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宋冬野在金三角| 国产洋葱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宋冬野在金三角| 国产洋葱

你才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男同学。

→_→ 这是一篇洋葱新闻。有疑惑的朋友更应该坚持到最后。→_→

10月13日,民谣歌手宋冬野因吸食大麻被北京市公安局禁毒总队的侦查员抓获。

为什么看上去憨态可掬的胖子宋冬野,会踏上吸毒这条不归路呢?这一事件引起了我们栏目的高度关注。

为此,我们专门成立了由知名乐评人、民谣史学家马弟为首的调查小组,对宋冬野吸毒事件展开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

宋冬野很可能是金三角人。

1996年之前,金三角的毒品贸易主要控制在知名毒枭坤沙手上。

坤沙祖籍云南大理。父亲张秉尧是汉族人,母亲是掸族人,坤沙算是半个汉族人,而且他有一个中文名字——张奇夫。

那时,坤沙牢牢把控着整个金三角,因为血统的缘故,他的手下有不少的汉人,里面有流亡到金三角的罪犯,也有早年移居金三角的汉人后代。

和大部分毒枭一样,坤沙非常注重青少年毒贩的培养,金三角遍地都是隶属于坤沙集团的青少年毒贩。这也就是《湄公河行动》里令人战栗的毒娃。

而宋冬野,很可能就是其中之一。

96年,坤沙向缅甸政府军投降,但坤沙的贩毒集团并没有被剿灭,他们一部分被后继的毒枭收编,比如电影里的糯卡。

而另一部分,则离开了金三角,化身成为普通人,进入到其他国家开始新的生活。

对于这些毒贩来讲,从小到大主要的活动就是吸毒贩毒,缺乏一技之长,如何在其他国家生存是主要的问题。

这个问题也困扰着宋冬野。马弟推测,97年宋冬野来到北京,找不到工作,沦落街头。

偶然,他看到有个穿皮裤的男人,带着几个人在天桥上唱歌:

“晚安,北京。晚安,所有孤独的人们。”

胖子的头脑里灵光一现,第二天,他就去垃圾场捡了一把破木吉他,到街边弹唱起来。

因为没有贝斯,没有架子鼓,没有键盘,没有长发又没有皮裤,他不被摇滚圈接受。只好自称“民谣歌手”。

胖子的歌声受到了意料之外的欢迎,在他人的帮助下,宋冬野很快就走上了音乐之路。

直到2013年,《董小姐》走红,宋冬野以民谣歌手身份进入公众视野,完成了金三角到音乐节的转型。

但金三角的经历,依然深刻的反映在宋冬野的作品里。

从09年至今,宋冬野推出了大量民谣歌曲,受到了许多歌迷的喜爱。

表面上看,这些歌曲和一般民谣歌曲一样,讲的都是男人对女人的渴望和没有女人的苦闷以及“陪我睡到天亮”的哀求。

但认真观察这些歌曲尤其是它们的歌词,你就会发现,里面其实隐藏着一个前金三角人的心声。

比如宋冬野的代表作之一《斑马,斑马》,就充满了对毒贩生涯的暗喻。

首先,斑马的外皮是黑白条纹状的,这意味着什么?没错,黑白两道。

“所谓斑马,就是宋冬野自己。”马弟表示。

在《斑马斑马》里,宋冬野一会说斑马你睡吧睡吧,一会说你不要睡着啦,让人搞不清楚到底是要斑马睡还是醒。

而这段歌词,表现的就是他自己游走黑白两道的犹疑和矛盾。

当然最显眼的还是这句:斑马,斑马,你来自南方的红色啊。

很多人以为,这里的南方,是广东,是南方沿海。

实际上,金三角才是宋冬野心目中的南方。

而红色,暗喻的就是金三角的战乱、血腥。

另一首代表作《鸽子》里,也满是宋冬野对过去的回忆。

在许多人眼里,鸽子是和平的象征。但在毒贩的世界里,鸽子却是绝佳的运毒工具。

运毒的鸽子,在这首歌里,象征的就是背负着不堪过去的宋冬野。

“站在你翻山越岭的尽头,正当年少。”说的是自己年少时期离开故土千里奔徙,在新的城市里,“两千个秘密,没人知道”。

他说:“鸽子啊,你再也不需要翅膀。”无非是在说服自己适应新的人生。

但在那些“双手合十的晚上,”他却依然“渴望一双翅膀。飞去南方,南方。”

在其他作品里,宋冬野也隐藏了许多自己的独特经历。

《董小姐》,描写的是他在京城遇到昔日女毒贩董姨的故事。

《梦遗少年》,讲的是磕嗨之后的那些金三角毒娃。

还有一首经常被忽略的早期作品,则更深动的描写了他早年在金三角的惊险人生。没错,就是《抓住那个胖子》。

据马弟研究,当年来北京的金三角人员还有很多。

否则我们没法解释,为什么民谣歌曲里总是唱到“南方”,什么北方的村庄住着一个南方的姑娘、南山南北山北共住地球村、一直往南方开X8。

在创作圈里,跟风是最恶心的,一个词如果被用滥了,就要赶紧回避。

但民谣歌手却几十年如一日的爱南方,这是为什么?唯一的解释,就是那地方让他们割舍不下。

甚至于,一些歌手还呈现出“组织化”、“集团化”的倾向。比如大名鼎鼎的麻油叶集团。

试问,一群搞音乐的,搞个集团,有什么意义呢?难道还能上市?

但毒贩就不一样了,什么坤沙集团、糯卡集团、麦德林集团、卡利集团,不搞集团没法入行。

此外,民谣果儿们也是大麻等毒品的主要受众群体。为什么一听民谣就要吸大麻?还不是受偶像感召。

所谓洋葱新闻,其特点是以最正统的新闻报道手法,报道纯粹虚构或真假掺半的新闻事件,从而达到娱乐或讽刺的目的。你可以认为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也可以理解为高级黑,总之我们就是要对无聊的正常世界说呵呵。(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不要漏掉这句话。后果自负,面斥不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欢迎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歪楼·国产洋葱】的微信公众号“非正常事件研究中心”(fzcsjyjzx),对这个神奇的世界说“呵呵”。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宋冬野在金三角| 国产洋葱

你才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男同学。

→_→ 这是一篇洋葱新闻。有疑惑的朋友更应该坚持到最后。→_→

10月13日,民谣歌手宋冬野因吸食大麻被北京市公安局禁毒总队的侦查员抓获。

为什么看上去憨态可掬的胖子宋冬野,会踏上吸毒这条不归路呢?这一事件引起了我们栏目的高度关注。

为此,我们专门成立了由知名乐评人、民谣史学家马弟为首的调查小组,对宋冬野吸毒事件展开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

宋冬野很可能是金三角人。

1996年之前,金三角的毒品贸易主要控制在知名毒枭坤沙手上。

坤沙祖籍云南大理。父亲张秉尧是汉族人,母亲是掸族人,坤沙算是半个汉族人,而且他有一个中文名字——张奇夫。

那时,坤沙牢牢把控着整个金三角,因为血统的缘故,他的手下有不少的汉人,里面有流亡到金三角的罪犯,也有早年移居金三角的汉人后代。

和大部分毒枭一样,坤沙非常注重青少年毒贩的培养,金三角遍地都是隶属于坤沙集团的青少年毒贩。这也就是《湄公河行动》里令人战栗的毒娃。

而宋冬野,很可能就是其中之一。

96年,坤沙向缅甸政府军投降,但坤沙的贩毒集团并没有被剿灭,他们一部分被后继的毒枭收编,比如电影里的糯卡。

而另一部分,则离开了金三角,化身成为普通人,进入到其他国家开始新的生活。

对于这些毒贩来讲,从小到大主要的活动就是吸毒贩毒,缺乏一技之长,如何在其他国家生存是主要的问题。

这个问题也困扰着宋冬野。马弟推测,97年宋冬野来到北京,找不到工作,沦落街头。

偶然,他看到有个穿皮裤的男人,带着几个人在天桥上唱歌:

“晚安,北京。晚安,所有孤独的人们。”

胖子的头脑里灵光一现,第二天,他就去垃圾场捡了一把破木吉他,到街边弹唱起来。

因为没有贝斯,没有架子鼓,没有键盘,没有长发又没有皮裤,他不被摇滚圈接受。只好自称“民谣歌手”。

胖子的歌声受到了意料之外的欢迎,在他人的帮助下,宋冬野很快就走上了音乐之路。

直到2013年,《董小姐》走红,宋冬野以民谣歌手身份进入公众视野,完成了金三角到音乐节的转型。

但金三角的经历,依然深刻的反映在宋冬野的作品里。

从09年至今,宋冬野推出了大量民谣歌曲,受到了许多歌迷的喜爱。

表面上看,这些歌曲和一般民谣歌曲一样,讲的都是男人对女人的渴望和没有女人的苦闷以及“陪我睡到天亮”的哀求。

但认真观察这些歌曲尤其是它们的歌词,你就会发现,里面其实隐藏着一个前金三角人的心声。

比如宋冬野的代表作之一《斑马,斑马》,就充满了对毒贩生涯的暗喻。

首先,斑马的外皮是黑白条纹状的,这意味着什么?没错,黑白两道。

“所谓斑马,就是宋冬野自己。”马弟表示。

在《斑马斑马》里,宋冬野一会说斑马你睡吧睡吧,一会说你不要睡着啦,让人搞不清楚到底是要斑马睡还是醒。

而这段歌词,表现的就是他自己游走黑白两道的犹疑和矛盾。

当然最显眼的还是这句:斑马,斑马,你来自南方的红色啊。

很多人以为,这里的南方,是广东,是南方沿海。

实际上,金三角才是宋冬野心目中的南方。

而红色,暗喻的就是金三角的战乱、血腥。

另一首代表作《鸽子》里,也满是宋冬野对过去的回忆。

在许多人眼里,鸽子是和平的象征。但在毒贩的世界里,鸽子却是绝佳的运毒工具。

运毒的鸽子,在这首歌里,象征的就是背负着不堪过去的宋冬野。

“站在你翻山越岭的尽头,正当年少。”说的是自己年少时期离开故土千里奔徙,在新的城市里,“两千个秘密,没人知道”。

他说:“鸽子啊,你再也不需要翅膀。”无非是在说服自己适应新的人生。

但在那些“双手合十的晚上,”他却依然“渴望一双翅膀。飞去南方,南方。”

在其他作品里,宋冬野也隐藏了许多自己的独特经历。

《董小姐》,描写的是他在京城遇到昔日女毒贩董姨的故事。

《梦遗少年》,讲的是磕嗨之后的那些金三角毒娃。

还有一首经常被忽略的早期作品,则更深动的描写了他早年在金三角的惊险人生。没错,就是《抓住那个胖子》。

据马弟研究,当年来北京的金三角人员还有很多。

否则我们没法解释,为什么民谣歌曲里总是唱到“南方”,什么北方的村庄住着一个南方的姑娘、南山南北山北共住地球村、一直往南方开X8。

在创作圈里,跟风是最恶心的,一个词如果被用滥了,就要赶紧回避。

但民谣歌手却几十年如一日的爱南方,这是为什么?唯一的解释,就是那地方让他们割舍不下。

甚至于,一些歌手还呈现出“组织化”、“集团化”的倾向。比如大名鼎鼎的麻油叶集团。

试问,一群搞音乐的,搞个集团,有什么意义呢?难道还能上市?

但毒贩就不一样了,什么坤沙集团、糯卡集团、麦德林集团、卡利集团,不搞集团没法入行。

此外,民谣果儿们也是大麻等毒品的主要受众群体。为什么一听民谣就要吸大麻?还不是受偶像感召。

所谓洋葱新闻,其特点是以最正统的新闻报道手法,报道纯粹虚构或真假掺半的新闻事件,从而达到娱乐或讽刺的目的。你可以认为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也可以理解为高级黑,总之我们就是要对无聊的正常世界说呵呵。(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不要漏掉这句话。后果自负,面斥不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欢迎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歪楼·国产洋葱】的微信公众号“非正常事件研究中心”(fzcsjyjzx),对这个神奇的世界说“呵呵”。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