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通威集团刘汉元:建议优先保障硅能源产业用电需求,允许自建光风电站 | 两会·最希望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通威集团刘汉元:建议优先保障硅能源产业用电需求,允许自建光风电站 | 两会·最希望

硅能源产业原料及产业链各环节生产能耗,不应纳入能耗总量考核。

图片来源:通威集团

记者|马悦然

“硅能源产业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能源革命的重要支撑。”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表示。

3月3日,界面新闻自通威集团获悉,刘汉元将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围绕中国光伏产业良性发展、支撑双碳目标落地、优化储能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抽水蓄能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其中针对光伏产业,刘汉元建议,应在工业领域优先保障硅能源生产企业用电需求。在保障民生用电的基础上,明确不将硅能源企业纳入有序用电范围,支持硅能源产业最大程度发挥产能,有效保障光伏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支撑光伏产业稳健快速发展。

他同时提出,支持硅能源产业发展,其原料及产业链各环节生产能耗不应纳入能耗总量考核。

硅能源是硅基半导体技术与能源产业链的融合,主要包括两大产业,一是可以替代部分石油基材料的有机硅产业,另一个为多晶硅光伏产业。

2022年,受夏季高温天气影响,国内局地出现电力短缺,对晶硅光伏产品的按时供给和交付带来一定影响。

刘汉元指出,目前晶硅光伏产业的主要聚集区,存在不同程度的用电需求无法保障、季节性限电限产问题,客观上对硅能源产业发展造成了一定制约和影响。

他认为,出现电力短缺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化石能源不断退出,可再生能源发展速度未能跟上所致。建议加快硅能源产业发展,进一步强化硅能源产业的能源正向回报属性,持续释放先进产能。同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

刘汉元还建议提高硅能源产业零碳、低碳能源自给率,应允许其自建光伏、风能电站,配套完善相应体制机制、政策措施,优惠减免过网费,实现自发自用,既满足增量用能需求,又不增加碳排放。同时,鼓励光伏、风电、水电等绿电优先保障供给硅能源生产企业,真正实现绿色能源生产绿色能源的零碳循环。

通威集团是光伏晶硅龙头企业,拥有上市公司通威股份(600438.SH),其高纯晶硅年产能达23万吨,出货量和市占率位居全球第一。

高纯晶硅是光伏产业的核心原材料。2022年,国内高纯晶硅总供应量约90万吨,其中国产81万吨、进口9万吨。2023年,国内晶硅总产量预计约达150万吨。

刘汉元指出,以生产1千克高纯晶硅用电60千瓦时计算,全年用电需求总量将约达900亿千瓦时。150万吨高纯晶硅可生产600 GW光伏发电系统,年发电量达7800亿千瓦时,系统可以稳定运行25年以上,整个生命周期回报的电力是投入的50倍以上。

刘汉元表示,这是典型的“小能源”换“大能源”产业,是真正意义上的“新煤炭”、“新石油”。

高纯晶硅也是光伏整个产业链上唯一还有进口占比的环节,其技术含量和工艺复杂程度高,需要较长时间持续稳定生产,以保障产品品质、纯度等。

刘汉元表示,随着能源转型步伐不断加快,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规模迅速扩大,硅能源产业的能源属性日益凸显,硅能源的生产制造实质成为了能源的制造,其产能的开工发挥直接影响到光伏电站装机,进而影响到对化石能源的替代速度。

“硅能源产业的稳健快速发展,对巩固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助力‘双碳’目标早日实现,推动全球能源转型都具有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刘汉元称。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通威集团刘汉元:建议优先保障硅能源产业用电需求,允许自建光风电站 | 两会·最希望

硅能源产业原料及产业链各环节生产能耗,不应纳入能耗总量考核。

图片来源:通威集团

记者|马悦然

“硅能源产业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能源革命的重要支撑。”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表示。

3月3日,界面新闻自通威集团获悉,刘汉元将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围绕中国光伏产业良性发展、支撑双碳目标落地、优化储能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抽水蓄能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其中针对光伏产业,刘汉元建议,应在工业领域优先保障硅能源生产企业用电需求。在保障民生用电的基础上,明确不将硅能源企业纳入有序用电范围,支持硅能源产业最大程度发挥产能,有效保障光伏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支撑光伏产业稳健快速发展。

他同时提出,支持硅能源产业发展,其原料及产业链各环节生产能耗不应纳入能耗总量考核。

硅能源是硅基半导体技术与能源产业链的融合,主要包括两大产业,一是可以替代部分石油基材料的有机硅产业,另一个为多晶硅光伏产业。

2022年,受夏季高温天气影响,国内局地出现电力短缺,对晶硅光伏产品的按时供给和交付带来一定影响。

刘汉元指出,目前晶硅光伏产业的主要聚集区,存在不同程度的用电需求无法保障、季节性限电限产问题,客观上对硅能源产业发展造成了一定制约和影响。

他认为,出现电力短缺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化石能源不断退出,可再生能源发展速度未能跟上所致。建议加快硅能源产业发展,进一步强化硅能源产业的能源正向回报属性,持续释放先进产能。同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

刘汉元还建议提高硅能源产业零碳、低碳能源自给率,应允许其自建光伏、风能电站,配套完善相应体制机制、政策措施,优惠减免过网费,实现自发自用,既满足增量用能需求,又不增加碳排放。同时,鼓励光伏、风电、水电等绿电优先保障供给硅能源生产企业,真正实现绿色能源生产绿色能源的零碳循环。

通威集团是光伏晶硅龙头企业,拥有上市公司通威股份(600438.SH),其高纯晶硅年产能达23万吨,出货量和市占率位居全球第一。

高纯晶硅是光伏产业的核心原材料。2022年,国内高纯晶硅总供应量约90万吨,其中国产81万吨、进口9万吨。2023年,国内晶硅总产量预计约达150万吨。

刘汉元指出,以生产1千克高纯晶硅用电60千瓦时计算,全年用电需求总量将约达900亿千瓦时。150万吨高纯晶硅可生产600 GW光伏发电系统,年发电量达7800亿千瓦时,系统可以稳定运行25年以上,整个生命周期回报的电力是投入的50倍以上。

刘汉元表示,这是典型的“小能源”换“大能源”产业,是真正意义上的“新煤炭”、“新石油”。

高纯晶硅也是光伏整个产业链上唯一还有进口占比的环节,其技术含量和工艺复杂程度高,需要较长时间持续稳定生产,以保障产品品质、纯度等。

刘汉元表示,随着能源转型步伐不断加快,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规模迅速扩大,硅能源产业的能源属性日益凸显,硅能源的生产制造实质成为了能源的制造,其产能的开工发挥直接影响到光伏电站装机,进而影响到对化石能源的替代速度。

“硅能源产业的稳健快速发展,对巩固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助力‘双碳’目标早日实现,推动全球能源转型都具有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刘汉元称。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