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世界人民如何处理身后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世界人民如何处理身后事

身后事的文化表征。

文|娱乐硬糖  谢明宏

编辑|李春晖

《警世通言》里,有庄周扇坟的故事。

一个新丧了夫君的娘子在扇坟,因为答应过相爱的先夫,“坟土未干”,就不能改嫁。庄周笑道:“这妇人好性急!亏他还说生前相爱。若不相爱的,还要怎么?”爱过,就用扇子扇;至于不爱,恐怕要用吹风机了。

举凡白事,稍微有一点戏剧冲突,就会让人哭笑不得。比如欢乐的黑人抬棺,身着华丽,鼓掌跺脚,以狂野舞蹈告慰死者的在天之灵。这种旷达,估计和庄子死老婆后“鼓盆而歌”的状态差不多。

杜琪峰的《济公》,为了展现济颠的超凡之处,特意安排了一场死亡。父亲倒地不起后,济公大赞:“寿终正寝,福气到极点了!”下人问应该怎么办,济公说,赶快买只鸡来庆贺一下。

按法国民俗学者阿诺尔德·范热内普的理论,包括丧葬仪式在内的人生仪礼具有共通的意义,都可以使人实现从一种社会状态向另一种社会状态的转变。

中国人更讲究事死如事生,不然就不会有冥婚这种地面习俗向地下的入侵。到了许光汉的新片《关于我和鬼变成家人的那件事》,已经发展到“男男冥婚”的阶段。可见不论死亡还是同性恋,都不能阻止我们中国人对婚配的执念。

日本人则对死亡有审美化的理解。所谓“物哀”,就是在把死亡看成神圣凄美的事。早在奈良时期,净土宗就提倡“宴离秽土,欣求净土”。

而在欧美,葬礼似乎是最恰当的对人盖棺定论的时刻,一段感人的悼词往往是电影的重要场景。牧师念:“Dust to dust, Ashes to ashes。”既可以理解为人死如灯灭,也可以说是尘埃落定,是一篇再无续集的“终章”。

世界人民如何看待身后事?绝对是民俗话题顶流。而那些反映生死观的殡葬电影,无疑有着超越介质本身的意义。

黄泉路上妆容技巧

人死后该画个什么妆,绝对是各国殡葬从业人员能吵起来的要紧事。

照日本的那套,肯定是如秋叶之静美,妆容要浓淡得宜,最好接近死者日常。而在我大中华尤其是农村地区,必然是大白脸、大腮红,营造一种喜剧中的恐怖氛围。

这种民俗,在1990年《魔方大厦》播出时还很兴盛。不少观众反映,主角的白脸腮红太像葬礼风了。而在《孝子贤孙伺候着》里,赵丽蓉饰演的老太太“假死”,也被打扮成了仙姑模样——头戴一朵粉色蝴蝶结,身穿蓝洼洼的小袄子,绝对算老来俏。

《人生大事》里,第一个重要场景就是朱一龙饰演的莫三妹,为死去的老太太软化筋骨和化妆。为死者描眉毛、画口红时,莫三妹口中还有行业贯口:

“宽脚穿鞋走大路,平安走过奈何桥。”虽然电影没有直接展现入殓前的整体画面,但细看寿衣寿鞋,上面还有仿描金的刺绣。老太太的衣着仍然与《孝子贤孙伺候着》一样,走一个国潮华丽风。

莫三妹在给死者化妆时,画外音是死者儿媳的絮叨。她认为儿子去外地考试才是人生大事,劝丈夫就算殷勤送葬老娘也不会复活。如此唠叨,在日本的入殓环节里可能要被判刑。

《入殓师》中的神圣仪式,充分体现出生者对于亡者的尊重,以及对死亡的正视。他们以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在死者亲友面前整理死者妆容、擦拭身体,动作流畅优美,有一种肃穆的节奏。

“让已经冰冷的人重新焕发生机,给她永恒的魅力。”入殓的工作,正如社长所说,是“帮助旅行”。即使个体生命已逝,入殓师依旧如亲人一般表达了对个体的尊重与珍爱,表现出对生命的终结这一自然生命历程的深切关照。

韩国电影《我的爱在我身边》展现了韩国人的葬俗:化妆完毕衣服整理好后会用绳子将死者的脚给绑好,一说是为了防止尸体变形(脚岔开合不上),一说是为了防止有动物经过时尸变。还有的,会给死者嘴里塞上水浸泡过的大米,以准备黄泉路上的口粮。

当然,在化妆之前可能还要解决一些意外麻烦。《三悦有了新工作》里,前辈告诉女主遇到死前抽搐的人,需要用巧劲把舌头给塞进去。女主硬着头皮试了下,结果把自己整哕了。

曾有入殓师在网上发视频对比,左脸由别人化正常妆容,右边由同事化入殓妆。可以看出差别没有特别大,入殓妆容要清冷一些,暖色系较少使用。

不过,各家应该都有不传秘技。在电影《飞跃长生》中,梅丽尔斯特里普的丈夫就是入殓师,当他不小心对死者家属说他在化妆时用了强力胶水,立刻失去了对方的信任。

出殡的唱念做打

对死亡的书写,从入殓、出殡到整个仪式的完成,可以依次对应直面死亡、消解死亡、重构死亡三大层次。出殡,在电影中虽是一段不长的仪式,却充分寄托了人们对死亡的理解。

《人生大事》里,小女孩还没明白外婆的离开是怎么回事,他的表哥钟美美就告诉她:“外婆在那个大箱子里,她要被拉到火葬场,烧成灰埋到坟里。她死了,你再也见不到她了。”如此唯物主义的描述,立刻引起女孩的反感:“胡说,老子要撕烂你的嘴。”

相比钟美美,莫三妹的解释要温柔很多。他说外婆成了天上的星星,而从事殡葬业的他们就是种星星的人。出殡,是所有孝子贤孙演技的高光时刻。片中,对老人家不太友好的媳妇,也要假装擦擦眼泪呢。

就像杨笠在《脱口秀大会》里说的,哭得最狠的人不一定是最孝顺的。照顾父亲离世的弟弟并没有嚎啕,而情绪起来的杨笠哭得特别厉害。在我们中式出殡里,不仅直系亲属要哭,有时嫌声势不够浩大,还要找群演来“助哭”。用音综“帮唱嘉宾”的说法,这就是“帮哭嘉宾”。

港片《阴阳路之升棺发财》里,两个助哭嘉宾上来就是“天妒英才”“誓要报仇”这样的套话,雇主很不满意:“我姐夫病死的嘛。”短视频上还有俩大妈,哭得声泪俱下“我的二大爷哟”。甲方上前提醒是二娘没了,两人立刻改口“我的二娘哟”,那叫一个专业。

在韩国农村,喜欢把棺材打扮得花枝招展,旁边还会有舞者跳安魂舞。虽然和加纳地区的黑人抬棺、墨西哥亡灵节一样热闹,但氛围还是小有差别。

英国电影《葬礼上的死亡》,对死亡的消解也非常黑色幽默。首先是殡葬公司送错了棺材,大家发现死者是同性恋。接着,来宾误食迷幻药全裸爬上屋顶。迷幻药的瓶子掉落,导致不速之客意外“死亡”。

环环相扣的意外,与肃穆的葬礼形成强烈反差。但荒诞表象之下是对现实问题的严肃拷问:婆媳相处的难题、父母对子女的偏爱、社会对性少数群体的态度等等。全程活泼的配乐,让这出英伦喜剧消解了死亡的沉重。

我们这边的《孝子贤孙伺候着》也同样好笑。老太太假死的原因,一是试探子女会不会把自己火葬(她想土葬)。二是担心地下的老头子被狐狸精勾走。因为假的算命先生告诉她,阴间的丈夫已经到了结婚年龄,老太太再不去登记,就要正妻变妾室啦。

《大腕》在葬礼上的广告植入,今天看来依旧醍醐灌顶。泰勒的身体从头到脚都有商业价值,眼睛是博士伦安利,哀乐是矿泉水乐哈哈的广告。全球最大的葬礼在线网站,怎么就没有商机呢?

身后:重构死亡

大鹏的新片《保你平安》里,宋茜饰演的韩露死后被人造谣是坐台小姐。埋在韩露旁边的人的姐姐,是当地有钱有势的企业家。人家一听到消息就不乐意了,威逼利诱大鹏给韩露挪窝。

这场死后才发生的名誉风波,都是活人在搞事。为了不让韩露在身体死亡后再经历一次社会死亡,大鹏展开了千里追凶。元凶散布不实言论的理由堪称荒谬——他为了有热评的积分去换免费小说章节,就造谣韩露是特殊职业。

这一次大鹏拍片,总算明白“少即是多”的道理了。电影的最后,虽然真相被公开,但大鹏并没有走向人生巅峰,这恰恰让作品回归了现实主义。他对韩露生前清白的追寻,只能维持自己内心的秩序。就像韩露朋友圈的签名:“Do what you think is right。”

片中大鹏的好友,曾经语重心长地劝说:“咱也不是为了钱,是为了活。”死人已经没了,但活人的生活要如何继续,这是电影抛出的命题。当一个被生活重担压迫的中年男子,终于在自驾求真的路上展露欢颜,这说明了他心中的答案到底是什么。

某个角色已经死亡,主角再去探寻他生前踪迹的电影是很难拍的。因为生者无论怎么重构真相,也无法改变死亡这一既定事实。在《野兽之瞳》中,吴彦祖是古天乐的双胞胎弟弟。在哥哥去世后,吴彦祖才从对方热爱的拳击事业里慢慢了解古天乐,明白他为何要离家出走。

电影《护送钱斯》,曾被认为是美军对外传播军事文化的温情牌。故事讲述19岁的一等兵钱斯在伊拉克战争中不幸阵亡,海军陆战队迈克尔上校护送遗体回乡安葬。影片对美军独有的殡葬文化展现得不遗余力:

大量特写镜头,将棺椁的抬放程序、遗体的整理和着装、细致入微的护送守则结合起来,表现了美军对普通士兵的尊重。在得知飞机上有阵亡士兵时,一个时尚女孩还为此前的冒失道了歉。当迈克尔站在行李装卸口时,所有乘客都停住脚步,向永远长眠的钱斯致敬。

钱斯在一场他们认同或不认同的战争中失去了生命。但宝贵的是,如今他像一位驾崩的王子那样,被送回了故乡。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也有主角护送阵亡将领遗体回国的剧情。然而在花团锦簇之中,主角受到的情绪冲击更像是伤痕文学。欢迎英灵的仪式越隆重,他内心就越局促不安。

庄子说“古之真人,不知悦生,不知恶死”,这是一种大气的生死观。然而真实发生时,我们未必能坦然视之。甭管是日式的静美、中式的热烈,还是美式的肃穆、英式的冷幽默,世界人民处理身后事的态度,显然有更深层的文化表征作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世界人民如何处理身后事

身后事的文化表征。

文|娱乐硬糖  谢明宏

编辑|李春晖

《警世通言》里,有庄周扇坟的故事。

一个新丧了夫君的娘子在扇坟,因为答应过相爱的先夫,“坟土未干”,就不能改嫁。庄周笑道:“这妇人好性急!亏他还说生前相爱。若不相爱的,还要怎么?”爱过,就用扇子扇;至于不爱,恐怕要用吹风机了。

举凡白事,稍微有一点戏剧冲突,就会让人哭笑不得。比如欢乐的黑人抬棺,身着华丽,鼓掌跺脚,以狂野舞蹈告慰死者的在天之灵。这种旷达,估计和庄子死老婆后“鼓盆而歌”的状态差不多。

杜琪峰的《济公》,为了展现济颠的超凡之处,特意安排了一场死亡。父亲倒地不起后,济公大赞:“寿终正寝,福气到极点了!”下人问应该怎么办,济公说,赶快买只鸡来庆贺一下。

按法国民俗学者阿诺尔德·范热内普的理论,包括丧葬仪式在内的人生仪礼具有共通的意义,都可以使人实现从一种社会状态向另一种社会状态的转变。

中国人更讲究事死如事生,不然就不会有冥婚这种地面习俗向地下的入侵。到了许光汉的新片《关于我和鬼变成家人的那件事》,已经发展到“男男冥婚”的阶段。可见不论死亡还是同性恋,都不能阻止我们中国人对婚配的执念。

日本人则对死亡有审美化的理解。所谓“物哀”,就是在把死亡看成神圣凄美的事。早在奈良时期,净土宗就提倡“宴离秽土,欣求净土”。

而在欧美,葬礼似乎是最恰当的对人盖棺定论的时刻,一段感人的悼词往往是电影的重要场景。牧师念:“Dust to dust, Ashes to ashes。”既可以理解为人死如灯灭,也可以说是尘埃落定,是一篇再无续集的“终章”。

世界人民如何看待身后事?绝对是民俗话题顶流。而那些反映生死观的殡葬电影,无疑有着超越介质本身的意义。

黄泉路上妆容技巧

人死后该画个什么妆,绝对是各国殡葬从业人员能吵起来的要紧事。

照日本的那套,肯定是如秋叶之静美,妆容要浓淡得宜,最好接近死者日常。而在我大中华尤其是农村地区,必然是大白脸、大腮红,营造一种喜剧中的恐怖氛围。

这种民俗,在1990年《魔方大厦》播出时还很兴盛。不少观众反映,主角的白脸腮红太像葬礼风了。而在《孝子贤孙伺候着》里,赵丽蓉饰演的老太太“假死”,也被打扮成了仙姑模样——头戴一朵粉色蝴蝶结,身穿蓝洼洼的小袄子,绝对算老来俏。

《人生大事》里,第一个重要场景就是朱一龙饰演的莫三妹,为死去的老太太软化筋骨和化妆。为死者描眉毛、画口红时,莫三妹口中还有行业贯口:

“宽脚穿鞋走大路,平安走过奈何桥。”虽然电影没有直接展现入殓前的整体画面,但细看寿衣寿鞋,上面还有仿描金的刺绣。老太太的衣着仍然与《孝子贤孙伺候着》一样,走一个国潮华丽风。

莫三妹在给死者化妆时,画外音是死者儿媳的絮叨。她认为儿子去外地考试才是人生大事,劝丈夫就算殷勤送葬老娘也不会复活。如此唠叨,在日本的入殓环节里可能要被判刑。

《入殓师》中的神圣仪式,充分体现出生者对于亡者的尊重,以及对死亡的正视。他们以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在死者亲友面前整理死者妆容、擦拭身体,动作流畅优美,有一种肃穆的节奏。

“让已经冰冷的人重新焕发生机,给她永恒的魅力。”入殓的工作,正如社长所说,是“帮助旅行”。即使个体生命已逝,入殓师依旧如亲人一般表达了对个体的尊重与珍爱,表现出对生命的终结这一自然生命历程的深切关照。

韩国电影《我的爱在我身边》展现了韩国人的葬俗:化妆完毕衣服整理好后会用绳子将死者的脚给绑好,一说是为了防止尸体变形(脚岔开合不上),一说是为了防止有动物经过时尸变。还有的,会给死者嘴里塞上水浸泡过的大米,以准备黄泉路上的口粮。

当然,在化妆之前可能还要解决一些意外麻烦。《三悦有了新工作》里,前辈告诉女主遇到死前抽搐的人,需要用巧劲把舌头给塞进去。女主硬着头皮试了下,结果把自己整哕了。

曾有入殓师在网上发视频对比,左脸由别人化正常妆容,右边由同事化入殓妆。可以看出差别没有特别大,入殓妆容要清冷一些,暖色系较少使用。

不过,各家应该都有不传秘技。在电影《飞跃长生》中,梅丽尔斯特里普的丈夫就是入殓师,当他不小心对死者家属说他在化妆时用了强力胶水,立刻失去了对方的信任。

出殡的唱念做打

对死亡的书写,从入殓、出殡到整个仪式的完成,可以依次对应直面死亡、消解死亡、重构死亡三大层次。出殡,在电影中虽是一段不长的仪式,却充分寄托了人们对死亡的理解。

《人生大事》里,小女孩还没明白外婆的离开是怎么回事,他的表哥钟美美就告诉她:“外婆在那个大箱子里,她要被拉到火葬场,烧成灰埋到坟里。她死了,你再也见不到她了。”如此唯物主义的描述,立刻引起女孩的反感:“胡说,老子要撕烂你的嘴。”

相比钟美美,莫三妹的解释要温柔很多。他说外婆成了天上的星星,而从事殡葬业的他们就是种星星的人。出殡,是所有孝子贤孙演技的高光时刻。片中,对老人家不太友好的媳妇,也要假装擦擦眼泪呢。

就像杨笠在《脱口秀大会》里说的,哭得最狠的人不一定是最孝顺的。照顾父亲离世的弟弟并没有嚎啕,而情绪起来的杨笠哭得特别厉害。在我们中式出殡里,不仅直系亲属要哭,有时嫌声势不够浩大,还要找群演来“助哭”。用音综“帮唱嘉宾”的说法,这就是“帮哭嘉宾”。

港片《阴阳路之升棺发财》里,两个助哭嘉宾上来就是“天妒英才”“誓要报仇”这样的套话,雇主很不满意:“我姐夫病死的嘛。”短视频上还有俩大妈,哭得声泪俱下“我的二大爷哟”。甲方上前提醒是二娘没了,两人立刻改口“我的二娘哟”,那叫一个专业。

在韩国农村,喜欢把棺材打扮得花枝招展,旁边还会有舞者跳安魂舞。虽然和加纳地区的黑人抬棺、墨西哥亡灵节一样热闹,但氛围还是小有差别。

英国电影《葬礼上的死亡》,对死亡的消解也非常黑色幽默。首先是殡葬公司送错了棺材,大家发现死者是同性恋。接着,来宾误食迷幻药全裸爬上屋顶。迷幻药的瓶子掉落,导致不速之客意外“死亡”。

环环相扣的意外,与肃穆的葬礼形成强烈反差。但荒诞表象之下是对现实问题的严肃拷问:婆媳相处的难题、父母对子女的偏爱、社会对性少数群体的态度等等。全程活泼的配乐,让这出英伦喜剧消解了死亡的沉重。

我们这边的《孝子贤孙伺候着》也同样好笑。老太太假死的原因,一是试探子女会不会把自己火葬(她想土葬)。二是担心地下的老头子被狐狸精勾走。因为假的算命先生告诉她,阴间的丈夫已经到了结婚年龄,老太太再不去登记,就要正妻变妾室啦。

《大腕》在葬礼上的广告植入,今天看来依旧醍醐灌顶。泰勒的身体从头到脚都有商业价值,眼睛是博士伦安利,哀乐是矿泉水乐哈哈的广告。全球最大的葬礼在线网站,怎么就没有商机呢?

身后:重构死亡

大鹏的新片《保你平安》里,宋茜饰演的韩露死后被人造谣是坐台小姐。埋在韩露旁边的人的姐姐,是当地有钱有势的企业家。人家一听到消息就不乐意了,威逼利诱大鹏给韩露挪窝。

这场死后才发生的名誉风波,都是活人在搞事。为了不让韩露在身体死亡后再经历一次社会死亡,大鹏展开了千里追凶。元凶散布不实言论的理由堪称荒谬——他为了有热评的积分去换免费小说章节,就造谣韩露是特殊职业。

这一次大鹏拍片,总算明白“少即是多”的道理了。电影的最后,虽然真相被公开,但大鹏并没有走向人生巅峰,这恰恰让作品回归了现实主义。他对韩露生前清白的追寻,只能维持自己内心的秩序。就像韩露朋友圈的签名:“Do what you think is right。”

片中大鹏的好友,曾经语重心长地劝说:“咱也不是为了钱,是为了活。”死人已经没了,但活人的生活要如何继续,这是电影抛出的命题。当一个被生活重担压迫的中年男子,终于在自驾求真的路上展露欢颜,这说明了他心中的答案到底是什么。

某个角色已经死亡,主角再去探寻他生前踪迹的电影是很难拍的。因为生者无论怎么重构真相,也无法改变死亡这一既定事实。在《野兽之瞳》中,吴彦祖是古天乐的双胞胎弟弟。在哥哥去世后,吴彦祖才从对方热爱的拳击事业里慢慢了解古天乐,明白他为何要离家出走。

电影《护送钱斯》,曾被认为是美军对外传播军事文化的温情牌。故事讲述19岁的一等兵钱斯在伊拉克战争中不幸阵亡,海军陆战队迈克尔上校护送遗体回乡安葬。影片对美军独有的殡葬文化展现得不遗余力:

大量特写镜头,将棺椁的抬放程序、遗体的整理和着装、细致入微的护送守则结合起来,表现了美军对普通士兵的尊重。在得知飞机上有阵亡士兵时,一个时尚女孩还为此前的冒失道了歉。当迈克尔站在行李装卸口时,所有乘客都停住脚步,向永远长眠的钱斯致敬。

钱斯在一场他们认同或不认同的战争中失去了生命。但宝贵的是,如今他像一位驾崩的王子那样,被送回了故乡。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也有主角护送阵亡将领遗体回国的剧情。然而在花团锦簇之中,主角受到的情绪冲击更像是伤痕文学。欢迎英灵的仪式越隆重,他内心就越局促不安。

庄子说“古之真人,不知悦生,不知恶死”,这是一种大气的生死观。然而真实发生时,我们未必能坦然视之。甭管是日式的静美、中式的热烈,还是美式的肃穆、英式的冷幽默,世界人民处理身后事的态度,显然有更深层的文化表征作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