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釜山电影节:惨淡开场难掩真实力,创投环节仍受中国青睐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釜山电影节:惨淡开场难掩真实力,创投环节仍受中国青睐

虽然受到“限韩令”影响,中国内地缺乏大牌明星压阵,但是仍然有四部华语作品入围“新浪潮”竞赛单元,各影视公司也在釜山创投的各个单元频繁亮相,体现了中国影人在亚洲电影市场的活跃度。

作者:马程

10月6号,釜山电影节悄然开幕。在此前因为政治因素,电影节受到了韩国国内影人协会的联合抵制,又赶上开幕前期台风肆虐,摧毁了搭建好的舞台,导致开幕式红毯上一片萧条。

本届电影节仍然汇集了来自69个国家的301部优秀电影,而“亚洲电影市场”创投环节也是门庭若市,开幕前3日就有多部影片成交。釜山电影节重重压力下不负众望,向各界展现“亚洲第一电影节”应有的实力。

釜山电影节从诞生之日起就聚焦亚洲电影,对于挖掘培养亚洲地区的新人导演做出很大的贡献。贾樟柯曾表示,是釜山电影节最早给了《站台》和《小武》机会,不然他也不会得到今天的成就。

近十年来,随着韩国正在悄悄向亚洲电影产业的龙头地位发展,釜山电影节也逐渐成为韩国电影新导演、新项目的孵化器。韩国拥有从立项资助、拍摄支持到后期补助、联合发行等全产业链的完备惠利条件,吸引了亚洲各国前来寻求合作。

釜山电影节组委会名誉主席金东虎表示,尽管危机重重,这次釜山电影节还是成功地发挥了多年积累的优势,也有机会重新振作,在亚洲影坛继续自己的影响力。“希望电影人和釜山市民积极支持参与,助力电影节在新的20年里再创辉煌。”

虽然受到“限韩令”影响,中国内地缺乏大牌明星压阵,但是仍然有四部华语作品入围“新浪潮”竞赛单元,各影视公司也在釜山创投的各个单元频繁亮相,体现了中国影人在亚洲电影市场的活跃度。在这两年中韩合作、合拍电影的热潮下,中国依然是韩国资金流入、人才和电影输出的重要地区。

联合抵制挡不住百花齐放

釜山电影节受到抵制起源于2014年,釜山市希望电影节组委会能够取消“世越号”沉船事故相关纪录片《潜水钟》的上映,遭到电影节组委会的拒绝。

政府的回应是——将提供给釜山电影节的支援金砍掉一半,监察院也对电影节实施了特别监察。今年3月底,在釜山电影节定期总会上,电影节执行委员长李庸观大举任命68名拥有总会投票权的新委员,进一步招致釜山市政府的不满。 4月,釜山地方法院通过了市政府的诉讼,暂停了委员会68名委员的委员资格。

对此韩国电影人团体表示不满,称政府不应干涉电影节,并以拒绝参加今年釜山电影节的方式抗议。包括《小姐》的导演朴赞郁和《哭声》的导演罗泓轸等都缺席了开幕式。

与此同时,今年参加釜山电影节的华语影片和影人都较往届有所减少,中国内地甚至没有重量级影人参加,只有港台地区的惠英红、任达华、柯震东等人将携《Mrs K》、《再见瓦城》等影片现身。

大师展映单元的四部影片中,有三部来自日本,分别是新海诚的《你的名字》,李相日《愤怒》以及日本心理惊悚大师黑泽清的首部外语片《底片上的女人》。香港导演侯孝贤虽然出席了大师环节,但是没有带来影片。

与国内的抵制不同,好莱坞给予了釜山电影节极大的支持。各大媒体一如既往的进行了细致的报道。美国电影《浴血而战》在釜山举行了大型首映礼,迈尔斯·泰勒等主创悉数到场,同期上映的还有入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科幻电影《降临》。

同时,电影节上还有多部好莱坞电影公司投资的韩国电影上映,包括了福克斯国际投资的《哭声》和华纳兄弟投资的票房冠军影片《密探》。《密探》也是今年代表韩国征战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影片。

在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新浪潮”单元中,有4部华语电影入选。包括了刘震云女儿刘雨霖的长篇处女作《一句顶一万句》,为王学博执导的《清水里的刀子》、臧启武执导的《爸爸的最后选择》和朱贤哲执导的台湾电影《白蚁》,在11部竞赛影片中超过了3成。

此外 ,“亚洲电影之窗单元”也有9部华语电影入围,杜琪峰的《三人行》、张扬的《皮绳上的魂》、赵德胤的《再见瓦城》等都是金马奖的热门影片。青年导演魏书钧的电影《浮世千》也得以入围,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导演入围也体现了釜山挖掘新人的风格。“亚洲短片”单元里还有青年导演郭三皮的《横头道》,以及电影大师蔡明亮和他的御用演员李康生的两部短片《秋日》和《一念》。

从另一方面,釜山电影节入围的301部影片中,也囊括了亚洲各国的优秀电影。过去几年里,来自南亚次大陆的影片在釜山狂刷存在感,今年也有16部印度影片。2部尼泊尔影片和2部不丹影片,1部斯里兰卡影片入选。演员康柯纳·森·沙尔玛的的导演处女座《A Death in the Gunj》、Vijay JAYAPAL的《启示录(Revelations)》等都入选了竞赛单元,聚焦在性别和女权题材。

影展还聚焦了很多来自东南亚的作品。早在2010年,菲律宾导演Sheron Dayoc就凭借移民题材的作品《海之路》得到了新浪潮奖的提名。今年,在年初拿到柏林金熊奖提名的菲律宾导演拉夫·达兹带着影片《悲伤秘密的摇篮曲》来到釜山,还有展现香港菲佣生活的《Sunday Beauty Queen》等纪录片。

“限韩令”限制不了中韩电影市场合作

中韩娱乐行业在“萨德“危机阴影的笼罩下,交流受到了限制。此前也爆出中国大牌明星”集体缺席“电影节开幕式,但是釜山电影节和亚洲电影市场上仍然可以看到拿到中国商家的身影。

包括万达、阿里影业、腾讯影业、合一影业等主要电影公司派出了代表。最受瞩目的还是爱奇艺下属的爱奇艺影业,此番带来了周杰伦担任监制,王大陆、赖雅妍等 明星主演的《一万公里的约定》和张艺兴与韩星郑秀晶主演的《闭嘴!爱吧》,这也是爱奇艺第一次在釜山电影节上亮相。《一万公里的约定》更是甫一亮相就售出了5个地区的发行份额。

“一开始我们确实担心中国电影和商家的缺席,但是从开幕至今,还是有很多中国影人的加盟,他们还是视釜山电影节为推出和引进亚洲佳片的主演战场。”组委会成员Susan Chae表示。

釜山电影节的创投环节一直是中国电影认得福地,此前贾樟柯、王小帅等导演都曾获得过创投基金。近几年来,乌尔善导演的处女作《刀见笑》,柏林电影节银熊奖作品《长江图》等影片也都受益于釜山电影节。2016年“亚洲项目市场(APM)”有来自亚洲各个地区的27部作品入围,其中包括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作品。

合一影业自2014年参加釜山电影节之后,就一直致力于与电影节的深入合作,也联合推动了亚洲项目市场(APM)运作。

2015年,合一影业和釜山电影节合作了MN9计划,每年从亚洲的几个国家中选出四位优秀的大师来拍四部短片,同时也会有四个青年导演来拍四部短片,同时四位大师导演会从这四位青年导演中选出一位比较有潜力的来扶植他拍摄一部大电影。

“跟釜山电影节的合作,其实是我们以整个亚洲作为一个基础来去选择大师和相应的年轻导演,希望能够让他们往中国进行拓展。” 合一影业总裁刘开珞说

合一等很多国内的影视公司,在创投环节,越来越偏重于釜山电影节多于香港电影节了。除了釜山在“培养亚洲新人”多年积攒的优势之外,多元化的投资培养模式也是中国企业看重的一点。

10月9日晚,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在釜山举行了“北京之夜”——2016北京国际电影节釜山推介会。北京国际影视交流促进中心副主任崔岩也表示,在釜山举办推介会,也是旨在借助釜山的平台向更多的国内外电影人发出广泛邀请。

然而,去年有华策影业余NEW共同成立新公司“华策合新”, 腾讯影业与希杰娱乐宣布合作,海润影业在韩国设立分公司等大新闻爆出。相比之下,今年的中国影视公司在釜山可能不会出现大动作。

中韩都有IP热:E-IP环节引关注

中国的IP改编热在韩国也同样适用。有韩国专家认为,虽然“限韩令”对一部分的韩国明星产生了影响,但是并不会影响两国间电影E-IP(娱乐版权)的交易。“如果说好莱坞大片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漫威和DC系列的影响,那在亚洲国家里,韩国的网络漫画,日本的动漫和中国的网络文学都可以成为IP的来源。”

从去年开始,釜山电影节设置了E-IP市场环节,由韩国影视巨头NEW公司独家赞助。今年,有10部优秀的IP作品进入这一环节,从动画片到僵尸题材剧本,类型多样,吸引了很多中国的买家,这也是中韩合拍片盛行的一个体现。

在剧本的“陈述会”上,可以看到很多中国商家的身影,很多韩国导演甚至是专门针对中国市场情况来做陈述。以网络动画《Check-point》为例,韩国创作者Jonathan Kim认为,其中“穿越“题材很适合中国观众,但是却要规避一些其中赌博的场景。他认为这些都是可以在后期合作者进一步商讨的。

近年来,中韩合拍片数量激增,但是口碑和票房却都不尽如人意。合拍片除了中韩共同投资外,还包括了演员、导演输出和技术团队引进等,但是故事老套、演员台词尴尬、电影生产方式不同等问题,让“水土不服”成为合拍片失败的重要原因。E-IP概念的引入和升级,也许可以从源头上提高中韩合作的质量。

三声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釜山电影节:惨淡开场难掩真实力,创投环节仍受中国青睐

虽然受到“限韩令”影响,中国内地缺乏大牌明星压阵,但是仍然有四部华语作品入围“新浪潮”竞赛单元,各影视公司也在釜山创投的各个单元频繁亮相,体现了中国影人在亚洲电影市场的活跃度。

作者:马程

10月6号,釜山电影节悄然开幕。在此前因为政治因素,电影节受到了韩国国内影人协会的联合抵制,又赶上开幕前期台风肆虐,摧毁了搭建好的舞台,导致开幕式红毯上一片萧条。

本届电影节仍然汇集了来自69个国家的301部优秀电影,而“亚洲电影市场”创投环节也是门庭若市,开幕前3日就有多部影片成交。釜山电影节重重压力下不负众望,向各界展现“亚洲第一电影节”应有的实力。

釜山电影节从诞生之日起就聚焦亚洲电影,对于挖掘培养亚洲地区的新人导演做出很大的贡献。贾樟柯曾表示,是釜山电影节最早给了《站台》和《小武》机会,不然他也不会得到今天的成就。

近十年来,随着韩国正在悄悄向亚洲电影产业的龙头地位发展,釜山电影节也逐渐成为韩国电影新导演、新项目的孵化器。韩国拥有从立项资助、拍摄支持到后期补助、联合发行等全产业链的完备惠利条件,吸引了亚洲各国前来寻求合作。

釜山电影节组委会名誉主席金东虎表示,尽管危机重重,这次釜山电影节还是成功地发挥了多年积累的优势,也有机会重新振作,在亚洲影坛继续自己的影响力。“希望电影人和釜山市民积极支持参与,助力电影节在新的20年里再创辉煌。”

虽然受到“限韩令”影响,中国内地缺乏大牌明星压阵,但是仍然有四部华语作品入围“新浪潮”竞赛单元,各影视公司也在釜山创投的各个单元频繁亮相,体现了中国影人在亚洲电影市场的活跃度。在这两年中韩合作、合拍电影的热潮下,中国依然是韩国资金流入、人才和电影输出的重要地区。

联合抵制挡不住百花齐放

釜山电影节受到抵制起源于2014年,釜山市希望电影节组委会能够取消“世越号”沉船事故相关纪录片《潜水钟》的上映,遭到电影节组委会的拒绝。

政府的回应是——将提供给釜山电影节的支援金砍掉一半,监察院也对电影节实施了特别监察。今年3月底,在釜山电影节定期总会上,电影节执行委员长李庸观大举任命68名拥有总会投票权的新委员,进一步招致釜山市政府的不满。 4月,釜山地方法院通过了市政府的诉讼,暂停了委员会68名委员的委员资格。

对此韩国电影人团体表示不满,称政府不应干涉电影节,并以拒绝参加今年釜山电影节的方式抗议。包括《小姐》的导演朴赞郁和《哭声》的导演罗泓轸等都缺席了开幕式。

与此同时,今年参加釜山电影节的华语影片和影人都较往届有所减少,中国内地甚至没有重量级影人参加,只有港台地区的惠英红、任达华、柯震东等人将携《Mrs K》、《再见瓦城》等影片现身。

大师展映单元的四部影片中,有三部来自日本,分别是新海诚的《你的名字》,李相日《愤怒》以及日本心理惊悚大师黑泽清的首部外语片《底片上的女人》。香港导演侯孝贤虽然出席了大师环节,但是没有带来影片。

与国内的抵制不同,好莱坞给予了釜山电影节极大的支持。各大媒体一如既往的进行了细致的报道。美国电影《浴血而战》在釜山举行了大型首映礼,迈尔斯·泰勒等主创悉数到场,同期上映的还有入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科幻电影《降临》。

同时,电影节上还有多部好莱坞电影公司投资的韩国电影上映,包括了福克斯国际投资的《哭声》和华纳兄弟投资的票房冠军影片《密探》。《密探》也是今年代表韩国征战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影片。

在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新浪潮”单元中,有4部华语电影入选。包括了刘震云女儿刘雨霖的长篇处女作《一句顶一万句》,为王学博执导的《清水里的刀子》、臧启武执导的《爸爸的最后选择》和朱贤哲执导的台湾电影《白蚁》,在11部竞赛影片中超过了3成。

此外 ,“亚洲电影之窗单元”也有9部华语电影入围,杜琪峰的《三人行》、张扬的《皮绳上的魂》、赵德胤的《再见瓦城》等都是金马奖的热门影片。青年导演魏书钧的电影《浮世千》也得以入围,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导演入围也体现了釜山挖掘新人的风格。“亚洲短片”单元里还有青年导演郭三皮的《横头道》,以及电影大师蔡明亮和他的御用演员李康生的两部短片《秋日》和《一念》。

从另一方面,釜山电影节入围的301部影片中,也囊括了亚洲各国的优秀电影。过去几年里,来自南亚次大陆的影片在釜山狂刷存在感,今年也有16部印度影片。2部尼泊尔影片和2部不丹影片,1部斯里兰卡影片入选。演员康柯纳·森·沙尔玛的的导演处女座《A Death in the Gunj》、Vijay JAYAPAL的《启示录(Revelations)》等都入选了竞赛单元,聚焦在性别和女权题材。

影展还聚焦了很多来自东南亚的作品。早在2010年,菲律宾导演Sheron Dayoc就凭借移民题材的作品《海之路》得到了新浪潮奖的提名。今年,在年初拿到柏林金熊奖提名的菲律宾导演拉夫·达兹带着影片《悲伤秘密的摇篮曲》来到釜山,还有展现香港菲佣生活的《Sunday Beauty Queen》等纪录片。

“限韩令”限制不了中韩电影市场合作

中韩娱乐行业在“萨德“危机阴影的笼罩下,交流受到了限制。此前也爆出中国大牌明星”集体缺席“电影节开幕式,但是釜山电影节和亚洲电影市场上仍然可以看到拿到中国商家的身影。

包括万达、阿里影业、腾讯影业、合一影业等主要电影公司派出了代表。最受瞩目的还是爱奇艺下属的爱奇艺影业,此番带来了周杰伦担任监制,王大陆、赖雅妍等 明星主演的《一万公里的约定》和张艺兴与韩星郑秀晶主演的《闭嘴!爱吧》,这也是爱奇艺第一次在釜山电影节上亮相。《一万公里的约定》更是甫一亮相就售出了5个地区的发行份额。

“一开始我们确实担心中国电影和商家的缺席,但是从开幕至今,还是有很多中国影人的加盟,他们还是视釜山电影节为推出和引进亚洲佳片的主演战场。”组委会成员Susan Chae表示。

釜山电影节的创投环节一直是中国电影认得福地,此前贾樟柯、王小帅等导演都曾获得过创投基金。近几年来,乌尔善导演的处女作《刀见笑》,柏林电影节银熊奖作品《长江图》等影片也都受益于釜山电影节。2016年“亚洲项目市场(APM)”有来自亚洲各个地区的27部作品入围,其中包括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作品。

合一影业自2014年参加釜山电影节之后,就一直致力于与电影节的深入合作,也联合推动了亚洲项目市场(APM)运作。

2015年,合一影业和釜山电影节合作了MN9计划,每年从亚洲的几个国家中选出四位优秀的大师来拍四部短片,同时也会有四个青年导演来拍四部短片,同时四位大师导演会从这四位青年导演中选出一位比较有潜力的来扶植他拍摄一部大电影。

“跟釜山电影节的合作,其实是我们以整个亚洲作为一个基础来去选择大师和相应的年轻导演,希望能够让他们往中国进行拓展。” 合一影业总裁刘开珞说

合一等很多国内的影视公司,在创投环节,越来越偏重于釜山电影节多于香港电影节了。除了釜山在“培养亚洲新人”多年积攒的优势之外,多元化的投资培养模式也是中国企业看重的一点。

10月9日晚,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在釜山举行了“北京之夜”——2016北京国际电影节釜山推介会。北京国际影视交流促进中心副主任崔岩也表示,在釜山举办推介会,也是旨在借助釜山的平台向更多的国内外电影人发出广泛邀请。

然而,去年有华策影业余NEW共同成立新公司“华策合新”, 腾讯影业与希杰娱乐宣布合作,海润影业在韩国设立分公司等大新闻爆出。相比之下,今年的中国影视公司在釜山可能不会出现大动作。

中韩都有IP热:E-IP环节引关注

中国的IP改编热在韩国也同样适用。有韩国专家认为,虽然“限韩令”对一部分的韩国明星产生了影响,但是并不会影响两国间电影E-IP(娱乐版权)的交易。“如果说好莱坞大片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漫威和DC系列的影响,那在亚洲国家里,韩国的网络漫画,日本的动漫和中国的网络文学都可以成为IP的来源。”

从去年开始,釜山电影节设置了E-IP市场环节,由韩国影视巨头NEW公司独家赞助。今年,有10部优秀的IP作品进入这一环节,从动画片到僵尸题材剧本,类型多样,吸引了很多中国的买家,这也是中韩合拍片盛行的一个体现。

在剧本的“陈述会”上,可以看到很多中国商家的身影,很多韩国导演甚至是专门针对中国市场情况来做陈述。以网络动画《Check-point》为例,韩国创作者Jonathan Kim认为,其中“穿越“题材很适合中国观众,但是却要规避一些其中赌博的场景。他认为这些都是可以在后期合作者进一步商讨的。

近年来,中韩合拍片数量激增,但是口碑和票房却都不尽如人意。合拍片除了中韩共同投资外,还包括了演员、导演输出和技术团队引进等,但是故事老套、演员台词尴尬、电影生产方式不同等问题,让“水土不服”成为合拍片失败的重要原因。E-IP概念的引入和升级,也许可以从源头上提高中韩合作的质量。

三声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