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5%左右的增长目标如何实现?李强表示要打好四套“组合拳”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5%左右的增长目标如何实现?李强表示要打好四套“组合拳”

这四套“组合拳”分别是宏观政策、扩大需求、改革创新和防范化解风险。

2023年1月29日,北京,王府井的春节氛围依旧浓厚。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辛圆

周一,国务院总理李强表示,今年要实现5%左右的年度经济增长目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从宏观政策、扩大需求、改革创新、防范化解风险四个方面打好“组合拳”。

他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会见中外记者时说,政府工作报告设定的5%左右的年度经济增长目标,是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后确定的。今年世界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不确定、不稳定、难预料的因素还有很多,而且有时候还会出现一些偶发问题。如何稳增长,对中国、对世界各地都是一个现实的考验。

“当然,现在中国经济总量大了,超过了120万亿元,新的挑战也有不少。在这种高基数上要达到这样一个增长目标,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倍加努力。”他说。

在有关具体政策方面,李强表示,要打好四套组合拳:一是宏观政策的组合拳,二是扩大需求的组合拳,三是改革创新的组合拳,四是防范化解风险的组合拳。“这些组合拳,每一套都有丰富内涵,我们还会根据实践需要,不断充实、调整、优化这些组合拳的具体内容。”他说。

宏观政策组合拳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界面新闻表示,今年处于疫情冲击后的修复期,宏观经济仍然面临三重压力,特别是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较大,全球通胀处于高位,各国央行持续加息等因素导致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动能减弱。为此,要实现今年“5.0%左右”的增长目标,需要宏观政策加大调控力度,打好组合拳。

对于今年的宏观政策,政府工作报告已经做出了安排,那就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财政赤字率从上年的2.8%提升至3.0%,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从上年的3.65万亿元增至3.8万亿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可以看到,今年的目标财政赤字率、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均有所上调。这意味着2023年针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国民经济薄弱环节的减税降费将还将保持一定力度。”王青说。

货币政策方面,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于货币政策的着墨不多,基本上延续了去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表述。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精准有力”体现在政策要着力支持实体经济,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证实际利率处于合理水平。

“一是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满足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并稳定宏观杠杆率水平。二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波动,避免市场利率大幅波动对实体经济与市场预期带来的负面冲击。三是在海外流动性收紧的背景下,保证实际利率水平处于合理空间,兼顾内外均衡,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他说。

扩大需求要更注重内需

在扩大需求上,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内需的重要性明显上升。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今年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罗志恒表示,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但近年来居民消费较为低迷。伴随疫情防控政策优化、经济总体复苏、促消费政策加力提效,2023年消费有望持续回升。

他认为,今年提振消费可能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促进绿色消费,推动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等消费品,延续有关优惠政策、开展相关促销活动;二是打造消费新场景新业态,围绕推动打造当地主题品牌购物节并加快商圈建设;三是推动物流体系建设,推动物流降本提效。

王青也表示,今年各地财政部门可能将针对汽车、家电、住房等大宗消费出台阶段性的定向支持政策,并配合发放消费券、消费补贴等措施促进消费。

同时,扩大有效投资依然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表示,一方面,各地要认清投资方面存在的短板,比如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依然很重,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养老、婴幼儿托育等领域的相关设施供给不足,脱贫攻坚(脱贫住房、棚户改造、公租房等)以及农业、水利等领域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等等,在此基础上加以优化完善。

另一方面,他表示,应推动更多资金投向能够支持形成新增长动力的领域,如高端制造、先进技术等,同时,着眼于未来,加大力度布局新基建领域的投资,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营造有利条件。

此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列为政府工作八项重点建议之一,将进出口促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作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之一。

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白明对界面新闻表示,中国企业要主动从自身出发,提高自身水平、发挥出自己的竞争力、转变外贸发展方式,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将企业传统以价取胜的竞争优势转化为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取胜的国际竞争新优势。这有望达到以产业升级换取贸易转型升级的效果,来克服外部环境的压力。

向改革要活力

李强在记者会上表示,改革创新组合拳,包括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等。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指出,坚持以改革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潜能,这是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关于改革创新,他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要通过高水平科技创新,不断发展生产力,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二是要通过高能级制度创新,调整优化生产关系,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激发经营主体创新力;三是通过高质量产业创新,持续提升增长势能,纵横拓展新领域新赛道,促进各行各业融通创新协同发展。

付一夫对上述三个创新的理解是,制度方面,不断优化创新环境,尤其是完善和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加强对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技成果的法律保护,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科技层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继续强化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并持续完善技术研发创新体制机制,促进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研发机构流动,培育和壮大创新型企业。同时,进一步扩大科技开放合作,注重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和地区科技交流合作,加大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力度,加强技术引进和合作。

产业层面,付一夫认为,要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部署创新链,突破技术瓶颈,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同时,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应用,加快高新技术发展,提升传统产业。

防范房地产领域和地方债风险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其中专门提及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王青表示,2023年政策面将重点引导房地产行业尽快实现软着陆,带动商品房销量、房地产投资以及土地市场企稳回暖。下一步,政策支持空间依然较大,除了有效落实以“三支箭”为代表的房企金融支持政策外,后期政策工具箱在降低首付比例、下调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方面还有空间。

关于地方政府债务的问题,财政部部长刘昆3月1日在“财政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地方政府债务主要是分布不均匀,一些地方债务风险较高,还本付息压力较大。“我们已督促有关地方切实承担主体责任,抓实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这个底线我们守得住。”他说。

罗志恒认为,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主要是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有必要通过提高国债规模和占比,再转移支付给地方,逐步解决地方政府的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赤字规模预计38800亿元,比上年增加5100亿元,增加部分全部来自中央政府,通过国债发行弥补。

在金融风险方面,王青指出,伴随金融监管机构改革落地,今年金融监管将进一步强化,其中一个可能的重点方向是压实地方责任,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另外,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中还将会有一部分用来补充中小银行资本,同时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5%左右的增长目标如何实现?李强表示要打好四套“组合拳”

这四套“组合拳”分别是宏观政策、扩大需求、改革创新和防范化解风险。

2023年1月29日,北京,王府井的春节氛围依旧浓厚。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辛圆

周一,国务院总理李强表示,今年要实现5%左右的年度经济增长目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从宏观政策、扩大需求、改革创新、防范化解风险四个方面打好“组合拳”。

他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会见中外记者时说,政府工作报告设定的5%左右的年度经济增长目标,是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后确定的。今年世界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不确定、不稳定、难预料的因素还有很多,而且有时候还会出现一些偶发问题。如何稳增长,对中国、对世界各地都是一个现实的考验。

“当然,现在中国经济总量大了,超过了120万亿元,新的挑战也有不少。在这种高基数上要达到这样一个增长目标,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倍加努力。”他说。

在有关具体政策方面,李强表示,要打好四套组合拳:一是宏观政策的组合拳,二是扩大需求的组合拳,三是改革创新的组合拳,四是防范化解风险的组合拳。“这些组合拳,每一套都有丰富内涵,我们还会根据实践需要,不断充实、调整、优化这些组合拳的具体内容。”他说。

宏观政策组合拳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界面新闻表示,今年处于疫情冲击后的修复期,宏观经济仍然面临三重压力,特别是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较大,全球通胀处于高位,各国央行持续加息等因素导致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动能减弱。为此,要实现今年“5.0%左右”的增长目标,需要宏观政策加大调控力度,打好组合拳。

对于今年的宏观政策,政府工作报告已经做出了安排,那就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财政赤字率从上年的2.8%提升至3.0%,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从上年的3.65万亿元增至3.8万亿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可以看到,今年的目标财政赤字率、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均有所上调。这意味着2023年针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国民经济薄弱环节的减税降费将还将保持一定力度。”王青说。

货币政策方面,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于货币政策的着墨不多,基本上延续了去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表述。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精准有力”体现在政策要着力支持实体经济,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证实际利率处于合理水平。

“一是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满足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并稳定宏观杠杆率水平。二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波动,避免市场利率大幅波动对实体经济与市场预期带来的负面冲击。三是在海外流动性收紧的背景下,保证实际利率水平处于合理空间,兼顾内外均衡,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他说。

扩大需求要更注重内需

在扩大需求上,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内需的重要性明显上升。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今年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罗志恒表示,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但近年来居民消费较为低迷。伴随疫情防控政策优化、经济总体复苏、促消费政策加力提效,2023年消费有望持续回升。

他认为,今年提振消费可能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促进绿色消费,推动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等消费品,延续有关优惠政策、开展相关促销活动;二是打造消费新场景新业态,围绕推动打造当地主题品牌购物节并加快商圈建设;三是推动物流体系建设,推动物流降本提效。

王青也表示,今年各地财政部门可能将针对汽车、家电、住房等大宗消费出台阶段性的定向支持政策,并配合发放消费券、消费补贴等措施促进消费。

同时,扩大有效投资依然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表示,一方面,各地要认清投资方面存在的短板,比如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依然很重,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养老、婴幼儿托育等领域的相关设施供给不足,脱贫攻坚(脱贫住房、棚户改造、公租房等)以及农业、水利等领域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等等,在此基础上加以优化完善。

另一方面,他表示,应推动更多资金投向能够支持形成新增长动力的领域,如高端制造、先进技术等,同时,着眼于未来,加大力度布局新基建领域的投资,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营造有利条件。

此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列为政府工作八项重点建议之一,将进出口促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作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之一。

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白明对界面新闻表示,中国企业要主动从自身出发,提高自身水平、发挥出自己的竞争力、转变外贸发展方式,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将企业传统以价取胜的竞争优势转化为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取胜的国际竞争新优势。这有望达到以产业升级换取贸易转型升级的效果,来克服外部环境的压力。

向改革要活力

李强在记者会上表示,改革创新组合拳,包括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等。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指出,坚持以改革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潜能,这是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关于改革创新,他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要通过高水平科技创新,不断发展生产力,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二是要通过高能级制度创新,调整优化生产关系,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激发经营主体创新力;三是通过高质量产业创新,持续提升增长势能,纵横拓展新领域新赛道,促进各行各业融通创新协同发展。

付一夫对上述三个创新的理解是,制度方面,不断优化创新环境,尤其是完善和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加强对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技成果的法律保护,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科技层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继续强化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并持续完善技术研发创新体制机制,促进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研发机构流动,培育和壮大创新型企业。同时,进一步扩大科技开放合作,注重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和地区科技交流合作,加大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力度,加强技术引进和合作。

产业层面,付一夫认为,要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部署创新链,突破技术瓶颈,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同时,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应用,加快高新技术发展,提升传统产业。

防范房地产领域和地方债风险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其中专门提及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王青表示,2023年政策面将重点引导房地产行业尽快实现软着陆,带动商品房销量、房地产投资以及土地市场企稳回暖。下一步,政策支持空间依然较大,除了有效落实以“三支箭”为代表的房企金融支持政策外,后期政策工具箱在降低首付比例、下调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方面还有空间。

关于地方政府债务的问题,财政部部长刘昆3月1日在“财政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地方政府债务主要是分布不均匀,一些地方债务风险较高,还本付息压力较大。“我们已督促有关地方切实承担主体责任,抓实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这个底线我们守得住。”他说。

罗志恒认为,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主要是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有必要通过提高国债规模和占比,再转移支付给地方,逐步解决地方政府的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赤字规模预计38800亿元,比上年增加5100亿元,增加部分全部来自中央政府,通过国债发行弥补。

在金融风险方面,王青指出,伴随金融监管机构改革落地,今年金融监管将进一步强化,其中一个可能的重点方向是压实地方责任,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另外,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中还将会有一部分用来补充中小银行资本,同时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