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通策医疗的基金投资模式能走多远?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通策医疗的基金投资模式能走多远?

“牙茅”又收监管函了。

文|翠鸟资本

近日,通策医疗(600763.SH)的股权收购一事,引发了交易所的关注,上交所对其发出了监管工作函。

作为口腔赛道的龙头股,通策医疗进行着一场“成长股投资”,这种模式能否成功?

通策医疗身上,有着太多的交易故事。

这只“牙茅”真的能成为又一个爱尔眼科吗?

导火索:迂回交易,还是出尔反尔?

上交所对通策医疗股权收购的关注,与半个月前的一份公告有关。

2月15日,通策医疗披露终止收购浙江和仁科技公司的公告,给出的原因是:

为满足出售方实际控制人辞职后六个月内不减持的承诺,在辞职前签署的协议是否适用于辞职后的交易。为确保合规,公司与出让方资协商决定终止协议,主动撤回相关申报文件,并继续磋商合作可能性。

然而,到了2月27日,通策医疗公告称:考虑到市场的反应,结合自身战略需要,希望降低投资额度,以二股东的方式战略投资和仁科技,并保留成为控股股东的可能性。

最终,这场交易的出让方磐源投资同意相关的交易条件。

换言之,这场一度戛然而止的交易,又继续推进下去了,只是投资额度和投资路径发生了变化。

这也就成为上交所对其发出了监管工作函的导火索。

不止于此。

同一时间,被收购方和仁科技也收到深交所关注函,要求说明公司控制权归属以及是否存在泄露内幕信息、受让方出让方是否存在利用信息披露影响公司股价或交易类的市场操纵行为等情形。

拥挤的交易

大型资金对于通策医疗可谓相当关注。

实际上,通策医疗的业绩兑现能力较强。

以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为例,通策医疗对应报告期营收约21.3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5.15亿元;基本每股收益1.61元。

自从2021年一季度抱团股解崩后,医疗赛道一直在等待爆发。在漫长的两年时间中,有两位知名基金经理对通策医疗“不离不弃”。

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基金、中欧医疗创新基金、中欧阿尔法混合基金,一同进入通策医疗前十大流通股东。

葛兰是中国公募圈投资医药股的代表人物,在此前的指数型牛市获利颇丰,但近两年净值压力颇大,主要是行业赛道贝塔过低。

比如:中欧医疗创新基金的重仓股列表中(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通策医疗的权重排名第二,仅次于爱尔眼科。

另一个不容小觑的基金是高毅资产,旗下基金经理孙庆瑞的产品位列第十大股东,她与葛兰类似,长期投资医疗赛道。

投资基金的下沉模式

有分析曾指出,通策医疗通过投资基金加快市场下沉,储备高成长性项目。除了总院+分院的连锁模式和蒲公英计划的实施,公司和其他连锁医疗机构类似,也选择了投资基金以加快市场下沉和新地域的扩张。

该分析指出,此种模式中,上述基金投资模式仅仅是过渡性作用,产业基金会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待公司储备了足够多的高成长性项目后,被投资的医院会逐渐装入上市公司。

实际上,通策医疗通过总院+分院+蒲公英计划不断扩张,截至2022年上半年已经在全国各地拥有已营业的口腔医疗机构65家。

然而,基金投资模式一度引发治理问题。

其中涉及浙江通策壹号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通策壹号基金”)。

据上交所2023年2月9日的罚单,通策壹号基金由通策医疗公司实际控制人暨时任董事长吕建明实际控制。

然而,最终曝出关联交易构成非经营性资金往来、出资情况披露不准确、财务资助情况披露不准确等一系列问题。

有相关调查细节显示,公司向通策壹号基金支付出资款1.43亿元。同日,壹号基金将1.43亿元转入吕建明控制的其他主体,资金经多道转账最终主要用于银行还款,构成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往来。

通策医疗成为“牙茅”的路能否顺利,投资者需要谨慎应对。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通策医疗

2.9k
  • 机构风向标 | 通策医疗(600763)2024年三季度已披露前十大机构累计持仓占比48.90%
  • 通策医疗: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4.98亿元,同比下降2.63%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通策医疗的基金投资模式能走多远?

“牙茅”又收监管函了。

文|翠鸟资本

近日,通策医疗(600763.SH)的股权收购一事,引发了交易所的关注,上交所对其发出了监管工作函。

作为口腔赛道的龙头股,通策医疗进行着一场“成长股投资”,这种模式能否成功?

通策医疗身上,有着太多的交易故事。

这只“牙茅”真的能成为又一个爱尔眼科吗?

导火索:迂回交易,还是出尔反尔?

上交所对通策医疗股权收购的关注,与半个月前的一份公告有关。

2月15日,通策医疗披露终止收购浙江和仁科技公司的公告,给出的原因是:

为满足出售方实际控制人辞职后六个月内不减持的承诺,在辞职前签署的协议是否适用于辞职后的交易。为确保合规,公司与出让方资协商决定终止协议,主动撤回相关申报文件,并继续磋商合作可能性。

然而,到了2月27日,通策医疗公告称:考虑到市场的反应,结合自身战略需要,希望降低投资额度,以二股东的方式战略投资和仁科技,并保留成为控股股东的可能性。

最终,这场交易的出让方磐源投资同意相关的交易条件。

换言之,这场一度戛然而止的交易,又继续推进下去了,只是投资额度和投资路径发生了变化。

这也就成为上交所对其发出了监管工作函的导火索。

不止于此。

同一时间,被收购方和仁科技也收到深交所关注函,要求说明公司控制权归属以及是否存在泄露内幕信息、受让方出让方是否存在利用信息披露影响公司股价或交易类的市场操纵行为等情形。

拥挤的交易

大型资金对于通策医疗可谓相当关注。

实际上,通策医疗的业绩兑现能力较强。

以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为例,通策医疗对应报告期营收约21.3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5.15亿元;基本每股收益1.61元。

自从2021年一季度抱团股解崩后,医疗赛道一直在等待爆发。在漫长的两年时间中,有两位知名基金经理对通策医疗“不离不弃”。

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基金、中欧医疗创新基金、中欧阿尔法混合基金,一同进入通策医疗前十大流通股东。

葛兰是中国公募圈投资医药股的代表人物,在此前的指数型牛市获利颇丰,但近两年净值压力颇大,主要是行业赛道贝塔过低。

比如:中欧医疗创新基金的重仓股列表中(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通策医疗的权重排名第二,仅次于爱尔眼科。

另一个不容小觑的基金是高毅资产,旗下基金经理孙庆瑞的产品位列第十大股东,她与葛兰类似,长期投资医疗赛道。

投资基金的下沉模式

有分析曾指出,通策医疗通过投资基金加快市场下沉,储备高成长性项目。除了总院+分院的连锁模式和蒲公英计划的实施,公司和其他连锁医疗机构类似,也选择了投资基金以加快市场下沉和新地域的扩张。

该分析指出,此种模式中,上述基金投资模式仅仅是过渡性作用,产业基金会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待公司储备了足够多的高成长性项目后,被投资的医院会逐渐装入上市公司。

实际上,通策医疗通过总院+分院+蒲公英计划不断扩张,截至2022年上半年已经在全国各地拥有已营业的口腔医疗机构65家。

然而,基金投资模式一度引发治理问题。

其中涉及浙江通策壹号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通策壹号基金”)。

据上交所2023年2月9日的罚单,通策壹号基金由通策医疗公司实际控制人暨时任董事长吕建明实际控制。

然而,最终曝出关联交易构成非经营性资金往来、出资情况披露不准确、财务资助情况披露不准确等一系列问题。

有相关调查细节显示,公司向通策壹号基金支付出资款1.43亿元。同日,壹号基金将1.43亿元转入吕建明控制的其他主体,资金经多道转账最终主要用于银行还款,构成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往来。

通策医疗成为“牙茅”的路能否顺利,投资者需要谨慎应对。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