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神奇动物在哪里?看徐克与他的银幕怪兽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神奇动物在哪里?看徐克与他的银幕怪兽

在怪兽电影稀缺的华语影坛,素有“老怪”之称的导演徐克无疑是该类型片的执牛耳者。

2010年,一位名叫妮娜的芭蕾舞者,借由一位名叫娜塔莉·波特曼的电影演员,把足尖上的艺术跳成一场盛大的勾引——她搽上血艳艳的口红与嚣张如火焰的眼影,褪去一身冷硬的白羽,旋转、跃动间仿佛诱惑水手的海妖塞壬,终于化身幽魅而危险的《黑天鹅》……这强大气场的散发,皆因妮娜释放出困于心底的那只——兽。

《黑天鹅》的成功皆因蠢蠢欲动的“兽”挣脱了心灵桎梏

作为与人类平行的生命存在,“兽”也被赋予通人性的形象,人类将它们作为情绪的出口,宣泄着遭文明压抑的放肆、野性与破坏欲——到了“唯恐天下不乱”的电影人手里,它们又被加上“怪”字的前缀,将放肆、野性与破坏欲无限放大,大玩掀起海啸、捣毁城池的游戏。可怕吗?先别说它们其实是人类自身的影射,在如今光腚总菊规定“不能有鬼”的昌明时代,“怪兽”,更是我们银幕上最后的异类朋友……

《尼斯湖水怪》也能与人类结为朋友

“怪兽”电影,又称“巨兽”(Giant Monster)或“人造生物”(Creature Feature)电影,惯常情节跑不了人类打怪、拯救世界的套路:no作no死的科学家蜀黍偷偷摸摸进行有悖道德伦常的生物实验,一番鼓捣后炮制出基因变异、杀伤力max的“活体武器”,最终英雄与怪兽殊死搏斗,恢复天下太平并抱得美人归——故事就是如斯简单粗暴,只要投资方愿意慷慨烧钱,你跟我都能拍出来。

《金刚》中巨型大猩猩是怪兽电影类的大明星

不过,由于学术上至今未对怪兽电影进行严格的独立规范及流派划分,此类片只能因循其虚构生物的特性而被划入科幻/奇幻/魔幻题材,与恐怖范畴亦有交集——

《狂蟒之灾》内的巨蛇

但也不冤枉,这些形体巨硕、拥有洪荒之力的可怖庞然大物往往诞生于古典民间传说或文学怪谈,源自人类对莫测自然、复杂社会与未知事物的敬畏与幻想,虽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但你在现实生活遇见它们的几率稳定比小李拿奥斯卡影帝还要低。

《变蝇人》片场导演大卫·柯南伯格(中)和他的怪兽

寻根溯源

这群银幕大块头有着遇佛弑佛、天地不惧的浑不吝style,暴力血腥、噬血啖肉等等18禁的内容几乎成为其日常生活的主旋律;但作为无法主宰自我命运的可怜虫,它们从生至毁灭都不由己意,而所谓凶猛,其实也是未经凡俗文明污染、出于生物本能的自保,有时它们如同婴孩般的纯善无辜,又让观众的视线越过那些布满尖刺、脓水直淌的狰狞外表,产生笃深的同情和怜悯。

《潘神的迷宫》中山羊形象的“潘神”

憎恶也好,爱恋也罢,这些矛盾的情愫背面,其实投射了电影创作者对环保主义、科技发展、情感冷漠等社会敏感话题的反思,而“怪兽”题材之所以久获大众青睐,也在于这些异类帮助人们实现了面对尘世诸多不公、却始终怯于“豹变”的隐秘情结。

《47浪人》是西方人眼中的东方魔幻,也有许多怪兽登场

从早期欧洲鬼怪传奇到近代西方文学,怪兽一直作为“神话原型”从未缺席;而根据美国学者戴维·斯卡尔的研究,银幕上最早的怪兽鼻祖,则可追溯至1922年由著名默片先驱导演茂瑙拍摄的德国电影《诺斯费拉图》——

《诺斯费拉图》中面目悚然的“怪兽”

他将人和动物互相重叠,塑造出“一个令人吃惊的崭新恐怖形象”,随着那一声叫人脊梁骨发寒的嘶吼,擅长为观众制造噩梦的怪兽们终于撕破次元壁倾巢而出,登上光影艺术的舞台开始吓死你不偿命的表演。

这一形象成为日后诸多银幕吸血鬼的参考

其实先于《诺斯费拉图》,亨利·玛瑞克导演的默片《狼人》1913年就已在银幕上露出锋锐的獠牙——无论是吸血鬼或者外星侵略者,早期怪兽电影自诞生伊始,就远非加速心跳的恐怖符号那么简单,通过描绘这些外貌畸形的非人类种种悲剧遭遇,电影人对战争及核武器酿成的扭曲恶果进行了深刻批判,政治讽刺意味浓郁;

“哈利波特”中的卢平教授就是狼人

后随视觉特效技术插上翅膀般的飞跃,以及全球化进程比坐火箭去月球还快的发展,系出好莱坞的怪兽电影们纷纷收敛起“说教”式的意识形态隐喻,转而提出“人与自然的冲突”这一放之四海皆准的命题——

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是一代人的银幕噩梦

斯皮尔伯格大名鼎鼎的《大白鲨》和《侏罗纪公园》就强调了人类科技导致生态灾难的主旨,而《金刚》和《狂蟒之灾》等人气之作虽也不乏关于后殖民主义寓言的解读,但被大众广为接受的,仍是不可破坏自然、邪不胜正的普世价值观。

《侏罗纪公园》的恐龙让国人见识到好莱坞精湛的特效

东方嫁接

到了与我们毗邻的岛国和棒国,怪兽电影也更显地域特色——1954年,日本东宝映画从老美《原子怪兽》撷取灵感,创造出与“金刚”齐名的怪兽大咖《哥斯拉》,续集、番外多到掏空影迷荷包,还衍生出巨型飞蛾《魔斯拉》这样的姊妹篇,总之大家百看不厌,乐得见到一座座繁华大都会被毁成颓垣断壁。

《哥斯拉》是日本电影最知名的形象

二战后,作为必须大大赎罪的战败国,“霓虹”获得了一系列政治、经济等各项制裁,文化娱乐产业自然受波及:根据东瀛人民宪法第九条规定,影视作品不得出现展示过激战争的场面——

巨型飞蛾“魔斯拉”

于是日本电影人只能借助虚拟的时空背景和科幻故事来释放他们骨子里“好斗”的因子,除了“哥斯拉”以外,“奥特曼”与“恐龙特急克塞号”等系列特摄片都是应运而生又为观众津津乐道的热门佳作,哪怕“水兵月”这样的超级战士也是日本大众渴望“民族英雄”心理的体现。

《奥特曼》这样的特摄片内盛产怪兽

2006年不仅票房大捷、口碑也越映越旺的韩国电影《汉江怪物》则标志着韩国首部怪兽电影的诞生,那只尖牙利齿、口器形似昆虫、背负鱼鳍而状如蜥蜴的怪兽比主演宋康昊和裴斗娜给观众留下了更深的印象。影片吸收了欧美惊悚片的悬疑风格,也缝合了韩国人民渴望国族形象提升与家庭幸福的愿景,极富创意地实现了怪兽电影的本土归化。

《汉江怪物》开启韩国怪兽电影大门

徐克制造

从战国时期的巫楚祭神到清末民初抓僵尸,我国纵观古今的神话传说和庞杂的神鬼妖魔体系为滋养怪兽电影提供了极为丰沃的土壤,《封神演义》、《西游记》和《聊斋》等小说记载了各式各样“神奇动物”,随手拈来稍加点染都能成就令人拍案的奇谈——而在怪兽电影稀缺的华语影坛,素有“老怪”之称的导演徐克无疑是该类型片的执牛耳者。

《西游降魔篇》中的“鱼妖”就是对沙僧的怪兽化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电影新浪潮一路走到如今北上两地合拍,徐克一直在作品里求新求变,虽然他对商业市场把控十分敏锐,但也丝毫未懈怠于实现艺术抱负——

《百万巨鳄》是近年故事扎实特技精彩的国产怪兽片,但票房不理想

不甘平庸的老怪以诸如《新蜀山剑侠》等许多充满革新意义的佳作完成了一次次类型片突破,随他一起打江山的除了李连杰、洪金宝这样的武打宗师和林青霞、王祖贤等一顾倾城的胶片女神,也少不了让影迷们大吃一惊的“怪兽”的帮忙,这些“神奇动物”或制造视觉奇观或辅助叙事,构成了华语电影一道绝对与众不同的风景线。

《鬼吹灯之九层妖塔》中的红犼,又见国产怪兽

《倩女幽魂》三部曲(1987/1990/1991)

虽然徐克担任监制不是正式挂名导演,但《倩女幽魂》系列中各种血浆、断肢、仙魔乱斗毫无争议都是童叟无欺的“老怪”制造,从第一部“妖魔道”开始,徐克就已藏不住自己深受好莱坞探险电影及日本特摄片影响的怪兽情结。

在徐克诸多作者标签中,“怪兽”是最独特的情结

被树妖姥姥吸取精血的好色男丁们归西后统统化作干尸,枉死的怨气凝聚在枯槁的白骨上无法消散,伴随它们躲在兰若寺地底,破败的砖瓦与漫漫的落叶正好做了掩护,每到夜幕降临,这些“怪兽”便虫蚁般爬出害人以消冤恨,为本就笼罩于死亡阴影下的兰若寺再添危机。

《倩女幽魂》中的干尸十分骇人

到了第二部“人间道”内,终极大boss则是擅长蛊惑人心、吮脑吸髓的蜈蚣精——老戏骨刘洵饰演的护国法丈“慈航普渡”乃是一条披着人皮、打着惩恶扬善幌子的千年蜈蚣,一面以妖咒给民众洗脑,一面吞食满朝文武血肉,把大臣统统变成空有躯壳的傀儡,伪善假面下的残忍令人毛骨悚然。

刘洵饰演的法丈实际为蜈蚣精所变

徐克打算将这条蜈蚣的原形打造成一只灿白如银的多足长虫,肢节交错犹如骷髅般恐怖,并能腾空穿云翻雾,精于幻术迷惑凡夫;可碍于彼时技术限制,最终呈现在正片中的则是像装甲坦克般横扫地面、以坚硬铠甲和利如刀锋的口器冲撞杀人的爬行老妖,有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意思。

本片蜈蚣精原形绝版概念图

片中另设计了一些食人甲虫作为蜈蚣精的手下,也是不吃人肉不欢的孽畜——这部“人间道”1990年上映,无论蜈蚣精幻化释迦摩尼佛时隐晦奏响的《国际歌》前奏、李子雄饰演的左千户在朝堂大殿发现百官肉身被残害时惊呼“江大人,杨大人,李大人”的暗语哑谜,还是张学友唱着黄霑所谱主题曲中“旧日江山怎么会变成血海滔滔,故园路怎么会变成了不归路”的歌词以及蜈蚣精类似坦克的原形,都不难看出徐克暗指的讽刺,颇有揶揄时局的况味。

片中食人甲虫模型绝版幕后照

之后第三部“道道道”内,树妖姥姥与黑山老妖再次兴风作浪、为祸人间,徐克把后者设计成可以引发山崩地裂的巨石怪,以锐利的石笋石柱重击白云禅师一行人,更能喷出毒气黑云遮天蔽日,几乎让正义之师全军覆没——好在最终白云大师以自己的鲜血助十方小和尚化为金佛腾宵天外,代表光明和希望的阳光冲破一切黑暗救赎苍生。

“道道道”内树妖和黑山老妖的巨石真身都很吓人

《妖兽都市》(1992)

徐克对怪兽元素的追求也不仅仅只限于武侠或神鬼古装片,现代戏同样可以“搞怪”——李嘉欣、黎明领衔的《妖兽都市》讲的就是现代城市中特警与妖兽的正邪对垒,而徐克也把脑洞开到极致,时间、液体等等这些抽象或无形的事物统统都被打造成妖兽。

仲代达矢的妖兽造型

日本演技派大神仲代达矢饰演的妖兽头领“元大宗”和张耀扬饰演的反一号“鬼众道”的原形由特技师Justo Cascante III制作,前者修行高深、宅心仁厚,所以更贴近人形,只在耳朵和手指做尖,微微区别于人类;而后者野心膨胀、为祸两界,则以食肉恐龙为灵感设计造型,更显凶暴奸佞和贪婪可怖,徐克对最终效果也十分满意。

张耀扬的妖兽造型

《新仙鹤神针》(1993)

徐克再次以监制身份出现,不过影片风格和细节也处处烙印着标准的徐克印记:人人追名逐利的乱世,放下不同派系的成见共诛心魔的团结以及逍遥世外、归隐山水的释怀出尘,都是徐克作品中惯常表现的主题。

梅艳芳饰演的白云飞骑鹤而来

梅艳芳饰演的白云飞初涉江湖,骑着巨鹤玄玉亮相武林,一身飘逸的素衫外加看上去就很牛X的“大鸟”,登时塑造出“世外高人”的仙风道骨——这只巨鹤也是实物道具,以竹枝、木条编出框架,再用钢丝在节点处绑紧,黏上羽毛后成型,不借助特效看来也相当逼真。

巨鹤是实物道具,并未进行特技制作

徐克再次请到长居香港的特效化妆师Justo Cascante III为本片制作“千年火龟”的模型——通体布满利刺,尖牙细齿犹如恐龙,简直是我们中国版的“哥斯拉”;拍摄时烟火组师傅事先在“龟壳”内填满燃料,当巨龟与巨鹤相斗时引爆,这就完成了“火龟”喷火的镜头——两只怪兽大PK,惊心动魄丝毫不逊于白云飞、蓝小蝶的音波功角逐。

片中“千年火龟”模型绝版幕后照

《青蛇》(1993)

笔者曾于2013年参加“香港电影美术协会”造型讲座时亲自向《青蛇》一片美术指导雷楚雄先生提问,咨询他有关白蛇、青蛇原形的设计理念——按照徐克的要求,白蛇“头顶生角”,而青蛇则“两侧有翼”,听来似乎略疑惑,但获雷先生悉心解释:

雷楚雄先生手绘青蛇原形设计稿绝版图

白素贞修行千年,距离归位仙界只一步之遥,所以形态更接近龙的体貌,故以犄角体现她法力高强;而小青年头较短,兽性未消且放任顽皮,于是就以类似眼镜蛇的造型突出她的刁钻野蛮。

徐克与青蛇原形绝版片场照

片中张曼玉的原形分两组:端午节、水漫金山大特写镜头中的巨蛇是由徐克亲自上阵“客串”——全场工作人员都不及徐克消瘦,只有他能穿得下橡胶制造的蛇皮并能灵活运动;而在紫竹林为产妇遮雨、戏弄盲道士的绿蟒则是依靠电动控制的模型——也依旧由特效化妆师Justo Cascante III制作。

青蛇原形机械模型绝版幕后照

《蜀山传》(2001)

从《新蜀山剑侠》万剑齐飞、演员吊威亚凌空飞舞的技术突破,再到新世纪后翻拍《蜀山传》海量CG的使用,徐克以他挚爱的“蜀山”仙侠完成了香港电影两次重要的特技革命,而许多当年在《新蜀山剑侠》中难以实现的场景、造型都在《蜀山传》内得到弥补。

《蜀山传》血魔的骷髅化身

第一版血魔幽泉只能以一条白布来回滑翔配合暗红色的打光以凸显其邪异可怖,虽然效果过关,但的确因陋就简;《蜀山传》里徐克进行了怪兽大升级,血魔的元神化为一只巨大的骷髅头,而这只骷髅头又是以无数童子骨构成,气势、威胁和压迫感都翻倍,视觉上令观众大开眼界,直到今年初《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上映,“骷髅”怪兽才再次实现新的形象飞跃。

特效化妆让血魔的原身完全看不出是洪金宝

《狄仁杰之神都龙王》(2013)“狄仁杰”是徐克近年北上后的大手笔大制作,今后也会逐步拍成系列电影,比起“通天帝国”对吊诡案件的侦破,“神都龙王”则削减了悬疑气息而加重魔幻色彩,片名中的“龙王”已经明确显示出徐克实际将它拍成了一部地道的怪兽片。

“神都龙王”是标准的怪兽片

影片伊始旋即展现了“龙王”翻江倒海的可怕威力——它并不露面,仅仅抖了抖尾巴,就让大唐水师全部丧命,之后搜寻真相、解蛊毒、研制对付“龙王”的药物和高潮的海上大战,一律围绕这只怪兽展开——

巨型蝠鲼

这只巨型蝠鲼“魔鬼鱼”掀起的滔天巨浪,也正式开启了近年华语影坛的怪兽片大门,而老骥伏枥的徐克更会在接下来的“狄仁杰”后续电影中继续他的怪兽情结,为中国银幕带来更多“非人类”的精彩。

“神都龙王”概念图

狄仁杰“杀人凤凰”概念图,神雀

狄仁杰“九尾狐”概念图

狄仁杰“迦楼罗”概念图之龙与鹰人

狄仁杰“迦楼罗”概念图之龙与鹰人

各位印象中还有哪些让你难以忘怀的银幕怪兽?欢迎评论补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神奇动物在哪里?看徐克与他的银幕怪兽

在怪兽电影稀缺的华语影坛,素有“老怪”之称的导演徐克无疑是该类型片的执牛耳者。

2010年,一位名叫妮娜的芭蕾舞者,借由一位名叫娜塔莉·波特曼的电影演员,把足尖上的艺术跳成一场盛大的勾引——她搽上血艳艳的口红与嚣张如火焰的眼影,褪去一身冷硬的白羽,旋转、跃动间仿佛诱惑水手的海妖塞壬,终于化身幽魅而危险的《黑天鹅》……这强大气场的散发,皆因妮娜释放出困于心底的那只——兽。

《黑天鹅》的成功皆因蠢蠢欲动的“兽”挣脱了心灵桎梏

作为与人类平行的生命存在,“兽”也被赋予通人性的形象,人类将它们作为情绪的出口,宣泄着遭文明压抑的放肆、野性与破坏欲——到了“唯恐天下不乱”的电影人手里,它们又被加上“怪”字的前缀,将放肆、野性与破坏欲无限放大,大玩掀起海啸、捣毁城池的游戏。可怕吗?先别说它们其实是人类自身的影射,在如今光腚总菊规定“不能有鬼”的昌明时代,“怪兽”,更是我们银幕上最后的异类朋友……

《尼斯湖水怪》也能与人类结为朋友

“怪兽”电影,又称“巨兽”(Giant Monster)或“人造生物”(Creature Feature)电影,惯常情节跑不了人类打怪、拯救世界的套路:no作no死的科学家蜀黍偷偷摸摸进行有悖道德伦常的生物实验,一番鼓捣后炮制出基因变异、杀伤力max的“活体武器”,最终英雄与怪兽殊死搏斗,恢复天下太平并抱得美人归——故事就是如斯简单粗暴,只要投资方愿意慷慨烧钱,你跟我都能拍出来。

《金刚》中巨型大猩猩是怪兽电影类的大明星

不过,由于学术上至今未对怪兽电影进行严格的独立规范及流派划分,此类片只能因循其虚构生物的特性而被划入科幻/奇幻/魔幻题材,与恐怖范畴亦有交集——

《狂蟒之灾》内的巨蛇

但也不冤枉,这些形体巨硕、拥有洪荒之力的可怖庞然大物往往诞生于古典民间传说或文学怪谈,源自人类对莫测自然、复杂社会与未知事物的敬畏与幻想,虽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但你在现实生活遇见它们的几率稳定比小李拿奥斯卡影帝还要低。

《变蝇人》片场导演大卫·柯南伯格(中)和他的怪兽

寻根溯源

这群银幕大块头有着遇佛弑佛、天地不惧的浑不吝style,暴力血腥、噬血啖肉等等18禁的内容几乎成为其日常生活的主旋律;但作为无法主宰自我命运的可怜虫,它们从生至毁灭都不由己意,而所谓凶猛,其实也是未经凡俗文明污染、出于生物本能的自保,有时它们如同婴孩般的纯善无辜,又让观众的视线越过那些布满尖刺、脓水直淌的狰狞外表,产生笃深的同情和怜悯。

《潘神的迷宫》中山羊形象的“潘神”

憎恶也好,爱恋也罢,这些矛盾的情愫背面,其实投射了电影创作者对环保主义、科技发展、情感冷漠等社会敏感话题的反思,而“怪兽”题材之所以久获大众青睐,也在于这些异类帮助人们实现了面对尘世诸多不公、却始终怯于“豹变”的隐秘情结。

《47浪人》是西方人眼中的东方魔幻,也有许多怪兽登场

从早期欧洲鬼怪传奇到近代西方文学,怪兽一直作为“神话原型”从未缺席;而根据美国学者戴维·斯卡尔的研究,银幕上最早的怪兽鼻祖,则可追溯至1922年由著名默片先驱导演茂瑙拍摄的德国电影《诺斯费拉图》——

《诺斯费拉图》中面目悚然的“怪兽”

他将人和动物互相重叠,塑造出“一个令人吃惊的崭新恐怖形象”,随着那一声叫人脊梁骨发寒的嘶吼,擅长为观众制造噩梦的怪兽们终于撕破次元壁倾巢而出,登上光影艺术的舞台开始吓死你不偿命的表演。

这一形象成为日后诸多银幕吸血鬼的参考

其实先于《诺斯费拉图》,亨利·玛瑞克导演的默片《狼人》1913年就已在银幕上露出锋锐的獠牙——无论是吸血鬼或者外星侵略者,早期怪兽电影自诞生伊始,就远非加速心跳的恐怖符号那么简单,通过描绘这些外貌畸形的非人类种种悲剧遭遇,电影人对战争及核武器酿成的扭曲恶果进行了深刻批判,政治讽刺意味浓郁;

“哈利波特”中的卢平教授就是狼人

后随视觉特效技术插上翅膀般的飞跃,以及全球化进程比坐火箭去月球还快的发展,系出好莱坞的怪兽电影们纷纷收敛起“说教”式的意识形态隐喻,转而提出“人与自然的冲突”这一放之四海皆准的命题——

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是一代人的银幕噩梦

斯皮尔伯格大名鼎鼎的《大白鲨》和《侏罗纪公园》就强调了人类科技导致生态灾难的主旨,而《金刚》和《狂蟒之灾》等人气之作虽也不乏关于后殖民主义寓言的解读,但被大众广为接受的,仍是不可破坏自然、邪不胜正的普世价值观。

《侏罗纪公园》的恐龙让国人见识到好莱坞精湛的特效

东方嫁接

到了与我们毗邻的岛国和棒国,怪兽电影也更显地域特色——1954年,日本东宝映画从老美《原子怪兽》撷取灵感,创造出与“金刚”齐名的怪兽大咖《哥斯拉》,续集、番外多到掏空影迷荷包,还衍生出巨型飞蛾《魔斯拉》这样的姊妹篇,总之大家百看不厌,乐得见到一座座繁华大都会被毁成颓垣断壁。

《哥斯拉》是日本电影最知名的形象

二战后,作为必须大大赎罪的战败国,“霓虹”获得了一系列政治、经济等各项制裁,文化娱乐产业自然受波及:根据东瀛人民宪法第九条规定,影视作品不得出现展示过激战争的场面——

巨型飞蛾“魔斯拉”

于是日本电影人只能借助虚拟的时空背景和科幻故事来释放他们骨子里“好斗”的因子,除了“哥斯拉”以外,“奥特曼”与“恐龙特急克塞号”等系列特摄片都是应运而生又为观众津津乐道的热门佳作,哪怕“水兵月”这样的超级战士也是日本大众渴望“民族英雄”心理的体现。

《奥特曼》这样的特摄片内盛产怪兽

2006年不仅票房大捷、口碑也越映越旺的韩国电影《汉江怪物》则标志着韩国首部怪兽电影的诞生,那只尖牙利齿、口器形似昆虫、背负鱼鳍而状如蜥蜴的怪兽比主演宋康昊和裴斗娜给观众留下了更深的印象。影片吸收了欧美惊悚片的悬疑风格,也缝合了韩国人民渴望国族形象提升与家庭幸福的愿景,极富创意地实现了怪兽电影的本土归化。

《汉江怪物》开启韩国怪兽电影大门

徐克制造

从战国时期的巫楚祭神到清末民初抓僵尸,我国纵观古今的神话传说和庞杂的神鬼妖魔体系为滋养怪兽电影提供了极为丰沃的土壤,《封神演义》、《西游记》和《聊斋》等小说记载了各式各样“神奇动物”,随手拈来稍加点染都能成就令人拍案的奇谈——而在怪兽电影稀缺的华语影坛,素有“老怪”之称的导演徐克无疑是该类型片的执牛耳者。

《西游降魔篇》中的“鱼妖”就是对沙僧的怪兽化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电影新浪潮一路走到如今北上两地合拍,徐克一直在作品里求新求变,虽然他对商业市场把控十分敏锐,但也丝毫未懈怠于实现艺术抱负——

《百万巨鳄》是近年故事扎实特技精彩的国产怪兽片,但票房不理想

不甘平庸的老怪以诸如《新蜀山剑侠》等许多充满革新意义的佳作完成了一次次类型片突破,随他一起打江山的除了李连杰、洪金宝这样的武打宗师和林青霞、王祖贤等一顾倾城的胶片女神,也少不了让影迷们大吃一惊的“怪兽”的帮忙,这些“神奇动物”或制造视觉奇观或辅助叙事,构成了华语电影一道绝对与众不同的风景线。

《鬼吹灯之九层妖塔》中的红犼,又见国产怪兽

《倩女幽魂》三部曲(1987/1990/1991)

虽然徐克担任监制不是正式挂名导演,但《倩女幽魂》系列中各种血浆、断肢、仙魔乱斗毫无争议都是童叟无欺的“老怪”制造,从第一部“妖魔道”开始,徐克就已藏不住自己深受好莱坞探险电影及日本特摄片影响的怪兽情结。

在徐克诸多作者标签中,“怪兽”是最独特的情结

被树妖姥姥吸取精血的好色男丁们归西后统统化作干尸,枉死的怨气凝聚在枯槁的白骨上无法消散,伴随它们躲在兰若寺地底,破败的砖瓦与漫漫的落叶正好做了掩护,每到夜幕降临,这些“怪兽”便虫蚁般爬出害人以消冤恨,为本就笼罩于死亡阴影下的兰若寺再添危机。

《倩女幽魂》中的干尸十分骇人

到了第二部“人间道”内,终极大boss则是擅长蛊惑人心、吮脑吸髓的蜈蚣精——老戏骨刘洵饰演的护国法丈“慈航普渡”乃是一条披着人皮、打着惩恶扬善幌子的千年蜈蚣,一面以妖咒给民众洗脑,一面吞食满朝文武血肉,把大臣统统变成空有躯壳的傀儡,伪善假面下的残忍令人毛骨悚然。

刘洵饰演的法丈实际为蜈蚣精所变

徐克打算将这条蜈蚣的原形打造成一只灿白如银的多足长虫,肢节交错犹如骷髅般恐怖,并能腾空穿云翻雾,精于幻术迷惑凡夫;可碍于彼时技术限制,最终呈现在正片中的则是像装甲坦克般横扫地面、以坚硬铠甲和利如刀锋的口器冲撞杀人的爬行老妖,有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意思。

本片蜈蚣精原形绝版概念图

片中另设计了一些食人甲虫作为蜈蚣精的手下,也是不吃人肉不欢的孽畜——这部“人间道”1990年上映,无论蜈蚣精幻化释迦摩尼佛时隐晦奏响的《国际歌》前奏、李子雄饰演的左千户在朝堂大殿发现百官肉身被残害时惊呼“江大人,杨大人,李大人”的暗语哑谜,还是张学友唱着黄霑所谱主题曲中“旧日江山怎么会变成血海滔滔,故园路怎么会变成了不归路”的歌词以及蜈蚣精类似坦克的原形,都不难看出徐克暗指的讽刺,颇有揶揄时局的况味。

片中食人甲虫模型绝版幕后照

之后第三部“道道道”内,树妖姥姥与黑山老妖再次兴风作浪、为祸人间,徐克把后者设计成可以引发山崩地裂的巨石怪,以锐利的石笋石柱重击白云禅师一行人,更能喷出毒气黑云遮天蔽日,几乎让正义之师全军覆没——好在最终白云大师以自己的鲜血助十方小和尚化为金佛腾宵天外,代表光明和希望的阳光冲破一切黑暗救赎苍生。

“道道道”内树妖和黑山老妖的巨石真身都很吓人

《妖兽都市》(1992)

徐克对怪兽元素的追求也不仅仅只限于武侠或神鬼古装片,现代戏同样可以“搞怪”——李嘉欣、黎明领衔的《妖兽都市》讲的就是现代城市中特警与妖兽的正邪对垒,而徐克也把脑洞开到极致,时间、液体等等这些抽象或无形的事物统统都被打造成妖兽。

仲代达矢的妖兽造型

日本演技派大神仲代达矢饰演的妖兽头领“元大宗”和张耀扬饰演的反一号“鬼众道”的原形由特技师Justo Cascante III制作,前者修行高深、宅心仁厚,所以更贴近人形,只在耳朵和手指做尖,微微区别于人类;而后者野心膨胀、为祸两界,则以食肉恐龙为灵感设计造型,更显凶暴奸佞和贪婪可怖,徐克对最终效果也十分满意。

张耀扬的妖兽造型

《新仙鹤神针》(1993)

徐克再次以监制身份出现,不过影片风格和细节也处处烙印着标准的徐克印记:人人追名逐利的乱世,放下不同派系的成见共诛心魔的团结以及逍遥世外、归隐山水的释怀出尘,都是徐克作品中惯常表现的主题。

梅艳芳饰演的白云飞骑鹤而来

梅艳芳饰演的白云飞初涉江湖,骑着巨鹤玄玉亮相武林,一身飘逸的素衫外加看上去就很牛X的“大鸟”,登时塑造出“世外高人”的仙风道骨——这只巨鹤也是实物道具,以竹枝、木条编出框架,再用钢丝在节点处绑紧,黏上羽毛后成型,不借助特效看来也相当逼真。

巨鹤是实物道具,并未进行特技制作

徐克再次请到长居香港的特效化妆师Justo Cascante III为本片制作“千年火龟”的模型——通体布满利刺,尖牙细齿犹如恐龙,简直是我们中国版的“哥斯拉”;拍摄时烟火组师傅事先在“龟壳”内填满燃料,当巨龟与巨鹤相斗时引爆,这就完成了“火龟”喷火的镜头——两只怪兽大PK,惊心动魄丝毫不逊于白云飞、蓝小蝶的音波功角逐。

片中“千年火龟”模型绝版幕后照

《青蛇》(1993)

笔者曾于2013年参加“香港电影美术协会”造型讲座时亲自向《青蛇》一片美术指导雷楚雄先生提问,咨询他有关白蛇、青蛇原形的设计理念——按照徐克的要求,白蛇“头顶生角”,而青蛇则“两侧有翼”,听来似乎略疑惑,但获雷先生悉心解释:

雷楚雄先生手绘青蛇原形设计稿绝版图

白素贞修行千年,距离归位仙界只一步之遥,所以形态更接近龙的体貌,故以犄角体现她法力高强;而小青年头较短,兽性未消且放任顽皮,于是就以类似眼镜蛇的造型突出她的刁钻野蛮。

徐克与青蛇原形绝版片场照

片中张曼玉的原形分两组:端午节、水漫金山大特写镜头中的巨蛇是由徐克亲自上阵“客串”——全场工作人员都不及徐克消瘦,只有他能穿得下橡胶制造的蛇皮并能灵活运动;而在紫竹林为产妇遮雨、戏弄盲道士的绿蟒则是依靠电动控制的模型——也依旧由特效化妆师Justo Cascante III制作。

青蛇原形机械模型绝版幕后照

《蜀山传》(2001)

从《新蜀山剑侠》万剑齐飞、演员吊威亚凌空飞舞的技术突破,再到新世纪后翻拍《蜀山传》海量CG的使用,徐克以他挚爱的“蜀山”仙侠完成了香港电影两次重要的特技革命,而许多当年在《新蜀山剑侠》中难以实现的场景、造型都在《蜀山传》内得到弥补。

《蜀山传》血魔的骷髅化身

第一版血魔幽泉只能以一条白布来回滑翔配合暗红色的打光以凸显其邪异可怖,虽然效果过关,但的确因陋就简;《蜀山传》里徐克进行了怪兽大升级,血魔的元神化为一只巨大的骷髅头,而这只骷髅头又是以无数童子骨构成,气势、威胁和压迫感都翻倍,视觉上令观众大开眼界,直到今年初《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上映,“骷髅”怪兽才再次实现新的形象飞跃。

特效化妆让血魔的原身完全看不出是洪金宝

《狄仁杰之神都龙王》(2013)“狄仁杰”是徐克近年北上后的大手笔大制作,今后也会逐步拍成系列电影,比起“通天帝国”对吊诡案件的侦破,“神都龙王”则削减了悬疑气息而加重魔幻色彩,片名中的“龙王”已经明确显示出徐克实际将它拍成了一部地道的怪兽片。

“神都龙王”是标准的怪兽片

影片伊始旋即展现了“龙王”翻江倒海的可怕威力——它并不露面,仅仅抖了抖尾巴,就让大唐水师全部丧命,之后搜寻真相、解蛊毒、研制对付“龙王”的药物和高潮的海上大战,一律围绕这只怪兽展开——

巨型蝠鲼

这只巨型蝠鲼“魔鬼鱼”掀起的滔天巨浪,也正式开启了近年华语影坛的怪兽片大门,而老骥伏枥的徐克更会在接下来的“狄仁杰”后续电影中继续他的怪兽情结,为中国银幕带来更多“非人类”的精彩。

“神都龙王”概念图

狄仁杰“杀人凤凰”概念图,神雀

狄仁杰“九尾狐”概念图

狄仁杰“迦楼罗”概念图之龙与鹰人

狄仁杰“迦楼罗”概念图之龙与鹰人

各位印象中还有哪些让你难以忘怀的银幕怪兽?欢迎评论补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