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学慧网被投诉过万,培训合同暗藏“陷阱”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学慧网被投诉过万,培训合同暗藏“陷阱”

股东成“老赖”。

文| IT时报记者 贾天荣

编辑|潘少颖 孙妍

“本想报培训班提升学历,没想到机构倒闭跑路了,课上不成,钱也退不了,联系人更是找不到。”

今年1月,教培机构“学慧网”官网上一则“破产公告”让数以万计的消费者陷入维权困境,不仅其官网、App无法登录,课程不能继续,原先积极劝消费者报课的工作人员也仿佛失踪了。

在黑猫投诉上,关于学慧网的投诉已经过万,有学员被告知继续花钱即可继续课程,也有消费者想申请仲裁退还学费,却被告知维权费用也不低……在很多受害者看来,这场维权之路已经进入“死循环”。

公司倒闭员工离职,续费却可继续上课

在上海工作的李女士于2020年4月19日在学慧网上报了市场营销、行政管理等专本连读五年制的课程,支付学费9720元。

李女士告诉《IT时报》记者,当时她在网上搜索考学的相关信息,学慧网一名陈姓课程顾问主动添加了自己的微信,交流过后李女士便与之签订了合同且付了款。

据介绍,学慧网的上课方式是直播授课,直播期间可以向老师提问,但是不允许加直播间的任何同学,学员之间也不能发联系方式,“直播时发数字会自动屏蔽”。

因此,报课后,李女士唯一能联系的学慧网员工只有那位陈姓课程顾问,一年后,该课程顾问表示,自己离开了学慧网,之后会有其他课程顾问来联系李女士。但直至现在,并未有其他课程顾问联系她。

此前,李女士因为工作繁忙,没有登录学慧网App上课,直到今年2月15日,那位自称离职的陈姓课程顾问再次联系李女士,告诉她学慧网App已经停止不能使用。李女士在网上查了相关信息后才知道“学慧网倒闭了”。

一时没了方向的李女士又从陈姓课程顾问处得知,如果课程还未到期,可以花800元转到别的App继续上课。其同时表示,学慧网倒闭了,无法看到李女士的服务期还剩多久。该名课程顾问表示:“我自主创业开了民生教育课程,是目前国内最好的自考课。”让人不解的是,既然其已从学慧网离职,又该如何操作转让课程?

随后李女士进一步询问是否是自考,该课程顾问表示:“本科专科都有,跟你之前的一样,要不多花点钱,报一个不用考试的。”这份“不用考试”的课程报价为9800元学慧网的钱已经打了水漂,李女士暂时不考虑继续报课。

《IT时报》记者联系到陈姓课程顾问,对方表示,自己确实此前在学慧网工作,更多情况则“不方便透露”。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2022年7月,学慧网曾发文称,有不法分子冒充学慧网工作人员进行诈骗活动。学慧网表示,从未授权和委托给第三方机构或个人,凡自称是被授权第三方机构或个人的,均为诈骗。在近期所涉及的诈骗案件中,存在个别学慧网已离职人员的恶意引导行为,此类人员的言论及行为不代表学慧网立场,请广大学员谨慎判断。

遥遥无期的退款

2022年8月29日,北京的靳女士同样通过网络联系上了学慧网的一名彭姓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告诉靳女士,只要交了钱,不用参加考试,一年就能拿到本科学历。“他说可以参加小自考,我只需要参加一两门课的考试,他们会提前给我答案,剩下的他们都能操作。”靳女士告诉《IT时报》记者。

于是,靳女士当即交了5000元的报名费,并下载了学慧网App。9月4日,靳女士登录学慧网App上第一节课后发现,课程和自考大纲完全一样,并不是所谓的小自考:“直播时很多学员都在问,老师说她只负责讲课,这些事要和班主任去沟通。”

上了不到一节课的靳女士当即要求退款,却遇到工作人员的各种推脱:“售前说要找售后,每问一个人就说自己离职了,安排下一个老师,问了两三个,就没人理我了。”期间,学慧网表示,靳女士的退款需求已经上报财务,90天后可以退款,但直到现在,靳女士仍未拿到退款,也没能再联系上学慧网的工作人员。

今年春节后,靳女士看到学慧网的声明,她按照声明上的邮箱发邮件要求退款,对方回复,可以继续支付费用将学慧网的课程转到其他App。

《IT时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学慧网官网及App均已无法显示,在相关贴吧以及微博上,流传不同版本的“学慧网退费公告”,分别公布了不同的网址、QQ与邮箱供学员联系,称可以为其退款。

学慧网官网仅剩的最后一则公告显示,学慧网已于2023年1月12日起停止营业,已经启动破产清算,同时也向主管部门报备。该公告还向学员保证,4月考期的课程已在更新中,将于2月6日为已报名学员继续提供课程。但截至目前,学慧网App仍无法登录。

维权成本比学费更高

一直没有追回学费的靳女士曾想通过电子法院起诉,但电子法院却以靳女士与学慧网签订的合同中有一条“需要交到仲裁委”的条款驳回了。《IT时报》记者注意到,靳女士提供的与学慧网签订的合同中,第六条关于“争议解决”中第2点写道:“因本合同引起的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任何争议,均提请北京仲裁委员会,按照其仲裁规则进行仲裁,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双方均有约束力。”

此后,靳女士又找到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表示,最低受理费为1.7万元,这让靳女士为难:“他们说可以受理,但要先交钱,哪方输了哪方承担费用,但我5000元学费都不一定要得回来,怎么又要扔1.7万元?”

靳女士还拨打过12315投诉,12315的回应是,学慧网在北京亦庄的公司注册地已经人去楼空,他们进行调解需要对方仍在经营,如今已经无法调解,建议靳女士走司法程序,这时靳女士感到维权之路进入“死循环”。

对此,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合规业务中心主任合伙人李翔表示,此类教育机构正是通过此类格式条款,来达成规避责任或者提高消费者维权成本的目的。“严格来说,这样的管辖条款只要经过双方合法签订生效的,即有效。部分教育机构常把争议解决的管辖约定至其所在地的仲裁机构,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是允许合同各方相对人约定管辖的,且一旦约定了合法有效的仲裁管辖,就排斥了去法院诉讼的可能。”李翔告诉《IT时报》记者。

四川谭女士的维权之路也同样坎坷,她曾拨打12315和重庆本地的市长热线都无功而返,其所在的维权群人数已经达120人。

即便成功将学慧网告至法院,也不一定真的能讨到退款。一名消费者在投诉中表示,自己于2020年报名学慧网“不过退费班”,2022年合约期满,按合约要求退费,遭学慧网拒绝后该用户将其告至大兴区榆垡法庭胜诉,判决生效后学慧网拒不执行,强制执行后,法院却告知学慧网已申请破产,并无财产可执行。

李翔也表示,如果公司在执行阶段无财产可供执行,一般法院会选择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即暂停),如后续发现财产线索再行恢复执行。或者,如果该机构公司如存在抽逃出资、一人有限公司等满足追加股东的条件时,可以适时追加股东作为被执行人或者另案的共同被告。

投诉过万,股东成“老赖”

企查查显示,北京学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自2018年起,该公司涉及司法案件1900余件,该企业有被执行人记录88条,被执行总金额593.59万元,有限制高消费记录684条,学慧网执行董事长张宏伟成为“被执行人”,经理兼法人付全宏已被“限制高消费”。

令人疑惑的是,诸如此类的教育培训平台一旦“倒闭跑路”,受害人如此之广,涉及金额如此之多,消费者却陷入维权的“死胡同”,眼睁睁看着企业“申请破产”却讨钱无门。

线上培训机构、教育平台到底由谁监管?其资金去向又应该由谁来监督?李翔告诉《IT时报》记者,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的教育机构或者平台,均由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即教育局、教育厅、教育部)来监管。教育局是主要监管机构,但是,教育局并非传统执法机构,在监管上也存在一定难度。现在,部分教育局已经通过向基层工作人员考核颁发执法证,来赋予基层的执法权。至于资金去向,并无约束或者监管的要求,对于民营教育机构,本质上还是一个拥有教育培训资质或者经营范围的公司。

李翔也表示,线上培训机构暴雷最大的难点在于消费者维权难:其一是受条款约束,且机构预收取的资金无约束;其二维权贵,消费者各种维权成本高,与损失金额不对等;第三维权时间漫长,诉讼或者相关司法程序时间较长。

3月13日,教育部、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消费者,要理性看待校外培训,同时也建议消费者在选择线上培训机构时要注意:

一是理性选择培训机构,一些校外培训机构未取得主管部门发放的行政许可,或以个人名义开展“一对一”“住家教师”“高端家政”等违规培训,这类培训既无资格资质、无质量保证,又存在极大安全隐患。教育部开通了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可通过“校外培训家长端”App,选择具备资格资质的校外培训机构;

二是签订规范服务合同,在缴纳培训费用前,要与校外培训机构签订由教育部和市场监管总局制定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年修订版),特别要关注涉及课程、从业人员、费用的条款,明确约定退费情形、退费方式,同时索取正规发票并妥善保管;

三是理性支付培训费用,在支付培训费用时,不要支付超过3个月或60个课时的费用,非学科类培训一次支付不超过5000元,同时,要警惕以“充值赠送”等方式诱导超时段、超限额收费,切勿通过转账或现金等方式将培训费用支付给除预收费资金监管账户以外的任何账户;

四是警惕机构虚假宣传,一些培训机构刻意夸大宣传培训效果、培训成绩、从业人员力量,建议实地考察培训机构的办学场所、从业人员力量、经营情况、设施设备等情况后,再决定。

排版/ 季嘉颖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学慧网被投诉过万,培训合同暗藏“陷阱”

股东成“老赖”。

文| IT时报记者 贾天荣

编辑|潘少颖 孙妍

“本想报培训班提升学历,没想到机构倒闭跑路了,课上不成,钱也退不了,联系人更是找不到。”

今年1月,教培机构“学慧网”官网上一则“破产公告”让数以万计的消费者陷入维权困境,不仅其官网、App无法登录,课程不能继续,原先积极劝消费者报课的工作人员也仿佛失踪了。

在黑猫投诉上,关于学慧网的投诉已经过万,有学员被告知继续花钱即可继续课程,也有消费者想申请仲裁退还学费,却被告知维权费用也不低……在很多受害者看来,这场维权之路已经进入“死循环”。

公司倒闭员工离职,续费却可继续上课

在上海工作的李女士于2020年4月19日在学慧网上报了市场营销、行政管理等专本连读五年制的课程,支付学费9720元。

李女士告诉《IT时报》记者,当时她在网上搜索考学的相关信息,学慧网一名陈姓课程顾问主动添加了自己的微信,交流过后李女士便与之签订了合同且付了款。

据介绍,学慧网的上课方式是直播授课,直播期间可以向老师提问,但是不允许加直播间的任何同学,学员之间也不能发联系方式,“直播时发数字会自动屏蔽”。

因此,报课后,李女士唯一能联系的学慧网员工只有那位陈姓课程顾问,一年后,该课程顾问表示,自己离开了学慧网,之后会有其他课程顾问来联系李女士。但直至现在,并未有其他课程顾问联系她。

此前,李女士因为工作繁忙,没有登录学慧网App上课,直到今年2月15日,那位自称离职的陈姓课程顾问再次联系李女士,告诉她学慧网App已经停止不能使用。李女士在网上查了相关信息后才知道“学慧网倒闭了”。

一时没了方向的李女士又从陈姓课程顾问处得知,如果课程还未到期,可以花800元转到别的App继续上课。其同时表示,学慧网倒闭了,无法看到李女士的服务期还剩多久。该名课程顾问表示:“我自主创业开了民生教育课程,是目前国内最好的自考课。”让人不解的是,既然其已从学慧网离职,又该如何操作转让课程?

随后李女士进一步询问是否是自考,该课程顾问表示:“本科专科都有,跟你之前的一样,要不多花点钱,报一个不用考试的。”这份“不用考试”的课程报价为9800元学慧网的钱已经打了水漂,李女士暂时不考虑继续报课。

《IT时报》记者联系到陈姓课程顾问,对方表示,自己确实此前在学慧网工作,更多情况则“不方便透露”。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2022年7月,学慧网曾发文称,有不法分子冒充学慧网工作人员进行诈骗活动。学慧网表示,从未授权和委托给第三方机构或个人,凡自称是被授权第三方机构或个人的,均为诈骗。在近期所涉及的诈骗案件中,存在个别学慧网已离职人员的恶意引导行为,此类人员的言论及行为不代表学慧网立场,请广大学员谨慎判断。

遥遥无期的退款

2022年8月29日,北京的靳女士同样通过网络联系上了学慧网的一名彭姓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告诉靳女士,只要交了钱,不用参加考试,一年就能拿到本科学历。“他说可以参加小自考,我只需要参加一两门课的考试,他们会提前给我答案,剩下的他们都能操作。”靳女士告诉《IT时报》记者。

于是,靳女士当即交了5000元的报名费,并下载了学慧网App。9月4日,靳女士登录学慧网App上第一节课后发现,课程和自考大纲完全一样,并不是所谓的小自考:“直播时很多学员都在问,老师说她只负责讲课,这些事要和班主任去沟通。”

上了不到一节课的靳女士当即要求退款,却遇到工作人员的各种推脱:“售前说要找售后,每问一个人就说自己离职了,安排下一个老师,问了两三个,就没人理我了。”期间,学慧网表示,靳女士的退款需求已经上报财务,90天后可以退款,但直到现在,靳女士仍未拿到退款,也没能再联系上学慧网的工作人员。

今年春节后,靳女士看到学慧网的声明,她按照声明上的邮箱发邮件要求退款,对方回复,可以继续支付费用将学慧网的课程转到其他App。

《IT时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学慧网官网及App均已无法显示,在相关贴吧以及微博上,流传不同版本的“学慧网退费公告”,分别公布了不同的网址、QQ与邮箱供学员联系,称可以为其退款。

学慧网官网仅剩的最后一则公告显示,学慧网已于2023年1月12日起停止营业,已经启动破产清算,同时也向主管部门报备。该公告还向学员保证,4月考期的课程已在更新中,将于2月6日为已报名学员继续提供课程。但截至目前,学慧网App仍无法登录。

维权成本比学费更高

一直没有追回学费的靳女士曾想通过电子法院起诉,但电子法院却以靳女士与学慧网签订的合同中有一条“需要交到仲裁委”的条款驳回了。《IT时报》记者注意到,靳女士提供的与学慧网签订的合同中,第六条关于“争议解决”中第2点写道:“因本合同引起的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任何争议,均提请北京仲裁委员会,按照其仲裁规则进行仲裁,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双方均有约束力。”

此后,靳女士又找到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表示,最低受理费为1.7万元,这让靳女士为难:“他们说可以受理,但要先交钱,哪方输了哪方承担费用,但我5000元学费都不一定要得回来,怎么又要扔1.7万元?”

靳女士还拨打过12315投诉,12315的回应是,学慧网在北京亦庄的公司注册地已经人去楼空,他们进行调解需要对方仍在经营,如今已经无法调解,建议靳女士走司法程序,这时靳女士感到维权之路进入“死循环”。

对此,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合规业务中心主任合伙人李翔表示,此类教育机构正是通过此类格式条款,来达成规避责任或者提高消费者维权成本的目的。“严格来说,这样的管辖条款只要经过双方合法签订生效的,即有效。部分教育机构常把争议解决的管辖约定至其所在地的仲裁机构,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是允许合同各方相对人约定管辖的,且一旦约定了合法有效的仲裁管辖,就排斥了去法院诉讼的可能。”李翔告诉《IT时报》记者。

四川谭女士的维权之路也同样坎坷,她曾拨打12315和重庆本地的市长热线都无功而返,其所在的维权群人数已经达120人。

即便成功将学慧网告至法院,也不一定真的能讨到退款。一名消费者在投诉中表示,自己于2020年报名学慧网“不过退费班”,2022年合约期满,按合约要求退费,遭学慧网拒绝后该用户将其告至大兴区榆垡法庭胜诉,判决生效后学慧网拒不执行,强制执行后,法院却告知学慧网已申请破产,并无财产可执行。

李翔也表示,如果公司在执行阶段无财产可供执行,一般法院会选择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即暂停),如后续发现财产线索再行恢复执行。或者,如果该机构公司如存在抽逃出资、一人有限公司等满足追加股东的条件时,可以适时追加股东作为被执行人或者另案的共同被告。

投诉过万,股东成“老赖”

企查查显示,北京学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自2018年起,该公司涉及司法案件1900余件,该企业有被执行人记录88条,被执行总金额593.59万元,有限制高消费记录684条,学慧网执行董事长张宏伟成为“被执行人”,经理兼法人付全宏已被“限制高消费”。

令人疑惑的是,诸如此类的教育培训平台一旦“倒闭跑路”,受害人如此之广,涉及金额如此之多,消费者却陷入维权的“死胡同”,眼睁睁看着企业“申请破产”却讨钱无门。

线上培训机构、教育平台到底由谁监管?其资金去向又应该由谁来监督?李翔告诉《IT时报》记者,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的教育机构或者平台,均由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即教育局、教育厅、教育部)来监管。教育局是主要监管机构,但是,教育局并非传统执法机构,在监管上也存在一定难度。现在,部分教育局已经通过向基层工作人员考核颁发执法证,来赋予基层的执法权。至于资金去向,并无约束或者监管的要求,对于民营教育机构,本质上还是一个拥有教育培训资质或者经营范围的公司。

李翔也表示,线上培训机构暴雷最大的难点在于消费者维权难:其一是受条款约束,且机构预收取的资金无约束;其二维权贵,消费者各种维权成本高,与损失金额不对等;第三维权时间漫长,诉讼或者相关司法程序时间较长。

3月13日,教育部、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消费者,要理性看待校外培训,同时也建议消费者在选择线上培训机构时要注意:

一是理性选择培训机构,一些校外培训机构未取得主管部门发放的行政许可,或以个人名义开展“一对一”“住家教师”“高端家政”等违规培训,这类培训既无资格资质、无质量保证,又存在极大安全隐患。教育部开通了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可通过“校外培训家长端”App,选择具备资格资质的校外培训机构;

二是签订规范服务合同,在缴纳培训费用前,要与校外培训机构签订由教育部和市场监管总局制定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年修订版),特别要关注涉及课程、从业人员、费用的条款,明确约定退费情形、退费方式,同时索取正规发票并妥善保管;

三是理性支付培训费用,在支付培训费用时,不要支付超过3个月或60个课时的费用,非学科类培训一次支付不超过5000元,同时,要警惕以“充值赠送”等方式诱导超时段、超限额收费,切勿通过转账或现金等方式将培训费用支付给除预收费资金监管账户以外的任何账户;

四是警惕机构虚假宣传,一些培训机构刻意夸大宣传培训效果、培训成绩、从业人员力量,建议实地考察培训机构的办学场所、从业人员力量、经营情况、设施设备等情况后,再决定。

排版/ 季嘉颖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