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专访】张佳玮:多少人哀叹这个时代大师不再,百年后人们又怎么看如今呢?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专访】张佳玮:多少人哀叹这个时代大师不再,百年后人们又怎么看如今呢?

“当代年轻人觉得海明威那时是黄金时代,海明威们觉得印象派那会儿是黄金时代,印象派又觉得往前是黄金时代。”

曾有好事者以“如何在巴黎偶遇张公子”为题在知乎发帖,不想很快引来了张佳玮本人。他向提问者如是作答:

“我在歌剧院街一带上课。每周一上午会在卢浮宫度过,每周二下午会去装饰博物馆。偶尔周四周五会在巴士底广场附近出没。购物一般在13区的porter de choisy附近溜达,不会远过Place d'Italie一带了。周末会去Guimet,或者乱看电影和剧。冬天固定穿驼色羊毛大衣(我只有这件最暖和),户外经常拿一个kindle。”

看过这段自白,我想张佳玮的读者们应该微笑颔首——去巴黎闯荡后的张佳玮仍然保持着一份“张公子”的布尔乔亚情调。

当大多数人还在为本科毕业论文憋字数时,读大四的张佳玮就已出版了4部小说,那是在2006年。同一年,他开始在虎扑论坛上大量发布自己对于体育赛事的点评文章。

2012年,张佳玮决定前往法国留学。去国前夕,他在上海面对签证官的例行提问时,张佳玮如此解释自己对于前往巴黎的最初念想:“我小时候就读《高老头》,读《三剑客》。我想,拉斯蒂涅和达达尼昂都是到了巴黎,才开始见世界的。我想去看看世界。”

在欧洲的生活,对于张佳玮这样充满想象力的人而言,当然不该是循规蹈矩的学校生活。每当他溜达到圣日耳曼大道、歌剧院大道或者塞纳河畔时,他时不时会觉得自己回到了小说中主人公的世界。偶尔赶上公寓暖气坏了的时候,他也能想到马尔克斯提过的1957年“在巴黎没有暖气的房间里瑟瑟发抖”时的感觉。

张佳玮到巴黎的第一个假期,选择了去葡萄牙游玩,他看到了里斯本的海,和大航海纪念碑。许多年前,少年张佳玮玩着单机游戏《大航海时代》时就已谙熟的地名,在一个个假日旅行中终于得以亲见。在旅行与学习的间隙,他仍然在社交网络上活跃着,经营着以“张佳玮”命名的各个ID,旅途中的所见,异国偶遇的美食,继续出现在他的笔端,一如以往。

当四年后,张佳玮带着以游记集结而成的新作《传奇在路上》回到上海做宣传时,他还会津津有味地向读者介绍欧洲见闻中的雪泥鸿爪。譬如他回忆起葡萄牙西南角的撒格雷斯时,便绘声绘色描述自己从距离大西洋海面50多米高的悬崖峭壁上往下看时的头晕目眩,而身旁的当地老头们端坐垂钓,从大西洋的惊涛骇浪里面吊获海鱼。

除了巴黎,张佳玮钟情于西班牙的风土人情,尤其是巴塞罗那和塞维利亚两座城市,他直言如果有机会住在巴黎之外的城市,肯定会选择巴塞罗那。

偶尔一个人写作的时候,张佳玮会暗暗自觉惊奇,他写过:“如果我从小没有读那些浪漫传说,也许从来就不会想写字,也许从来就不会当上自由撰稿人,又或者我从来对大仲马与巴尔扎克没兴趣,大概我就不会跑来巴黎。”

香港作家陶杰曾经有言:“当你老了,回顾一生,就会发觉: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何时选定了对象而恋爱、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作出选择的那一日,在日记上,相当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在生活无数次的选择中,张佳玮无意识的选择了一直走到今天的这条路,回头看去,张佳玮自己说,全是因为“少年时代埋下的那些乱七八糟的线索”。

以下是界面文化对张佳玮的采访全文:

界面文化:这本《传奇在路上》主题是写旅行,写着写着我们总会看到张公子开始写吃,对你而言目的地的饮食是旅行的一个重要目的?

张佳玮: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世界人民到21世纪还没有完成全球温饱。中国人开门七件事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农业主要是为了满足人民的肠胃和舌尖。历史遗迹可以被泯灭,但历史风俗习惯是会随着饮食流传下来的——比如川中麻辣、江浙鲜香、西北面食,这些都是风土人情。同样,瑞士人爱吃奶酪锅,意大利人喜用橄榄油,都是如此。

界面文化:你的饮食写作上受过不少作家的影响,包括吴敬梓、梁实秋、汪曾祺。你的游记受到过作家当中其他人的影响吗?

答:应该有,但大多并非刻意为之。人会被自己所读的东西影响——就像日常生活,若听惯了台湾腔或东北腔的电视剧,张嘴也有类似口味,一个道理。若说到最大的影响,大概是他们几位的态度——吴敬梓写儒生官僚,梁实秋写抗日时期的艰苦,汪曾祺先生写故里情怀,大多都不是富贵尊荣的生活,但还是没忘了对饮食有那么点讲究——这么点艰苦中的讲究,就是中国士人的精神了。

界面文化:你曾用文艺青年给自己定调,并说过前往巴黎的部分理由来自大仲马和巴尔扎克,他们笔下有过一批“外省青年闯荡巴黎”的文学形象,你在巴黎的留学经历是否让你感到了与文学记载相似的地方?

张佳玮:小巴黎,比如圣日耳曼大道,比如歌剧院大道,比如沿塞纳河溜达那段,依然保有19世纪的样貌。所以在那里溜达时,时不时会觉得自己回到了小说中主人公的笔下。当然啦,在巴黎过冬,赶上暖气坏了的时候时候,特别能感受马尔克斯所谓他1957年“在巴黎没有暖气的房间里瑟瑟发抖”的感觉,甘苦自知吧。

界面文化:据说你在上海签证时,对签证官说去巴黎是为了“见世界”。你现在见到世界了吗?

张佳玮:我觉得算是见到了。虽然不算踏遍世界,但欧洲范围内想去的大多都去了。除了见了些新东西,连一些以前看惯读过的老东西,都有了些新想法。当然也未必都是所见渐宽所致,更多是人年纪长了,情绪多少会变。至少在“见世界”这点上,我觉得自己达到目的了。

界面文化:你在关于巴黎的文章中经常提到海明威和30年代的巴黎,在你体会中,今天的巴黎和那个黄金时代的区别是什么?

张佳玮:伍迪·艾伦有个电影《午夜巴黎》,里头的意思,无非是当代年轻人觉得海明威那时是黄金时代,海明威们觉得印象派那会儿是黄金时代,印象派又觉得往前是黄金时代。所以每个时代要挑出区别,自然千差万别:科技、思潮、心态,诸如此类。但归根到底,每个时代都会认为之前的时代更美好。所以非要挑,也挑不出什么区别。多少人哀叹这个时代大师不再,百年后大家怎么看待如今呢?

界面文化:你说过参观博物馆是你平时学习生活的一大重心。能否谈一谈你在博物馆里的经历,以及你对“攻略”巴黎的博物馆的建议?

张佳玮:在巴黎常去的是卢浮宫和奥赛。前者重古典,后者重1840-1900年间的艺术品,这个众所周知。现当代艺术的大本营蓬皮杜中心,个人倒不大喜欢。其他爱去的,比如法国荣军院附属的军事博物馆、大量亚洲藏品的吉美博物馆。其他有许多私人博物馆,名字倒未必记得住,会时不时晃荡。

欧洲范围内,马德里的普拉多、巴塞罗那的毕加索博物馆(港区那里)、罗马的博济赛和梵蒂冈、威尼斯的学院馆和古根海姆、阿姆斯特丹两幢彼此相去不远的国立馆和梵高馆、佛罗伦萨的乌菲兹和学院美术馆,都印象深刻。说逛馆,我谈不上什么建议,就去看吧——大多数馆现在都挺人性化的,各色介绍很齐全,不至于欺负初入门者。

界面文化:你也提到自己在巴黎出行会随身带着kindle,里面一般有哪些门类的书籍? 

张佳玮:一般PDF类我会放在pad上读,能放到kindle上的,有些是亚马逊自卖的书籍,有些是我自己收集的短篇,自制成了电子书。内容不拘。比如最近阅读历史:陈荫荣先生整理的评书《兴唐传》,海明威《流动的圣节》原文版,《冰与火之歌》第一卷,《资治通鉴》(近来在重读,到了魏国丁卯年即太和六年),唐鲁孙先生的一个集子《酸甜苦辣咸》(这个会经常重新读)。

界面文化:你所关注的学术领域有哪些。巴黎是如何丰富你这方面的知识的?

张佳玮:会自己去上课学的,大概是欧洲古典艺术,收藏,饮食,欧洲(法国)历史吧……其他大概自己读书为之。巴黎国家图书馆离我家一站地铁,号称有15万本书,想找什么都找得到。平时展览也演出也够多。

界面文化:巴黎恐袭时你正在球场,这些事件给你个人的旅法生活造成了哪些影响?

张佳玮:当时吃了一惊。有一个星期左右,只敢在家附近跑步了。之后,就过去了。影响大概是,到公共场所,偶尔会有军人站岗、保安安检。其他大概也就……没什么影响了。日子还是照常过。

界面文化:能说一下你去巴黎之后,所见证到的最值得高兴和最令人失望的事实分别是什么?

张佳玮:最值得高兴的事实是巴黎天气好起来,比我想象中明亮得多。本来我小时候读的19世纪小说里,那里似乎总是阴风惨雨似的。

失望倒没有,可能因为我没抱太高期望。与想象中不大一样的,大概是现代巴黎年轻人并没我想象中那么法国范儿——先前全世界都在渲染巴黎人如何高傲,如何固守本土文化。事实是,互联网在逐渐让世界大同。巴黎的年轻人和阿姆斯特丹的年轻人、巴塞罗那的年轻人甚至上海的年轻人其实差不多:大家都在玩数码产品,听流行音乐,刷社交网络,为未来焦虑。

界面文化:你自己提到过,初中老师引用的那句张翰的名言“人生贵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邀名爵乎”对你影响很大。但是去万里之外的巴黎留学,你状态看上去仍然是挺适意的。

张佳玮:张翰的羁旅有个前提,是去远方做官。所以羁旅嘛,有个羁字,那就不算自由了。我现在其实也忙,但好歹没什么非做不可的事。人类是很怪的,但凡能有点选择余地,心情就会好些。我就是如此。

界面文化:巴黎的经历会成为你的小说素材吗?

张佳玮:应该会。实际上,每个人的生活,或多或少都会成为他表述的素材,只是未必明显而已。

界面文化:在结束巴黎的留学生活后,你有什么规划?

张佳玮:对将来倒没什么具体打算。因为依我的经验,计划未来很多是徒劳。2006年,地球上没几个人能精确想象得到十年后互联网和移动网络会如何改变世界。那会儿从没见过iPhone的我们一定觉得今时今日不可思议吧?同样,2026年的世界什么样,我也不敢想。所以就不想了。做好自己喜欢的事就是。

界面文化:你说过,最想长居的地点其实是塞维利亚或巴塞罗那,能说说原因?不考虑现实因素,现在的你最渴望进行旅行的区域,是地球上哪一块?

张佳玮:我当时说的是“除了巴黎”,我最想长居的地方,是塞维利亚或巴塞罗那。理由大概是饮食、天气和氛围吧——这两个地方的饮食都很合我口味,也很好逛,物价也低。不考虑现实因素,我大概最想去阿根廷。

界面文化:你的专栏写作,早期阵地在天涯社区,后来转移到豆瓣、虎扑和知乎,避开了微博,是对微博全开放式的社交属性有排斥吗?

张佳玮:严格来说,我并没有开辟专栏。我跑到哪个网站玩儿,都只是个普通id,并没想占山为王、插标举旗。虎扑是2004年就去了。豆瓣和知乎都是有朋友邀请我去的,就顺势去了。我这个人骨子里是个会迷恋于舒适区域的人,若非必要,不想再多划拉一个地界。

界面文化:能否透露一下你现在每天在各个社交平台上是如何分配精力的?

张佳玮:这么说有点奇怪,但我没仔细想过“如何分配精力”这事。我自己有微信公众号,用来发文,那算是一个发表平台;然后如上所述,我没有微博,所以我是拿豆瓣当微博用的,分享个人状态;虎扑是玩惯了,有感情;知乎的大多数题目,则是这种情境:比如要写稿子,不太想写;拖延着又有罪恶感,“那我去回答个题目吧,这样也不算浪费时间!”于是就这样了。大体上我除了三餐与早上或黄昏跑步,其他并没一定的时间。只是尽量找时间读书,有想写的就写了,大概这样子。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专访】张佳玮:多少人哀叹这个时代大师不再,百年后人们又怎么看如今呢?

“当代年轻人觉得海明威那时是黄金时代,海明威们觉得印象派那会儿是黄金时代,印象派又觉得往前是黄金时代。”

曾有好事者以“如何在巴黎偶遇张公子”为题在知乎发帖,不想很快引来了张佳玮本人。他向提问者如是作答:

“我在歌剧院街一带上课。每周一上午会在卢浮宫度过,每周二下午会去装饰博物馆。偶尔周四周五会在巴士底广场附近出没。购物一般在13区的porter de choisy附近溜达,不会远过Place d'Italie一带了。周末会去Guimet,或者乱看电影和剧。冬天固定穿驼色羊毛大衣(我只有这件最暖和),户外经常拿一个kindle。”

看过这段自白,我想张佳玮的读者们应该微笑颔首——去巴黎闯荡后的张佳玮仍然保持着一份“张公子”的布尔乔亚情调。

当大多数人还在为本科毕业论文憋字数时,读大四的张佳玮就已出版了4部小说,那是在2006年。同一年,他开始在虎扑论坛上大量发布自己对于体育赛事的点评文章。

2012年,张佳玮决定前往法国留学。去国前夕,他在上海面对签证官的例行提问时,张佳玮如此解释自己对于前往巴黎的最初念想:“我小时候就读《高老头》,读《三剑客》。我想,拉斯蒂涅和达达尼昂都是到了巴黎,才开始见世界的。我想去看看世界。”

在欧洲的生活,对于张佳玮这样充满想象力的人而言,当然不该是循规蹈矩的学校生活。每当他溜达到圣日耳曼大道、歌剧院大道或者塞纳河畔时,他时不时会觉得自己回到了小说中主人公的世界。偶尔赶上公寓暖气坏了的时候,他也能想到马尔克斯提过的1957年“在巴黎没有暖气的房间里瑟瑟发抖”时的感觉。

张佳玮到巴黎的第一个假期,选择了去葡萄牙游玩,他看到了里斯本的海,和大航海纪念碑。许多年前,少年张佳玮玩着单机游戏《大航海时代》时就已谙熟的地名,在一个个假日旅行中终于得以亲见。在旅行与学习的间隙,他仍然在社交网络上活跃着,经营着以“张佳玮”命名的各个ID,旅途中的所见,异国偶遇的美食,继续出现在他的笔端,一如以往。

当四年后,张佳玮带着以游记集结而成的新作《传奇在路上》回到上海做宣传时,他还会津津有味地向读者介绍欧洲见闻中的雪泥鸿爪。譬如他回忆起葡萄牙西南角的撒格雷斯时,便绘声绘色描述自己从距离大西洋海面50多米高的悬崖峭壁上往下看时的头晕目眩,而身旁的当地老头们端坐垂钓,从大西洋的惊涛骇浪里面吊获海鱼。

除了巴黎,张佳玮钟情于西班牙的风土人情,尤其是巴塞罗那和塞维利亚两座城市,他直言如果有机会住在巴黎之外的城市,肯定会选择巴塞罗那。

偶尔一个人写作的时候,张佳玮会暗暗自觉惊奇,他写过:“如果我从小没有读那些浪漫传说,也许从来就不会想写字,也许从来就不会当上自由撰稿人,又或者我从来对大仲马与巴尔扎克没兴趣,大概我就不会跑来巴黎。”

香港作家陶杰曾经有言:“当你老了,回顾一生,就会发觉: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何时选定了对象而恋爱、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作出选择的那一日,在日记上,相当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在生活无数次的选择中,张佳玮无意识的选择了一直走到今天的这条路,回头看去,张佳玮自己说,全是因为“少年时代埋下的那些乱七八糟的线索”。

以下是界面文化对张佳玮的采访全文:

界面文化:这本《传奇在路上》主题是写旅行,写着写着我们总会看到张公子开始写吃,对你而言目的地的饮食是旅行的一个重要目的?

张佳玮: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世界人民到21世纪还没有完成全球温饱。中国人开门七件事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农业主要是为了满足人民的肠胃和舌尖。历史遗迹可以被泯灭,但历史风俗习惯是会随着饮食流传下来的——比如川中麻辣、江浙鲜香、西北面食,这些都是风土人情。同样,瑞士人爱吃奶酪锅,意大利人喜用橄榄油,都是如此。

界面文化:你的饮食写作上受过不少作家的影响,包括吴敬梓、梁实秋、汪曾祺。你的游记受到过作家当中其他人的影响吗?

答:应该有,但大多并非刻意为之。人会被自己所读的东西影响——就像日常生活,若听惯了台湾腔或东北腔的电视剧,张嘴也有类似口味,一个道理。若说到最大的影响,大概是他们几位的态度——吴敬梓写儒生官僚,梁实秋写抗日时期的艰苦,汪曾祺先生写故里情怀,大多都不是富贵尊荣的生活,但还是没忘了对饮食有那么点讲究——这么点艰苦中的讲究,就是中国士人的精神了。

界面文化:你曾用文艺青年给自己定调,并说过前往巴黎的部分理由来自大仲马和巴尔扎克,他们笔下有过一批“外省青年闯荡巴黎”的文学形象,你在巴黎的留学经历是否让你感到了与文学记载相似的地方?

张佳玮:小巴黎,比如圣日耳曼大道,比如歌剧院大道,比如沿塞纳河溜达那段,依然保有19世纪的样貌。所以在那里溜达时,时不时会觉得自己回到了小说中主人公的笔下。当然啦,在巴黎过冬,赶上暖气坏了的时候时候,特别能感受马尔克斯所谓他1957年“在巴黎没有暖气的房间里瑟瑟发抖”的感觉,甘苦自知吧。

界面文化:据说你在上海签证时,对签证官说去巴黎是为了“见世界”。你现在见到世界了吗?

张佳玮:我觉得算是见到了。虽然不算踏遍世界,但欧洲范围内想去的大多都去了。除了见了些新东西,连一些以前看惯读过的老东西,都有了些新想法。当然也未必都是所见渐宽所致,更多是人年纪长了,情绪多少会变。至少在“见世界”这点上,我觉得自己达到目的了。

界面文化:你在关于巴黎的文章中经常提到海明威和30年代的巴黎,在你体会中,今天的巴黎和那个黄金时代的区别是什么?

张佳玮:伍迪·艾伦有个电影《午夜巴黎》,里头的意思,无非是当代年轻人觉得海明威那时是黄金时代,海明威们觉得印象派那会儿是黄金时代,印象派又觉得往前是黄金时代。所以每个时代要挑出区别,自然千差万别:科技、思潮、心态,诸如此类。但归根到底,每个时代都会认为之前的时代更美好。所以非要挑,也挑不出什么区别。多少人哀叹这个时代大师不再,百年后大家怎么看待如今呢?

界面文化:你说过参观博物馆是你平时学习生活的一大重心。能否谈一谈你在博物馆里的经历,以及你对“攻略”巴黎的博物馆的建议?

张佳玮:在巴黎常去的是卢浮宫和奥赛。前者重古典,后者重1840-1900年间的艺术品,这个众所周知。现当代艺术的大本营蓬皮杜中心,个人倒不大喜欢。其他爱去的,比如法国荣军院附属的军事博物馆、大量亚洲藏品的吉美博物馆。其他有许多私人博物馆,名字倒未必记得住,会时不时晃荡。

欧洲范围内,马德里的普拉多、巴塞罗那的毕加索博物馆(港区那里)、罗马的博济赛和梵蒂冈、威尼斯的学院馆和古根海姆、阿姆斯特丹两幢彼此相去不远的国立馆和梵高馆、佛罗伦萨的乌菲兹和学院美术馆,都印象深刻。说逛馆,我谈不上什么建议,就去看吧——大多数馆现在都挺人性化的,各色介绍很齐全,不至于欺负初入门者。

界面文化:你也提到自己在巴黎出行会随身带着kindle,里面一般有哪些门类的书籍? 

张佳玮:一般PDF类我会放在pad上读,能放到kindle上的,有些是亚马逊自卖的书籍,有些是我自己收集的短篇,自制成了电子书。内容不拘。比如最近阅读历史:陈荫荣先生整理的评书《兴唐传》,海明威《流动的圣节》原文版,《冰与火之歌》第一卷,《资治通鉴》(近来在重读,到了魏国丁卯年即太和六年),唐鲁孙先生的一个集子《酸甜苦辣咸》(这个会经常重新读)。

界面文化:你所关注的学术领域有哪些。巴黎是如何丰富你这方面的知识的?

张佳玮:会自己去上课学的,大概是欧洲古典艺术,收藏,饮食,欧洲(法国)历史吧……其他大概自己读书为之。巴黎国家图书馆离我家一站地铁,号称有15万本书,想找什么都找得到。平时展览也演出也够多。

界面文化:巴黎恐袭时你正在球场,这些事件给你个人的旅法生活造成了哪些影响?

张佳玮:当时吃了一惊。有一个星期左右,只敢在家附近跑步了。之后,就过去了。影响大概是,到公共场所,偶尔会有军人站岗、保安安检。其他大概也就……没什么影响了。日子还是照常过。

界面文化:能说一下你去巴黎之后,所见证到的最值得高兴和最令人失望的事实分别是什么?

张佳玮:最值得高兴的事实是巴黎天气好起来,比我想象中明亮得多。本来我小时候读的19世纪小说里,那里似乎总是阴风惨雨似的。

失望倒没有,可能因为我没抱太高期望。与想象中不大一样的,大概是现代巴黎年轻人并没我想象中那么法国范儿——先前全世界都在渲染巴黎人如何高傲,如何固守本土文化。事实是,互联网在逐渐让世界大同。巴黎的年轻人和阿姆斯特丹的年轻人、巴塞罗那的年轻人甚至上海的年轻人其实差不多:大家都在玩数码产品,听流行音乐,刷社交网络,为未来焦虑。

界面文化:你自己提到过,初中老师引用的那句张翰的名言“人生贵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邀名爵乎”对你影响很大。但是去万里之外的巴黎留学,你状态看上去仍然是挺适意的。

张佳玮:张翰的羁旅有个前提,是去远方做官。所以羁旅嘛,有个羁字,那就不算自由了。我现在其实也忙,但好歹没什么非做不可的事。人类是很怪的,但凡能有点选择余地,心情就会好些。我就是如此。

界面文化:巴黎的经历会成为你的小说素材吗?

张佳玮:应该会。实际上,每个人的生活,或多或少都会成为他表述的素材,只是未必明显而已。

界面文化:在结束巴黎的留学生活后,你有什么规划?

张佳玮:对将来倒没什么具体打算。因为依我的经验,计划未来很多是徒劳。2006年,地球上没几个人能精确想象得到十年后互联网和移动网络会如何改变世界。那会儿从没见过iPhone的我们一定觉得今时今日不可思议吧?同样,2026年的世界什么样,我也不敢想。所以就不想了。做好自己喜欢的事就是。

界面文化:你说过,最想长居的地点其实是塞维利亚或巴塞罗那,能说说原因?不考虑现实因素,现在的你最渴望进行旅行的区域,是地球上哪一块?

张佳玮:我当时说的是“除了巴黎”,我最想长居的地方,是塞维利亚或巴塞罗那。理由大概是饮食、天气和氛围吧——这两个地方的饮食都很合我口味,也很好逛,物价也低。不考虑现实因素,我大概最想去阿根廷。

界面文化:你的专栏写作,早期阵地在天涯社区,后来转移到豆瓣、虎扑和知乎,避开了微博,是对微博全开放式的社交属性有排斥吗?

张佳玮:严格来说,我并没有开辟专栏。我跑到哪个网站玩儿,都只是个普通id,并没想占山为王、插标举旗。虎扑是2004年就去了。豆瓣和知乎都是有朋友邀请我去的,就顺势去了。我这个人骨子里是个会迷恋于舒适区域的人,若非必要,不想再多划拉一个地界。

界面文化:能否透露一下你现在每天在各个社交平台上是如何分配精力的?

张佳玮:这么说有点奇怪,但我没仔细想过“如何分配精力”这事。我自己有微信公众号,用来发文,那算是一个发表平台;然后如上所述,我没有微博,所以我是拿豆瓣当微博用的,分享个人状态;虎扑是玩惯了,有感情;知乎的大多数题目,则是这种情境:比如要写稿子,不太想写;拖延着又有罪恶感,“那我去回答个题目吧,这样也不算浪费时间!”于是就这样了。大体上我除了三餐与早上或黄昏跑步,其他并没一定的时间。只是尽量找时间读书,有想写的就写了,大概这样子。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