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调查】资本玩家联手做局 ST慧球乱象的前世今生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调查】资本玩家联手做局 ST慧球乱象的前世今生

资本玩家你方唱罢我登场,实控人位置还没坐热就被做局爆仓。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事出反常必有妖。现实往往比小说更加荒诞不经,恐怕连编剧都编不出来的桥段正在问题公司ST慧球(600556.SH)身上陆续上演。

今年9月,因董事会强烈对抗监管机构而被实施ST处理,这家公司迅速成为A股市场的一大焦点。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ST慧球相继爆出原匹凸匹(600696.SH)董事长鲜言进入公司“甘愿”当证券代表,但疑似全面接管公司的同时,神秘资金迅速进场抢筹;公司董事会公然对抗监管机构并招致公司被实施ST处理;就在举牌方提出改组董事会后,公司又被曝出离奇卷入15亿元违规担保等事件。

面对不断刷新A股历史的公司治理乱象,ST慧球实际控制人顾国平一直保持沉默,最终以一纸公告澄清自己的“实际控制人”身份,言语间决心与上市公司一刀两断。实际控制人怒发公告澄清与上市公司的关系,这么大的怨气从何而来?

界面新闻记者深入调查后发现,在上述一系列乱象以及实际控制人反常表态的背后,是2008年以来始终幕后操控公司控制权的资本玩家联手暗中设局,不懂二级市场却试图抄资本市场近路的顾国平一步步落入重组陷阱,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另一路神秘资金开始对公司控制权觊觎,最终顾国平彻底爆仓出局的故事。

如果故事就此收场,也就不足为奇。让人大跌眼镜的是,眼看着后来者如入无人之境准备改造上市公司时,顾国平反手与“外来人”鲜言暗中订立的“城下之盟”,ST慧球突然卷入15亿元担保诉讼,变成一块烫手山芋。

1,重组与洗壳

ST慧球前身为北生药业。

从2009年开始,浙江郡原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郡原地产)、浙江尖山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尖山光电)、罗益(无锡)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下称罗益生物)和德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德勤股份)先后对其进行重组,均告失败。2014年,重组的掌控权落到了第五家潜在重组方,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斐讯技术)手里。

此后,斐讯技术开始了对ST慧球进行长达两年多的重组尝试,可见决心与努力之大,但其实际控制人顾国平看似意外爆仓出局却似乎是早已注定的结果。

2014年4月初,在另一家重组方——德勤股份资产注入、增发偿还债务等重组措施均告失败后,还叫北生药业的ST慧球于再次停牌谋划重组。4个月后,该公司宣布终止筹划收购斐讯技术100%、改为拟定增募资不超过23.5亿元转型智慧城市业务。

根据上述定增方案,斐讯技术实际控制人顾国平及其一致行动人认购后将占北生药业发行后总股本的28.17%,顾国平将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郡原地产实际控制人许广跃等人亦参与不同比例的认购。一盘各方均能分到一杯羹的菜摆到了桌面上。

然而,当年实现摘帽的北生药业净资产仅有137.52万元、扣非后净利润仅有108.31万元,避免再次暂停上市的原因是郡原地产豁免了其债务,持续性经营问题依然不容乐观。

鉴于以往重组失败的经验教训,顾国平决定把精力放在公司如何完成重组过渡的问题上。

对此,在等待上述增发方案审批程序期间,顾国平主导斐讯数据智慧城市业务整体平移至北生药业,并在南宁设立发展智慧城市业务的全资子公司南宁智诚合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智诚合讯)。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北生药业及其全资子公司智诚合讯迅速开拓市场,密集地与一大批相关政府投资主体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累计金额接近200亿元。由此,公司持续性经营问题得到大大改善,净资产增加数十倍,资产质量大幅提升,成功告别了退市之虞。

需要补充的是,入主董事会后,由于智慧城市业务的迅猛发展和定向增发迟迟没有落地,顾国平个人及其指定第三方累计向严重缺乏资金的北生药业提供1.57亿元借款补充流动资金,同时顾国平还豁免了公司2500万元的债务、赠予公司一处价值接近6000万元的房产。

2,被动成为大股东

随着洗壳工作的不断深入,通过一系列精心安排,北生药业逐渐显现出顾国平主导地位的“假象”。

继2014年9月1日通过股东大会后,北生药业当时持股比例已经高达13%的第一大股东北京瑞尔德嘉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瑞尔德嘉)选择在9月3日、4日连续大幅减持,持股比例降至5.83%,成为仅次于工商银行广西分行的第二大股东;2014年9月18日,上述增发方案迅速被上报证监会并获得受理。瑞尔德嘉于一个多月后再次大幅减持,持股比例进一步降至0.85%。上述两个阶段的大幅减持,瑞尔德嘉累计套现4.27余亿元。

就在潜伏长达四年多的瑞尔德嘉迅速套现退出北生药业过程中,正在试图通过增发入主的顾国平也通过二级市场进行接盘。但正是这次接盘方式的特殊性,拉开了顾国平爆仓的序幕。

2014年11月4日,瑞尔德嘉通过大宗交易向中信证券出售北生药业1500万股,价格为9.50元/股。而中信证券与和熙成长型2号基金(下称和熙2号)签署了收益互换协议,和熙2号的实际控制人为顾国平。由此,顾国平通过“杠杆+收益”的互换协议间接控制了北生药业1500万股,占总股本的3.80%,成为仅次于工商银行广西分行的第二大股东。

但机缘巧合的是,就在顾国平接盘后,工商银行广西分行也“默契地”在当年11月底至12月底之间大幅减持,将其所持北生药业持股比例降至4.05%,仅仅比顾国平高2.05个百分点。

紧随其后的2015年一季度,工商银行广西分行继续减持北生药业100万股,持股比例精确到3.80%,与顾国平完全一致;在接下来的二季度再次减持北生药业368.59万股,将其持股比例降至2.86%。这使得顾国平“被动”成为北生药业第一大股东,但持股比例仅高于第二大股东吴鸣霄0.25个百分点。

2014年11月份,代表北生集团的何京云、代表郡原地产的张法荣同时辞职,顾国平和张凌兴等斐讯数据高管得以陆续进入公司董事会,并在当年年底顺利将公司更名为“慧球科技”。

不过2015年7月初的股市大震荡期间,顾国平响应号召而承诺增持慧球科技不低于10万股,占总股本的比例仅为0.025%。捉襟见肘的状态与此前持续向公司输血数亿现金流已经形成强烈反差。

对此,华南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深投行人士分析指出,在帮助慧球科技逐步摆脱经营困境过程中,顾国平俨然忽略了定向增发失败所导致的潜在控制权风险,以致于全身心投入智慧城市业务而不断吞噬自己的现金流,为日后融资爆仓而彻底出局埋下了伏笔。

3,诡异的突袭

在入主慧球科技(ST慧球原证券简称)董事会、大张旗鼓地拓展智慧城市业务,帮助上市公司全面转型的过程中,仅仅以微弱优势处于第一大股东地位的顾国平被一场突如其来的袭击搞得方寸大乱。

2015年10月中旬,已经部署得当的“23.5亿元转型智慧城市”定增预案被证监会否决,理由是信披不规范。

屋漏偏逢连夜雨,顾国平等人还没从定增被否的打击中缓过来,紧接着的2015年11月3日,慧球科技突然从中登公司的股东名册中发现,一名叫陈建的自然人在2015年10月30日前,持有了本公司股份合计1890万股,占总股本的4.79%,取代和熙2号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知情人士透露,神秘自然人股东陈建的突然袭击,导致定增受阻的顾国平更加坚定了“通过二级市场快速巩固大股东地位”的决心。

界面新闻记者调查发现,顾国平上述举动完全陷入了一个似乎早已编织好的陷阱。

根据慧球科技公告日期,陈建成为第一大股东是截至2015年10月30日。但事实并非如此。

慧球科技2015年三季报显示,截至2015年9月30日,陈建就已经以1890万股的持股量成为第一大股东,而不是两个多月后公告披露的时间。

同时,根据慧球科技龙虎榜数据测算,陈建的1890万股筹码买入日期恰恰就在股市暴跌期间2015年9月初的股价最低区间。即第一大股东发生变化的真实日期是2015年9月初而不是11月初。

其中2015年8月31日、9月1日和9月2日连续三个交易日的龙虎榜数据显示,买入慧球科技第一名中信证券北京国贸营业部金额高达1.42亿元。

按照当时最低价8.33元/股和最高价11.05元/股测算,该笔金额折合买入筹码区间在1286万股至1706万股,中间值在1500万股附近,已经非常接近陈建1890万股的持股量,并且与当时顾国平通过和熙2号的持股量1500万股基本相当。

慧球科技2015年三季度也佐证,在此期间新进前十大股东名单的除了陈建外,仅有第九大股东酉晨阳光1号,持股数量仅为326.47万股。

巧合的是,上述券商席位也是其后觊觎慧球科技控制权的深圳瑞莱嘉誉投资企业(有限合伙)(下称瑞莱嘉誉)进场增持慧球科技的席位。

值得一提的是,瑞莱嘉誉2016年7月21日开始进场举牌前,该席位于2015年7月15日扫货慧球科技1.56亿元,甚至还有神秘资金在2015年9月19日跌停期间与瑞莱嘉誉同步买入700多万元。

恰恰就是2015年11月初陈建成为第一大股东的公告,直接导致现金流几近枯竭的顾国平在随后不断高位动用杠杆持续大手笔增持,并迅速逼近了爆仓的边缘。

然而,就在顾国平迅速大手笔增持、股价快速飙升以后,陈建却精准地实现了逃顶,从慧球科技2015年报前十大股东名单彻底消失。粗略测算,这短短三四个月时间,陈建轻松实现了200%左右、将近4亿元的盈利。

4,致命的疯狂

陈建成为第一大股东后短短的几个交易日,顾国平立即兑现股市暴跌期间的增持承诺,并通过华安汇增1号、华安汇增2号等资管计划,不惜动用杠杆迅速大笔增持慧球科技,合计持股比例提升至6.59%,重新夺回慧球科技第一大股东的位置。

即便如此,顾国平仍感到不踏实,继续通过华安汇增3号、德邦慧金1号等资管计划增持,合计持股比例进一步提升至8.79%,终于在2016年1月9日被认定为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根据2016年1月9日的公告,由于顾国平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3471.6875万股,占总股本的8.79%。

不过在顾国平成功掌控董事会的背景下,慧球科技却频频出现了操控信息披露的方式给顾国平“下套”。

与当初陈建成为第一大股东的公告迟滞一样,顾国平被认定为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公告同样匪夷所思地迟滞了一个多月。

实际上,早在2015年12月5日,慧球科技就披露了顾国平持股比例上升至8.79%,但直到一个多月以后才得以被认定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由于陈建突袭的披露时间被滞后,顾国平的增持成本区间被整体大幅抬升超过100%,而陈建则在高位顺利实现逃顶。

公开信息显示,陈建进场的2015年9月,慧球科技股价已经跌落至8.33-10.97元/股,均价不足10元/股。但2015年11月初公告时,公司股价则已经回升至13元/股以上,顾国平动用杠杆增持的成本最低均价为14.13元/股,最高均价则更是高达25.45元/股。

根据界面新闻记者调查,顾国平通过二级市场购买慧球科技股票的资金规模高达5.69亿元,其中杠杆率普遍高达1:2甚至1:3左右。

也就是说,只要顾国平增持区间慧球科技股价下跌25%-30%左右,其所利用的一系列杠杆就存在爆仓风险。

一切来得太快去得更快。2016年1月初,由于熔断机制的负面效应,慧球科技未能幸免地连续暴跌。

慧球科技两大资本玩家决战期间K线图

尽管采取了紧急停牌、捐赠资产等措施,但顾国平等人还是被复牌后的补跌打了个措手不及,被部分平仓后顾国平持股比例降至6.66%,并再次停牌筹划与斐讯技术的重组事项。

然而,将近6个月的停牌重组也未能改变爆仓的结局,顾国平为第二次用斐讯技术重组慧球科技失败而付出了惨重代价。

由于高位增持,顾国平高杠杆筹码几乎悉数爆仓,同时,其所持斐讯技术部分股权也因为在此过程中用于质押融资,爆仓后被洗劫一空。

粗略估算,顾国平因爆仓的直接损失接近2亿元。同时,考虑到补仓、捐赠资产和借款以及豁免债务等因素,顾国平间接损失超过2.37亿元。此外,目前顾国平是否已经丧失斐讯技术实际控制权尚不得知,但仅仅被过户的部分股权溢价和斐讯技术智慧城市业务板块的损失就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5,神秘的举牌

2016年7月19日,顾国平辞去慧球科技董事长、总经理职务,斐讯技术派遣的高管悉数离开公司。

紧随其后,瑞莱嘉誉于2016年7月21日至28日期间迅速增持慧球科技1973.9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一个多月后,瑞莱嘉誉9月7日再次举牌后,持股比例进一步提升至10%,并承诺12个月内继续择机增持,金额不少于5000万元。

截至2016年10月10日,瑞莱嘉誉兑现后续增持慧球科技的承诺,将持股比例提升至10.98%。

根据公告披露,瑞莱嘉誉主要发起人股东为张琲,出资比例为90.9%,资金来源于今年6月15日向州际田野、朱斌、禾佑物业和天元创展等借款金额6亿元,期限5年,借款利率年化6%。

随后的8月11日,约定由张琲向州际田野转让其持有的瑞莱嘉誉认缴出资份额,并将瑞莱嘉誉的认缴出资额增加至6.05亿元,而州际田野不参与瑞莱嘉誉的任何投资和经营决策。

界面新闻记者深入调查却发现,正在觊觎慧球科技控制权的瑞莱嘉誉似乎早有预谋,甚至还和对顾国平爆仓起着推波助澜作用的神秘自然人陈建存在不少交集。

根据公开资料,陈建是北京安和基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和股东,此番向瑞莱嘉誉予以借款的州际田野在2013年退出该公司股东名单。目前该公司处于吊销状态。

同样被吊销的还有北京易拍德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也为陈建,监事为田野。

与此同时,陈建还是北京公和成幼园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的公司的两名股东之一,该公司田野为监事,陈玉莲为执行董事。而陈玉莲的另一个身份正是州际田野的法人代表、执行董事,田野则为该公司股东之一。

除此之外,陈建担任董事长的江河山川,法人代表、执行董事亦为陈玉莲,并且州际田野亦为该公司的两大股东之一,田野本人还是该公司另一股东北京欣欣页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股东和监事。

需要补充的是,在张琲担任董事兼总经理且为实际控制人的三板公司天创5(400036)中,张琲2007年10月就进入该公司,并在随后的破产重整和资产重组等一系列资本运作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天创5正在进行的资产重组+重新上市运作过程中,陈建再次现身并将参与认购该公司定向增发的5600万股中的1100万股,重组完成后占总股本的3.245%。

公开信息显示,陈建曾在中国扶贫基金会任副秘书长,后在国务院研究室任处长,1992年下海参与创办中国中小企业投资有限公司,2010年主导设立成都公和社区发展基金会(下称公和基金会)并担任理事长,同时还是江河山川(北京)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

其中,作为一家NGO组织,公和基金会理事会成员名单中云集一大批政商和媒体等知名人物,还包括与陈建、张琲参与运作天创5的潜在重组方天创数码实际控制人周洲,以及与陈建共同参股多家公司的楼申光、颜继等关系网。

6,复仇者联盟

陈建豪赚退出,顾国平爆仓,瑞莱嘉誉举牌,你方唱罢我登场,好戏继续。

2016年9月28日,ST慧球公告披露一桩金额高达15亿元的违规担保纠纷,这让瑞莱嘉誉试图通过临时股东大会改组董事会的计划蒙上阴影。

根据诉讼材料,2016年4月27日,已经爆仓的顾国平与上海躬盛网络有限公司(下称躬盛网络)签署协议,约定将慧球科技经营权和6.66%的股份作价7亿元进行转让,并由慧球科技提供担保,违约方将支付双倍违约金。同时躬盛网络在重组期间向顾国平支付1亿元借款。上述纠纷涉案金额累计达到15亿元。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第一次遭遇意外阻挠。自从瑞莱嘉誉8月初举牌慧球科技以后,并不持有任何股权的公司董事会竟然陆续出现了公然对抗监管,拒绝限期整改等“自残”行为,最终被交易所取消信息披露直通车并实施ST处理。

需要补充的是,在顾国平等斐讯技术高管退出以后,来自匹凸匹的鲜言等人全面接管慧球科技并掌控董事会。

在提名杨剑锋为董事候选人的同时,慧球科技新董事会迅速设立与鲜言旗下柯塞威公司谐音的多家全资子公司,同时还张罗着向鲜言旗下公司购买房产,聘请鲜言为公司证券事务代表,并坚持披露顾国平仍为实际控制人的认定,但最终被顾国平声明澄清并否认。

这一系列的举动,与上述15亿元的违规担保遥相呼应。躬盛网络实际控制人正是ST慧球7月21日披露的董事会提名董事候选人杨剑锋。后者已经将其名下的躬盛投资全部股权转让给鲜言名下的柯塞威基金公司。至此,ST慧球被鲜言实际控制的嫌疑基本被坐实。

资深市场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指出,目前来看,瑞莱嘉誉与鲜言两股势力是一致行动人的可能性不大。结合顾国平遭遇惨败来看,整个故事可能还没有到真正结局的时候,鲜言等人更像是一个“复仇者联盟”。

“有一个细节,9月26日ST慧球因为未披露重大诉讼事项而被临时停牌,而仅仅2个交易日前瑞莱嘉誉提请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改组董事会。”上述人士补充道,“这更像是股权层面向经营权层面的逼宫与反制。”

也有投行人士认为,在证监会立案调查期间,上市公司不具备发行股份的条件,而这种诉讼纠纷也会对重组事项造成实质性的法律障碍。当然,这很可能只是博弈过程中的一种手段,最终满足利益诉求、寻求和解的可能性比较大。

7,隐形操盘手

回顾多年来的种种乱象,无论是北生集团或者顾国平控制还是完全无主状态,长期以来上市公司背后始终隐现着无形的力量对公司经营权和决策权起着关键作用。

作为此前的资本运作者,无论是瑞尔德嘉还是郡原地产,都在公司的屡次重组过程中施加重要影响,而各个阶段公司所披露的控制权状态更像是一道摆设。

在长达三年的暂停上市期间,郡原地产成为北生药业实现恢复上市和成功“保壳”的关键角色。

2010年底,在破产重整后的净壳状态下,郡原地产将其旗下全资子公司郡原物业100%股权托管至上市公司名下,给予郡原物业净利润的80%作为托管费用填补公司净利润,使其成功避免退市风险。

2012年底,在屡次重组失败的危急关头,郡原地产终止上述托管协议,同时向上市公司无偿赠予郡原物业100%股权,使其得以在2013年2月实现恢复上市。

2013年底,在重组再次失败的情况下,郡原地产豁免债务3200万元,帮助上市公司实现净资产由负转正,使其避免再次暂停上市风险。

在郡原地产在持续性经营层面牢牢把控的同时,瑞尔德嘉在重大决策层面也对上市公司施加重要影响。

2012年的最后一天,北生药业再次抛出新的重组方案,拟通过资产置换+定向增发的方式重组德勤股份。

尽管上述重组通过置出郡原物业、定向增发偿还债权等方式对郡原地产的利益有所安排,同时重组方还追加了诸多额外承诺,但这一重组事项还是在第一次股东大会否决、第二次股东大会通过,却最终戏剧性地被公司董事会主动终止。

其中,在上述第一次股东大会以43%的反对率闯关失败背后,瑞尔德嘉将其所持2762.57万股投了反对票,仅仅这一票就占出席会议股东所持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约12%。

随后,在北生药业将增发价格由2.6元/股上调至3.0元/股后,正是瑞尔德嘉的赞成票,再次闯关股东大会的德勤股份重组方案得以接近30%的反对率惊险过关。

2014年8月18日,北生集团所持北生药业全部股权2801.12万股被司法划转给了债权人瑞尔德嘉,予以强制平仓变现。

对此,北生药业对外披露,北生集团对公司已不具有实际控制力,同时考虑到公司目前除北生集团外的其他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为接近且均占比较小,均无法依其持有的股份对应之表决权而对北生药业经营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公司实际控制人自股份扣划之日起由北生集团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继郡原地产、尖山光电、罗益生物和德勤股份后北生药业的第五家潜在重组方,斐讯技术在长达两年多的重组期间无疑是决心和努力最大的,但在2014年4月启动重组被蹊跷中止、改为增发募资的方式曲线铺路亦被证监会否决后,2016年初再次启动重组斐讯技术却同样遭遇意外阻击。

在重组进行到关键时刻,郡原地产许广跃和瑞尔德嘉分别于2016年4月7日、4月18日追偿“壳费”的法律诉讼将顾国平所持有的斐讯技术股权进行司法冻结,导致ST慧球的重组标的资产不具备重组条件而被迫终止,并最终进一步导致顾国平爆仓而失去公司实际控制权。

8,潜伏者行动

之所以能够秘而不宣地被郡原地产和瑞尔德嘉控制,要从多年前北生药业破产重整说起。

早在2001年就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证券简称为北生药业,但自2006年起就出现了经营困境。

在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亏损后,北生药业2008年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潜在的重组方中能石油在公司实际控制人何玉良突然逝世后被迫终止,并最终因连续三年亏损而暂停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在濒临暂停上市边缘的关键时刻,公司债权人浙江广厦集团、工商银行北海分行给予北生药业致命一击,并毫无悬念地在2009年被暂停上市。

由于无法清偿到期债务,上述二者于2008年7月相继向法院申请对公司破产重整并迅速获得批准和执行。

在上述破产重整过程中,瑞尔德嘉和郡原地产分别得以不同的方式得到北生药业控制权,以至于在后来顾国平主导公司与斐讯技术重组事项的关键时刻再次给予致命一击。

公开信息显示,2009年9月,郡原地产为协助破产重整,曾给予北生药业1.2亿元资金支持,并在22家潜在重组方中被破产重整管理人选定为最终的重组方、陆续派驻高管进入董监高接管公司。

但受制于宏观调控政策限制,郡原地产100%股权被作价35.1亿元注入北生药业的重组计划被迫终止。

与此同时,瑞尔德嘉在2009年10月通过收购中国银行北海分行、建设银行北海分行、华夏银行深圳分行和广发银行深圳香蜜湖支行等四家银行对北生药业的债权,从而在破产重整中累计获得了用于偿债的转增股份1992.72万股,占总股本的5.05%。

根据破产重整方案,每100元普通债权受偿约7.67股,瑞尔德嘉所获得的上述股份对应债权约为2.6亿元。

此外,瑞尔德嘉还积极参与北生药业的资产处置,通过拍卖分别以1913万元、400万元获得公司位于北海市63.67万平方米土地和汉生制药80%股权。

继2010年底获得北生药业169.857万股后,瑞尔德嘉2011年底通过收购广发银行深圳香蜜湖支行对第四大股东北海腾辉的债权,并通过司法拍卖以2050万元获得600万股,两次增持后累计持有北生药业2762.57万股,占总股本的7.00%。

值得玩味的是,尽管瑞尔德嘉持股比例仅仅相差0.10%,且北生药业董事会主要成员均来自于郡原地产,但北生集团在2014年8月其所持股权被司法强制划转之前都始终被披露为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通过二级市场进行一系列买卖双向操作后,瑞尔德嘉一度持有北生药业5134.18万股,占总股本的13.00%,远远超过持股比例为9.03%的工商银行广西分行和持股比例为3.55%的吴鸣霄而成为第一大股东。

但在顾国平接管北生药业过程中,瑞尔德嘉于2014年9月-11月逐步实现退出,而自始至终没有任何股权的郡原地产也同步退出公司董事会,冷眼旁观顾国平爆仓,直到2016年顾国平第二次重组慧球科技,才动用司法手段追讨“壳费”,令顾国平回天乏术。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并购人士认为,在整个资本运作过程中,顾国平成了“冤大头”。在帮助慧球科技改善经营状况、消除退市风险以后,他通过杠杆增持则帮助二级市场底部便宜筹码顺利高价套现,但自己却被洗劫一空,到最后这帮资金反过来还可以低价买回壳公司,同样再装入本属于顾国平的斐讯技术,无疑是教科书般经典的空手套白狼。

ST慧球最后结局到底如何演绎呢?我们拭目以待。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调查】资本玩家联手做局 ST慧球乱象的前世今生

资本玩家你方唱罢我登场,实控人位置还没坐热就被做局爆仓。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事出反常必有妖。现实往往比小说更加荒诞不经,恐怕连编剧都编不出来的桥段正在问题公司ST慧球(600556.SH)身上陆续上演。

今年9月,因董事会强烈对抗监管机构而被实施ST处理,这家公司迅速成为A股市场的一大焦点。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ST慧球相继爆出原匹凸匹(600696.SH)董事长鲜言进入公司“甘愿”当证券代表,但疑似全面接管公司的同时,神秘资金迅速进场抢筹;公司董事会公然对抗监管机构并招致公司被实施ST处理;就在举牌方提出改组董事会后,公司又被曝出离奇卷入15亿元违规担保等事件。

面对不断刷新A股历史的公司治理乱象,ST慧球实际控制人顾国平一直保持沉默,最终以一纸公告澄清自己的“实际控制人”身份,言语间决心与上市公司一刀两断。实际控制人怒发公告澄清与上市公司的关系,这么大的怨气从何而来?

界面新闻记者深入调查后发现,在上述一系列乱象以及实际控制人反常表态的背后,是2008年以来始终幕后操控公司控制权的资本玩家联手暗中设局,不懂二级市场却试图抄资本市场近路的顾国平一步步落入重组陷阱,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另一路神秘资金开始对公司控制权觊觎,最终顾国平彻底爆仓出局的故事。

如果故事就此收场,也就不足为奇。让人大跌眼镜的是,眼看着后来者如入无人之境准备改造上市公司时,顾国平反手与“外来人”鲜言暗中订立的“城下之盟”,ST慧球突然卷入15亿元担保诉讼,变成一块烫手山芋。

1,重组与洗壳

ST慧球前身为北生药业。

从2009年开始,浙江郡原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郡原地产)、浙江尖山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尖山光电)、罗益(无锡)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下称罗益生物)和德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德勤股份)先后对其进行重组,均告失败。2014年,重组的掌控权落到了第五家潜在重组方,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斐讯技术)手里。

此后,斐讯技术开始了对ST慧球进行长达两年多的重组尝试,可见决心与努力之大,但其实际控制人顾国平看似意外爆仓出局却似乎是早已注定的结果。

2014年4月初,在另一家重组方——德勤股份资产注入、增发偿还债务等重组措施均告失败后,还叫北生药业的ST慧球于再次停牌谋划重组。4个月后,该公司宣布终止筹划收购斐讯技术100%、改为拟定增募资不超过23.5亿元转型智慧城市业务。

根据上述定增方案,斐讯技术实际控制人顾国平及其一致行动人认购后将占北生药业发行后总股本的28.17%,顾国平将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郡原地产实际控制人许广跃等人亦参与不同比例的认购。一盘各方均能分到一杯羹的菜摆到了桌面上。

然而,当年实现摘帽的北生药业净资产仅有137.52万元、扣非后净利润仅有108.31万元,避免再次暂停上市的原因是郡原地产豁免了其债务,持续性经营问题依然不容乐观。

鉴于以往重组失败的经验教训,顾国平决定把精力放在公司如何完成重组过渡的问题上。

对此,在等待上述增发方案审批程序期间,顾国平主导斐讯数据智慧城市业务整体平移至北生药业,并在南宁设立发展智慧城市业务的全资子公司南宁智诚合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智诚合讯)。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北生药业及其全资子公司智诚合讯迅速开拓市场,密集地与一大批相关政府投资主体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累计金额接近200亿元。由此,公司持续性经营问题得到大大改善,净资产增加数十倍,资产质量大幅提升,成功告别了退市之虞。

需要补充的是,入主董事会后,由于智慧城市业务的迅猛发展和定向增发迟迟没有落地,顾国平个人及其指定第三方累计向严重缺乏资金的北生药业提供1.57亿元借款补充流动资金,同时顾国平还豁免了公司2500万元的债务、赠予公司一处价值接近6000万元的房产。

2,被动成为大股东

随着洗壳工作的不断深入,通过一系列精心安排,北生药业逐渐显现出顾国平主导地位的“假象”。

继2014年9月1日通过股东大会后,北生药业当时持股比例已经高达13%的第一大股东北京瑞尔德嘉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瑞尔德嘉)选择在9月3日、4日连续大幅减持,持股比例降至5.83%,成为仅次于工商银行广西分行的第二大股东;2014年9月18日,上述增发方案迅速被上报证监会并获得受理。瑞尔德嘉于一个多月后再次大幅减持,持股比例进一步降至0.85%。上述两个阶段的大幅减持,瑞尔德嘉累计套现4.27余亿元。

就在潜伏长达四年多的瑞尔德嘉迅速套现退出北生药业过程中,正在试图通过增发入主的顾国平也通过二级市场进行接盘。但正是这次接盘方式的特殊性,拉开了顾国平爆仓的序幕。

2014年11月4日,瑞尔德嘉通过大宗交易向中信证券出售北生药业1500万股,价格为9.50元/股。而中信证券与和熙成长型2号基金(下称和熙2号)签署了收益互换协议,和熙2号的实际控制人为顾国平。由此,顾国平通过“杠杆+收益”的互换协议间接控制了北生药业1500万股,占总股本的3.80%,成为仅次于工商银行广西分行的第二大股东。

但机缘巧合的是,就在顾国平接盘后,工商银行广西分行也“默契地”在当年11月底至12月底之间大幅减持,将其所持北生药业持股比例降至4.05%,仅仅比顾国平高2.05个百分点。

紧随其后的2015年一季度,工商银行广西分行继续减持北生药业100万股,持股比例精确到3.80%,与顾国平完全一致;在接下来的二季度再次减持北生药业368.59万股,将其持股比例降至2.86%。这使得顾国平“被动”成为北生药业第一大股东,但持股比例仅高于第二大股东吴鸣霄0.25个百分点。

2014年11月份,代表北生集团的何京云、代表郡原地产的张法荣同时辞职,顾国平和张凌兴等斐讯数据高管得以陆续进入公司董事会,并在当年年底顺利将公司更名为“慧球科技”。

不过2015年7月初的股市大震荡期间,顾国平响应号召而承诺增持慧球科技不低于10万股,占总股本的比例仅为0.025%。捉襟见肘的状态与此前持续向公司输血数亿现金流已经形成强烈反差。

对此,华南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深投行人士分析指出,在帮助慧球科技逐步摆脱经营困境过程中,顾国平俨然忽略了定向增发失败所导致的潜在控制权风险,以致于全身心投入智慧城市业务而不断吞噬自己的现金流,为日后融资爆仓而彻底出局埋下了伏笔。

3,诡异的突袭

在入主慧球科技(ST慧球原证券简称)董事会、大张旗鼓地拓展智慧城市业务,帮助上市公司全面转型的过程中,仅仅以微弱优势处于第一大股东地位的顾国平被一场突如其来的袭击搞得方寸大乱。

2015年10月中旬,已经部署得当的“23.5亿元转型智慧城市”定增预案被证监会否决,理由是信披不规范。

屋漏偏逢连夜雨,顾国平等人还没从定增被否的打击中缓过来,紧接着的2015年11月3日,慧球科技突然从中登公司的股东名册中发现,一名叫陈建的自然人在2015年10月30日前,持有了本公司股份合计1890万股,占总股本的4.79%,取代和熙2号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知情人士透露,神秘自然人股东陈建的突然袭击,导致定增受阻的顾国平更加坚定了“通过二级市场快速巩固大股东地位”的决心。

界面新闻记者调查发现,顾国平上述举动完全陷入了一个似乎早已编织好的陷阱。

根据慧球科技公告日期,陈建成为第一大股东是截至2015年10月30日。但事实并非如此。

慧球科技2015年三季报显示,截至2015年9月30日,陈建就已经以1890万股的持股量成为第一大股东,而不是两个多月后公告披露的时间。

同时,根据慧球科技龙虎榜数据测算,陈建的1890万股筹码买入日期恰恰就在股市暴跌期间2015年9月初的股价最低区间。即第一大股东发生变化的真实日期是2015年9月初而不是11月初。

其中2015年8月31日、9月1日和9月2日连续三个交易日的龙虎榜数据显示,买入慧球科技第一名中信证券北京国贸营业部金额高达1.42亿元。

按照当时最低价8.33元/股和最高价11.05元/股测算,该笔金额折合买入筹码区间在1286万股至1706万股,中间值在1500万股附近,已经非常接近陈建1890万股的持股量,并且与当时顾国平通过和熙2号的持股量1500万股基本相当。

慧球科技2015年三季度也佐证,在此期间新进前十大股东名单的除了陈建外,仅有第九大股东酉晨阳光1号,持股数量仅为326.47万股。

巧合的是,上述券商席位也是其后觊觎慧球科技控制权的深圳瑞莱嘉誉投资企业(有限合伙)(下称瑞莱嘉誉)进场增持慧球科技的席位。

值得一提的是,瑞莱嘉誉2016年7月21日开始进场举牌前,该席位于2015年7月15日扫货慧球科技1.56亿元,甚至还有神秘资金在2015年9月19日跌停期间与瑞莱嘉誉同步买入700多万元。

恰恰就是2015年11月初陈建成为第一大股东的公告,直接导致现金流几近枯竭的顾国平在随后不断高位动用杠杆持续大手笔增持,并迅速逼近了爆仓的边缘。

然而,就在顾国平迅速大手笔增持、股价快速飙升以后,陈建却精准地实现了逃顶,从慧球科技2015年报前十大股东名单彻底消失。粗略测算,这短短三四个月时间,陈建轻松实现了200%左右、将近4亿元的盈利。

4,致命的疯狂

陈建成为第一大股东后短短的几个交易日,顾国平立即兑现股市暴跌期间的增持承诺,并通过华安汇增1号、华安汇增2号等资管计划,不惜动用杠杆迅速大笔增持慧球科技,合计持股比例提升至6.59%,重新夺回慧球科技第一大股东的位置。

即便如此,顾国平仍感到不踏实,继续通过华安汇增3号、德邦慧金1号等资管计划增持,合计持股比例进一步提升至8.79%,终于在2016年1月9日被认定为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根据2016年1月9日的公告,由于顾国平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3471.6875万股,占总股本的8.79%。

不过在顾国平成功掌控董事会的背景下,慧球科技却频频出现了操控信息披露的方式给顾国平“下套”。

与当初陈建成为第一大股东的公告迟滞一样,顾国平被认定为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公告同样匪夷所思地迟滞了一个多月。

实际上,早在2015年12月5日,慧球科技就披露了顾国平持股比例上升至8.79%,但直到一个多月以后才得以被认定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由于陈建突袭的披露时间被滞后,顾国平的增持成本区间被整体大幅抬升超过100%,而陈建则在高位顺利实现逃顶。

公开信息显示,陈建进场的2015年9月,慧球科技股价已经跌落至8.33-10.97元/股,均价不足10元/股。但2015年11月初公告时,公司股价则已经回升至13元/股以上,顾国平动用杠杆增持的成本最低均价为14.13元/股,最高均价则更是高达25.45元/股。

根据界面新闻记者调查,顾国平通过二级市场购买慧球科技股票的资金规模高达5.69亿元,其中杠杆率普遍高达1:2甚至1:3左右。

也就是说,只要顾国平增持区间慧球科技股价下跌25%-30%左右,其所利用的一系列杠杆就存在爆仓风险。

一切来得太快去得更快。2016年1月初,由于熔断机制的负面效应,慧球科技未能幸免地连续暴跌。

慧球科技两大资本玩家决战期间K线图

尽管采取了紧急停牌、捐赠资产等措施,但顾国平等人还是被复牌后的补跌打了个措手不及,被部分平仓后顾国平持股比例降至6.66%,并再次停牌筹划与斐讯技术的重组事项。

然而,将近6个月的停牌重组也未能改变爆仓的结局,顾国平为第二次用斐讯技术重组慧球科技失败而付出了惨重代价。

由于高位增持,顾国平高杠杆筹码几乎悉数爆仓,同时,其所持斐讯技术部分股权也因为在此过程中用于质押融资,爆仓后被洗劫一空。

粗略估算,顾国平因爆仓的直接损失接近2亿元。同时,考虑到补仓、捐赠资产和借款以及豁免债务等因素,顾国平间接损失超过2.37亿元。此外,目前顾国平是否已经丧失斐讯技术实际控制权尚不得知,但仅仅被过户的部分股权溢价和斐讯技术智慧城市业务板块的损失就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5,神秘的举牌

2016年7月19日,顾国平辞去慧球科技董事长、总经理职务,斐讯技术派遣的高管悉数离开公司。

紧随其后,瑞莱嘉誉于2016年7月21日至28日期间迅速增持慧球科技1973.9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一个多月后,瑞莱嘉誉9月7日再次举牌后,持股比例进一步提升至10%,并承诺12个月内继续择机增持,金额不少于5000万元。

截至2016年10月10日,瑞莱嘉誉兑现后续增持慧球科技的承诺,将持股比例提升至10.98%。

根据公告披露,瑞莱嘉誉主要发起人股东为张琲,出资比例为90.9%,资金来源于今年6月15日向州际田野、朱斌、禾佑物业和天元创展等借款金额6亿元,期限5年,借款利率年化6%。

随后的8月11日,约定由张琲向州际田野转让其持有的瑞莱嘉誉认缴出资份额,并将瑞莱嘉誉的认缴出资额增加至6.05亿元,而州际田野不参与瑞莱嘉誉的任何投资和经营决策。

界面新闻记者深入调查却发现,正在觊觎慧球科技控制权的瑞莱嘉誉似乎早有预谋,甚至还和对顾国平爆仓起着推波助澜作用的神秘自然人陈建存在不少交集。

根据公开资料,陈建是北京安和基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和股东,此番向瑞莱嘉誉予以借款的州际田野在2013年退出该公司股东名单。目前该公司处于吊销状态。

同样被吊销的还有北京易拍德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也为陈建,监事为田野。

与此同时,陈建还是北京公和成幼园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的公司的两名股东之一,该公司田野为监事,陈玉莲为执行董事。而陈玉莲的另一个身份正是州际田野的法人代表、执行董事,田野则为该公司股东之一。

除此之外,陈建担任董事长的江河山川,法人代表、执行董事亦为陈玉莲,并且州际田野亦为该公司的两大股东之一,田野本人还是该公司另一股东北京欣欣页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股东和监事。

需要补充的是,在张琲担任董事兼总经理且为实际控制人的三板公司天创5(400036)中,张琲2007年10月就进入该公司,并在随后的破产重整和资产重组等一系列资本运作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天创5正在进行的资产重组+重新上市运作过程中,陈建再次现身并将参与认购该公司定向增发的5600万股中的1100万股,重组完成后占总股本的3.245%。

公开信息显示,陈建曾在中国扶贫基金会任副秘书长,后在国务院研究室任处长,1992年下海参与创办中国中小企业投资有限公司,2010年主导设立成都公和社区发展基金会(下称公和基金会)并担任理事长,同时还是江河山川(北京)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

其中,作为一家NGO组织,公和基金会理事会成员名单中云集一大批政商和媒体等知名人物,还包括与陈建、张琲参与运作天创5的潜在重组方天创数码实际控制人周洲,以及与陈建共同参股多家公司的楼申光、颜继等关系网。

6,复仇者联盟

陈建豪赚退出,顾国平爆仓,瑞莱嘉誉举牌,你方唱罢我登场,好戏继续。

2016年9月28日,ST慧球公告披露一桩金额高达15亿元的违规担保纠纷,这让瑞莱嘉誉试图通过临时股东大会改组董事会的计划蒙上阴影。

根据诉讼材料,2016年4月27日,已经爆仓的顾国平与上海躬盛网络有限公司(下称躬盛网络)签署协议,约定将慧球科技经营权和6.66%的股份作价7亿元进行转让,并由慧球科技提供担保,违约方将支付双倍违约金。同时躬盛网络在重组期间向顾国平支付1亿元借款。上述纠纷涉案金额累计达到15亿元。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第一次遭遇意外阻挠。自从瑞莱嘉誉8月初举牌慧球科技以后,并不持有任何股权的公司董事会竟然陆续出现了公然对抗监管,拒绝限期整改等“自残”行为,最终被交易所取消信息披露直通车并实施ST处理。

需要补充的是,在顾国平等斐讯技术高管退出以后,来自匹凸匹的鲜言等人全面接管慧球科技并掌控董事会。

在提名杨剑锋为董事候选人的同时,慧球科技新董事会迅速设立与鲜言旗下柯塞威公司谐音的多家全资子公司,同时还张罗着向鲜言旗下公司购买房产,聘请鲜言为公司证券事务代表,并坚持披露顾国平仍为实际控制人的认定,但最终被顾国平声明澄清并否认。

这一系列的举动,与上述15亿元的违规担保遥相呼应。躬盛网络实际控制人正是ST慧球7月21日披露的董事会提名董事候选人杨剑锋。后者已经将其名下的躬盛投资全部股权转让给鲜言名下的柯塞威基金公司。至此,ST慧球被鲜言实际控制的嫌疑基本被坐实。

资深市场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指出,目前来看,瑞莱嘉誉与鲜言两股势力是一致行动人的可能性不大。结合顾国平遭遇惨败来看,整个故事可能还没有到真正结局的时候,鲜言等人更像是一个“复仇者联盟”。

“有一个细节,9月26日ST慧球因为未披露重大诉讼事项而被临时停牌,而仅仅2个交易日前瑞莱嘉誉提请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改组董事会。”上述人士补充道,“这更像是股权层面向经营权层面的逼宫与反制。”

也有投行人士认为,在证监会立案调查期间,上市公司不具备发行股份的条件,而这种诉讼纠纷也会对重组事项造成实质性的法律障碍。当然,这很可能只是博弈过程中的一种手段,最终满足利益诉求、寻求和解的可能性比较大。

7,隐形操盘手

回顾多年来的种种乱象,无论是北生集团或者顾国平控制还是完全无主状态,长期以来上市公司背后始终隐现着无形的力量对公司经营权和决策权起着关键作用。

作为此前的资本运作者,无论是瑞尔德嘉还是郡原地产,都在公司的屡次重组过程中施加重要影响,而各个阶段公司所披露的控制权状态更像是一道摆设。

在长达三年的暂停上市期间,郡原地产成为北生药业实现恢复上市和成功“保壳”的关键角色。

2010年底,在破产重整后的净壳状态下,郡原地产将其旗下全资子公司郡原物业100%股权托管至上市公司名下,给予郡原物业净利润的80%作为托管费用填补公司净利润,使其成功避免退市风险。

2012年底,在屡次重组失败的危急关头,郡原地产终止上述托管协议,同时向上市公司无偿赠予郡原物业100%股权,使其得以在2013年2月实现恢复上市。

2013年底,在重组再次失败的情况下,郡原地产豁免债务3200万元,帮助上市公司实现净资产由负转正,使其避免再次暂停上市风险。

在郡原地产在持续性经营层面牢牢把控的同时,瑞尔德嘉在重大决策层面也对上市公司施加重要影响。

2012年的最后一天,北生药业再次抛出新的重组方案,拟通过资产置换+定向增发的方式重组德勤股份。

尽管上述重组通过置出郡原物业、定向增发偿还债权等方式对郡原地产的利益有所安排,同时重组方还追加了诸多额外承诺,但这一重组事项还是在第一次股东大会否决、第二次股东大会通过,却最终戏剧性地被公司董事会主动终止。

其中,在上述第一次股东大会以43%的反对率闯关失败背后,瑞尔德嘉将其所持2762.57万股投了反对票,仅仅这一票就占出席会议股东所持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约12%。

随后,在北生药业将增发价格由2.6元/股上调至3.0元/股后,正是瑞尔德嘉的赞成票,再次闯关股东大会的德勤股份重组方案得以接近30%的反对率惊险过关。

2014年8月18日,北生集团所持北生药业全部股权2801.12万股被司法划转给了债权人瑞尔德嘉,予以强制平仓变现。

对此,北生药业对外披露,北生集团对公司已不具有实际控制力,同时考虑到公司目前除北生集团外的其他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为接近且均占比较小,均无法依其持有的股份对应之表决权而对北生药业经营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公司实际控制人自股份扣划之日起由北生集团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继郡原地产、尖山光电、罗益生物和德勤股份后北生药业的第五家潜在重组方,斐讯技术在长达两年多的重组期间无疑是决心和努力最大的,但在2014年4月启动重组被蹊跷中止、改为增发募资的方式曲线铺路亦被证监会否决后,2016年初再次启动重组斐讯技术却同样遭遇意外阻击。

在重组进行到关键时刻,郡原地产许广跃和瑞尔德嘉分别于2016年4月7日、4月18日追偿“壳费”的法律诉讼将顾国平所持有的斐讯技术股权进行司法冻结,导致ST慧球的重组标的资产不具备重组条件而被迫终止,并最终进一步导致顾国平爆仓而失去公司实际控制权。

8,潜伏者行动

之所以能够秘而不宣地被郡原地产和瑞尔德嘉控制,要从多年前北生药业破产重整说起。

早在2001年就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证券简称为北生药业,但自2006年起就出现了经营困境。

在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亏损后,北生药业2008年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潜在的重组方中能石油在公司实际控制人何玉良突然逝世后被迫终止,并最终因连续三年亏损而暂停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在濒临暂停上市边缘的关键时刻,公司债权人浙江广厦集团、工商银行北海分行给予北生药业致命一击,并毫无悬念地在2009年被暂停上市。

由于无法清偿到期债务,上述二者于2008年7月相继向法院申请对公司破产重整并迅速获得批准和执行。

在上述破产重整过程中,瑞尔德嘉和郡原地产分别得以不同的方式得到北生药业控制权,以至于在后来顾国平主导公司与斐讯技术重组事项的关键时刻再次给予致命一击。

公开信息显示,2009年9月,郡原地产为协助破产重整,曾给予北生药业1.2亿元资金支持,并在22家潜在重组方中被破产重整管理人选定为最终的重组方、陆续派驻高管进入董监高接管公司。

但受制于宏观调控政策限制,郡原地产100%股权被作价35.1亿元注入北生药业的重组计划被迫终止。

与此同时,瑞尔德嘉在2009年10月通过收购中国银行北海分行、建设银行北海分行、华夏银行深圳分行和广发银行深圳香蜜湖支行等四家银行对北生药业的债权,从而在破产重整中累计获得了用于偿债的转增股份1992.72万股,占总股本的5.05%。

根据破产重整方案,每100元普通债权受偿约7.67股,瑞尔德嘉所获得的上述股份对应债权约为2.6亿元。

此外,瑞尔德嘉还积极参与北生药业的资产处置,通过拍卖分别以1913万元、400万元获得公司位于北海市63.67万平方米土地和汉生制药80%股权。

继2010年底获得北生药业169.857万股后,瑞尔德嘉2011年底通过收购广发银行深圳香蜜湖支行对第四大股东北海腾辉的债权,并通过司法拍卖以2050万元获得600万股,两次增持后累计持有北生药业2762.57万股,占总股本的7.00%。

值得玩味的是,尽管瑞尔德嘉持股比例仅仅相差0.10%,且北生药业董事会主要成员均来自于郡原地产,但北生集团在2014年8月其所持股权被司法强制划转之前都始终被披露为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通过二级市场进行一系列买卖双向操作后,瑞尔德嘉一度持有北生药业5134.18万股,占总股本的13.00%,远远超过持股比例为9.03%的工商银行广西分行和持股比例为3.55%的吴鸣霄而成为第一大股东。

但在顾国平接管北生药业过程中,瑞尔德嘉于2014年9月-11月逐步实现退出,而自始至终没有任何股权的郡原地产也同步退出公司董事会,冷眼旁观顾国平爆仓,直到2016年顾国平第二次重组慧球科技,才动用司法手段追讨“壳费”,令顾国平回天乏术。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并购人士认为,在整个资本运作过程中,顾国平成了“冤大头”。在帮助慧球科技改善经营状况、消除退市风险以后,他通过杠杆增持则帮助二级市场底部便宜筹码顺利高价套现,但自己却被洗劫一空,到最后这帮资金反过来还可以低价买回壳公司,同样再装入本属于顾国平的斐讯技术,无疑是教科书般经典的空手套白狼。

ST慧球最后结局到底如何演绎呢?我们拭目以待。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