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生态环境部:一季度空气质量各项数据指标都比较差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生态环境部:一季度空气质量各项数据指标都比较差

2023年我国面临着气象条件相对不利和污染物排放量显著增加的双重压力,空气质量形势改善较为严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张倩楠

界面新闻编辑 | 翟瑞民

2023年3月28日,生态环境部召开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介绍,今年一季度空气质量形势不容乐观,各项数据指标都比较差。

界面新闻从生态环境部了解到,2022年岁末至2023年年初,冀鲁豫晋陕5省出现了一次长达11天的重污染天气过程,44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20个城市出现严重污染,是近年来罕见的情况。2023年截至3月20日,全国PM2.5平均浓度同比上升6.7%,PM10平均浓度同比上升23.9%,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

刘炳江介绍,空气质量较差无外乎还是排放和气象两方面的原因。排放方面,原来在疫情期间,许多经济活动停止或者减产,而现在经济在全面恢复。以交通为例,以2019年作为正常年来说,2022年汽油消费量同2019年相比下降了9.2%,柴油下降了3.2%,今年以来基本恢复。

他表示,目前钢铁、有色、焦炭等“两高”产量也纷纷在增长。原来化解过剩产能的一些重点行业,通过产能置换合法合规新建的重大项目已逐步建成投产,产能在释放,带来污染物排放量也在增加。同时一些地方极力追求经济增长,盲目上一些“两高”项目,还有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润,违法违规排污。

此外,今年气侯也较为特殊。刘炳江介绍,两会期间有一次温度升高的过程,郑州和济南一带温度达到30多度,甚至出现了臭氧污染。温度升高导致冷空气减少,叠加其他不利气象条件也使北京及周边3月4日到7日出现了雾霾过程,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保定、廊坊、唐山五个城市。3月10日又发生一次沙尘暴,雾霾加上沙尘导致了长达7天的污染过程。

刘炳江介绍,本世纪以来,中国沙尘天气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高发期仍然集中在3-5月份。今年以来,我国共出现了6次沙尘天气,其中4次集中在3月份。3月份以来沙尘过程较往年同期略偏多,较十年同期多了两次。受沙尘过程影响,今年以来全国共有140个城市出现了沙尘重度及以上的污染,其中131个城市出现严重污染,均为5年来最多。截止到3月26日,沙尘导致全国优良天数比例损失了5.4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的比例增加了1.2个百分点。

“但现在还是在可控范围内,今年一季度空气质量比2022年同期相比是在反弹,去年是疫情期间,叠加冬奥会、冬残奥会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实施联防联控,烟花爆竹管控到位,2022年2月份北京PM2.5浓度为22微克/立方米,而以往北京2月份浓度都是50微克以上,今年反弹也是在预料之中,跟去年相比代表性不强。”刘炳江表示,目前即使反弹也是在浓度非常低的情况下反弹,在国际上都是很正常的波动。

他指出,2023年我国面临着气象条件相对不利和污染物排放量显著增加的双重压力,空气质量形势改善较为严峻。气象预测结果显示,今年的秋冬季可能会有厄尔尼诺现象,我国北方地区冷空气活动会减弱,温度偏高,大气扩散条件总体不利。同时,今年以来,经济社会活动全面恢复,排放量会有一定的增加,这都是出了新的难题和考题。

“现在最难把握的是气象条件,预计今年秋冬季气候形势将从拉尼娜向厄尔尼诺转变,对我们减排量的抵消作用是多少,现在还不敢说,有不确定性。” 刘炳江表示,“但我们将以更大的减排量来冲抵经济增量和气候异常带来的不确定性,信心还是有的。”

对于怎么统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保的关系,刘炳江称,一方面,要发挥生态环保对经济的支撑保障作用,支持服务保障好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发展。环保政策和经济发展要同频共振,不能形成合成谬误。另一方面,要坚决守住生态环境保护的底线,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的盲目发展,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依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促进实现市场公平和竞争公正,避免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企业达标排放是底线。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生态环境部:一季度空气质量各项数据指标都比较差

2023年我国面临着气象条件相对不利和污染物排放量显著增加的双重压力,空气质量形势改善较为严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张倩楠

界面新闻编辑 | 翟瑞民

2023年3月28日,生态环境部召开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介绍,今年一季度空气质量形势不容乐观,各项数据指标都比较差。

界面新闻从生态环境部了解到,2022年岁末至2023年年初,冀鲁豫晋陕5省出现了一次长达11天的重污染天气过程,44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20个城市出现严重污染,是近年来罕见的情况。2023年截至3月20日,全国PM2.5平均浓度同比上升6.7%,PM10平均浓度同比上升23.9%,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

刘炳江介绍,空气质量较差无外乎还是排放和气象两方面的原因。排放方面,原来在疫情期间,许多经济活动停止或者减产,而现在经济在全面恢复。以交通为例,以2019年作为正常年来说,2022年汽油消费量同2019年相比下降了9.2%,柴油下降了3.2%,今年以来基本恢复。

他表示,目前钢铁、有色、焦炭等“两高”产量也纷纷在增长。原来化解过剩产能的一些重点行业,通过产能置换合法合规新建的重大项目已逐步建成投产,产能在释放,带来污染物排放量也在增加。同时一些地方极力追求经济增长,盲目上一些“两高”项目,还有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润,违法违规排污。

此外,今年气侯也较为特殊。刘炳江介绍,两会期间有一次温度升高的过程,郑州和济南一带温度达到30多度,甚至出现了臭氧污染。温度升高导致冷空气减少,叠加其他不利气象条件也使北京及周边3月4日到7日出现了雾霾过程,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保定、廊坊、唐山五个城市。3月10日又发生一次沙尘暴,雾霾加上沙尘导致了长达7天的污染过程。

刘炳江介绍,本世纪以来,中国沙尘天气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高发期仍然集中在3-5月份。今年以来,我国共出现了6次沙尘天气,其中4次集中在3月份。3月份以来沙尘过程较往年同期略偏多,较十年同期多了两次。受沙尘过程影响,今年以来全国共有140个城市出现了沙尘重度及以上的污染,其中131个城市出现严重污染,均为5年来最多。截止到3月26日,沙尘导致全国优良天数比例损失了5.4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的比例增加了1.2个百分点。

“但现在还是在可控范围内,今年一季度空气质量比2022年同期相比是在反弹,去年是疫情期间,叠加冬奥会、冬残奥会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实施联防联控,烟花爆竹管控到位,2022年2月份北京PM2.5浓度为22微克/立方米,而以往北京2月份浓度都是50微克以上,今年反弹也是在预料之中,跟去年相比代表性不强。”刘炳江表示,目前即使反弹也是在浓度非常低的情况下反弹,在国际上都是很正常的波动。

他指出,2023年我国面临着气象条件相对不利和污染物排放量显著增加的双重压力,空气质量形势改善较为严峻。气象预测结果显示,今年的秋冬季可能会有厄尔尼诺现象,我国北方地区冷空气活动会减弱,温度偏高,大气扩散条件总体不利。同时,今年以来,经济社会活动全面恢复,排放量会有一定的增加,这都是出了新的难题和考题。

“现在最难把握的是气象条件,预计今年秋冬季气候形势将从拉尼娜向厄尔尼诺转变,对我们减排量的抵消作用是多少,现在还不敢说,有不确定性。” 刘炳江表示,“但我们将以更大的减排量来冲抵经济增量和气候异常带来的不确定性,信心还是有的。”

对于怎么统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保的关系,刘炳江称,一方面,要发挥生态环保对经济的支撑保障作用,支持服务保障好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发展。环保政策和经济发展要同频共振,不能形成合成谬误。另一方面,要坚决守住生态环境保护的底线,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的盲目发展,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依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促进实现市场公平和竞争公正,避免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企业达标排放是底线。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