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景源
授牌张江、临港、大零号湾三个未来产业先导区,成立未来产业先进核能、新型储能、脑机接口专家委员会……上海正加速推进未来产业发展,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在2023年3月25日举行的上海产业创新大会上,张江、临港和大零号湾三家首批未来产业先导区正式授牌。未来产业先导区将在制度创新、政策供给、成果转化、示范应用等方面发挥先导引领作用。
其中,张江未来产业先导区将发挥大科学装置、高能级创新平台和硬核产业集聚优势,依托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国际一流科学城定位,重点布局未来健康、未来芯片、未来智能以及未来能源材料等领域。目标到2030年,未来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左右。
临港未来产业先导区将发挥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开放优势和前沿产业集群优势,以国际开放创新为引领,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重点布局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等重点领域。目标到2030年,未来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左右。
大零号湾未来产业先导区将发挥高校资源集聚、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品牌和紫竹国家级高新区高端产业集聚优势,以校企联动融合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活跃为特色,重点布局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三大方向。目标到2030年,未来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左右。
上海是国内最早布局发展未来产业的城市之一。
2022年9月,上海率先发布《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 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提出打造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五大产业集群,涉及脑机接口、通用AI、先进核能、空天利用、非硅基芯材料等16个细分技术领域。
未来产业距离我们的生活还有多远?
“以10-15年为衡量标准,未来产业聚焦一些尚未成熟的技术推动,更加前沿,但远未发展成熟,引领作用更明显。”在上海市产业技术创新大会上,上海中创产业创新研究院副院长丁国杰指出,相对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等新赛道产业,未来产业着眼更加长远,侧重于“从0到1”的技术突破。
上海未来产业基础如何?
丁国杰认为,上海科研院所、科研人才集聚,产业基础完备。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目前在用在建的大科学设施共14个,居全国首位,设施投资额、建设进度均全国领先,这成为基础研究和科学研究源头创新突破的重要支撑。
上海市经信委总工程师张宏韬表示,上海已经具备发展未来产业的扎实基础,集聚了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和高水平研究机构。
以未来健康产业为例,上海是中国合成生物学的发源地,集聚了全国1/3的细胞治疗研发企业,在干细胞和免疫细胞治疗、类器官和基因治疗等领域领跑全国,在合成基因线路与精准治疗、智能细胞药物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目前,上海有9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841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高新技术企业数突破2.2万家。“依托他们可使上海真正成为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一方热土。”张宏韬表示。
目前,上海在未来产业已取得一些进展。
2022年8月,中国首家聚变能源创业公司能量奇点落户临港新片区。公司联合创始人、CTO郭后扬曾⻓期负责中美核聚变合作研究计划,是全球顶尖的核聚变能源研究专家。
郭后扬表示,聚变是解决能源及环境问题的重要途经之一,有望为全球实现碳中和做出重大贡献,能量奇点致力于研发有商业发电潜力的高磁场、高参数、紧凑型高温超导托卡⻢克装置及其运行控制系统,为未来聚变发电堆提供核心组件和服务。
“得益于上海良好的科创、产业和人才政策,公司快速组建了一支世界顶尖的物理和工程研发团队,从一支4个人的队伍发展到目前80多人的完整团队。”郭后扬表示。
郭后扬透露,公司正研发全球首台全高温超导托卡⻢克“洪荒70”,这是一台直径3米左右的原型机,用以验证使用高温超导材料建造托卡⻢克的工程可行性和运行稳定性,目前正在加工建设中,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建成并点亮等离子体。
界面新闻获悉,上海交大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副教授高安柱所在的团队,目前正在开发直径1毫米以内、长度半米或一米以上的纤微机器人。
“比如进入心血管内的导管导丝、进入气管内的气管镜等,我们希望能做到1毫米以内甚至是亚毫米级别,这种细长型的丝状器械,进入人体可以进行可控的弯曲,从而实现对于人体狭小部位器官的诊断和治疗,就能很大程度突破目前器械、机器人所面对的问题。”高安柱表示。
不过他也坦言,在极纤细微小的情况下,又要兼顾驱动、传感、成像等功能,现有的许多技术都亟需迭代。
高安柱透露,目前团队在材料、制造等环节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在磁共振兼容心血管领域、磁共振兼容脑电极的方向,团队已经开发好了系统的原理样机,正在开展初步的动物实验,希望在不远的未来能运用于临床。
实现“从0到1”乃至“从1到10”的突破后,未来产业如何从前沿的科学技术走向真正的产业化?
丁国杰指出,未来产业所提及的技术,目前都尚未成熟,在技术取得突破后,科技成果转化至关重要。
丁国杰认为,功能布局相对错位的三个未来产业先导区,将极大助力上海未来产业的发展。她建议,政府要支持相关创新企业发展,提供自由宽松的基础研究环境;还要适时提供示范场景,不断验证技术的成熟度。全国人大授权上海人大制定浦东新区法规,上海也可以在立法层面先行先试,推动在张江、临港进行新兴产业立法。
达闼机器人研发总监梁聪慧则认为,基础研究和原始性的创新有更多的容忍度、时间和空间,现阶段需要不计成本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
在不确定的未来面前,培养人才与培育土壤是确定的。在张宏韬看来,未来产业瞬息万变,规律很难捕捉,16个细分领域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在此情况下,“唯二”的确定性就是人才和土壤。
据悉,目前上海已启动未来产业之星大赛,立足国际视野、面向全球聚焦前沿科技与应用创新,将创新成果转化成看得见的“生产力”,以“项目+人才”双轮驱动的模式,推进未来产业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成果产业化,为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提供项目和人才支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