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辛圆
国家统计局原局长、阳光保险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日前表示,疫情对中国经济冲击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实现5%左右的GDP增长目标应当是有比较大把握的。不过,经济“冬去春来”的同时也要关注可能出现的“倒春寒”。
邱晓华周六在2023“万里智库春季大会”上表示,近三年中国经历了三方面冲击,首当其冲是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其次是外部环境的变化,曾经拥有的相对比较好的国际投资、国际贸易环境以及国际交流环境都发生了重大改变;第三是部分政策在执行层面存在的问题,例如对平台经济,教培行业的整顿,都给经济带来了一些“寒气”。
“所幸的是,这三个方面的因素站在2023年这个时点上,正在发生而且已经在发生了重大改变,这个意义上来说春天正在向我们走来。”他说。
邱晓华表示,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优化,对服务业的冲击将明显减弱,对消费、制造业的冲击也将明显减弱,这方面将会有一个失而复得的增长前景。外部环境在某种意义上出现了一些短期和缓且对中国有利的一些因素。
“强势美元这样一个影响因素在今年将会明显减弱,因为美元加息已经接近尾声,可以说这个因素的影响会明显减弱。”他表示。
政策层面,邱晓华认为,已经有明显的修正、调整和优化,无论是对平台经济、房地产业、民营经济,还是对 ‘双碳’目标执行中的一些政策,都看到了向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理性和科学的方向来转换。
尽管去年影响经济的一系列因素出现了明显变化,但在邱晓华看来,“冬去春来”的同时也要注意“倒春寒”的问题。
他表示,首先是来自外部的一场以银行为代表的黑天鹅事件的冲击,硅谷银行,瑞士信贷等问题的暴露只是一个前兆,后续还会感受到由于强美元所造成的溢出效应。因此,如何防范和对冲国际金融波动的风险,对2023年的中国经济来说是需要关注的。
国内层面,邱晓华强调,一方面,地方政府债台高筑的问题仍未完全化解,尤其要警惕城投平台所谓的暴雷问题;二是国内金融体系特别是中小银行存在一些问题,其金融风险也需要继续关注和化解;三是房地产领域潜在的一些问题也还没有完全化解。
“尽管对房地产的政策已经完全回归到了正常的范围,射出了 ‘三支箭’,允许房企有正常的融资,正常的债券交易,允许房企在资本市场有正常的融资,但这些‘允许’都是针对优质房企。目前来看,还有一些非优质房企,还有相当一部分民营房企并没有完全享受到 ‘三支箭’所带来的政策红利,而这些方面的问题背后其实就是一些金融风险,这需要关注。”他说。
面对外部的变局和国内经济存在的各种困难,邱晓华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
他指出,一是加快创建让企业家更好做事、做成事的环境。二是创建让消费者有能力更安心、更放心消费的环境。三是创建政府官员有更大担当、更大作为的环境。四是进一步完善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让海外投资者继续对中国抱有信心,留住外资,利用好外资。
邱晓华表示,总结过去40多年中国经济创造的两个奇迹——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一是对内改革搞活,拥抱市场,把政府掌握的发展权让度给企业,使得微观的活力、创造力、经济自由度明显改善。二是拥抱世界,使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源、国际市场、国际技术、国际经验,从而推动中国的发展。
“影响微观活力发挥、影响微观自由度、影响微观创造力的一些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还是需要注意,政府过分、过度干预微观的一些现象要抓紧消除。”他强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