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樊旭
来自全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预算报告显示,财政部已提前下达2023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21900亿元,创历史新高,较上年提前批大幅增长50%。分析师指出,在项目储备和资金来源相对充裕的情况下,基建投资有望延续较高增速。
提前批债务是指在上一年提前下达下一年的部分新增债务额度,从而方便各地根据额度储备项目,在来年及时使用。2018年底,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授权国务院在2019年以后年度,在当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60%以内,提前下达下一年度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授权期限为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
财政部提前下达的2023年新增专项债额度正是2022年新增专项债限额(3.65万亿元)的60%,这是2020年以来财政部首次顶格下达提前批专项债。
地方债尤其是专项债,是拉动基建投资的重要手段之一。分析师指出,提前批额度早下达、多下达,说明财政节奏前置,对应财政态度更积极。在超2万亿元提前批专项债的支持下,加上央行基建类项目资本金和专项再贷款等结构性政策工具,预计2023年基建投资有望延续较高增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比上年增长9.4%,增速比2021年加快9.0个百分点。
“监管部门按照上限下达专项债的提前批额度,或意味着基建仍然是今年稳定经济的重要方向,而资金快速到位也有望带动基建投资开复工提速。”天风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孙彬彬在研究报告中称。
兴业证券分析师黄伟平也表示,专项债发行持续前置,有利于保障项目资金需求,促进有效投资扩大,同时各省市加速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进度,全力稳经济、稳投资的决心正盛。此外,交通运输部、水利部等加速推进项目复工开工,多方面因素共同驱动下,2023年基建投资在自上而下支持下有望延续高增长,实物工作量有望加速形成。
专项债发行延续了上一年节奏前置的特征,在今年春节假期相对更早的情况下,1月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较去年同期还有所扩大。据中泰证券统计,1月,地方债发行达6435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占当月地方债发行总量的76.3%,也就是近4910亿元。而财政部数据显示,2022年1月份新增专项债券发行4844亿元。
分析师普遍表示,今年一季度是新增专项债的发行高峰。据天风证券估计,2023年新增专项债额度或接近4万亿元,一季度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可能占全年的三分之一。
地方政府预算报告也多提到加快专项债发行和使用。比如,山东省预算报告显示,力争在上半年全部使用完毕提前下达的专项债券。陕西提出,围绕重点领域,精准储备项目,加快债券发行,督促加快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充分发挥专项债券对有效投资的拉动作用。
从专项债提前批分配额度来看,广东、山东、浙江和四川分配到的额度位居前四。其中,广东(不含深圳)分配到2543亿元,也是所有省份中唯一超过2000亿元的地区,山东、浙江、四川分别分配到1865亿元、1439亿元和1339亿元。而东北的黑龙江和辽宁,西北的内蒙古、青海、西藏和宁夏分配到的额度均未超过100亿元,青海、西藏和宁夏甚至不到10亿元,还不及大连一个市分配到的额度。
去年4月,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在回答有关专项债额度分配时表示,首先是充分考虑各地区财力和债务风险水平,专项债分配会向财政实力强、债务风险低的省份倾斜,同时控制高风险地区新增限额规模,避免高风险地区风险累积。其次是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对成熟和重点项目多的地区予以倾斜,重点支持有一定收益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重大项目以及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另外还要体现“奖罚分明”,对违反财经纪律和资金使用进度慢的地区扣减额度,对管理好、使用快的地区予以适当奖励。
此外,从地方政府预算报告和2023年已发行的专项债券项目实施方案来看,交通运输、产业园区和城乡基础设施、民生服务是主要投资方向。
例如,上海市表示,提前批新增专项债额度主要用于轨道交通建设、铁路、中心城区旧改等。广东省表示,主要用于铁路、机场、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黑龙江省表示,主要用于铁路、公路、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据海通证券统计,截止至2月中旬,2023年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达 5801.6亿元。从用途来看,城乡、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服务和社会事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新增专项债前三大用途,发行金额分别为2690.9、2360.3、721.1亿元,占比分别达46.4%、40.7%与12.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