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杭州多名学生感染新冠,金冬雁:病毒将一直存在,估计不会再出现大规模感染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杭州多名学生感染新冠,金冬雁:病毒将一直存在,估计不会再出现大规模感染

新冠病毒将一直在这个世界存在。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李科文

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

2月19日,一则“杭州两学校班级多人发热,下周停课”的消息在网络上引发关注。许多人担忧是否会出现新一轮感染高峰。

据西湖教育局官微,从2月19日至当天傍晚18时西湖某小学某班级陆续接到共计10位学生报告出现发热症状。该学校根据乙类乙管处置方案,向疾控部门报告并发布了对该班级停课4天的通知。通过流调,前述抗原阳性的学生均无新冠病毒感染史,为首次感染,目前症状稳定,情况良好。

据潮新闻·浙江日报报道前述某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学校已经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做好后续安排,各项工作也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请家长们不要恐慌。新冠病毒“乙类乙管”后,这可能会成为新常态。

病毒学家、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教授金冬雁向界面新闻表示需要树立一个观念是,民众不能简单认为,新冠病毒在经过前段时间的感染高峰后,已彻底消失了。实际上,新冠病毒将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社会之中。不过此后的感染规模都是小范围的就如这次在杭州某小学被报告的新冠感染病例一样截至目前为之以香港的先行经验为例也偶发性的被报告发现这类小规模感染在传播但依据目前的现实情况估计已不再会出现像此前一样的全社会性的大规模感染潮

金冬雁表示也可见这次被报告的病例群中都是首次感染者估计是此前大规模感染浪潮期间自我居家隔离与日常防护作的好没有被感染或被病毒遗留的随着社会面的疫情防控回归正常的“乙类乙管”其中学校也回归正常教学生活这部分此前没有感染的儿童回归日常校园生活难免会与社会的病毒接触不过也不需要过度担心儿童感染后的治愈能力很强很快能恢复如初值得留意的仍是避免儿童从学校将病毒传播给家家中的高龄老人

2月18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发布了《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2022年12月9日以来,各省份报告人群核酸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阳性人数12月22日达到高峰(694万)后波动下降,2月16日为10720例;检测阳性率12月25日达高峰(29.2%)后波动下降,2月16日为1.1%。

其中,在全国院新冠病毒感染者中,重症患者数量于2022年12月27日至2023年1月3日期间每日增量近1万,1月4日增量明显下降,1月5日达到峰值12.8万后持续下降,2月16日下降至56例(其中新冠病毒感染重症6例、基础性疾病重症合并新冠病毒感染50例),较峰值下降了99.9%。

此外,2月15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了2022年12月以来本土病例病毒变异株监测情况。国内首次检出XBB.1.5本土病例。

XBB为新冠病毒奥密克戎BA.2衍生的2个变异株BJ.1和BM.1.1.1的重组毒株。随着XBB系列子代亚分支在美国等国家流行比例逐渐增加,XBB衍生的子分支XBB.1.5相比XBB其他亚分支,其传播优势进一步增强。截至2023年1月2日,XBB.1.5已在全球至少25个国家和地区监测发现。

XBB.1.5是否有可能会在国内引发第二轮疫情潮特别是现在正值春季返校高峰期金冬雁表示,XBB.1.5毒株在美国占优势但感染、住院和死亡人数不升反降,没有在全世界任何地方大规模传播或引起海啸式疫情。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会在中国引起大规模传播。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从2022年12月到2023年1月初这段时间,大部分地区的人感染了新冠病毒。在刚感染之后我们的抗体水平是比较高的。高抗体的水平通常会维持3个月到6个月以上在这个时间段内在病毒没有特别明显的变异下我们是相对安全的

金冬雁建议地方疾控中心可以派工作人员到学校进行抗体抽样检测对当地学生的感染情况能做到心中有数若在抽检群体中发现抗体率比较低则可能存在小范围的感染传播风险这个时候就还是要发挥疫苗的作用仍以香港为例子目前香港政府仍继续建议未感染新冠病毒的人群应该尽快接种新冠疫苗保护自身与身边家人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杭州多名学生感染新冠,金冬雁:病毒将一直存在,估计不会再出现大规模感染

新冠病毒将一直在这个世界存在。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李科文

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

2月19日,一则“杭州两学校班级多人发热,下周停课”的消息在网络上引发关注。许多人担忧是否会出现新一轮感染高峰。

据西湖教育局官微,从2月19日至当天傍晚18时西湖某小学某班级陆续接到共计10位学生报告出现发热症状。该学校根据乙类乙管处置方案,向疾控部门报告并发布了对该班级停课4天的通知。通过流调,前述抗原阳性的学生均无新冠病毒感染史,为首次感染,目前症状稳定,情况良好。

据潮新闻·浙江日报报道前述某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学校已经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做好后续安排,各项工作也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请家长们不要恐慌。新冠病毒“乙类乙管”后,这可能会成为新常态。

病毒学家、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教授金冬雁向界面新闻表示需要树立一个观念是,民众不能简单认为,新冠病毒在经过前段时间的感染高峰后,已彻底消失了。实际上,新冠病毒将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社会之中。不过此后的感染规模都是小范围的就如这次在杭州某小学被报告的新冠感染病例一样截至目前为之以香港的先行经验为例也偶发性的被报告发现这类小规模感染在传播但依据目前的现实情况估计已不再会出现像此前一样的全社会性的大规模感染潮

金冬雁表示也可见这次被报告的病例群中都是首次感染者估计是此前大规模感染浪潮期间自我居家隔离与日常防护作的好没有被感染或被病毒遗留的随着社会面的疫情防控回归正常的“乙类乙管”其中学校也回归正常教学生活这部分此前没有感染的儿童回归日常校园生活难免会与社会的病毒接触不过也不需要过度担心儿童感染后的治愈能力很强很快能恢复如初值得留意的仍是避免儿童从学校将病毒传播给家家中的高龄老人

2月18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发布了《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2022年12月9日以来,各省份报告人群核酸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阳性人数12月22日达到高峰(694万)后波动下降,2月16日为10720例;检测阳性率12月25日达高峰(29.2%)后波动下降,2月16日为1.1%。

其中,在全国院新冠病毒感染者中,重症患者数量于2022年12月27日至2023年1月3日期间每日增量近1万,1月4日增量明显下降,1月5日达到峰值12.8万后持续下降,2月16日下降至56例(其中新冠病毒感染重症6例、基础性疾病重症合并新冠病毒感染50例),较峰值下降了99.9%。

此外,2月15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了2022年12月以来本土病例病毒变异株监测情况。国内首次检出XBB.1.5本土病例。

XBB为新冠病毒奥密克戎BA.2衍生的2个变异株BJ.1和BM.1.1.1的重组毒株。随着XBB系列子代亚分支在美国等国家流行比例逐渐增加,XBB衍生的子分支XBB.1.5相比XBB其他亚分支,其传播优势进一步增强。截至2023年1月2日,XBB.1.5已在全球至少25个国家和地区监测发现。

XBB.1.5是否有可能会在国内引发第二轮疫情潮特别是现在正值春季返校高峰期金冬雁表示,XBB.1.5毒株在美国占优势但感染、住院和死亡人数不升反降,没有在全世界任何地方大规模传播或引起海啸式疫情。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会在中国引起大规模传播。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从2022年12月到2023年1月初这段时间,大部分地区的人感染了新冠病毒。在刚感染之后我们的抗体水平是比较高的。高抗体的水平通常会维持3个月到6个月以上在这个时间段内在病毒没有特别明显的变异下我们是相对安全的

金冬雁建议地方疾控中心可以派工作人员到学校进行抗体抽样检测对当地学生的感染情况能做到心中有数若在抽检群体中发现抗体率比较低则可能存在小范围的感染传播风险这个时候就还是要发挥疫苗的作用仍以香港为例子目前香港政府仍继续建议未感染新冠病毒的人群应该尽快接种新冠疫苗保护自身与身边家人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