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包凡和他的商业梦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包凡和他的商业梦

当年英雄今何在?

文|伯虎财经 梦得

2月16日晚,据财新报道,华兴资本控创始人、董事长包凡于近日失联。

据公开报道,包凡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在2022年12月初,他出席了2022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

其朋友圈更新截止于1月9日,内容是恭贺其被投企业粉笔登陆港交所,时间距离今天已有38天了。

一个人失联,一个圈震动。

他,凭什么?

01 两次震动金融圈

有个调侃,“包凡承包了网民手机里90%的APP。”

 

京东、当当、拼多多、快手、爱奇艺、微博等互联网大厂背后都有他的身影。

其中两件最被外人津津乐道,也让包凡和他的创立的华兴震动金融圈。

第一次震动在2011年。

当时的京东实在是不好过,最痛苦的就是太缺钱了。

当时的京东还不是现在的巨头,不仅要和苏宁、国美大家电市场,和当当图书市场打价格战,还要大把烧钱自建物流。

长年亏损,亏损金额甚至高达十几亿美元,有很多人并不看好。连马云都说京东自建物流,发展会是一个悲剧。

找不到钱,无比焦虑的刘强东找到包凡,开口就要10亿美元。

包凡被刘强东的“狮子大开口”吓到,但他观察刘强东四五年了,心里认定他讲义气、能力强、会成事。

包凡把华兴资本的老朋友、DTS创始人、俄罗斯大富豪尤里带到了刘强东面前,5亿美元来了。老虎基金、软银闻风而动,京东拿到了15亿美元,成为当时互联网单笔最大融资。

此后,京东和华兴深度捆绑。

第二次震动在2015年。

滴滴与快的的烧钱大战已经进入“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阶段,两家公司都快撑不住了,双方都找到华兴资本,让包凡担任两家企业共同的财务顾问。

你想想,让两个死对头,坐在一张桌上谈合作,那就像一对钱都谈不拢的离婚夫妻还得抢孩子。

包凡透露,整个谈判了整整十三个小时。包凡在对峙中得不停调停两方:现在打这一仗,最终目的是什么,想要形成的格局是什么?

情人节当天,殊死搏斗的滴滴与快的共同宣布,两家企业将实现战略合并。

就那一年,四大知名并购案,华兴参与了三件:滴滴与快的、美团和大众点评、58同城和赶集。其中,滴滴快的用了21天,58赶集耗时六周,美团点评用了两个星期。

包凡获得“资本红娘”美称,华兴被认为是互联网并购领域实力最强者。

以上只是包凡和华兴众多成功案例中的一部分。

互联网领域,包凡的身影无处不在。微博、爱奇艺、贝壳(链家)、蔚来、华熙生物、哔哩哔哩、泡泡玛特、快手上市......腾讯与京东合作、优酷与土豆合并、猫眼和微影合并、美团收购摩拜、陌陌收购探探......

这些轰动江湖的大事件,都是他们一个个实打实的战绩。

2015年,包凡被《彭博市场》评为全球50大最具影响力的金融人物。

这一切,包凡是怎么做到的?

02 包凡和华兴的成长史

小时候,包凡就是圈子里的老大。

十几岁时,包凡就拿着父亲给的外汇券到免税店买进口商品,然后转手卖出去,把赚到的钱全部用来和朋友胡吃海塞;在朋友们吵架打架的时候,他是站出来调停的角色。

后来,这股“江湖气”被包凡注入到了华兴的骨子里。

“要做老大,每年分钱分得就要比别人少,这是华兴的文化。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不然好事儿都被你占了,烂事儿都让别人擦屁股,兄弟们跟你混什么?”

“如果一个企业选择了华兴,我们会启用华兴所有的资源去支持他,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我们也会不离不弃。咱们交上朋友了,那两肋插刀、肝胆相照。”

能给兄弟好处,又会主持公道,包凡隐然成了圈子里的大哥,但凡圈内人提起,大多会尊称一句“包老大”。

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评价“他是一个你愿意给他钱的人,你觉得他挣钱是应该的。”

这种特质恰好为华兴擅长的并购埋下了关键的伏笔。

帮助京东上市以后,在互联网行业飞速发展的那几年,华兴资本参与了行业几乎所有的重大并购案,其中包括大众点评和美团、滴滴和快的结盟。

曾先后创办赶集网和瓜子二手车的杨浩涌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在投行这个圈子里,包凡很有江湖地位。他跟圈内很多人关系都很好,大家也都卖他面子,我觉得这是华兴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江湖气”是包凡身上一个重要的标签,但华兴资本的迅速成长也离不开包凡对于趋势的预判。

17岁,包凡去了复旦大学;1年后去世界顶尖的商学院挪威管理学院攻读商业和经济学;1993年毕业后进了华尔街顶级投行摩根士丹利;后来又去了瑞士信贷,直到2000年。

顶级投行的7年历练让包凡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也看到了未来的方向。

他发现,这些高科技企业飞速成长,对于融资、并购需求极大,却对资本市场非常陌生。他认为,是时候大干一场了。

2004年,中国互联网第一波集中上市的一年,腾讯、51job、艺龙等等;瑞士信贷、美林证券等国外巨头准备切入中国市场。

同年,包凡创立华兴资本。办公室是在饭店借了一个房间,员工只有两个人。那时正是互联网新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包凡锁定高科技新经济,做财务顾问,走“精细化”路线。

有多精细?直白点说,那时候新兴的创业者对资本都是一脸懵圈的,不会找资本,也不会讲故事,拿不到钱。

而华兴就可以帮你,找钱、讲故事、谈钱、写协议一条龙服务。

2005年,包凡做了7个单,开始扩建团队,办公室搬到了尚都国际。

2007年,业绩比起2004年翻了10倍。

2012年,业绩相对2007年又翻了3倍。

也是这一年,华兴做了一个重要的转变。

03 故事要落幕了吗?

以前,大型国有企业的境外上市业务,几乎被中金公司垄断;而国内民营企业的境外上市则多由国际大投行包揽。

但是中国的中产阶级在崛起,移动互联网的局面也逐渐形成,包凡看到了新机会。

2012年,华兴从一家FA公司转型做全业务投行,很快组建并购团队,又拿下香港和美国的券商牌照。

华兴彻底起飞。

2013-2015年,华兴并购传奇不断上演,美国的IPO做了十几个,业绩差不多是2011年的5倍左右。

2016年,华兴拿获得了证监会对旗下华菁证券的设立批复。这意味着,华兴资本在创业12年之后,终于在流通渠道上回到了中国母市场。从此,华兴可以为自己的数百位客户,尤其是拆结构回A股的大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

2018年,华兴已是华尔街第七大承销商。

除了在美股市场旗开得胜,华兴在香港市场同样高歌猛进:美团、京东、快手在港上市时,幕后操手中都有华兴。

在互联网为主的经济发展进入动荡时期,包凡在2022年采访中说,2018年以后,华兴几乎不投互联网了,投的是制造、新能源、医疗科技。

 

互联网动荡,对包凡和华兴都是一个挑战,是再造一个的传奇?还是就此落幕?有很多议论。

没想到,华兴第三次震动这么快就来了——创始人包凡失联。对此有诸多猜测,不好的猜测。

再想到,2022年9月,华兴资本总裁丛林就被有关部门带走。

2月13日,华兴证券发生高层人事大调整。

2月17日上午,因创始人失联,华兴资本控股在港股市场开盘大跌。

在高层大变动,业务方向面临转型的情况下,还没成功“去包凡化”的华兴,还能行吗?

2016年,包凡在GQ采访中提到:

投行领域,很大程度上还是被英美文化统治的地方,其他人都只能扮演配角。日本、台湾、俄罗斯、中国有钱的时候,都被切一刀。

如果在这个游戏里面,中国人能够有一席之地,在牌桌上扮演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以前是跟着他们玩的,现在没准能坐到主桌上——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梦想。

包凡这个梦想还有机会实现吗?

参考来源:

1、女王丁丁:华兴资本包凡:我们这么屌,是有原因的

2、华韬商略:包下中国互联网大买卖的人,失联!

3、GQ:《包凡 从“林冲”到“宋江”》

4、硬核财经:《华兴资本:十四年江湖路》

5、深网:《对话包凡:市场过度悲观,未来十年有三个确定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包凡和他的商业梦

当年英雄今何在?

文|伯虎财经 梦得

2月16日晚,据财新报道,华兴资本控创始人、董事长包凡于近日失联。

据公开报道,包凡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在2022年12月初,他出席了2022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

其朋友圈更新截止于1月9日,内容是恭贺其被投企业粉笔登陆港交所,时间距离今天已有38天了。

一个人失联,一个圈震动。

他,凭什么?

01 两次震动金融圈

有个调侃,“包凡承包了网民手机里90%的APP。”

 

京东、当当、拼多多、快手、爱奇艺、微博等互联网大厂背后都有他的身影。

其中两件最被外人津津乐道,也让包凡和他的创立的华兴震动金融圈。

第一次震动在2011年。

当时的京东实在是不好过,最痛苦的就是太缺钱了。

当时的京东还不是现在的巨头,不仅要和苏宁、国美大家电市场,和当当图书市场打价格战,还要大把烧钱自建物流。

长年亏损,亏损金额甚至高达十几亿美元,有很多人并不看好。连马云都说京东自建物流,发展会是一个悲剧。

找不到钱,无比焦虑的刘强东找到包凡,开口就要10亿美元。

包凡被刘强东的“狮子大开口”吓到,但他观察刘强东四五年了,心里认定他讲义气、能力强、会成事。

包凡把华兴资本的老朋友、DTS创始人、俄罗斯大富豪尤里带到了刘强东面前,5亿美元来了。老虎基金、软银闻风而动,京东拿到了15亿美元,成为当时互联网单笔最大融资。

此后,京东和华兴深度捆绑。

第二次震动在2015年。

滴滴与快的的烧钱大战已经进入“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阶段,两家公司都快撑不住了,双方都找到华兴资本,让包凡担任两家企业共同的财务顾问。

你想想,让两个死对头,坐在一张桌上谈合作,那就像一对钱都谈不拢的离婚夫妻还得抢孩子。

包凡透露,整个谈判了整整十三个小时。包凡在对峙中得不停调停两方:现在打这一仗,最终目的是什么,想要形成的格局是什么?

情人节当天,殊死搏斗的滴滴与快的共同宣布,两家企业将实现战略合并。

就那一年,四大知名并购案,华兴参与了三件:滴滴与快的、美团和大众点评、58同城和赶集。其中,滴滴快的用了21天,58赶集耗时六周,美团点评用了两个星期。

包凡获得“资本红娘”美称,华兴被认为是互联网并购领域实力最强者。

以上只是包凡和华兴众多成功案例中的一部分。

互联网领域,包凡的身影无处不在。微博、爱奇艺、贝壳(链家)、蔚来、华熙生物、哔哩哔哩、泡泡玛特、快手上市......腾讯与京东合作、优酷与土豆合并、猫眼和微影合并、美团收购摩拜、陌陌收购探探......

这些轰动江湖的大事件,都是他们一个个实打实的战绩。

2015年,包凡被《彭博市场》评为全球50大最具影响力的金融人物。

这一切,包凡是怎么做到的?

02 包凡和华兴的成长史

小时候,包凡就是圈子里的老大。

十几岁时,包凡就拿着父亲给的外汇券到免税店买进口商品,然后转手卖出去,把赚到的钱全部用来和朋友胡吃海塞;在朋友们吵架打架的时候,他是站出来调停的角色。

后来,这股“江湖气”被包凡注入到了华兴的骨子里。

“要做老大,每年分钱分得就要比别人少,这是华兴的文化。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不然好事儿都被你占了,烂事儿都让别人擦屁股,兄弟们跟你混什么?”

“如果一个企业选择了华兴,我们会启用华兴所有的资源去支持他,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我们也会不离不弃。咱们交上朋友了,那两肋插刀、肝胆相照。”

能给兄弟好处,又会主持公道,包凡隐然成了圈子里的大哥,但凡圈内人提起,大多会尊称一句“包老大”。

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评价“他是一个你愿意给他钱的人,你觉得他挣钱是应该的。”

这种特质恰好为华兴擅长的并购埋下了关键的伏笔。

帮助京东上市以后,在互联网行业飞速发展的那几年,华兴资本参与了行业几乎所有的重大并购案,其中包括大众点评和美团、滴滴和快的结盟。

曾先后创办赶集网和瓜子二手车的杨浩涌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在投行这个圈子里,包凡很有江湖地位。他跟圈内很多人关系都很好,大家也都卖他面子,我觉得这是华兴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江湖气”是包凡身上一个重要的标签,但华兴资本的迅速成长也离不开包凡对于趋势的预判。

17岁,包凡去了复旦大学;1年后去世界顶尖的商学院挪威管理学院攻读商业和经济学;1993年毕业后进了华尔街顶级投行摩根士丹利;后来又去了瑞士信贷,直到2000年。

顶级投行的7年历练让包凡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也看到了未来的方向。

他发现,这些高科技企业飞速成长,对于融资、并购需求极大,却对资本市场非常陌生。他认为,是时候大干一场了。

2004年,中国互联网第一波集中上市的一年,腾讯、51job、艺龙等等;瑞士信贷、美林证券等国外巨头准备切入中国市场。

同年,包凡创立华兴资本。办公室是在饭店借了一个房间,员工只有两个人。那时正是互联网新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包凡锁定高科技新经济,做财务顾问,走“精细化”路线。

有多精细?直白点说,那时候新兴的创业者对资本都是一脸懵圈的,不会找资本,也不会讲故事,拿不到钱。

而华兴就可以帮你,找钱、讲故事、谈钱、写协议一条龙服务。

2005年,包凡做了7个单,开始扩建团队,办公室搬到了尚都国际。

2007年,业绩比起2004年翻了10倍。

2012年,业绩相对2007年又翻了3倍。

也是这一年,华兴做了一个重要的转变。

03 故事要落幕了吗?

以前,大型国有企业的境外上市业务,几乎被中金公司垄断;而国内民营企业的境外上市则多由国际大投行包揽。

但是中国的中产阶级在崛起,移动互联网的局面也逐渐形成,包凡看到了新机会。

2012年,华兴从一家FA公司转型做全业务投行,很快组建并购团队,又拿下香港和美国的券商牌照。

华兴彻底起飞。

2013-2015年,华兴并购传奇不断上演,美国的IPO做了十几个,业绩差不多是2011年的5倍左右。

2016年,华兴拿获得了证监会对旗下华菁证券的设立批复。这意味着,华兴资本在创业12年之后,终于在流通渠道上回到了中国母市场。从此,华兴可以为自己的数百位客户,尤其是拆结构回A股的大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

2018年,华兴已是华尔街第七大承销商。

除了在美股市场旗开得胜,华兴在香港市场同样高歌猛进:美团、京东、快手在港上市时,幕后操手中都有华兴。

在互联网为主的经济发展进入动荡时期,包凡在2022年采访中说,2018年以后,华兴几乎不投互联网了,投的是制造、新能源、医疗科技。

 

互联网动荡,对包凡和华兴都是一个挑战,是再造一个的传奇?还是就此落幕?有很多议论。

没想到,华兴第三次震动这么快就来了——创始人包凡失联。对此有诸多猜测,不好的猜测。

再想到,2022年9月,华兴资本总裁丛林就被有关部门带走。

2月13日,华兴证券发生高层人事大调整。

2月17日上午,因创始人失联,华兴资本控股在港股市场开盘大跌。

在高层大变动,业务方向面临转型的情况下,还没成功“去包凡化”的华兴,还能行吗?

2016年,包凡在GQ采访中提到:

投行领域,很大程度上还是被英美文化统治的地方,其他人都只能扮演配角。日本、台湾、俄罗斯、中国有钱的时候,都被切一刀。

如果在这个游戏里面,中国人能够有一席之地,在牌桌上扮演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以前是跟着他们玩的,现在没准能坐到主桌上——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梦想。

包凡这个梦想还有机会实现吗?

参考来源:

1、女王丁丁:华兴资本包凡:我们这么屌,是有原因的

2、华韬商略:包下中国互联网大买卖的人,失联!

3、GQ:《包凡 从“林冲”到“宋江”》

4、硬核财经:《华兴资本:十四年江湖路》

5、深网:《对话包凡:市场过度悲观,未来十年有三个确定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