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四渡赤水》票房失利,主旋律动画在中国没市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四渡赤水》票房失利,主旋律动画在中国没市场?

不是所有的主旋律动画都要通过搞笑的方式来能赢得观众。《疯狂动物城》讲故事的形式并非以搞笑为主,同样巧妙地传达了主流价值观。

10月14日,主旋律动画电影《四渡赤水》上映。这部电影是一部历史纪实动画电影,再现了湘江之战、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等多个历史事件,写实的美术风格也收获了首映场观众点赞,大呼影片再现了“最酷的中国红军”。

同样都是主旋律电影,国庆档上映的《湄公河行动》凭借良好的口碑收割了近10亿票房。而《四渡赤水》排片奇低,票房十分惨淡。电影上映3天有余,票房尚不足5万。反观近些年上映的“喜羊羊”、“熊出没”等低幼向动画电影,几乎每部都取得了几千万乃至上亿的票房。这部既有良心画质,又有热血战争场面的动画电影,票房为何惨遭“滑铁卢”?主旋律动画在中国注定没市场吗?

《四渡赤水》不受宠 是过于严肃惹的祸?

《四渡赤水》于10月14日上映,以红军长征第五次反围剿中湘江战役、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等一连串真实历史事件为主要内容。这部动画电影画风写实,着重展示革命年代中战争的热血与残酷,赞颂了革命战士为了梦想斗智斗勇、永不放弃的精神。

由于刻画了多个战争场景,这部电影并不像以往的很多主旋律电影一样,让观众感到枯燥无聊,而更像是一部“燃”向电影。在对重大战役的刻画中,影片以写实风还原了炮火漫天的战争“现场”,让观众在观影中有紧张刺激之感。影片还对国共两军的武器装备也进行了还原,毛瑟步枪中老套筒、汉阳造、“38大盖”等有代表性的普通战士制式武器都在影片中亮了相。

在画风上,电影采用了写实画风,融入了中国画的风格,使之迥异于欧美、日本动画电影画风。最终呈现的动画人物形象立体,环境气氛具有张力。

无论从故事、画质还是特效来看,这部电影都不能算是一部粗制滥造之作。然而,这部电影“滑铁卢”的票房,却再一次印证了主旋律电影没市场的“宿命”。据艺恩电影营销智库资料显示,截止到目前,这部电影的票房只有2.9万。在网络购票平台上,可以看到这部电影的排片率极低,一二线城市每天仅有1-2场排片,上映时间也不是黄金时段。

极低的排片率,年轻观众对于“主旋律”的排斥,都是促使该片票房失利的重要原因。不过,从影片自身来看,过于严肃的题材则是这部电影失去大部分观众的最大原因。

由于这部电影采用纪实风格,画风也是写实画风,对孩子来说可能会有些枯燥,人物也远不及“喜羊羊”和“熊大熊二”来的可爱。对于青少年来说,过于严肃的内容难以让他们提起兴趣。而对喜爱战争片的成年人来说,电影的动画形式似乎又有些“幼稚”。最终造成了票房失利的局面。

当然,作为一部主旋律动画,这部电影已经在努力地与时代“接轨”。特效制作精良,采用流行音乐《召唤》作为主题曲,邀来《疯狂动物城》中尼克狐的配音张震为毛泽东配音,《舌尖上的中国》中李立宏老师来配音旁白等。这些流行元素的加入,增加了影片的看点。如果仅把它看作是建党95周年的献礼之作,这部电影或许已经超出了观众预期。但作为一部国产动画电影,《四渡赤水》在吸引观众方面的努力可能还远远不够。

《四渡赤水》不是第一部面临票房尴尬的主旋律动画电影。去年上映的《少年毛泽东》与其风格迥异,走的是“萌”系路线,票房却同样令人尴尬——仅为85.43万。难道主旋律动画如主旋律真人电影一样,难以改写票房惨败的宿命吗?

故事换个讲法 主旋律动画同样惹人爱

实际上,美国、日本很多受欢迎的动画都没有回避主旋律、主流价值观的传达。如《疯狂动物城》传达的是多元社会和多种族共处的美国主流价值观,宫崎骏电影中,随处可见“物哀”文化的浸淫。由此可见,通过动画作品传达主流价值观并非不可,关键是要找到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

在中国,其实也不乏主旋律动画的成功案例。网络动漫视频《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中,介绍了中国领导人的选拔过程。其中,“习大大”还首次以动漫形象出现在公众视野,博得了网友的好评。“月球车玉兔”边卖萌边介绍登月知识,同样引发了网友的追捧。而动画片《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以幽默的方式演绎了中国历史上的诸多重大事件,同样受到了网友的青睐,堪称主旋律动画的一个范本。

《那年那兔那事》动画片改编自网友“逆光飞翔”的同名漫画,于2015年在各大视频平台开播。这部动画片每集仅有7分钟左右,以幽默、卖萌的方式展现了中国历史上若干个海内外历史事件,如辛亥革命、抗美援朝、两弹一星、苏联解体等。在豆瓣上,这部动画的评分为8.5分,超过一半的网友给出了五星的好评。

别以为这部动画只是一部“泡面番”,不少网友看了之后都是又笑又哭。这部动画讲述历史的方式别出心裁,每个国家/党派都用动物来代表。萌萌的兔子是主角——中国(共产党),美国是一只鹰,苏联是一只毛熊,而日本是一只“脚盆鸡”。

动画中,战争的方式也看似十分搞笑——几只动物拿着板砖互殴。但在这些轻松搞笑的背后,却是一个个沉重的史实。屈辱条约的签订,抗美援朝中活活冻死的志愿军“兔子”,都让无数网友感到震撼和痛心。每当片尾曲《追梦赤子心》响起时,都会配以当年真实的历史照片,看着“谢谢你们付出的一切”“幸福并感激着”等弹幕,不少网友瞬间泪奔。

既可以卖萌搞笑,又可以击中观众的泪点,乃至引发爱国热情……这部爱国题材的动画随即成为了不少网友心中的“神作”。究其原因,《那年那兔那些事儿》讲述的是中国的故事,表达方式却采用了“美式主题+日式演绎”的形式,讲起故事来节奏很快,但风格又十分清新。动画还把国家拟人化,塑造了一个深入人心的“国家形象”。看起来软萌可爱的兔子,承载的却是中国老一辈人付出与奋斗的精神。

同样的爱国主义题材,这部动画讲述故事的方式不但没有说教味,而且老少咸宜。孩子会喜欢这些“卖萌”的动物,简单了解历史事件,而青少年和成年人则会感受到其中传达的主流价值观,为动画中的“情怀”而感动。由此可见,轻松的讲述方式并没有消解历史的厚重,反而成为了让观众沉溺其中的“催化剂”,使其成为了一部“全年龄”的动画。

当然,不是所有的主旋律动画都要通过搞笑的方式来能赢得观众。《疯狂动物城》讲故事的形式并非以搞笑为主,同样巧妙地传达了主流价值观。在这部电影中,同样采用“拟人化”动物作为主角,讲故事的方式通俗易懂,同时加入了一些笑点。最终,孩子可以从中看到主人公乐观、努力的精神,而成年人可以从中看到了“美国梦”和多元价值观。

不可否认的是,每个时代都需要主旋律作品来弘扬正义、宣传社会美德,但宣传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一边是以新颖有趣的方式传达主流价值观,一边是一板一眼地讲一个主旋律故事,想知道观众会选择哪个,票房就是他们用脚投票的结果。只有找到更适合的讲述方式,主旋律动画电影/动画片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

本文为“文创资讯”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四渡赤水》票房失利,主旋律动画在中国没市场?

不是所有的主旋律动画都要通过搞笑的方式来能赢得观众。《疯狂动物城》讲故事的形式并非以搞笑为主,同样巧妙地传达了主流价值观。

10月14日,主旋律动画电影《四渡赤水》上映。这部电影是一部历史纪实动画电影,再现了湘江之战、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等多个历史事件,写实的美术风格也收获了首映场观众点赞,大呼影片再现了“最酷的中国红军”。

同样都是主旋律电影,国庆档上映的《湄公河行动》凭借良好的口碑收割了近10亿票房。而《四渡赤水》排片奇低,票房十分惨淡。电影上映3天有余,票房尚不足5万。反观近些年上映的“喜羊羊”、“熊出没”等低幼向动画电影,几乎每部都取得了几千万乃至上亿的票房。这部既有良心画质,又有热血战争场面的动画电影,票房为何惨遭“滑铁卢”?主旋律动画在中国注定没市场吗?

《四渡赤水》不受宠 是过于严肃惹的祸?

《四渡赤水》于10月14日上映,以红军长征第五次反围剿中湘江战役、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等一连串真实历史事件为主要内容。这部动画电影画风写实,着重展示革命年代中战争的热血与残酷,赞颂了革命战士为了梦想斗智斗勇、永不放弃的精神。

由于刻画了多个战争场景,这部电影并不像以往的很多主旋律电影一样,让观众感到枯燥无聊,而更像是一部“燃”向电影。在对重大战役的刻画中,影片以写实风还原了炮火漫天的战争“现场”,让观众在观影中有紧张刺激之感。影片还对国共两军的武器装备也进行了还原,毛瑟步枪中老套筒、汉阳造、“38大盖”等有代表性的普通战士制式武器都在影片中亮了相。

在画风上,电影采用了写实画风,融入了中国画的风格,使之迥异于欧美、日本动画电影画风。最终呈现的动画人物形象立体,环境气氛具有张力。

无论从故事、画质还是特效来看,这部电影都不能算是一部粗制滥造之作。然而,这部电影“滑铁卢”的票房,却再一次印证了主旋律电影没市场的“宿命”。据艺恩电影营销智库资料显示,截止到目前,这部电影的票房只有2.9万。在网络购票平台上,可以看到这部电影的排片率极低,一二线城市每天仅有1-2场排片,上映时间也不是黄金时段。

极低的排片率,年轻观众对于“主旋律”的排斥,都是促使该片票房失利的重要原因。不过,从影片自身来看,过于严肃的题材则是这部电影失去大部分观众的最大原因。

由于这部电影采用纪实风格,画风也是写实画风,对孩子来说可能会有些枯燥,人物也远不及“喜羊羊”和“熊大熊二”来的可爱。对于青少年来说,过于严肃的内容难以让他们提起兴趣。而对喜爱战争片的成年人来说,电影的动画形式似乎又有些“幼稚”。最终造成了票房失利的局面。

当然,作为一部主旋律动画,这部电影已经在努力地与时代“接轨”。特效制作精良,采用流行音乐《召唤》作为主题曲,邀来《疯狂动物城》中尼克狐的配音张震为毛泽东配音,《舌尖上的中国》中李立宏老师来配音旁白等。这些流行元素的加入,增加了影片的看点。如果仅把它看作是建党95周年的献礼之作,这部电影或许已经超出了观众预期。但作为一部国产动画电影,《四渡赤水》在吸引观众方面的努力可能还远远不够。

《四渡赤水》不是第一部面临票房尴尬的主旋律动画电影。去年上映的《少年毛泽东》与其风格迥异,走的是“萌”系路线,票房却同样令人尴尬——仅为85.43万。难道主旋律动画如主旋律真人电影一样,难以改写票房惨败的宿命吗?

故事换个讲法 主旋律动画同样惹人爱

实际上,美国、日本很多受欢迎的动画都没有回避主旋律、主流价值观的传达。如《疯狂动物城》传达的是多元社会和多种族共处的美国主流价值观,宫崎骏电影中,随处可见“物哀”文化的浸淫。由此可见,通过动画作品传达主流价值观并非不可,关键是要找到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

在中国,其实也不乏主旋律动画的成功案例。网络动漫视频《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中,介绍了中国领导人的选拔过程。其中,“习大大”还首次以动漫形象出现在公众视野,博得了网友的好评。“月球车玉兔”边卖萌边介绍登月知识,同样引发了网友的追捧。而动画片《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以幽默的方式演绎了中国历史上的诸多重大事件,同样受到了网友的青睐,堪称主旋律动画的一个范本。

《那年那兔那事》动画片改编自网友“逆光飞翔”的同名漫画,于2015年在各大视频平台开播。这部动画片每集仅有7分钟左右,以幽默、卖萌的方式展现了中国历史上若干个海内外历史事件,如辛亥革命、抗美援朝、两弹一星、苏联解体等。在豆瓣上,这部动画的评分为8.5分,超过一半的网友给出了五星的好评。

别以为这部动画只是一部“泡面番”,不少网友看了之后都是又笑又哭。这部动画讲述历史的方式别出心裁,每个国家/党派都用动物来代表。萌萌的兔子是主角——中国(共产党),美国是一只鹰,苏联是一只毛熊,而日本是一只“脚盆鸡”。

动画中,战争的方式也看似十分搞笑——几只动物拿着板砖互殴。但在这些轻松搞笑的背后,却是一个个沉重的史实。屈辱条约的签订,抗美援朝中活活冻死的志愿军“兔子”,都让无数网友感到震撼和痛心。每当片尾曲《追梦赤子心》响起时,都会配以当年真实的历史照片,看着“谢谢你们付出的一切”“幸福并感激着”等弹幕,不少网友瞬间泪奔。

既可以卖萌搞笑,又可以击中观众的泪点,乃至引发爱国热情……这部爱国题材的动画随即成为了不少网友心中的“神作”。究其原因,《那年那兔那些事儿》讲述的是中国的故事,表达方式却采用了“美式主题+日式演绎”的形式,讲起故事来节奏很快,但风格又十分清新。动画还把国家拟人化,塑造了一个深入人心的“国家形象”。看起来软萌可爱的兔子,承载的却是中国老一辈人付出与奋斗的精神。

同样的爱国主义题材,这部动画讲述故事的方式不但没有说教味,而且老少咸宜。孩子会喜欢这些“卖萌”的动物,简单了解历史事件,而青少年和成年人则会感受到其中传达的主流价值观,为动画中的“情怀”而感动。由此可见,轻松的讲述方式并没有消解历史的厚重,反而成为了让观众沉溺其中的“催化剂”,使其成为了一部“全年龄”的动画。

当然,不是所有的主旋律动画都要通过搞笑的方式来能赢得观众。《疯狂动物城》讲故事的形式并非以搞笑为主,同样巧妙地传达了主流价值观。在这部电影中,同样采用“拟人化”动物作为主角,讲故事的方式通俗易懂,同时加入了一些笑点。最终,孩子可以从中看到主人公乐观、努力的精神,而成年人可以从中看到了“美国梦”和多元价值观。

不可否认的是,每个时代都需要主旋律作品来弘扬正义、宣传社会美德,但宣传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一边是以新颖有趣的方式传达主流价值观,一边是一板一眼地讲一个主旋律故事,想知道观众会选择哪个,票房就是他们用脚投票的结果。只有找到更适合的讲述方式,主旋律动画电影/动画片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

本文为“文创资讯”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