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曾经“狂飙”全国的“小灵通”,为何突然消失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曾经“狂飙”全国的“小灵通”,为何突然消失了?

“远看像是发神经的,近看却是拿小灵通的。”

文|正解局

最近爆火的电视剧《狂飙》里,有一个细节很有意思。

高家兄弟靠卖“小灵通”,真正赚到了“第一桶金”。

剧中,兄弟俩开的“强盛小灵通”店开业

随后哥哥高启强的建筑生意越做越大,弟弟高启盛还一直在卖“小灵通”。

如果高启盛当初不是因为卖“小灵通”被坑,他可能就不会想到要靠贩毒来弥补损失;如果高启盛没有涉毒,或许也不会害死那么多人,导致兄弟俩最终都走上了不归路……

小灵通,成了剧情走势的关键。

现在说到小灵通,可能很多00后,都没听说过。

那么,在全国红极一时的“小灵通”,为什么会突然衰败?

上世纪90年代初,曾在贝尔实验室工作过的吴鹰、黄晓庆合伙创业,创立了斯达康公司。

不久后,两人回国,带着新公司一同加入了陆弘亮创立的Unitech公司,拿到了软银孙正义投资的3000万人民币后,UT斯达康公司正式成立,吴鹰任CEO,陆宏亮担任总裁。

UT斯达康的核心技术来自日本通信巨头NTT开发的Personal Handy Phone System,简称PHS,中文名是“个人移动通信系统”,也叫“手持式无线电话系统”。

吴鹰对科幻作家叶永烈早年撰写的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印象深刻,为了方便人们记住,便将此技术起名为“小灵通”。

“小灵通”的名字来自科幻书《小灵通漫游未来》

事实上,“小灵通”技术是个杂糅业务。

因为使用的载体像是个手机,可使用的却是固定电话的网络,实际就是一台可以移动和随身携带的座机。

从纯技术角度来说,“小灵通”采用的是微蜂窝技术,不支持移动通信的全程全网技术,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种相对落后的技术。

但是,“小灵通”风靡全国,完全来自一个历史契机。

2000年,中国移动与中国电信已分家,变成移动、联通与电信三家公司。

移动和联通当时有自营的移动通信业务,日子过得很滋润;可电信没有移动通信牌照,只能悻悻地看着另外那哥俩“喝酒吃肉”,电信一直想找出能媲美移动通信业务的新项目。

剧中,高启盛撺掇哥哥投资开店,提到浙江正试点“小灵通”,很贴近现实,因为“小灵通”当时就是从浙江才逐渐推广到了全国。

电信和移动分家前,浙江余杭电信局局长徐福新曾去过日本考察,了解过PHS技术,他对这种“可以无线通讯,又不需要无线通讯牌照”的新技术十分感兴趣。

于是,余杭电信与UT斯达康(UTstarcom)公司合作,正式推出“小灵通”业务。

“小灵通”业务为单向收费,月租费20元,资费每分钟0.2元,十分诱人。

要知道,当时的移动通信还是双向收费,资费每分钟0.5元,这还不算平均售价近万元的手机费用。

“小灵通”业务不仅送手机,还有不同套餐可以选择,总体价格和固话业务差不多,远低于移动和联通。

UT斯达康推出的“小灵通”手机

彼时,普通城镇职工的最低基本工资标准还不到500元每月。

这样一比较,“小灵通”的价格优势就很明显,自然受到许多工薪族的欢迎。

很快,价廉物美的“小灵通”业务被电信和网通相中,在全国范围开始推广应用。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2002年8月,“小灵通”在中国大陆200多个地市开通,网上用户数超过600万。

到了2006年10月,“小灵通”用户数量达到历史顶峰,在中国大陆拥有9341万用户,全球用户量突破了1亿。

那时,许多卖“小灵通”终端(小灵通手机)的经营者,只要有渠道拿到现货,就能坐等数钱数到手软。

所以,高启盛乘胜追击,铺货几十万台“小灵通”,倒也不能说他决策失误。

那么,为何仅仅数年时间,红火一时的“小灵通”突然就不“灵”了呢?

用过“小灵通”的人都应该记得,“小灵通”有个戏称叫“YYC”(喂,喂?艹)。

原因就是“小灵通”的信号实在太烂了,网上曾出现了无数吐槽“小灵通”通信差的段子:

“手拿小灵通,站在风雨中,昂首又挺胸,就是打不通。”

“远看像是发神经的,近看却是拿小灵通的。”

《狂飙》中也曾多次拿“小灵通”信号不好来吐槽

因为缺乏基站,“小灵通”在功能上始终和手机存在差距,无法像手机那样随意漫游通话,只是固话的补充和延伸。

没办法,“小灵通”信号差是因为“先天不足”,只是一个时代的短期替代产品。

“小灵通”畅销时正值2G时代,全球电信行业已开始采用GSM/CDMA网络。

中国电信行业虽然选择了GSM技术,铺设了全球最大的两张GSM网络,但由于当时国内移动通信产业起步较晚,在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方面均处于落后地位。

在此期间,电信和网通虽说早就知道“小灵通”在技术上存在不足,但由于眼馋移动和联通靠手机赚到大钱,也就闭着眼先捞一笔再说。

依靠“小灵通”技术,UT斯达康年营收超过210亿,不仅成功上市,其市值也一度超过IT巨头思科公司,带动各大通信厂商纷纷加入“小灵通”终端市场的争夺战。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华为市场部也曾跟风推出过“小灵通”业务,效益比任何部门都要好。

但是,任正非认为小灵通的PHS技术已经过时,无法引领未来的通讯技术,提出“猪养得太肥了就不哼哼了,快钱赚惯了就不习惯赚慢钱了……”

在他的强烈反对下,华为最终放弃了“小灵通”业务,为此损失了几十亿。

在任正非的坚持下,华为最终放弃了“小灵通”业务

或许,任正非已经看到,靠“小灵通”能赚到“快钱”不假,但其真正问题并不只是技术落后,而是采用的TDD制式,使用1900-1920MHz的通信频段,这才是最致命的。

2009年2月3日,工信部发文表示,明确要求所有1900MHz-1920MHz频段无线接入系统应于2011年底前完成清频退网工作,以确保不对1880MHz-1900MHz频段的TD-SCDMA系统产生有害干扰,这个TD-SCDMA就是3G技术。

不仅如此,由于联发科的TurnKey方案,让手机跑步进入“千元时代”,性能也远好于“小灵通”。

而且,那时移动的“全球通”客户套餐早已实现了单向收费。

甚至,在电信新推出的手机套餐中,“天翼”资费优惠最低降至0.06元/分钟,比“小灵通”0.2元/分钟还要便宜。

通话价格便宜一直是“小灵通”的最大优势,可移动与电信祭出的这记“绝杀”,彻底让其没了活路 。

2011年1月1日,“小灵通”正式退市,为通讯新宠3G让路。

许多曾囤积了大量“小灵通”终端的销售商一直抱有幻想,总觉得用户基数巨大,不可能真正退网。

可时代洪流永远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不断更新迭代移动通信技术,最终让“高启盛”们输得一败涂地。

即使昔日靠“小灵通”赚得盆满钵满的UT斯达康,也同样没逃脱没落的命运。

UT斯达康靠“小灵通”成功上市后,吴鹰立即率领团队投入了3G技术的研发。

此时,3G技术主要有WCDMA和CDMA2000两种标准,技术几乎差不多。

出现两种不同的标准,根本原因是这两种技术背后有着不同的利益集团。

WCDMA是欧盟继GSM后提出的,美国不甘心被欧盟牵着鼻子走,所以提出了CDMA2000标准。

因此,为了不被欧美国家牵着鼻子走,中国研发出了TD-SCDMA技术,并被国际电信联盟正式确定为3G国际标准之一,成为我国移动通信领域的重大突破。

虽然TD-SCDMA同样存在各种不足,随后被更成熟的TD-LTE(4G)技术代替,但从当时移动互联网尚在发展的背景看,TD-SCDMA技术确实更符合中国当时移动通信和网络资源配置与信号传输的状况。

由于TD-SCDMA与WCDMA有一定技术差异,吴鹰觉得WCDMA技术才是中国未来可能采用的通信行业标准,为此不惜“豪赌”一把,拼命砸钱在美国、韩国等地收购研发企业,试图实现从技术到设备“一锅端”。

这其实与当初华为任正非的思路完全一样,可由于立场不同,结果自然不同。

华为不仅潜心研发最新的TD-SCDMA技术,还用研发好的相应设备,直接选择与中国电信合作。

2006年,中国信息产业部正式宣布,TD-SCDMA作为我国的通信行业标准。

吴鹰这才醒悟自己“下错了注”,宣布放弃之前的WCDMA方案,改为支持TD-SCDMA。

可惜赌局就是赌局,赔了十多亿的吴鹰被UT斯达康罢免,无奈出局。

赶走了吴鹰,UT斯达康在投资上越发摇摆不定,虽说曾在IPTV、手机及其他业务上进行过投资,但面对华为以及海外手机巨头的进入,每况愈下,最终失去了转型的机会,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

选对路也顶住诱惑的华为,最终在3G时代迎来爆发,成为民企中的佼佼者,现在已是国内通信科技产业里的中流砥柱。

正是因为我国在TD-SCDMA时代积累了大量标准和产业发展的经验,才能自主提出TD-LTE-A这样的4G标准,并被国际电信联盟接受,与LTE-A FDD一起被采纳为4G标准,并再次引领全球5G市场。

从“小灵通”的兴衰史不难发现,中国通信产业的发展,走别人的路,永远得不到核心竞争力,唯有创新才有出路。

所有的传奇,不在于短暂的辉煌,而在于那份坚守的初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曾经“狂飙”全国的“小灵通”,为何突然消失了?

“远看像是发神经的,近看却是拿小灵通的。”

文|正解局

最近爆火的电视剧《狂飙》里,有一个细节很有意思。

高家兄弟靠卖“小灵通”,真正赚到了“第一桶金”。

剧中,兄弟俩开的“强盛小灵通”店开业

随后哥哥高启强的建筑生意越做越大,弟弟高启盛还一直在卖“小灵通”。

如果高启盛当初不是因为卖“小灵通”被坑,他可能就不会想到要靠贩毒来弥补损失;如果高启盛没有涉毒,或许也不会害死那么多人,导致兄弟俩最终都走上了不归路……

小灵通,成了剧情走势的关键。

现在说到小灵通,可能很多00后,都没听说过。

那么,在全国红极一时的“小灵通”,为什么会突然衰败?

上世纪90年代初,曾在贝尔实验室工作过的吴鹰、黄晓庆合伙创业,创立了斯达康公司。

不久后,两人回国,带着新公司一同加入了陆弘亮创立的Unitech公司,拿到了软银孙正义投资的3000万人民币后,UT斯达康公司正式成立,吴鹰任CEO,陆宏亮担任总裁。

UT斯达康的核心技术来自日本通信巨头NTT开发的Personal Handy Phone System,简称PHS,中文名是“个人移动通信系统”,也叫“手持式无线电话系统”。

吴鹰对科幻作家叶永烈早年撰写的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印象深刻,为了方便人们记住,便将此技术起名为“小灵通”。

“小灵通”的名字来自科幻书《小灵通漫游未来》

事实上,“小灵通”技术是个杂糅业务。

因为使用的载体像是个手机,可使用的却是固定电话的网络,实际就是一台可以移动和随身携带的座机。

从纯技术角度来说,“小灵通”采用的是微蜂窝技术,不支持移动通信的全程全网技术,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种相对落后的技术。

但是,“小灵通”风靡全国,完全来自一个历史契机。

2000年,中国移动与中国电信已分家,变成移动、联通与电信三家公司。

移动和联通当时有自营的移动通信业务,日子过得很滋润;可电信没有移动通信牌照,只能悻悻地看着另外那哥俩“喝酒吃肉”,电信一直想找出能媲美移动通信业务的新项目。

剧中,高启盛撺掇哥哥投资开店,提到浙江正试点“小灵通”,很贴近现实,因为“小灵通”当时就是从浙江才逐渐推广到了全国。

电信和移动分家前,浙江余杭电信局局长徐福新曾去过日本考察,了解过PHS技术,他对这种“可以无线通讯,又不需要无线通讯牌照”的新技术十分感兴趣。

于是,余杭电信与UT斯达康(UTstarcom)公司合作,正式推出“小灵通”业务。

“小灵通”业务为单向收费,月租费20元,资费每分钟0.2元,十分诱人。

要知道,当时的移动通信还是双向收费,资费每分钟0.5元,这还不算平均售价近万元的手机费用。

“小灵通”业务不仅送手机,还有不同套餐可以选择,总体价格和固话业务差不多,远低于移动和联通。

UT斯达康推出的“小灵通”手机

彼时,普通城镇职工的最低基本工资标准还不到500元每月。

这样一比较,“小灵通”的价格优势就很明显,自然受到许多工薪族的欢迎。

很快,价廉物美的“小灵通”业务被电信和网通相中,在全国范围开始推广应用。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2002年8月,“小灵通”在中国大陆200多个地市开通,网上用户数超过600万。

到了2006年10月,“小灵通”用户数量达到历史顶峰,在中国大陆拥有9341万用户,全球用户量突破了1亿。

那时,许多卖“小灵通”终端(小灵通手机)的经营者,只要有渠道拿到现货,就能坐等数钱数到手软。

所以,高启盛乘胜追击,铺货几十万台“小灵通”,倒也不能说他决策失误。

那么,为何仅仅数年时间,红火一时的“小灵通”突然就不“灵”了呢?

用过“小灵通”的人都应该记得,“小灵通”有个戏称叫“YYC”(喂,喂?艹)。

原因就是“小灵通”的信号实在太烂了,网上曾出现了无数吐槽“小灵通”通信差的段子:

“手拿小灵通,站在风雨中,昂首又挺胸,就是打不通。”

“远看像是发神经的,近看却是拿小灵通的。”

《狂飙》中也曾多次拿“小灵通”信号不好来吐槽

因为缺乏基站,“小灵通”在功能上始终和手机存在差距,无法像手机那样随意漫游通话,只是固话的补充和延伸。

没办法,“小灵通”信号差是因为“先天不足”,只是一个时代的短期替代产品。

“小灵通”畅销时正值2G时代,全球电信行业已开始采用GSM/CDMA网络。

中国电信行业虽然选择了GSM技术,铺设了全球最大的两张GSM网络,但由于当时国内移动通信产业起步较晚,在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方面均处于落后地位。

在此期间,电信和网通虽说早就知道“小灵通”在技术上存在不足,但由于眼馋移动和联通靠手机赚到大钱,也就闭着眼先捞一笔再说。

依靠“小灵通”技术,UT斯达康年营收超过210亿,不仅成功上市,其市值也一度超过IT巨头思科公司,带动各大通信厂商纷纷加入“小灵通”终端市场的争夺战。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华为市场部也曾跟风推出过“小灵通”业务,效益比任何部门都要好。

但是,任正非认为小灵通的PHS技术已经过时,无法引领未来的通讯技术,提出“猪养得太肥了就不哼哼了,快钱赚惯了就不习惯赚慢钱了……”

在他的强烈反对下,华为最终放弃了“小灵通”业务,为此损失了几十亿。

在任正非的坚持下,华为最终放弃了“小灵通”业务

或许,任正非已经看到,靠“小灵通”能赚到“快钱”不假,但其真正问题并不只是技术落后,而是采用的TDD制式,使用1900-1920MHz的通信频段,这才是最致命的。

2009年2月3日,工信部发文表示,明确要求所有1900MHz-1920MHz频段无线接入系统应于2011年底前完成清频退网工作,以确保不对1880MHz-1900MHz频段的TD-SCDMA系统产生有害干扰,这个TD-SCDMA就是3G技术。

不仅如此,由于联发科的TurnKey方案,让手机跑步进入“千元时代”,性能也远好于“小灵通”。

而且,那时移动的“全球通”客户套餐早已实现了单向收费。

甚至,在电信新推出的手机套餐中,“天翼”资费优惠最低降至0.06元/分钟,比“小灵通”0.2元/分钟还要便宜。

通话价格便宜一直是“小灵通”的最大优势,可移动与电信祭出的这记“绝杀”,彻底让其没了活路 。

2011年1月1日,“小灵通”正式退市,为通讯新宠3G让路。

许多曾囤积了大量“小灵通”终端的销售商一直抱有幻想,总觉得用户基数巨大,不可能真正退网。

可时代洪流永远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不断更新迭代移动通信技术,最终让“高启盛”们输得一败涂地。

即使昔日靠“小灵通”赚得盆满钵满的UT斯达康,也同样没逃脱没落的命运。

UT斯达康靠“小灵通”成功上市后,吴鹰立即率领团队投入了3G技术的研发。

此时,3G技术主要有WCDMA和CDMA2000两种标准,技术几乎差不多。

出现两种不同的标准,根本原因是这两种技术背后有着不同的利益集团。

WCDMA是欧盟继GSM后提出的,美国不甘心被欧盟牵着鼻子走,所以提出了CDMA2000标准。

因此,为了不被欧美国家牵着鼻子走,中国研发出了TD-SCDMA技术,并被国际电信联盟正式确定为3G国际标准之一,成为我国移动通信领域的重大突破。

虽然TD-SCDMA同样存在各种不足,随后被更成熟的TD-LTE(4G)技术代替,但从当时移动互联网尚在发展的背景看,TD-SCDMA技术确实更符合中国当时移动通信和网络资源配置与信号传输的状况。

由于TD-SCDMA与WCDMA有一定技术差异,吴鹰觉得WCDMA技术才是中国未来可能采用的通信行业标准,为此不惜“豪赌”一把,拼命砸钱在美国、韩国等地收购研发企业,试图实现从技术到设备“一锅端”。

这其实与当初华为任正非的思路完全一样,可由于立场不同,结果自然不同。

华为不仅潜心研发最新的TD-SCDMA技术,还用研发好的相应设备,直接选择与中国电信合作。

2006年,中国信息产业部正式宣布,TD-SCDMA作为我国的通信行业标准。

吴鹰这才醒悟自己“下错了注”,宣布放弃之前的WCDMA方案,改为支持TD-SCDMA。

可惜赌局就是赌局,赔了十多亿的吴鹰被UT斯达康罢免,无奈出局。

赶走了吴鹰,UT斯达康在投资上越发摇摆不定,虽说曾在IPTV、手机及其他业务上进行过投资,但面对华为以及海外手机巨头的进入,每况愈下,最终失去了转型的机会,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

选对路也顶住诱惑的华为,最终在3G时代迎来爆发,成为民企中的佼佼者,现在已是国内通信科技产业里的中流砥柱。

正是因为我国在TD-SCDMA时代积累了大量标准和产业发展的经验,才能自主提出TD-LTE-A这样的4G标准,并被国际电信联盟接受,与LTE-A FDD一起被采纳为4G标准,并再次引领全球5G市场。

从“小灵通”的兴衰史不难发现,中国通信产业的发展,走别人的路,永远得不到核心竞争力,唯有创新才有出路。

所有的传奇,不在于短暂的辉煌,而在于那份坚守的初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