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辛圆
消费被认为是拉动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但消费增长的动力来源于居民收入的增加,尤其是占人口大多数的中低收入者。
国家统计局周二发布的《202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按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2022年,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3.2%,比5.0%的全国平均水平低1.8个百分点,中间偏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7%,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3个百分点。
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是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收入水平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平均分为五个等份,处于最低20%的收入家庭为低收入组,依此类推依次为中间偏下收入组、中间收入组、中间偏上收入组、高收入组。
2022年,中间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30598元,同比增长5.3%;中间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47397元,同比增长5.4%;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90116元,同比增长5.0%。
低收入和中间偏下收入组2022年收入增速较慢或许和疫情冲击有关。2022年,疫情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多个经济重镇反复,各地也都执行了较为严格的限制措施,这给线下接触性服务业带来较大冲击,而低收入者大多在这些行业就业。
如果把时间线拉长到近三年,低收入群体收入涨幅也是最慢的。根据界面新闻的计算,2020-2022年,低收入群体收入平均增速仅为5.2%,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中间偏下收入组、中间收入组、中间偏上收入组、高收入组低1.1、1.8、1.7、1.3和0.5个百分点。
此外,2022年,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低收入组的近10.5倍,而2021年和2020年分别为10.3倍和10.2倍,收入差距亦呈现扩大趋势。
2023年,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将更加依赖内需,无论是去年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还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将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重要位置。
根据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的预测,从“三驾马车”来看,2023年投资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将从去年的1.5个百分点升至2个百分点,净出口从0.5个百分点下降至-0.5个百分点,而消费将从1个百分点跳升至4.1个百分点。
此前接受界面新闻采访的分析师普遍认为,要促进消费,从根本上要稳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从而做到让人有钱可花、有钱愿花。
最近一段时间,多个政府部门“喊话”,要求多举措增加居民收入,挖掘消费潜力。
财政部网站2月22日刊发财政部部长刘昆在2022年12月29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的发言。刘昆强调,在推动稳定就业、依靠就业创造收入的同时,要加大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提高消费倾向高、但受疫情影响大的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
国家发改委2月16日在《求是》杂志刊文称,综合施策释放消费潜力,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改善消费环境和条件,全面促进消费提质升级,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服务等消费,培育线上线下融合等新型消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