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2022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为什么去了这几个国家?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2022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为什么去了这几个国家?

进军英国市场有着不小的挑战。

文|速途车酷研究院  

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上都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特别是出口方面,新能源汽车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固然有疫情之下海外生产受影响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国产汽车在这些年产品力的提高,在面对海外品牌时,逐渐建立起了竞争优势。

速途车酷研究此前曾发布《2023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趋势分析报告》,对几个主要出海国家及企业进行过详细分析。

如今,2022年更新的全年数据已经出炉。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67.9万辆,同比增长1.2倍,其中,比利时、英国和菲律宾是较为突出的目标市场。

在此前的报告中,速途车酷研究院根据“现实收益、潜在收益、易进入程度”3个维度,对不同市场进行综合打分,最终得出“中国新能源车企出海市场推荐指数”。这里,也据此分别对这三个国家进行简要分析,当作是对此前报告的补充。

根据乘联会的统计,2022年中国出口比利时的新能源车达到了196498辆,出口数量“第一”。但其实,比利时的这个“第一”,多少有点“水分”在里面。

如果说挪威是一块进军欧洲市场的跳板,那比利时就是一节通向跳板的台阶。比利时本身市场并不大,但它的地理位置极具优势——2022年4月,比利时的第一大港安特卫普港和第二大港泽布吕赫港合并成了安特卫普-布鲁日港(port of Antwerp- bruges),这里是欧洲最大的汽车集散港。而且,比利时位于欧洲的心脏地带,拥有欧洲最密集的公路、铁路、内陆水路,可确保与腹地的快速连通。

因此,很多出口至欧洲的新能源汽车,都要在比利时登陆。可它们的最终目的地,还是挪威、荷兰等对新能源接受度更高的国家,至于比利时本身,市场容量其实并不大。

综合来看,比利时市场的“中国新能源车企出海市场推荐指数”评判如下:现实收益5分、潜在收益4分、易进入程度9分,综合得分6分。

虽然英国汽车的整体销量降到了30年来的最低水平——根据英国汽车制造商和贸易商协会(SMMT)的数据,去年英国登记约161万辆新车,比2021年下降了2%——但它仍重新从法国手中夺回了欧洲第二大汽车市场的地位,仅次于德国。

其中,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扩大是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纯电动汽车销量甚至超过了德国,也让英国成为了欧洲最大的纯电动汽车市场。2022年,英国电动汽车占新车注册量的16.6%,高于2021年的11.6%,也首次超过了柴油车。

这自然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很多欧洲国家一样,英国也制定了自己的新能源推广策略,计划于到2030年实现新车销售100%为零排放汽车。为此,政府推出了包括《零排放之路(Road To Zero)》在内的一系列战略,来帮助完善充电基础设施。

根据乘联会的统计,2022年中国出口英国的新能源车达到了104732辆,比起2021年的56840辆,近乎翻倍。而增长最快的中国品牌,非上汽MG莫属。如著名的纯电车型MG MULAN就曾获得英国权威汽车杂志《What Car?》和《Auto Express》的高度评价——在后者评选出的2022-2023年度英国十佳电动汽车中,MG MULAN高居第二。当然,这或许是由于MG本就是一家具有英国血统的品牌,因此英国消费者对它天然具有一些亲切感。

图源:MG官网

另外,比亚迪也计划在本季度进军英国乘用车市场,首款登陆英国的车型为ATTO 3 (即元PLUS)。目前已经在英国指定了四家经销商合作伙伴,分别是Pendragon、Arnold Clark Automobiles、Lookers Motor Group和LSH Auto Holdings。其实,比亚迪的电动大巴早已在英国攻城略地,遍布多个城市,在伦敦市的占有率甚至超过80%。

但进军英国市场也有着不小的挑战。

首先,英国在电动汽车的补贴优惠方面正逐渐退坡。在此前,消费者可以从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中获得高达5000英镑的折扣,之后缩减到了1500英镑,还限制了车型。而从去年7月开始,这1500英镑的补贴也被取消了。不仅如此,英国财政部还明确提出:从2025年4月起,新销售的电动汽车将不再免征车辆消费税(VED),并表示,这是“为了确保所有道路使用者缴纳公平的税款”。显然,在全球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的当下,英国此举必然会遭到一定的质疑。

另外,作为老牌发达国家,英国本土有着一系列知名汽车品牌,消费者忠诚度也很高(MG在英国受到欢迎这件事,其实很难说是中国品牌的成功)。虽然中国的汽车产品在新能源这条赛道上有相当的优势,但经销网络、供应链、品牌建设等方面,也都还要花时间去完善。

综合来看,英国市场的“中国新能源车企出海市场推荐指数”评判如下:现实收益7分、潜在收益8分、易进入程度6分,综合得分7分。

我们知道,东南亚是国产电动车出海的第二大重镇,仅次于欧洲。当地工业制造并不发达,汽车绝大多数都依赖进口。比如菲律宾,年汽车销量将近40万辆,但年产量还不到10万辆。可见,外来品牌机会巨大。

根据2022年乘联会的统计,中国出口到菲律宾的新能源车共68666辆,同比增量达到了惊人的471%。

菲律宾的地理环境天然适合新能源车。一来,国土面积不大,多岛屿,这就打消了“里程焦虑”;二来,地处热带,不会存在低温造成续航衰减的情况。

整体来看,去年11月底,菲律宾经济规划部门表示:为了刺激菲律宾电动车消费增长,总统将颁布行政令,规定未来五年内包括乘用车、客车、载货汽车、摩托车等在内的电动汽车及零部件的最惠国关税降至零。在此前的菲律宾市场上,电动车普遍要比传统燃油车贵10%-50%左右。因此,就像其他东南亚国家一样,菲律宾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处于爆发前夜。

2017年,比亚迪在菲律宾就先后拿下了海外云轨第一单,达成了“绿色大交通”解决方案协议,为当地提供电动大巴、卡车等产品。2021年,还在马尼拉为当地企业交付了一批公司纯电车队。去年8月,比亚迪王牌车型海豚登陆菲律宾市场,仅仅一天时间,就收获了上百辆订单。

图源:@比亚迪汽车官方微博

此外,长城汽车也与SQ集团汇鸿汽车达成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拓菲律宾市场。

然而,毕竟菲律宾市场本身不大,中国品牌能在这里攫取到的利益注定有限;并且,挡在中国新能源面前的还有一座大山——包括菲律宾在内的整个东南亚,目前依然是日系燃油车占据着大头。“所幸”,日系车在电动化转型上步履蹒跚,才给了中国新能源以机会。

综合来看,菲律宾市场的“中国新能源车企出海市场推荐指数”评判如下:现实收益6分、潜在收益6分、易进入程度8分,综合得分6.7分。

以上三个国家里,两个位于欧洲,一个位于东南亚,这正是中国新能源出口的两大重镇。显然,欧洲市场和东南亚市场,目的也不一样——欧洲市场难度大,但对于品牌高端属性的确立有着巨大的助益;东南亚市场则正处于爆发前夜,且地理位置近,对中国品牌来说更具有现实意义。

总之,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之路就像登山,要一步一步来。东南亚和欧洲,恰如这座山的起点和终点。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2022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为什么去了这几个国家?

进军英国市场有着不小的挑战。

文|速途车酷研究院  

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上都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特别是出口方面,新能源汽车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固然有疫情之下海外生产受影响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国产汽车在这些年产品力的提高,在面对海外品牌时,逐渐建立起了竞争优势。

速途车酷研究此前曾发布《2023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趋势分析报告》,对几个主要出海国家及企业进行过详细分析。

如今,2022年更新的全年数据已经出炉。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67.9万辆,同比增长1.2倍,其中,比利时、英国和菲律宾是较为突出的目标市场。

在此前的报告中,速途车酷研究院根据“现实收益、潜在收益、易进入程度”3个维度,对不同市场进行综合打分,最终得出“中国新能源车企出海市场推荐指数”。这里,也据此分别对这三个国家进行简要分析,当作是对此前报告的补充。

根据乘联会的统计,2022年中国出口比利时的新能源车达到了196498辆,出口数量“第一”。但其实,比利时的这个“第一”,多少有点“水分”在里面。

如果说挪威是一块进军欧洲市场的跳板,那比利时就是一节通向跳板的台阶。比利时本身市场并不大,但它的地理位置极具优势——2022年4月,比利时的第一大港安特卫普港和第二大港泽布吕赫港合并成了安特卫普-布鲁日港(port of Antwerp- bruges),这里是欧洲最大的汽车集散港。而且,比利时位于欧洲的心脏地带,拥有欧洲最密集的公路、铁路、内陆水路,可确保与腹地的快速连通。

因此,很多出口至欧洲的新能源汽车,都要在比利时登陆。可它们的最终目的地,还是挪威、荷兰等对新能源接受度更高的国家,至于比利时本身,市场容量其实并不大。

综合来看,比利时市场的“中国新能源车企出海市场推荐指数”评判如下:现实收益5分、潜在收益4分、易进入程度9分,综合得分6分。

虽然英国汽车的整体销量降到了30年来的最低水平——根据英国汽车制造商和贸易商协会(SMMT)的数据,去年英国登记约161万辆新车,比2021年下降了2%——但它仍重新从法国手中夺回了欧洲第二大汽车市场的地位,仅次于德国。

其中,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扩大是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纯电动汽车销量甚至超过了德国,也让英国成为了欧洲最大的纯电动汽车市场。2022年,英国电动汽车占新车注册量的16.6%,高于2021年的11.6%,也首次超过了柴油车。

这自然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很多欧洲国家一样,英国也制定了自己的新能源推广策略,计划于到2030年实现新车销售100%为零排放汽车。为此,政府推出了包括《零排放之路(Road To Zero)》在内的一系列战略,来帮助完善充电基础设施。

根据乘联会的统计,2022年中国出口英国的新能源车达到了104732辆,比起2021年的56840辆,近乎翻倍。而增长最快的中国品牌,非上汽MG莫属。如著名的纯电车型MG MULAN就曾获得英国权威汽车杂志《What Car?》和《Auto Express》的高度评价——在后者评选出的2022-2023年度英国十佳电动汽车中,MG MULAN高居第二。当然,这或许是由于MG本就是一家具有英国血统的品牌,因此英国消费者对它天然具有一些亲切感。

图源:MG官网

另外,比亚迪也计划在本季度进军英国乘用车市场,首款登陆英国的车型为ATTO 3 (即元PLUS)。目前已经在英国指定了四家经销商合作伙伴,分别是Pendragon、Arnold Clark Automobiles、Lookers Motor Group和LSH Auto Holdings。其实,比亚迪的电动大巴早已在英国攻城略地,遍布多个城市,在伦敦市的占有率甚至超过80%。

但进军英国市场也有着不小的挑战。

首先,英国在电动汽车的补贴优惠方面正逐渐退坡。在此前,消费者可以从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中获得高达5000英镑的折扣,之后缩减到了1500英镑,还限制了车型。而从去年7月开始,这1500英镑的补贴也被取消了。不仅如此,英国财政部还明确提出:从2025年4月起,新销售的电动汽车将不再免征车辆消费税(VED),并表示,这是“为了确保所有道路使用者缴纳公平的税款”。显然,在全球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的当下,英国此举必然会遭到一定的质疑。

另外,作为老牌发达国家,英国本土有着一系列知名汽车品牌,消费者忠诚度也很高(MG在英国受到欢迎这件事,其实很难说是中国品牌的成功)。虽然中国的汽车产品在新能源这条赛道上有相当的优势,但经销网络、供应链、品牌建设等方面,也都还要花时间去完善。

综合来看,英国市场的“中国新能源车企出海市场推荐指数”评判如下:现实收益7分、潜在收益8分、易进入程度6分,综合得分7分。

我们知道,东南亚是国产电动车出海的第二大重镇,仅次于欧洲。当地工业制造并不发达,汽车绝大多数都依赖进口。比如菲律宾,年汽车销量将近40万辆,但年产量还不到10万辆。可见,外来品牌机会巨大。

根据2022年乘联会的统计,中国出口到菲律宾的新能源车共68666辆,同比增量达到了惊人的471%。

菲律宾的地理环境天然适合新能源车。一来,国土面积不大,多岛屿,这就打消了“里程焦虑”;二来,地处热带,不会存在低温造成续航衰减的情况。

整体来看,去年11月底,菲律宾经济规划部门表示:为了刺激菲律宾电动车消费增长,总统将颁布行政令,规定未来五年内包括乘用车、客车、载货汽车、摩托车等在内的电动汽车及零部件的最惠国关税降至零。在此前的菲律宾市场上,电动车普遍要比传统燃油车贵10%-50%左右。因此,就像其他东南亚国家一样,菲律宾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处于爆发前夜。

2017年,比亚迪在菲律宾就先后拿下了海外云轨第一单,达成了“绿色大交通”解决方案协议,为当地提供电动大巴、卡车等产品。2021年,还在马尼拉为当地企业交付了一批公司纯电车队。去年8月,比亚迪王牌车型海豚登陆菲律宾市场,仅仅一天时间,就收获了上百辆订单。

图源:@比亚迪汽车官方微博

此外,长城汽车也与SQ集团汇鸿汽车达成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拓菲律宾市场。

然而,毕竟菲律宾市场本身不大,中国品牌能在这里攫取到的利益注定有限;并且,挡在中国新能源面前的还有一座大山——包括菲律宾在内的整个东南亚,目前依然是日系燃油车占据着大头。“所幸”,日系车在电动化转型上步履蹒跚,才给了中国新能源以机会。

综合来看,菲律宾市场的“中国新能源车企出海市场推荐指数”评判如下:现实收益6分、潜在收益6分、易进入程度8分,综合得分6.7分。

以上三个国家里,两个位于欧洲,一个位于东南亚,这正是中国新能源出口的两大重镇。显然,欧洲市场和东南亚市场,目的也不一样——欧洲市场难度大,但对于品牌高端属性的确立有着巨大的助益;东南亚市场则正处于爆发前夜,且地理位置近,对中国品牌来说更具有现实意义。

总之,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之路就像登山,要一步一步来。东南亚和欧洲,恰如这座山的起点和终点。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