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ChatGPT创业浪潮,这类人先溺水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ChatGPT创业浪潮,这类人先溺水

整体来说,目前的AI是平台之战,不适合创业,只适合创新。

摄影:界面新闻 范剑磊

文|张书乐

ChatGPT真的是新创业风口吗?

或许,它的风险更大。

近日,OpenAI发布声明,向其用户和整个ChatGPT社区道歉,并称将努力重建信任。

该声明称,本周早些时候,该公司将ChatGPT下线,原因是开源库中存在一个漏洞,致使一些用户可以看到另一用户的聊天记录等信息。

目前,该漏洞已被修复。

OpenAI表示,“在ChatGPT下线前的几个小时,一些用户有可能看到另一在线用户的姓名、电子邮件地址、付款地址、信用卡号后四位,以及信用卡有效期。完整的信用卡号码在任何时候都没有暴露”。

比起信息列楼的风险,来自创业者的风险更大。

ChatGPT作为当下最热的AI技术,受到业界及公众追捧。

随着微软将GPT-4接入Office,PPT、Word、Excel等应用,以及国内文心一言等同类产品的推出,代表着AIGC的广应用阶段来临,包括内容生成、智能客服、金融服务、教育培训、数据分析和处理、医疗、基础法律服务等,都会成为其用武之地。

创业者更加是厉兵秣马,准备一战。

早在今年2月中旬,王慧文就表示设立公司,招兵买马,踏进人工智能赛道。

阿里巴巴技术副总裁贾扬清3月21日在朋友圈宣布离开阿里,计划瞄准AI架构方向进行创业,要打造一个人工智能平台。

即刻创始人叶锡东(网名瓦恁)近期举办了AI HACK创业竞赛,招募在AI方向有创业想法和热情的人,录取团队将获得30万美元早期投资以及其他资源。

这个领域真的适合创业吗?

对此,吴晓波频道巴九灵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贫道以为:

整体来说,目前的AI是平台之战,不适合创业,只适合创新,即有强大算法根基或相当技术资源、资金支持的前提下,进行创新。

这场创业潮的幸存者大多是自带资源(主要是技术资源)的从业者中的极少数幸运儿。尽

管这一次创业潮依然是在追赶风口,但风口已经积蓄了多年力量,不是零基础创业者可以追赶的。

GPT创业场景主要集中在聊天机器人这种通用泛大众化的产品上,可以呈现为文字、语音、绘画、图形设计、语音合成、视频生成等泛内容领域。

当然也有许多蹭热点的创业者会选择通过抢注商标、域名、仿制App、购买专利或协助用户体验部分付费或国外资源,作为“中间商”赚差价。

目前而言,并没有特别好的商业模式,AI目前的体验只是让人眼前一亮、依然智障、商业化模式不明显,仅仅能够作为一种体验项目,而很难直接变成真正内容层面的“办公自动化”。

具体而言,ChatGPT创业潮有两个方向,其一是底层技术创业,其二是应用层面创业。

底层技术创业,人机交互上,比起语言训练而言,语音训练、视觉训练反而更有价值。

前者能陪聊,而后者如语音,可以解放双手,而视觉训练完成极高识别,可以极大加速自动驾驶的进展速度。

在应用层领域,在创业者难以快速积累出核心算法和完成深度学习(ChatGPT和文心一言的公众开放更是全民辅导状态下的一种训练学习),很难有所成功。

大多只能通过将类GPT接入到自身的应用中,通过创新玩法来创造内容(图、文、视频),这一点类似于微软office365接入GPT来达成更多办工应用场景的破圈或辅助一般。

目前而言,GPT的走向尚未明确,在自己的应用中介入GPT服务,来达成自身产品基础上的独特体验,或许更为稳健。

总而言之,不是任何人都适合在GPT上进行创业。

整体来说,这一轮GPT盛宴,其实是一次泛大众的人工智能科普,仅仅因为此前的人工智能可望而不可即(如在新闻中看到阿尔法狗打败李世石),而现在可以亲身体验,从而引发狂热。但这种体验由于过于狂热,很容易降温。

相比于元宇宙,这一轮ChatGPT创业潮会更快降温。

毕竟,元宇宙本身没定型也未定性,任何产品可以提出展望或干脆只是和“沉浸感”3字挂钩,丝毫不用有VR和AR体验,也能蹭上热点。

而这一次AI创业,技术门槛太高、可参与创业角度太少,让创业或蹭热点的,也只能是浅尝即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ChatGPT创业浪潮,这类人先溺水

整体来说,目前的AI是平台之战,不适合创业,只适合创新。

摄影:界面新闻 范剑磊

文|张书乐

ChatGPT真的是新创业风口吗?

或许,它的风险更大。

近日,OpenAI发布声明,向其用户和整个ChatGPT社区道歉,并称将努力重建信任。

该声明称,本周早些时候,该公司将ChatGPT下线,原因是开源库中存在一个漏洞,致使一些用户可以看到另一用户的聊天记录等信息。

目前,该漏洞已被修复。

OpenAI表示,“在ChatGPT下线前的几个小时,一些用户有可能看到另一在线用户的姓名、电子邮件地址、付款地址、信用卡号后四位,以及信用卡有效期。完整的信用卡号码在任何时候都没有暴露”。

比起信息列楼的风险,来自创业者的风险更大。

ChatGPT作为当下最热的AI技术,受到业界及公众追捧。

随着微软将GPT-4接入Office,PPT、Word、Excel等应用,以及国内文心一言等同类产品的推出,代表着AIGC的广应用阶段来临,包括内容生成、智能客服、金融服务、教育培训、数据分析和处理、医疗、基础法律服务等,都会成为其用武之地。

创业者更加是厉兵秣马,准备一战。

早在今年2月中旬,王慧文就表示设立公司,招兵买马,踏进人工智能赛道。

阿里巴巴技术副总裁贾扬清3月21日在朋友圈宣布离开阿里,计划瞄准AI架构方向进行创业,要打造一个人工智能平台。

即刻创始人叶锡东(网名瓦恁)近期举办了AI HACK创业竞赛,招募在AI方向有创业想法和热情的人,录取团队将获得30万美元早期投资以及其他资源。

这个领域真的适合创业吗?

对此,吴晓波频道巴九灵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贫道以为:

整体来说,目前的AI是平台之战,不适合创业,只适合创新,即有强大算法根基或相当技术资源、资金支持的前提下,进行创新。

这场创业潮的幸存者大多是自带资源(主要是技术资源)的从业者中的极少数幸运儿。尽

管这一次创业潮依然是在追赶风口,但风口已经积蓄了多年力量,不是零基础创业者可以追赶的。

GPT创业场景主要集中在聊天机器人这种通用泛大众化的产品上,可以呈现为文字、语音、绘画、图形设计、语音合成、视频生成等泛内容领域。

当然也有许多蹭热点的创业者会选择通过抢注商标、域名、仿制App、购买专利或协助用户体验部分付费或国外资源,作为“中间商”赚差价。

目前而言,并没有特别好的商业模式,AI目前的体验只是让人眼前一亮、依然智障、商业化模式不明显,仅仅能够作为一种体验项目,而很难直接变成真正内容层面的“办公自动化”。

具体而言,ChatGPT创业潮有两个方向,其一是底层技术创业,其二是应用层面创业。

底层技术创业,人机交互上,比起语言训练而言,语音训练、视觉训练反而更有价值。

前者能陪聊,而后者如语音,可以解放双手,而视觉训练完成极高识别,可以极大加速自动驾驶的进展速度。

在应用层领域,在创业者难以快速积累出核心算法和完成深度学习(ChatGPT和文心一言的公众开放更是全民辅导状态下的一种训练学习),很难有所成功。

大多只能通过将类GPT接入到自身的应用中,通过创新玩法来创造内容(图、文、视频),这一点类似于微软office365接入GPT来达成更多办工应用场景的破圈或辅助一般。

目前而言,GPT的走向尚未明确,在自己的应用中介入GPT服务,来达成自身产品基础上的独特体验,或许更为稳健。

总而言之,不是任何人都适合在GPT上进行创业。

整体来说,这一轮GPT盛宴,其实是一次泛大众的人工智能科普,仅仅因为此前的人工智能可望而不可即(如在新闻中看到阿尔法狗打败李世石),而现在可以亲身体验,从而引发狂热。但这种体验由于过于狂热,很容易降温。

相比于元宇宙,这一轮ChatGPT创业潮会更快降温。

毕竟,元宇宙本身没定型也未定性,任何产品可以提出展望或干脆只是和“沉浸感”3字挂钩,丝毫不用有VR和AR体验,也能蹭上热点。

而这一次AI创业,技术门槛太高、可参与创业角度太少,让创业或蹭热点的,也只能是浅尝即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