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旗帜财经 玄青
萌宠经济火了,即是意料之中,又是情理之外。今年,我国迎来首次人口负增长,人口在减少,宠物却在增多,人们为自己花的钱不舍得,但为宠物却愿意一掷千金,背后隐藏的“掘金”点如何串联成线?
一开年,萌宠经济就被推上风口,成为新消费主义中的“明星”,同时,该产业的各项数据也是即亮眼又能打。实际上,萌宠经济已在国内发展了十来年了,为何在今年异军突起?笔者认为,这与“它经济”泛娱乐化、附属性强、商业形态灵活有很大关系。
01 曾资本加持,商圈萌宠体验成“吸金点”
这波萌宠潮从哪里火了?不单单是宠物交易、食品、托管、医疗等主产业链的丰富,更是商业形态的更迭,换句话说,是商业运营模式的周期性“脱壳”带来的主动性投好。商圈如何留住“90后、00后”,如何延长人均停留时间?如何增加餐饮类、娱乐类、亲子类附加值?如何将勾起消费者情感消费需求?宠物成为一个恰到时机的“入口”。
往往,一阵铺天盖地式的增长或因网红爆款出圈的路子,都与风投资本有关。这次,也不例外。
萌宠体验店迅速扩张。几乎在北京的各大中心商圈,萌宠+茶饮、+萌宠+亲子、萌宠+文创等新场景百花竞逐。
比如北京通州新开的一家餐厅,它最大的特色叫“有毛之地”,其实就是店主养了两只鸭子,顾客就餐时被鸭子游水环绕,满足顾客的猎奇心理。
后海有很多酒吧改良成咖啡厅,将宠物与下午茶相融合,顾客可以边撸猫撸狗边享受宁静时光。
北京朝阳大悦城的“猫小院主题餐厅”侧重于消费者社交互动的功能,可以在宽敞舒适的空间内和有着相似兴趣的爱猫人士分享互动。
天津大悦城设立了全国首个宠物友好型街区“旺街”。采取“规模化”打法,集宠物消费、接待、照护为一体,改变了宠物经济的主次地位,不再把宠物当做产品本身或归属物来服务,而是作为“主体”服务对象。具有颠覆性意义。
文创则更有意思了,从星巴克到故宫研究院,从盲盒到私人订制,都不约而同盯上了“动物”大IP,而且推出后都小爆了一把。去年,琳娜贝尔潮玩的价格甚至超过茅台,可见萌宠经济市场,有那么一圈狂热粉在“打底”。
受益于宠物赛道持续向好的行情推动,投融资事件频发。截止2022年底数据,豆柴宠物获金鼎资本A+轮投资,瑞辰宠物获爱尔眼科、晨壹投资战略投资;帅克宠物获5.00亿元人民币Pre-IPO轮投资……艾瑞咨询的预测数据则显示,到今年,我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或达4456亿元。
布局宠物行业的集团企业也不再少数。早在2015年,新希望集团就投资了宠物电商平台“乐宠”;禾丰食品投资了主打宠物医疗、食品、药品贸易的派美特宠物;专注于兽药领域的瑞普生物,也利用域内优势,在2017年以4500万元增资了从事宠物医院连锁运营和管理的瑞派宠物。这些“同源”企业的投资,扩大巩固了产业链下游,也希望能“早日铺路”,以期占据未来萌宠市场的大份额。
2022年至今,国内宠物相关获投企业共32家,涉及宠物食品、用品、服务、医疗等多个方面,参投机构不乏小米、顺为资本、阿米巴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
02 富二代拿什么勾起“90、00”消费欲
过去,年轻人的消费中心是娱乐、轻奢、低端餐饮。而现在,年轻人画风突变,消费往曲线往两边跑,一边高度“务实”,另一边极度“务虚”。
去年618购物狂欢节数据显示,米面粮油、健身器材、速食快餐占据了00后购物车的C位,而精神消费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盲盒、剧本杀、个性理财等,而这些产品都相继“自觉”加入了萌宠元素。
“这种带有文化滤镜的体验式消费,正成为年轻人的消潮流。因为现在的年轻人不缺乏物质保障,更注重健康、精致和个性等悦己的情感诉求,特别是关注逆主流化的小众产品。”有专家表示。
在疫情期间,消费降级明显,但萌宠资方逆市上扬,敢于将大量资金进行创投,正是来源于这一领域“消费升级”的独特态势。
2020年1月1日,全国首家宠物鲜食甜品烘焙快餐店,Go Fine鲜宠粮驻进成都市武侯区,创新为宠物定制和配送“鲜食”。
大型宠物商超极宠家JACKPET、dogway狗道等大规模开店,网罗美容洗护、商品零售、宠物互动、宠物医疗等一揽子项目,意在“铺天盖地”,迅速抢占宠物大型商超头把交椅。
另外,我国每年有300万只宠物去世,平均每天就有近一万只宠物离开这个世界。宠物殡葬因此成“刚需” ,一次服务收费在499-5999元之间不等,包含上门接收、整理仪容、骨灰祈福等项目,这个价格不包含火化费用,火化还需按照体重收400-1500元不等。
“前期大概10万左右就能开店,利润率大概在60%-70%的样子”。创业者表示宠物殡葬成本不高,回本周期较长,但利润却很可观不过。
“这是一个头部空置,但潜力巨大、且能快速上手的赛道。”一位从事宠物用品的经验者认为,萌宠经济是一个相对“闭环”的运营,受政策、上下游、金融市场的影响较小,只要宠物养育基数稳定,就能持续投下去。“当然,如果同质化的东西太多,体现不出专业优势,很快就会被淘汰,现在正是市场等级与秩序产生的雏形期。”
03 热经济背后的“冷”人生
头部电商主播李佳琦曾透露,自己的狗狗Never正在学校上学,主修治愈学,已经开始参加治愈犬的活动。
李雪琴也曾在抖音上称,宠物狗“老金”顺利从宠物学校毕业,综合评分80分。
哪类人成为宠物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中国宠物消费洞察报告》显示,90后宠物主占比最高,且普遍高学历、高收入。2021年,35%的宠物主月收入超过10000元。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95后养宠人士花销为90后的2.1倍。
有趣现象是,男性养宠人群上升明显,占比近四成。对应的选择性变化是——猫经济稳步上升,2021年已经超过宠物狗,成为“国民第一宠物”。
“宠物主多为高学历、高收入,近六成是企业白领,节奏快、压力大的工作状态催生其解压需求,而宠物自带的陪伴属性能够帮助他们治愈自己、舒缓身心。”有调研报告指出,不仅仅是北上广,新一线城市也分走了三成的宠物市场,其中江苏养宠人群占11.4%,成为养宠第一大省。
而随着空巢(青年、老年)人群和丁克家庭的增加,将宠物视为家庭成员成为更多人的选择。
在搜索栏里输入“为什么养宠物”,搜索结果频率很高的一个词是“治愈”。“打开房门,小泰迪犬Lucky高兴得摇头晃脑,一边呜呜叫着,一边扑过来。在这一刻,我感觉在小狗的眼里,我就是全部,那种对自我的怀疑会因为这种被需要的感觉慢慢抹平。”一名找工作屡屡失败的毕业生说,她在宠物这里找到了“被需要”的感觉。
“无论多晚下班,我知道家里永远有一只毛茸茸的小可爱在等我。”在大厂工作的June说,宠物有“家”概念,让北漂的家不在冷冰冰,感觉到了亲密的“暖意”。
这种“被需要”“亲密”的情感获得,很大程度上消解了打工人的无力感,甚至是低自尊感,填补了无法从薪资、晋升中获得补偿的巨大心理失衡。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速,家庭的规模不断缩小,独居、空巢群体数量扩大,宠物已然不再是单纯的调剂日常生活的“小伙伴”,更是精神上的“好伴侣”,一剂及时的、理想的治愈大城市“空心病”的良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