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成都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是否跟上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成都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是否跟上了?

车站配比尚不协调,正在投入建设。

文|你好天府 Deckard

各地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上,都在奋力“狂飙”。

截至2022年上半年,成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31.1万辆,位居全国第四、中西部第一,新车上险量25.46万居全国第一。同时,整体渗透率达到28%,已经是个不小的数字,同时作为国内仅次于北京的第二大机动车拥有量城市,也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靠补贴、低价打出一片天的新能源汽车,在保有量突飞猛进的同时,充电站的配建是否及时跟上,资源挤占的情况是否严重?则是市场痛点。

充电站数量居全国第七,车站配比尚不协调

据百度地图的统计显示,截至3月16日,成都约有2245个充电站,这一数字位居全国第6位,在分布方面,主城五区及高新区的布局显然更多。

另据工业和信息化公示数据,截至2021年,在公用充电桩密度方面,成都位居全国第七,对比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数据,成都在充电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是相对不足的,产业布局需要优化,否则很可能会出现车主“充电难”“排队久”的问题,对于整个产业的推广也相对不利。

针对这一问题,在2021年9月,成都市经信局等七部门联合制定了《成都市居民小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成都政府提出将按照“政府引导、经营主体、多方协同”原则,统筹推进新建及既有居民小区充电设施建设,加快形成“安全智能、经济便捷”的居民小区充电服务模式,为市民创造优良电动汽车使用条件。

按照《实施细则》,成都将由政府组织引导推进既有小区公用桩建设改造,力争到2025年,全市具备建设条件的既有小区实现公用桩全覆盖,全市具备建设条件的既有小区固定车位实现自用桩应装能装,自装充电桩甚至还有600元一次性补贴。

但“具备建设条件”同样是个门槛,大量老旧小区或许仍无法拥有“充电桩自由”,此外对于成都大量租住人口,自建充电桩也不现实,公共充电站的需求仍然较大。

2月21日,成都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市长王凤朝表示今年成都将聚焦“四大结构”优化调整,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其中提到今年将新建充电桩6万个、充(换)电站500座。

主城出行续航已不用愁,未来计划建设到3000座

成都今年在充电站方面的建设,已经如火如荼进行中。

成都七里路超级充电站 图源:成都发布

近日,成都武侯区七里路超级充电站正式开业。据悉,这是全市第一家全柔性分体式超级充电桩充电站,站内共计54个充电车位,充电5分钟就能续航150公里。在新建充电站之余,提高充电的速度不失为另一种好的解决方案。

成都鑫众泰光储充检智能充电站零碳示范园 图源:网络

在温江区,鑫众泰光储充检智能电站零碳示范园采用了“光伏+储能+汽车充电”的能源模式,据了解园区内共有27个充电桩,这样的一体化模式则探索了进一步节能的可能性。此外,“智慧多功能杆+充电桩“、”智慧停车楼“......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问题,越来越多的解决方案正在实现。

目前而言,据腾讯地图数据显示,主城区的商业中心、写字楼基本完成了充电站覆盖,在打工人密布的高新区尤其“丰富”,新能源汽车在主城市域出行方面能够得到保障,就充电地图显示的情况来看,充电桩也有一定盈余,需要加强的是二三圈层的覆盖密度,目前排队情况明显。

据新能源车主表示,另一个问题则是充电桩效能良莠不齐,若是遇上低功率充电桩,甚至有可能遇到故障,因此需要等上数个小时的情况也并不罕见,这也进一步降低了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体验,提高充电桩质量、保证维护也是有必要进行的工作之一。

远途出行问题同样困扰着新能源车主,目前正随着时间逐步解决中,据四川交通执法数据,截至2022年12月,四川全省高速公路已有123对服务区投运充电站,实现全路段覆盖,总体服务能力已达12万千瓦,密度方面,充电站最大间距66公里,最小仅19公里,基本满足充电需求。

四川高速公路园 图源:成都交管局

3月1日举行的2023年四川省高速公路管理工作会上也透露,今年四川将新建(包括扩建)25对服务区充电桩,届时全省已投运的165对服务区都将建成充电设施,实现服务区充电桩100%全覆盖。但如果遇上充电站较大间距路段,算上排队时间,依然有可能“尴尬”。

因此,解决以上问题的主要途径依然是继续建设,成都也在近日发布相关文件。3月13日,成都市正式发布了《成都市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产业规模突破1500亿元,产量达到25万辆;力争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80万辆,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比例达到80%;建成各类充换电站3000座、充电桩16万个。

根据规划显示,预计2025年将达到车、桩数量5:1的比例。待到建设基本落实时,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覆盖密度迎来提高,“充电一小时,排队三小时“的问题有望进一步减少,对整个产业的发展都将起到改善。

毕竟,做好配套才有更多人愿意买单。

来源:你好天府公众号

原标题:成都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 充电桩是否跟上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成都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是否跟上了?

车站配比尚不协调,正在投入建设。

文|你好天府 Deckard

各地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上,都在奋力“狂飙”。

截至2022年上半年,成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31.1万辆,位居全国第四、中西部第一,新车上险量25.46万居全国第一。同时,整体渗透率达到28%,已经是个不小的数字,同时作为国内仅次于北京的第二大机动车拥有量城市,也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靠补贴、低价打出一片天的新能源汽车,在保有量突飞猛进的同时,充电站的配建是否及时跟上,资源挤占的情况是否严重?则是市场痛点。

充电站数量居全国第七,车站配比尚不协调

据百度地图的统计显示,截至3月16日,成都约有2245个充电站,这一数字位居全国第6位,在分布方面,主城五区及高新区的布局显然更多。

另据工业和信息化公示数据,截至2021年,在公用充电桩密度方面,成都位居全国第七,对比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数据,成都在充电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是相对不足的,产业布局需要优化,否则很可能会出现车主“充电难”“排队久”的问题,对于整个产业的推广也相对不利。

针对这一问题,在2021年9月,成都市经信局等七部门联合制定了《成都市居民小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成都政府提出将按照“政府引导、经营主体、多方协同”原则,统筹推进新建及既有居民小区充电设施建设,加快形成“安全智能、经济便捷”的居民小区充电服务模式,为市民创造优良电动汽车使用条件。

按照《实施细则》,成都将由政府组织引导推进既有小区公用桩建设改造,力争到2025年,全市具备建设条件的既有小区实现公用桩全覆盖,全市具备建设条件的既有小区固定车位实现自用桩应装能装,自装充电桩甚至还有600元一次性补贴。

但“具备建设条件”同样是个门槛,大量老旧小区或许仍无法拥有“充电桩自由”,此外对于成都大量租住人口,自建充电桩也不现实,公共充电站的需求仍然较大。

2月21日,成都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市长王凤朝表示今年成都将聚焦“四大结构”优化调整,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其中提到今年将新建充电桩6万个、充(换)电站500座。

主城出行续航已不用愁,未来计划建设到3000座

成都今年在充电站方面的建设,已经如火如荼进行中。

成都七里路超级充电站 图源:成都发布

近日,成都武侯区七里路超级充电站正式开业。据悉,这是全市第一家全柔性分体式超级充电桩充电站,站内共计54个充电车位,充电5分钟就能续航150公里。在新建充电站之余,提高充电的速度不失为另一种好的解决方案。

成都鑫众泰光储充检智能充电站零碳示范园 图源:网络

在温江区,鑫众泰光储充检智能电站零碳示范园采用了“光伏+储能+汽车充电”的能源模式,据了解园区内共有27个充电桩,这样的一体化模式则探索了进一步节能的可能性。此外,“智慧多功能杆+充电桩“、”智慧停车楼“......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问题,越来越多的解决方案正在实现。

目前而言,据腾讯地图数据显示,主城区的商业中心、写字楼基本完成了充电站覆盖,在打工人密布的高新区尤其“丰富”,新能源汽车在主城市域出行方面能够得到保障,就充电地图显示的情况来看,充电桩也有一定盈余,需要加强的是二三圈层的覆盖密度,目前排队情况明显。

据新能源车主表示,另一个问题则是充电桩效能良莠不齐,若是遇上低功率充电桩,甚至有可能遇到故障,因此需要等上数个小时的情况也并不罕见,这也进一步降低了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体验,提高充电桩质量、保证维护也是有必要进行的工作之一。

远途出行问题同样困扰着新能源车主,目前正随着时间逐步解决中,据四川交通执法数据,截至2022年12月,四川全省高速公路已有123对服务区投运充电站,实现全路段覆盖,总体服务能力已达12万千瓦,密度方面,充电站最大间距66公里,最小仅19公里,基本满足充电需求。

四川高速公路园 图源:成都交管局

3月1日举行的2023年四川省高速公路管理工作会上也透露,今年四川将新建(包括扩建)25对服务区充电桩,届时全省已投运的165对服务区都将建成充电设施,实现服务区充电桩100%全覆盖。但如果遇上充电站较大间距路段,算上排队时间,依然有可能“尴尬”。

因此,解决以上问题的主要途径依然是继续建设,成都也在近日发布相关文件。3月13日,成都市正式发布了《成都市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产业规模突破1500亿元,产量达到25万辆;力争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80万辆,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比例达到80%;建成各类充换电站3000座、充电桩16万个。

根据规划显示,预计2025年将达到车、桩数量5:1的比例。待到建设基本落实时,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覆盖密度迎来提高,“充电一小时,排队三小时“的问题有望进一步减少,对整个产业的发展都将起到改善。

毕竟,做好配套才有更多人愿意买单。

来源:你好天府公众号

原标题:成都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 充电桩是否跟上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