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广核董事长杨长利:建设内陆核电具备必要性和可行性 | 两会·最希望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广核董事长杨长利:建设内陆核电具备必要性和可行性 | 两会·最希望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建议未来十年保持每年核准开工十台核电机组。

图片来源:中广核

记者 | 戴晶晶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内陆核电站建设话题再次引发关注。

界面新闻获悉,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核集团(下称中广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长利,联合其他14位全国政协委员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加大核电发展力度,拓展内陆地区建设,推广核能供暖的提案》(下称《提案》)

核能是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能源组成。杨长利认为,核电作为高效能源,能量密度高、无间歇性、受自然条件约束少,具有稳定供应能力,是增强能源安全的重要选项。

“国内核电已经具备实现更大目标、更高质量发展的扎实基础。”杨长利表示,按照2030年、2050年核发电量占比分别达10%18%测算,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未来十年必须保持每年核准开工十台以上机组的节奏。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中国运行核电机组共55台,全年累计发电量为4177.86亿千瓦时,占全国累计发电量的4.98%。

2022年,国务院共核准了浙江三门、山东海阳、广东陆丰、福建漳州二期、广东廉江一期五个核电项目,共计十台核电机组,是2009年来核准开工机组最多的一年。

杨长利称,中国大陆现有在运在建核电机组76台,装机8100万千瓦,位列全球第二,但核电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占比仍较小,分别为2.2%和5%。其中核电发电量占比,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2、发达国家的1/3。 

除了建议加大核电发展力度以外,杨长利和其他政协委员还建议,在内陆地区建设核电具备必要性和可行性。

目前,中国暂无在运在建内陆核电项目,所有的商运核电站都位于沿海地区。

受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影响,2008年国家发改委批准开展前期工作的湖南桃花江、湖北咸宁、江西彭泽三处内陆核电项目,当前均处于搁置状态。

2015年两会期间,中广核原董事长贺禹等21名全国政协委员提交提案,建议以沿海扩建项目为重点,争取“十三五”初期在内陆开建首批核电项目。

“十三五”规划文件曾提及,以沿海核电带为重点,安全建设自主核电示范工程和项目,积极开展内陆核电项目前期工作。但“十四五”规划未涉及关于内陆核电的表述。

杨长利认为,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积极稳妥推进“双碳”目标的新形势下,拓展核能应用的空间布局具备必要性和可行性。

目前中国能源发展面临区域性供需矛盾。杨长利称,华中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能源资源禀赋不足,碳减排压力大,电力供需矛盾突出;西南地区则高度依赖水电,电力系统的波动性大,均需要核电作为基础支撑,保证能源供应。

杨长利从国际经验等出发,论证了中国发展内陆核电的可行性和安全性。除中国大陆外,全球内陆在运、在建核电机组比例达64%和44%,美、法、俄等核电大国超半数机组在内陆。

全世界核电在内陆和沿海采用相同的安全标准,”杨长利表示,中国采用的“华龙一号”等自主三代技术是全球最先进、成熟和安全的技术,满足内陆建设核电要求。此外,中国规划的内陆核电厂址具有足够抗震裕量、抵御洪水和干旱的能力。

“近年来,针对主要关注的水资源保障、低放废液排放、严重事故对流域影响、应急预案可行性等问题,核电界开展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论证,结论表明在内陆建设核电技术上完全可行。”杨长利称。

推广核能供暖也是《提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年,国家电投“暖核一号”一期工程第一阶段在山东海阳正式投用;2021年,“暖核一号”二期核能供热工程投运。

去年11月,中广核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核能供暖示范项目正式投运供热。该项目是东北地区首个核能供暖项目,覆盖大连市瓦房店红沿河镇,可满足当地近两万居民取暖需求。

杨长利介绍,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山东海阳核电站和浙江秦山核电站三个项目,已累计供暖面积590万平方米,每年减少标煤消耗1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8万吨。

“后续如大规模推广,将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杨长利称。

今年1月13日,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在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山东海阳、浙江秦山核能供暖后续工程正在建设。国家能源局将积极支持核能供暖进一步发展。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广核董事长杨长利:建设内陆核电具备必要性和可行性 | 两会·最希望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建议未来十年保持每年核准开工十台核电机组。

图片来源:中广核

记者 | 戴晶晶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内陆核电站建设话题再次引发关注。

界面新闻获悉,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核集团(下称中广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长利,联合其他14位全国政协委员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加大核电发展力度,拓展内陆地区建设,推广核能供暖的提案》(下称《提案》)

核能是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能源组成。杨长利认为,核电作为高效能源,能量密度高、无间歇性、受自然条件约束少,具有稳定供应能力,是增强能源安全的重要选项。

“国内核电已经具备实现更大目标、更高质量发展的扎实基础。”杨长利表示,按照2030年、2050年核发电量占比分别达10%18%测算,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未来十年必须保持每年核准开工十台以上机组的节奏。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中国运行核电机组共55台,全年累计发电量为4177.86亿千瓦时,占全国累计发电量的4.98%。

2022年,国务院共核准了浙江三门、山东海阳、广东陆丰、福建漳州二期、广东廉江一期五个核电项目,共计十台核电机组,是2009年来核准开工机组最多的一年。

杨长利称,中国大陆现有在运在建核电机组76台,装机8100万千瓦,位列全球第二,但核电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占比仍较小,分别为2.2%和5%。其中核电发电量占比,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2、发达国家的1/3。 

除了建议加大核电发展力度以外,杨长利和其他政协委员还建议,在内陆地区建设核电具备必要性和可行性。

目前,中国暂无在运在建内陆核电项目,所有的商运核电站都位于沿海地区。

受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影响,2008年国家发改委批准开展前期工作的湖南桃花江、湖北咸宁、江西彭泽三处内陆核电项目,当前均处于搁置状态。

2015年两会期间,中广核原董事长贺禹等21名全国政协委员提交提案,建议以沿海扩建项目为重点,争取“十三五”初期在内陆开建首批核电项目。

“十三五”规划文件曾提及,以沿海核电带为重点,安全建设自主核电示范工程和项目,积极开展内陆核电项目前期工作。但“十四五”规划未涉及关于内陆核电的表述。

杨长利认为,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积极稳妥推进“双碳”目标的新形势下,拓展核能应用的空间布局具备必要性和可行性。

目前中国能源发展面临区域性供需矛盾。杨长利称,华中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能源资源禀赋不足,碳减排压力大,电力供需矛盾突出;西南地区则高度依赖水电,电力系统的波动性大,均需要核电作为基础支撑,保证能源供应。

杨长利从国际经验等出发,论证了中国发展内陆核电的可行性和安全性。除中国大陆外,全球内陆在运、在建核电机组比例达64%和44%,美、法、俄等核电大国超半数机组在内陆。

全世界核电在内陆和沿海采用相同的安全标准,”杨长利表示,中国采用的“华龙一号”等自主三代技术是全球最先进、成熟和安全的技术,满足内陆建设核电要求。此外,中国规划的内陆核电厂址具有足够抗震裕量、抵御洪水和干旱的能力。

“近年来,针对主要关注的水资源保障、低放废液排放、严重事故对流域影响、应急预案可行性等问题,核电界开展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论证,结论表明在内陆建设核电技术上完全可行。”杨长利称。

推广核能供暖也是《提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年,国家电投“暖核一号”一期工程第一阶段在山东海阳正式投用;2021年,“暖核一号”二期核能供热工程投运。

去年11月,中广核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核能供暖示范项目正式投运供热。该项目是东北地区首个核能供暖项目,覆盖大连市瓦房店红沿河镇,可满足当地近两万居民取暖需求。

杨长利介绍,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山东海阳核电站和浙江秦山核电站三个项目,已累计供暖面积590万平方米,每年减少标煤消耗1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8万吨。

“后续如大规模推广,将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杨长利称。

今年1月13日,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在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山东海阳、浙江秦山核能供暖后续工程正在建设。国家能源局将积极支持核能供暖进一步发展。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