对比三家卤味巨头的营收数据可以看到,也是在2017年之后,绝味食品首次以6.41亿元的归母净利润赶超了周黑鸭,此后占据业内第一的宝座。虽然煌上煌的归母净利润一直是三巨头中最少的,但2020年之前也保持着连年上升的势头,直到2021年败下阵来。

不过,在2022年,三家巨头俱出现了骨折式利润下跌,除了周黑鸭净利润下滑超过94%,绝味和煌上煌净利润俱下滑超70%——绝味食品的业绩预告显示,2022年净利润预计为2.2亿元至2.6亿元,同比下降73.49%-77.57%。煌上煌的业绩预告则显示,2022年预计实现净利润0.3亿元-0.4亿元,同比下跌约79.25%-72.33%。

制图 / 深燃

对于业绩下跌的原因,三家公司给出了几乎相同的原因——疫情影响以及原材料成本上涨。三家在财报中指出,由于2022年国内新冠疫情持续反复,消费客流骤降,部分工厂及门店存在暂时停业的情况,对利润造成一定影响。另外,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端压力增加,对毛利率造成负面影响,公司利润亦受到较大冲击。

但这样的理由,并不足以完全解释周黑鸭长期经营表现不佳、净利大跌的原因。有分析人士认为,周黑鸭很有可能是被自己的“高端化”路线困住了。

一开始,高端化的路线帮助周黑鸭打出品牌、快速上市,而其高端化主要体现在,不放开加盟、选址多以高铁、机场、大型商超为主,并采用MAP气调包装延长保鲜,基本符合公司/个人送礼的高端品牌调性。但这也带来了高租金人工、高采购成本、品牌竞争等各项问题。

而高昂的成本使得公司毛利率大幅承压,周黑鸭的毛利率从2016年的62.32%一路下滑至2020年的55.47%,截至2022年年中,毛利率为56.9%,一直处在下行区间。

同时,周黑鸭门店在机场、高铁站等交通枢纽店占比较大,这类门店单产较高,一旦关店或歇业,受疫情影响会更为明显,拖累盈利。招商证券此前发研报称,受疫情影响,周黑鸭2022年上半年交通枢纽平均店效约为去年同期的5-6成,商圈店约为去年的7-8成。

有业内人士认为,“鸭货”作为卤味行业中的常见品类,增长空间已经接近天花板,再叠加供应链成本上升、消费者需求变化等因素,“周黑鸭们”的盈利正在变得越来越难。

02 下沉、加盟,店开多了利润没能跟着涨

周黑鸭还有一个被“高端化”路线困住的表现是,其自营模式限制了公司的扩张速度和市场下沉,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周黑鸭的营收和利润双降,退居第二。

2018年前后,随着对手们在加盟模式下疯狂拓店,周黑鸭的营收和净利润被反超。意识到问题的周黑鸭选择在2019年11月底逐步开放“特许经营”模式(麦当劳和肯德基也是这一模式)。

2019年,周黑鸭门店数量仅有1301家,远低于绝味的10954家和煌上煌的3706家。由于开放加盟时间较晚,黄金地段和消费者心智已被占领掉一部分,使得其门店数量拓展不及预期,仍然与对手差距悬殊——截至2022年上半年,周黑鸭在全国拥有3160家门店;绝味的门店数达14921家、煌上煌达4024家,分别是周黑鸭的4.7倍和1.3倍。

制图 / 深燃

同时,周黑鸭“特许经营”模式的成效也不及预期。

对比门店数量和营收利润数据可以看到,2020年到2021年,两者的发展成正相关,门店新增的同时,公司的营收利润规模也在扩大。尤其是2021年,特许门店数量突破千家达1535家,收入占比突破个位数,取得阶段性成果。

但从2022年财报看,虽然特许经营门店的数量已经超过自营门店,但半数的收入仍然集中在自营门店手中,快速开店并未带来营收的回报,还压缩了利润空间,周黑鸭特许经营商的整体运营效率还有待提高。

一位连锁餐饮经理陈夏告诉深燃,特许经营门店相当于加盟商,并且相比加盟,公司要付出更多管理成本,这样的门店越多,管理成本越高,让度出去的利润空间就越大,不仅销售额不稳定,盈利难度也变高了。另外,门店密度变高,单店销量相对变低。

可以看到,2018年、2019年主要发力自营模式的周黑鸭,单店销量分别为29.31吨、27.56吨,2021年这一数据只有14.7吨,2022年上半年进一步下滑为4.37吨。

在CIC灼识咨询执行董事张辰恺看来,卤味行业的直营与加盟各有优劣,但加盟式经营可能更符合现阶段卤制品零售企业快速扩张的需求。“首先,卤味产品标准化程度高,卤制品门店相比于普通餐饮业态更适应加盟模式。其次,卤制品是大众食品,直营店带来的品牌溢价空间有限。最后,从区城拓展来看,加盟模式通过品牌方较少的精力和成本就能实现规模化增长,能更快实现区城扩张。”张辰恺称。

新零售专家鲍跃忠表示,加盟商(特许经营门店)不会盲目跟随一个品牌,都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当一个品牌的业绩明显下滑,加盟商也会回归理性。

不想被“高端化”束缚的周黑鸭,近两年开始主打下沉市场,在下沉市场开“小而美”的社区店。

2021年周黑鸭开始尝试拓展社区店,并在当年10月提出“万家”门店目标,表示将加速布局下沉市场、复制社区成功模型。根据财报,截至2022年年中,全国社区店总数已达561家。

分区域看,华中地区收入占比达53.4%,门店数量占比亦高达45.7%,其次为华南和华东地区,华中外市场仍有较大的下沉空间。

陈夏认为,需要注意的是,周黑鸭在快速拓店及下沉市场的进程中也有挑战,如支出较大,包括对加盟商的开店奖励以及加大补贴力度等,再比如对周黑鸭的产能、供应链优化、获客和留存能力、对抗地方性小品牌的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3 “十面埋伏”之下,周黑鸭如何突围?

卤味三巨头集体失速,也意味着传统卤味行业正在失去对一部分用户群的吸引力。

近日,在“周黑鸭业绩大降超90%”“年轻人为何不买鸭脖了”等热搜话题下方,评论区的高赞总是离不开“贵”这个关键词,“鸭货刺客”等吐槽也在社交平台上频频出现。

其中尤以“高端化”路线的周黑鸭为甚。根据外卖平台的数据,在一二线城市,周黑鸭每100g鸭脖的价格为14元,绝味每100g鸭脖的价格为12元,煌上煌每100g鸭脖的价格为10.6元。

“尤其是周黑鸭是锁鲜盒装,盒装的克数是固定的,不能按照自己的喜好散装搭配。”一位消费者告诉深燃,为了省钱,年轻人开始按照网络上热门的周黑鸭卤货教程,自己买鸭货做卤味,生鲜电商APP上,100g生鸭脖价格仅为2.7元。

“除了贵,周黑鸭还需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单一化严重。”陈夏总结,品类单一、爆款产品单一、场景单一、口味单一、口感也单一,这也制约了公司的加盟和盈利。

“鸭脖”毫无疑问是最大爆品,而三家公司的鸭货产品的收入占比都超过了60%,周黑鸭的鸭及鸭副产品占比在2022年年中达78.7%,2021年同期占比更是超过87%。

但近两年来,国内卤制品市场的消费端偏好正在发生变化。张辰恺观察到,一是诞生出更多细分品类如红肉、海鲜、肥肠等;二是消费场景逐步发展至预制菜、社区生鲜渠道以及堂食(热卤与鲜卤);三是卤味市场也迎来了健康需求的爆发,无添加、轻盐、低卡等概念受到关注。

卤制品一般可以分为佐餐卤制食品、休闲卤制食品和新式热卤,除了上述休闲卤味三巨头,目前卤制品赛道百花齐放,越来越多垂直赛道的新玩家正在跑步进场。

如佐餐卤制食品有去年9月刚上市的紫燕百味鸡、廖记棒棒鸡和已递交招股书的德州扒鸡;2021年更是有12家“热卤”企业获得融资,包括菊花开、卤有有、盛香亭、热卤食光等;线上渠道起家的卤味零食也进来分一杯羹,如王小卤、卤味觉醒等。

新玩家呈现差异化产品和差异化渠道的特点,在品牌、品类和消费场景上不断拓新,并不断蚕食三巨头的市场份额。

为了争夺年轻人用户,周黑鸭每年投入的营销费用也在不断增长,还在2022年请来明星杨超越为其品牌代言人。可以看到,周黑鸭2021年收入不到绝味的一半,销售费用却是后者的2倍,2022年上半年,销售开支较去年同期增加1.0%至5.05亿元。但有分析称,“杨超越粉丝和产品用户的关联度不强,效果不确定。”

这次的成绩单,或许能给周黑鸭提个醒,必须要想想如何破局“高端化”,以及怎么应对众多新老卤制品品牌的“混战”了。

未来卤制品赛道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张辰恺称,周黑鸭应重点开拓社区店、学校、景点等核心点位,在线下店的基础上,发展社区电商、综合电商、直播等新兴渠道;同时要进行多品类布局,针对不同市场需求及聚会、办公室等各种消费场景,开发培育更多产品,来支撑市场消费多样化及快时尚化的需求。

“一个品牌的发展关键是要适应市场,高端还是低端是由消费者定义,不是由自己定义。”鲍跃忠称,针对当前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让消费者买账,才是一个企业明智的选择。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陈夏为化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周黑鸭

3.3k
  • 港股大消费走弱,锅圈跌近5%
  • 周黑鸭增资至3.64亿元,增幅约142.67%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周黑鸭,不香了?

利润暴跌,周黑鸭们跌下神坛。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范剑磊

文|深燃 苏琦

编辑|金玙璠

时隔半年,周黑鸭又上热搜了。

去年8月23日,周黑鸭发布财报称,2022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837.7万元,同比大幅下滑92%。今年2月13日晚,周黑鸭再次发布盈利警告称,预计2022年公司净利润不少于0.2亿元,与2021年净利润相比下滑超过94%。

这一净利润成绩甚至不如卤味“三巨头”中常年排行老三的煌上煌,后者2022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0.3亿元-0.4亿元,同比下跌约79.25%-72.33%。

同样没有发挥好的还有绝味。这家公司交出了自2017年上市以来的最差答卷,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2.2亿元至2.6亿元,同比下降73.49%-77.57%。

业绩一出,三家卤味巨头的市值均应声下跌。截至发稿,周黑鸭市值为98.90亿港元,与上市初期200亿港元相比已经“腰斩”;绝味的市值为326.60亿元,与去年巅峰时期超600亿元的市值相比,“蒸发”了45.6%;煌上煌总市值67.93亿元,已经不足百亿。

除了三家财报中给出的疫情影响和原材料上涨,卤味三巨头2022年的业绩到底为何沦落至此?

其中更值得关注的是周黑鸭。作为最先上市、上市即巅峰的“昔日一哥”,就在它即将向资本市场证明自己的“高端化”路线可行之时,被自营模式困住手脚,如今被绝味反超。

随后,周黑鸭只能放下“高端化”身段,放开“特许经营”,转过头去向绝味和煌上煌看齐。也许经营思路是对的,但从目前的结果上来看,收效甚微。再转身,它周围早已不再只有两个对手,而是“十面埋伏”。

01 净利润下跌超90%,周黑鸭错在“走高端”?

高端化打法+坚持自营,曾是周黑鸭保持高利润和高收入的法宝,也是给资本市场讲出的好故事。

凭借这一打法,周黑鸭在2016年抢先上市,曾创下用最少的门店数量拿到近4成市场份额的亮眼成绩,最高归母净利润在2017年达到7.6亿元。

但高光之后,周黑鸭的收入和利润连续三年下跌,到2021年才有所回升,但依旧不及2019年之前的成绩,2022年公司净利润仅为0.2亿元,同比上年下滑超94%,创下近6年新低。

制图 / 深燃

实际上,春节前就有消息称,周黑鸭做了一次小范围的业绩交流,预计公司2023年业绩为1.5亿元-2亿元,仅为其2021年归母净利润的一半规模。周黑鸭在1月12日发布公告称,2023年将努力实现2亿元利润的业绩目标,但这样的回应并没有让市场满意。

对比三家卤味巨头的营收数据可以看到,也是在2017年之后,绝味食品首次以6.41亿元的归母净利润赶超了周黑鸭,此后占据业内第一的宝座。虽然煌上煌的归母净利润一直是三巨头中最少的,但2020年之前也保持着连年上升的势头,直到2021年败下阵来。

不过,在2022年,三家巨头俱出现了骨折式利润下跌,除了周黑鸭净利润下滑超过94%,绝味和煌上煌净利润俱下滑超70%——绝味食品的业绩预告显示,2022年净利润预计为2.2亿元至2.6亿元,同比下降73.49%-77.57%。煌上煌的业绩预告则显示,2022年预计实现净利润0.3亿元-0.4亿元,同比下跌约79.25%-72.33%。

制图 / 深燃

对于业绩下跌的原因,三家公司给出了几乎相同的原因——疫情影响以及原材料成本上涨。三家在财报中指出,由于2022年国内新冠疫情持续反复,消费客流骤降,部分工厂及门店存在暂时停业的情况,对利润造成一定影响。另外,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端压力增加,对毛利率造成负面影响,公司利润亦受到较大冲击。

但这样的理由,并不足以完全解释周黑鸭长期经营表现不佳、净利大跌的原因。有分析人士认为,周黑鸭很有可能是被自己的“高端化”路线困住了。

一开始,高端化的路线帮助周黑鸭打出品牌、快速上市,而其高端化主要体现在,不放开加盟、选址多以高铁、机场、大型商超为主,并采用MAP气调包装延长保鲜,基本符合公司/个人送礼的高端品牌调性。但这也带来了高租金人工、高采购成本、品牌竞争等各项问题。

而高昂的成本使得公司毛利率大幅承压,周黑鸭的毛利率从2016年的62.32%一路下滑至2020年的55.47%,截至2022年年中,毛利率为56.9%,一直处在下行区间。

同时,周黑鸭门店在机场、高铁站等交通枢纽店占比较大,这类门店单产较高,一旦关店或歇业,受疫情影响会更为明显,拖累盈利。招商证券此前发研报称,受疫情影响,周黑鸭2022年上半年交通枢纽平均店效约为去年同期的5-6成,商圈店约为去年的7-8成。

有业内人士认为,“鸭货”作为卤味行业中的常见品类,增长空间已经接近天花板,再叠加供应链成本上升、消费者需求变化等因素,“周黑鸭们”的盈利正在变得越来越难。

02 下沉、加盟,店开多了利润没能跟着涨

周黑鸭还有一个被“高端化”路线困住的表现是,其自营模式限制了公司的扩张速度和市场下沉,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周黑鸭的营收和利润双降,退居第二。

2018年前后,随着对手们在加盟模式下疯狂拓店,周黑鸭的营收和净利润被反超。意识到问题的周黑鸭选择在2019年11月底逐步开放“特许经营”模式(麦当劳和肯德基也是这一模式)。

2019年,周黑鸭门店数量仅有1301家,远低于绝味的10954家和煌上煌的3706家。由于开放加盟时间较晚,黄金地段和消费者心智已被占领掉一部分,使得其门店数量拓展不及预期,仍然与对手差距悬殊——截至2022年上半年,周黑鸭在全国拥有3160家门店;绝味的门店数达14921家、煌上煌达4024家,分别是周黑鸭的4.7倍和1.3倍。

制图 / 深燃

同时,周黑鸭“特许经营”模式的成效也不及预期。

对比门店数量和营收利润数据可以看到,2020年到2021年,两者的发展成正相关,门店新增的同时,公司的营收利润规模也在扩大。尤其是2021年,特许门店数量突破千家达1535家,收入占比突破个位数,取得阶段性成果。

但从2022年财报看,虽然特许经营门店的数量已经超过自营门店,但半数的收入仍然集中在自营门店手中,快速开店并未带来营收的回报,还压缩了利润空间,周黑鸭特许经营商的整体运营效率还有待提高。

一位连锁餐饮经理陈夏告诉深燃,特许经营门店相当于加盟商,并且相比加盟,公司要付出更多管理成本,这样的门店越多,管理成本越高,让度出去的利润空间就越大,不仅销售额不稳定,盈利难度也变高了。另外,门店密度变高,单店销量相对变低。

可以看到,2018年、2019年主要发力自营模式的周黑鸭,单店销量分别为29.31吨、27.56吨,2021年这一数据只有14.7吨,2022年上半年进一步下滑为4.37吨。

在CIC灼识咨询执行董事张辰恺看来,卤味行业的直营与加盟各有优劣,但加盟式经营可能更符合现阶段卤制品零售企业快速扩张的需求。“首先,卤味产品标准化程度高,卤制品门店相比于普通餐饮业态更适应加盟模式。其次,卤制品是大众食品,直营店带来的品牌溢价空间有限。最后,从区城拓展来看,加盟模式通过品牌方较少的精力和成本就能实现规模化增长,能更快实现区城扩张。”张辰恺称。

新零售专家鲍跃忠表示,加盟商(特许经营门店)不会盲目跟随一个品牌,都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当一个品牌的业绩明显下滑,加盟商也会回归理性。

不想被“高端化”束缚的周黑鸭,近两年开始主打下沉市场,在下沉市场开“小而美”的社区店。

2021年周黑鸭开始尝试拓展社区店,并在当年10月提出“万家”门店目标,表示将加速布局下沉市场、复制社区成功模型。根据财报,截至2022年年中,全国社区店总数已达561家。

分区域看,华中地区收入占比达53.4%,门店数量占比亦高达45.7%,其次为华南和华东地区,华中外市场仍有较大的下沉空间。

陈夏认为,需要注意的是,周黑鸭在快速拓店及下沉市场的进程中也有挑战,如支出较大,包括对加盟商的开店奖励以及加大补贴力度等,再比如对周黑鸭的产能、供应链优化、获客和留存能力、对抗地方性小品牌的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3 “十面埋伏”之下,周黑鸭如何突围?

卤味三巨头集体失速,也意味着传统卤味行业正在失去对一部分用户群的吸引力。

近日,在“周黑鸭业绩大降超90%”“年轻人为何不买鸭脖了”等热搜话题下方,评论区的高赞总是离不开“贵”这个关键词,“鸭货刺客”等吐槽也在社交平台上频频出现。

其中尤以“高端化”路线的周黑鸭为甚。根据外卖平台的数据,在一二线城市,周黑鸭每100g鸭脖的价格为14元,绝味每100g鸭脖的价格为12元,煌上煌每100g鸭脖的价格为10.6元。

“尤其是周黑鸭是锁鲜盒装,盒装的克数是固定的,不能按照自己的喜好散装搭配。”一位消费者告诉深燃,为了省钱,年轻人开始按照网络上热门的周黑鸭卤货教程,自己买鸭货做卤味,生鲜电商APP上,100g生鸭脖价格仅为2.7元。

“除了贵,周黑鸭还需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单一化严重。”陈夏总结,品类单一、爆款产品单一、场景单一、口味单一、口感也单一,这也制约了公司的加盟和盈利。

“鸭脖”毫无疑问是最大爆品,而三家公司的鸭货产品的收入占比都超过了60%,周黑鸭的鸭及鸭副产品占比在2022年年中达78.7%,2021年同期占比更是超过87%。

但近两年来,国内卤制品市场的消费端偏好正在发生变化。张辰恺观察到,一是诞生出更多细分品类如红肉、海鲜、肥肠等;二是消费场景逐步发展至预制菜、社区生鲜渠道以及堂食(热卤与鲜卤);三是卤味市场也迎来了健康需求的爆发,无添加、轻盐、低卡等概念受到关注。

卤制品一般可以分为佐餐卤制食品、休闲卤制食品和新式热卤,除了上述休闲卤味三巨头,目前卤制品赛道百花齐放,越来越多垂直赛道的新玩家正在跑步进场。

如佐餐卤制食品有去年9月刚上市的紫燕百味鸡、廖记棒棒鸡和已递交招股书的德州扒鸡;2021年更是有12家“热卤”企业获得融资,包括菊花开、卤有有、盛香亭、热卤食光等;线上渠道起家的卤味零食也进来分一杯羹,如王小卤、卤味觉醒等。

新玩家呈现差异化产品和差异化渠道的特点,在品牌、品类和消费场景上不断拓新,并不断蚕食三巨头的市场份额。

为了争夺年轻人用户,周黑鸭每年投入的营销费用也在不断增长,还在2022年请来明星杨超越为其品牌代言人。可以看到,周黑鸭2021年收入不到绝味的一半,销售费用却是后者的2倍,2022年上半年,销售开支较去年同期增加1.0%至5.05亿元。但有分析称,“杨超越粉丝和产品用户的关联度不强,效果不确定。”

这次的成绩单,或许能给周黑鸭提个醒,必须要想想如何破局“高端化”,以及怎么应对众多新老卤制品品牌的“混战”了。

未来卤制品赛道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张辰恺称,周黑鸭应重点开拓社区店、学校、景点等核心点位,在线下店的基础上,发展社区电商、综合电商、直播等新兴渠道;同时要进行多品类布局,针对不同市场需求及聚会、办公室等各种消费场景,开发培育更多产品,来支撑市场消费多样化及快时尚化的需求。

“一个品牌的发展关键是要适应市场,高端还是低端是由消费者定义,不是由自己定义。”鲍跃忠称,针对当前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让消费者买账,才是一个企业明智的选择。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陈夏为化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