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的故事总是让我们心生无限的崇拜与感慨,天才之间的对决更是剑拔弩张、波澜壮阔。
电影《奇异博士》即将上映,本尼大叔饰演超级英雄奇异博士,小编惊奇的发现“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出演过很多高智商天才型的角色,如《神探夏洛克》里的福尔摩斯、《模仿游戏》中的“计算机之父,人工智能之父”图灵、《梵高:画语人生》里的梵高、《霍金的故事》里的霍金等。接下来本尼叔将与杰克·吉伦哈尔、尼古拉斯·霍尔特出演电影《电流战争》,又双叒叕一次的饰演天才人物--大发明家爱迪生,电影聚焦历史上经典的电流之争。
还有很多以真实天才为原型创作的电影,如:奥斯卡获奖电影《美丽心灵》中英俊而又古怪、一生与精神分裂症博弈、发明了博弈论的天才数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约翰·纳什。《爱因斯坦与爱丁顿》中发明相对论的天才物理学家爱因斯,以及他与英国著名学者亚瑟·斯坦利·爱丁顿之间的友情。《自闭历程》中患有自闭症的美国动物科学家、畜牧学博士天宝·葛兰汀。
天才的故事总是让我们心生无限的崇拜与感慨,天才之间的对决更是剑拔弩张、波澜壮阔,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三场不同领域的天才对决,看看那精彩绝伦的天才争霸赛和两个死敌之间激烈竞争中的那些伟大发明。
电流之争:特斯拉PK爱迪生
激烈指数:☆☆☆☆☆
小编点评:这是一场直流电和交流电的战争,这是一场天才科学家对老牌权威的挑战,历史终将证明不愿变革受既得利益桎梏的人终将被历史抛弃,当然他们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璀璨明星。
人物简介
爱迪生
爱迪生生平事迹很多人都了解,那句“天才就是九十九分汗水加一分灵感”伴随这我们的学生生涯。这位世界发明大王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包括留声机、电灯、直流电力系统、无线电报、蓄电池、鱼雷机械装置、喷火器和水底潜望镜等等。1892年,他创立了大名鼎鼎的通用电气公司(是自道·琼斯工业指数1896年设立以来唯一至今仍在指数榜上的公司)。
特斯拉
提到特斯拉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纯电动汽车品牌,学理科的同学会想到是磁通量密度或磁感应强度单位。尼古拉·特斯拉,塞尔维亚裔美籍发明家、物理学家、机械工程师、电气工程师。有人视特斯拉为极客的先驱,他常常废寝忘食,试图将世界拆掉,加上新特性,再重新组装回去。他的主要成就包括:交流电系统、无线电系统、无线电能传输、球状闪电、涡轮机、放大发射机、粒子束武器、太阳能发动机、X光设备、电能仪表、导弹科学、遥感技术、飞行器、宇宙射线、雷达系统。
对决过程
知名度远超特斯拉的爱迪生,大众认为他发明了电灯,其实事实并非如此,他只不过认真总结和改进了前人制造的22种灯泡。爱迪生没有发明第一个电灯泡,而是发明了第一个能实际应用于商业的白炽灯。特斯拉是塞尔维亚裔美籍发明家、物理学家、机械工程师、电机工程师和未来学家。他被认为是电力商业化的重要推动者。特斯拉在电磁场领域有着多项革命性的发明。他的多项相关的专利以及电磁学的理论研究工作是现代的无线通信和无线电的基石。
1884年,特斯拉第一次踏上美国国土,来到了纽约。受前雇主查尔斯·巴奇勒推荐来到爱迪生公司,推荐信这样写到:“我知道有两个伟大的人,你是其中之一,另一个就是这个年轻人了。”爱迪生立即雇用了特斯拉。
1919年,爱迪生告诉特斯拉,如果他完成马达和发电机的改进工作,爱迪生将提供给他惊人的5万美元。工作持续了将近一年,他几乎将整个发电机重新设计了,使爱迪生公司从中获得巨大的利润和新专利所有权。当特斯拉向爱迪生索取5万美元时,爱迪生回答:“特斯拉,你不懂我们美国人的幽默”。
随后,当特斯拉要求每周从18美元加薪至25美元遭到爱迪生拒绝后辞职,在这之前,特斯拉意识到交流电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爱迪生对他的想法嗤之以鼻,并至死也不认同交流电,这使得特斯拉愤而出走。
最终特斯拉与西屋电气创始人威斯汀豪斯合作,建立了第一个交流电网。
为了打击特斯拉的交流电,爱迪生先是用交流电电死狗、猫等动物,之后甚至参与电椅的研发,通过交流电电椅处决死刑犯,以此证明交流电的危险与可怕。虽然爱迪生极尽所能的打压,但事实证明,交流电才是适合社会所需的供电系统,现今交流电已经成为工业和社会供电的主流,已成为了现在社会的生活必需品。
结果
在1893年5月的哥伦比亚博览会上,特斯拉展示了交流电照明,成为”电流之战“的赢家。事后,特斯拉取得了尼亚加拉水电站电力设计的承办权。
从此交流电取代了直流电成为供电的主流。而特斯拉拥有着交流电的专利权,在当时每销售一马力交流电就必须向特斯拉缴纳2.5美元的版税。在强大的利益驱动下,当时一股财团势力要挟特斯拉放弃此项专利权,并意图独占牟利。经过多番交涉后,特斯拉决定放弃交流电的专利权,条件是交流电的专利将永久公开。从此他便撕掉了交流电的专利,损失了收取版税的权利。从此交流电再没有专利,成为一项免费的发明。如果交流电的发明专利不送给全人类免费使用,则每一马力交流电就将给他带来2.5美元的“专利费”,他将会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1931年爱迪生去世,全美熄灯1分钟为其哀悼,可谓极尽哀荣。
1945年穷困潦倒的特斯拉去世,FBI查封了他的研究和个人物品,宣布他的发明和研究为绝密。
电视:费罗·法恩斯沃斯PK大卫·沙诺夫
激烈指数:☆☆☆☆
小编点评:这是一场对电视专利权的争夺战,这是一场商业大佬对青年科学家的较量,沙诺夫凭借天时地利人和赢得了这场竞赛,并把电视带入了千家万户,而法恩斯沃斯却黯然退场。
人物简介
费罗·法恩斯沃斯,美国发明家,电视的发明者之一。他和贝尔德还有维拉蒂米尔·斯福罗金各自独立发明了电视。他和维拉蒂米尔·斯福罗金发明的电视异于贝尔德发明的电视,贝尔德发明的电视是机械扫描电视。而他则利用最新发明的电子设备、光电管及阴极射线管发明了电子电视。
大卫·沙诺夫,美国商业无线电和电视的先驱和企业家,被誉为美国广播通讯业之父。
尼古拉·特斯拉于1897年在美国获得了无线电技术的专利。然而,美国专利局于1904年将其专利权撤销,转而授予马可尼发明无线电的专利。在意大利发明家伽利尔摩·马可尼的领导下,科学家和管理者将一个可以通过无线电波频谱收发信号的系统实现了商业化。首先使用这项技术的是航运业,它们使用无线电作为船和陆地的通信工具。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无线电大显身手,敌对双方都使用这一年轻的新技术联络部队、舰船、指挥中心和补给线。战争结束后,1919年,美国国会、军方和其他方面出面组建了一家独立于外国所有者的美国无线电公司,这就是美国无线电公司(RCA),大卫·沙诺夫出任总经理。20世纪20年代中期,沙诺夫协助建立了无线电基站网络,并开始向家庭和其他客户出售收音机,消费者接受了无线电所带来的新奇感和新可能。20年代末,40%的美国家庭拥有了这个可以收听天气预报、宗教布道、政治演讲、音乐和其他内容的广播机器。
尽管无线电业务大热,但沙诺夫和其他人并没有停下脚步,他们认为技术还可以有所突破,同时传递声音和影像信号。
此时一个叫费罗·法恩斯沃斯登上了历史舞台,法恩斯沃斯利用最新发明的电子设备、光电管及阴极射线管发明了电子电视机,并于1930年获得电视专利。然而天才的沙诺夫并没有放弃,沙诺夫找到另一位电视发明家费拉蒂米尔·斯福罗金,并利用一系列法律和商业手段与法恩斯沃斯争电视发明权。1934年,美国专利办公室裁定,电视专利属于法恩斯沃斯。美国无线电公司并不服,上诉官司又打了16个月,该公司再度败诉,但还是不认输,各种小官司整整拖了好几年时间。美国无线电公司的纠缠正应了该公司当时一句名言:“我们只收专利费,从不支付专利费。”当法恩斯沃斯终于合法地拥有了电视的所有主要专利时,已经到了30年代后期,这对法恩斯沃斯来说已太迟了,旷日持久的官司不仅耗费了大量的资金,也是的产品的创新升级停滞。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逼近,美国政府不久即宣布暂停发展电视工业。这样一来,电视合法生产的时间不得不推延到1946年后,那时法恩斯沃斯的专利已超过了保护期限。专利期一过,美国无线电公司便开始大批量生产电视,并在铺天盖地的公关活动中将斯福罗金和沙诺夫宣传为电视之父。法恩斯沃斯再也无力反击,他把最后一点产业卖给了国际电话和电报公司,黯然回到家乡,意志消沉,靠酒精麻醉度日。这场电视之争就此结束。
结果
美国广播公司与法恩斯沃斯之间的官司持续了好几年。但其商业化还是主要归功于RCA公司的研发。大萧条期间,许多公司开始削减包括研发在内的各种支出,而沙诺夫坚持进行电视机的研发,在纽约市内外建立了一批转播站。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电视机产量猛增。在20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和平与繁荣的推动下,美国人接受了电视和其他多种产品,1959年,80%美国家庭拥有了电视机。人们在这个影响力极大的新技术中观赏新闻报道、肥皂剧、体育节目,当然还有广告。21世纪伊始,几乎所有美国家庭都拥有了电视机,很多家庭还不止一台,美国人平均每天看电视的时间长达8小时。
电脑:乔布斯VS比尔·盖茨
激烈指数:☆☆☆
小编点评:他们是同事、竞争对手和朋友,半生朋友半生对手,这是一场梦想家与企业家的对撕。
阶段一:在创业早期,微软曾为苹果超流行的Apple II PC电脑开发过软件,微软的收益大部分来源于苹果公司。苹果电脑也从家用电脑变为强大的商业电脑。这是双赢的阶段。
阶段二:电脑主体巨头IBM突然宣布进军个人电脑产业,并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抢占了市场的一半份额。盖茨与IBM签订合同,同意为IBM的PC机开发操作系统。随后他以5万美元价格购买了一款名QDOS的操作系统,对其稍加改进后,将该产品更名为DOS,然后将其授权给IBM使用,并享有售卖软件给第三方的权利。
在80年代初,乔布斯见识到施乐(Xerox)图形用户界面后,开始着力开发新一代电脑“麦金塔电脑(Mac)”。并邀请盖茨让其公司为苹果Mac电脑开发软件,开发具有革命性的图形用户界面。这款电脑的意义就在于首次将图形用户界面广泛应用到个人电脑上。这是各自成长壮大的阶段。
阶段三:嗅到的盖茨立刻投入到图形化使用者界面的研发中,这标志着乔布斯VS比尔·盖茨较量正式开始。就在乔布斯MAC电脑发行前几周,1983年11月10日,Windows操作系统首次亮相。该产品是MS-DOS操作系统的演进版,并提供了图形用户界面。Windows操作系统的抢先亮相,愤怒的乔布斯指责盖茨和微软盗窃苹果的成果,令昔日的合作伙伴变成了敌人。到1985年微软宣布推出第一版Windows的时候,他们彻底决裂了。
阶段四:1985年由苹果公司董事会决议,乔布斯被踢出苹果公司。而1987年到1997年十年,微软风光无限,微软雄霸PC电脑市场。1997年,微软已是市值2500亿美元的“怪物”。没有了乔布斯苹果也渐渐走向衰落。
阶段五:1996年,乔布斯重回处于水深火热中的苹果公司,1997年8月6日,在乔布斯的引诱下,盖茨使用1.5亿美元购买了苹果公司的非投票股票,这笔资金拯救了危在旦夕的苹果,而作为回报,苹果放弃控告微软侵犯版权的官司,并在每一部Macintosh上内置InternetExplorer和Office。从此苹果公司东山再起,将苹果打造成了全世界最有价值的公司,而盖茨本人则成了全世界最有钱的人。
乔布斯抨击盖茨和微软没有品位、没有自己创意,没有给产品注入文化品位。盖茨说乔布斯不懂技术。在乔布斯离世之后,盖茨说到:我尊重史蒂夫,我们也曾一起工作并互相鼓励,虽然是竞争对手,但他依然使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人生。
天才是什么?天才是能够自创法则的人,天才也是能无止境刻苦勤奋的人。他们像陨石流星般,释放出灿烂的光芒,燃烧自己照亮他们的时代。对于天才之间的较量,输赢已不重要,因为他们都是彼此的试金石,他们砥砺前行,共同改变了人类历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