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
自2009年成立以来,为确保粮食绿色优质,青岛清原公司一直致力于把现代科技技术与传统农耕文明结合,通过农业生物科技实现农业可持续的绿色低碳发展。
近年来,青岛清原公司借助总部所在地青岛自贸片区、中德生态园打造的生命健康产业生态圈优势,持续加大对高效绿色除草剂新化合物、新产品的研发投入。
2月26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绿色除草剂新品种创制与产业化应用”项目启动会暨年度总结会在青岛召开。中国工程院朱有勇院士、陈剑平院士、张洪程院士、康振生院士、柏连阳院士、宋宝安院士出席会议。
据悉, “绿色除草剂新品种创制与产业化应用”项目由青岛清原公司牵头,联合贵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湖南省农科院等十余家院校、企业共同开展。项目主攻抗性杂草防治,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面源、重金属污染防控和绿色投入品研发”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之一。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杂草危害造成的粮食损失多达3700万吨,使用除草剂是防除杂草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但随着除草剂长期大量使用,抗除草剂杂草种类呈现逐渐爆发趋势。该项目针对传统除草剂失效、替代品种短缺,作物品种复杂、轮作套种频繁等实际问题,以除草剂新靶标发现和新结构分子设计为切入点,创新除草剂清洁生产、高工效制剂研发、田间减量控害等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技术,加速除草剂新品种创制。
现场,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副书记、青岛自贸片区管委主任赵士玉在致辞中对到场的院士专家表示欢迎。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一级巡视员朱恩林在致辞中表示,当前除草剂领域仍然以草甘膦等老旧除草剂为主,抗性杂草问题日渐突出,除草剂创制应用面临挑战。“本次项目是科研机构、大学、企业共同携手,这是非常好的农药创新研发模式,希望项目能解决除草剂方面的重大课题,创制出更多更好的除草剂品种,为世界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会上,项目相关负责人围绕项目实施背景及立项意义、目标设置及技术路线、研究内容及进度等内容进行了汇报。5个课题负责人也分别汇报了课题实施方案和最新进展。项目咨询专家组则对项目的实施方案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希望项目组坚持目标导向,做好统筹,加强各课题间交流协作,高质量、高水平完成项目各项任务的同时,要深入田间,加强应用技术的研发,真正把项目成果写在中国大地上,为绿色除草剂的研发创制贡献年轻的力量。
“这个项目是农业面源专项中第一个启动的项目,也是一个企业创新联合体项目,希望项目能够发挥产学研结合的优势,更好地发挥企业创新主体的作用,打造成样板项目。”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副处长徐长春表示,项目组要加强标志性成果的凝练,在研发过程中把成果落地,真正服务产业发展,为作物增产增收和质量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活动当天,中国工程院柏连阳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在清原创新中心举行。仪式完成后,院士、专家一行还参观了清原创新中心。
清原创新中心是亚洲现有的最大的作物科学研发中心,拥有实验室7万平方米,各类温室超过10万平。研发中心拥有完善的研发管理体系 和一流的设施设备,GLP实验室(产品化学, 代谢,环境,残留)通过OECD认证。
清原拥有全球第五大作物科学研发团队。在新农药创制领域,清原已在中国商业化环吡氟草酮、双唑草酮、苯唑氟草酮和三唑磺草酮等四大专利化合物,氟氯氨草酯、氟草啶、氟砜草胺已于2022年在柬埔寨获批登记,预计2024年在中国实现商业化。在生物技术性状开发领域,清原开发了耐自有专利除草剂氟草啶、氟氯氨草酯的抗性基因并申请了专利,配套发掘了一大批抗虫,抗病新基因、新技术,均已申请专利。此外,清原建立了领先的玉米现代商业流程化育种体系,在全国4大玉米主产区建立了7个育种站,玉米育种已实现全程机械化与信息化。2022年,清原自主创制的21个玉米新品种进入区域试验阶段,预计2024年部分品种获得审定证书,陆续进入市场。
来源:推广
最新更新时间:02/27 14:2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