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镜象娱乐 半盏茶
进入2023年,线下演出市场愈发热闹起来。
一边是各大演唱会、音乐节重启,周杰伦、林俊杰、五月天、李荣浩、毛不易等歌手的巡回演唱会陆续提上日程,草莓音乐节、新青年音乐节等各大音乐节也逐步回归;另一边是非音乐类线下演出走进各地剧场,就在上周,德云社的各地演出排了80多场,笑果文化的线下专场也在春节期间出现售票秒空的盛况。
显然,较之前两年的低迷景象,如今的线下演出市场正在加速恢复,尤其是演唱会、音乐节等大型线下演出的常态化,预示着行业已经进入低谷后的新一轮爆发期。
重启
疫情期间,线下演出几乎全线停摆,筹备中的演唱会不得不延期或搁置,新排期更是遥遥无期。根据演出信息服务商Pollstar的统计数据,仅在2020年,全球现场演出行业损失预计超过300亿美元。
不过,2022年,尽管国内市场还没有放松警惕,但国外线下演出市场已经显现出加速回暖的势头。Pollstar数据显示,2022年,排名前100的体育场巡演项目票房总收入达到26.8亿美元(约180亿人民币),较2019年同比增长81%。可见,伴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人们压抑已久的消费情绪正在酝酿一场爆发式的回潮,而国内线下演出市场当前正处在这个阶段。
截至目前,国内陆续官宣的演唱会大多都用到了重启的字眼,其中不少都延期已久。而作为最大规模的线下演出形式,演唱会的回归也意味着线下演出市场真正迎来重启时刻。
根据大麦网的票务信息,目前在售的音乐类线下演出在1000场以上。其中林俊杰、五月天、周杰伦将分别在3月、4月、5月连开6-7场演唱会,一时成为舆论热议的话题。业内超头部歌手加上密集的演唱会排期,预计将带动线下演出市场以更快的速度实现报复性增长。
不只是演唱会,音乐节的回暖也比想象中来得更快。
2月10日,集结许嵩、赵雷、痛仰乐队、二手玫瑰等音乐人及乐团的成都仙人掌音乐节开票,很快,早鸟票与单日票迅速售罄。近两年,经过综艺与线上演出的助推,音乐节覆盖的消费人群迅速扩大,无论票价还是影响力都呈上升之势。
据镜象娱乐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草莓音乐节、元气森林音乐节、新青年音乐节、大麓青年音乐节、星巢秘境音乐节等都将在今年第二季度落地,除了朴树、崔健、老狼等重磅音乐人外,痛仰乐队、逃跑计划、告五人等也是各大音乐节的常客。
伴随着这一态势,各地Livehouse的中小型音乐演出也在加速回暖。今年1月,孟美岐《我们一起走过》2023演唱会即在Livehouse落地,票价最高达到1380元,延续了此前Livehouse“演出刺客”的高票价。尽管票价居高不下,但Livehouse的演出数量并未因此减少,据《每日经济新闻》不完全统计,2023年前4个月,Livehouse待演场次已经达到710场以上。由此不难看出,不同规模的线下音乐演出都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复苏态势。
井喷
此外,在非音乐类线下演出市场,消费情绪同样高涨。
一方面,线上内容对线下演出的驱动作用明显,比如《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推动脱口秀在国内的发展,更多观众也开始成为线下剧场的消费群体。反过来看,背后笑果文化旗下艺人影响力上升,也在推动线下脱口秀票价上涨,商业价值的外显也在驱动脱口秀演员群体扩大。同理,开心麻花的厂牌影响力也在放大话剧等线下演出的影响力。
另一方面,娱乐消费的多元化需求,以及线下演出提供的社交场景满足,也使得更多消费群体走进剧场。而今,随着市场逐渐放开,持续扩大的消费群体带着积压已久的观演需求,转化为线下演出的增长动力。
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对主要票务平台的演出票房数据测算,2023年春节假期全国营业性演出9400余场,较2022年同比增长40.92%,较2019年同比增长22.5%。相关演出产生的票房收入共计3.78亿元,较2022年同比增长3.85%,观演人数累计323.8万,较2022年同比增长5.56%。整体上看,2023年春节期间的线下演出票房和观演人数均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0%左右。
伴随着春节期间的消费驱动,各地的中小剧场也在迅速恢复。根据大麦网的演出信息,目前在售的非音乐类线下演出超4000场,其中有超2600场将在一个月内上演,本周末的演出场次也在1000场左右,整体消费呈井喷之势。
在这之中,各大厂牌的演出频率亦有明显增长。根据德云社近日发布的演出节目表,其每周在各地的演出在80场左右,按此推算,德云社年度排演场次预计在3000-4000场。开心麻花、笑果文化近一个月的演出也在百场左右,其中,开心麻花在消费频率更高的周末,单日全国演出场次可达十几场;相比之下,笑果体量更小的脱口秀演出密度更大,在北京、上海等相对成熟的市场,不仅形成稳定的表演群体,相关演出甚至能够保持每日一场的排演密度。
由此可见,无论是演唱会、音乐节恢复审批,Livehouse消费火热,还是非音乐类线下演出的高密度排播,都显现出线下演出市场的整体爆发。未来随着暑期等演出旺季的消费驱动,线下演出市场预计还将迎来更大规模的回潮和增长。
新常态
不过,随着线下演出市场的复苏,业内也开始关注线上演出的发展走向。毕竟在过去几年,线上演出经历了市场环境的催熟,“云蹦迪”、“云音乐节”、脱口秀的线上开放麦等新内容形式的出现,更多的是行业在特殊环境下的求生动作。
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各方探索下,线上演出逐渐找到自己的市场,商业冠名和付费模式也走通了商业化路径,艾瑞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线上现场音乐演出产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仅在2021年,腾讯旗下的TME live举办的线上演唱会便达到56场。而根据QuestMobile发布的《2022中国移动互联网半年大报告》数据,截至2022年6月末,国内线上演唱会的用户规模约为1.42亿。
更直观的表现是,进入2023年,相关的线上演出仍在继续。新旧交替之际,五月天的跨年演唱会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超1400万,累计观看人次近2亿。后来,薛之谦、张杰等歌手的线上演出,在影响力上并没有明显受到线下演出市场的冲击。
这也意味着,线上演出已经逐渐沉淀出自己的消费群。而对于中小剧场、喜剧厂牌来说,转战线上带来的用户沉淀,以及相关的账号运营,也逐渐成为线下引流的重要方式,线上与线下的互补正成为演出市场的新常态。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调研结果显示,60%的从业机构表示线下市场恢复后,依然会尝试线上演出。
就目前来说,线上与线下所满足的消费需求并不完全重合。线上演出带来的视觉刺激、伴随着VR等新技术发展提供的交互体验,以及私密空间的观演方式,并不影响线下演出在现场氛围、社交需求等方面带给观众的消费满足。两者间的互相影响,也是驱动线下演出如今快速复苏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今,经历了一段长时间的艰难时刻之后,线下演出市场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伴随着消费情绪回升,排演密度增长,线上线下互为驱动,行业也在加速回暖,我们期待线下演出市场新一轮的爆发期能够来得更猛烈一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