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融创90亿美元境外债重组方案出炉 自救之路仍面临一定考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融创90亿美元境外债重组方案出炉 自救之路仍面临一定考验

陷入资金危机近一年的融创中国(01918.HK)公布了境外债务重组方案。

文丨财联社

陷入资金危机近一年的融创中国(01918.HK)公布了境外债务重组方案。

融创中国日前发布公告称,针对90.48亿美元的境外债务重组,公司已与境外债权人小组订立重组支持协议,拟就境外债重组方案向现有债务持有人寻求更广泛的支持。

从披露的境外重组方案来看,融创将境外债务分为降杠杆、留债展期两大板块进行重组,为债权人提供了可转换债券、强制可转换债券、转换为部分融创服务股权、置换新票据等多种选项。

“目前融创境外债权人小组所持债权,占现有境外债务未偿还本金总额超30%的比例,但签署境外债重组协议的比例需达到75%,该方案才能落地。因此,融创境外债重组的成功,还需要获得更多债权人同意。”一位房地产行业分析师指出。

预计降低债务规模约30亿美元

根据融创披露的境外债重组方案,其降杠杆计划目标约30亿美元。

上述目标的达成,将分三项实施。首先,融创拟发行10亿美元可转换债券,所有债权人有权在重组生效日起的12个月内,以每股20港元的价格将其持有的可转债转换为融创中国普通股;如选择不转股,则留债9年,公司需支付1-2%的票息。

其次,发行五年期强制可转换债券,预计规模17.5亿美元,债权人可选择在期初、周年、约定触发机制达成等不同条件下登记转股,到期日尚未行使转股权的强制可转换债券,将全部转换为融创中国普通股。

第三,债权人也可选择将现有债权转换为现有融创服务投资持有的融创服务股权,交换价格为60个交易日加权平均股价的2.5倍,同时每股价格不得低于17港元,规模上限约4.49亿股,约占融创服务已发行总股数的14.7%。

因此,债权人既可自主选择将全部或部分持有的债权转换为股权,提前获得变现机会,也可继续持有债权,债权人均有机会通过这两种方式获得足额偿付。此外,融创对强制可转债的设计中,让债权人在5年内可通过市价转股以股权形式获得按面值偿付的机会,并享有潜在的股权价值上升收益。

与此同时,融创中国控股股东孙宏斌根据强制可转换债券相同的条款,将此前提供给公司的4.5亿美元无息股东贷款,同步同价转换为融创中国的股权。

而剩余债务,融创计划通过发行新的以美元计价的公开票据进行置换。债权人将获得最多八档新票据,分别于重组后的2年至9年到期,对于第一、第二档债务(初始期限分别为2年和3年),融创有权选择将到期日延长1年,票息介于5%-6.5%之间。

“如果该债务重组方案能成功落地,将改善融创资产负债状况,大幅降低境外债务规模,缓解未来2-3年的流动性压力,同时增厚公司净资产,进而有利于改善公司股债的交易表现。”一位机构分析师称。

一位知情人士对记者表示,融创本次债务重组中,获得债权人小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融创的债权人小组持债金额近30亿美元,这意味着方案整体通过已有一定保障,下一步将争取拿到75%以上的赞成票。

停牌1年后有望复牌

受宏观经济波动、行业调整、信用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融创中国2021年下半年流动性紧张加剧,并于2022年5月出现债务逾期。

2022年5月12日,融创中国公告称,公司4笔美元债优先票据利息于4月陆续到期,但公司无法在相关宽限期内偿还利息。

对于未能按时偿还到期利息的原因,融创方面表示,2021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公司销售持续下滑,而随着部分房企陆续出现流动性问题,融资难度不断加大。2022年三月以来,融创重点布局的核心一二线城市项目的销售受市场等原因影响严重,三、四月合同销售金额同比大幅下降约65%,使得公司面临更大的流动性压力。

为缓解流动性压力,融创中国积极展开自救。

2022年年底以来,融创先是与AMC机构合作,成功盘活上海董家渡、武汉桃花源等核心项目。在此之前,融创还通过股权配售、大股东借款、资产处置等途径持续回血,总计回笼资金超300亿元。

与此同时,融创还在与债权人小组积极沟通债务重组方案。2023年1月3日,融创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总计160亿元的境内债券整体展期方案获债券持有人会议表决通过。

融创方面称,境内债展期方案通过后,将有效缓解融创未来3至4年的流动性压力,进一步改善整体财务状况,为公司恢复生产经营、回归健康发展轨道创造有利条件。

另外,融创公告表示,公司将于3月31日发布2022年度中期、年度业绩。业内人士认为,公布上述业绩后,自2022年4月1日起停牌的融创中国有望复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融创中国

3.3k
  • 融创中国:拟10.21亿元出售哈尔滨冰雪大世界46.67%股权
  • 港股收评:恒指涨0.29%,恒生科技指数涨1.06%,汽车、中资券商股走高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融创90亿美元境外债重组方案出炉 自救之路仍面临一定考验

陷入资金危机近一年的融创中国(01918.HK)公布了境外债务重组方案。

文丨财联社

陷入资金危机近一年的融创中国(01918.HK)公布了境外债务重组方案。

融创中国日前发布公告称,针对90.48亿美元的境外债务重组,公司已与境外债权人小组订立重组支持协议,拟就境外债重组方案向现有债务持有人寻求更广泛的支持。

从披露的境外重组方案来看,融创将境外债务分为降杠杆、留债展期两大板块进行重组,为债权人提供了可转换债券、强制可转换债券、转换为部分融创服务股权、置换新票据等多种选项。

“目前融创境外债权人小组所持债权,占现有境外债务未偿还本金总额超30%的比例,但签署境外债重组协议的比例需达到75%,该方案才能落地。因此,融创境外债重组的成功,还需要获得更多债权人同意。”一位房地产行业分析师指出。

预计降低债务规模约30亿美元

根据融创披露的境外债重组方案,其降杠杆计划目标约30亿美元。

上述目标的达成,将分三项实施。首先,融创拟发行10亿美元可转换债券,所有债权人有权在重组生效日起的12个月内,以每股20港元的价格将其持有的可转债转换为融创中国普通股;如选择不转股,则留债9年,公司需支付1-2%的票息。

其次,发行五年期强制可转换债券,预计规模17.5亿美元,债权人可选择在期初、周年、约定触发机制达成等不同条件下登记转股,到期日尚未行使转股权的强制可转换债券,将全部转换为融创中国普通股。

第三,债权人也可选择将现有债权转换为现有融创服务投资持有的融创服务股权,交换价格为60个交易日加权平均股价的2.5倍,同时每股价格不得低于17港元,规模上限约4.49亿股,约占融创服务已发行总股数的14.7%。

因此,债权人既可自主选择将全部或部分持有的债权转换为股权,提前获得变现机会,也可继续持有债权,债权人均有机会通过这两种方式获得足额偿付。此外,融创对强制可转债的设计中,让债权人在5年内可通过市价转股以股权形式获得按面值偿付的机会,并享有潜在的股权价值上升收益。

与此同时,融创中国控股股东孙宏斌根据强制可转换债券相同的条款,将此前提供给公司的4.5亿美元无息股东贷款,同步同价转换为融创中国的股权。

而剩余债务,融创计划通过发行新的以美元计价的公开票据进行置换。债权人将获得最多八档新票据,分别于重组后的2年至9年到期,对于第一、第二档债务(初始期限分别为2年和3年),融创有权选择将到期日延长1年,票息介于5%-6.5%之间。

“如果该债务重组方案能成功落地,将改善融创资产负债状况,大幅降低境外债务规模,缓解未来2-3年的流动性压力,同时增厚公司净资产,进而有利于改善公司股债的交易表现。”一位机构分析师称。

一位知情人士对记者表示,融创本次债务重组中,获得债权人小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融创的债权人小组持债金额近30亿美元,这意味着方案整体通过已有一定保障,下一步将争取拿到75%以上的赞成票。

停牌1年后有望复牌

受宏观经济波动、行业调整、信用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融创中国2021年下半年流动性紧张加剧,并于2022年5月出现债务逾期。

2022年5月12日,融创中国公告称,公司4笔美元债优先票据利息于4月陆续到期,但公司无法在相关宽限期内偿还利息。

对于未能按时偿还到期利息的原因,融创方面表示,2021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公司销售持续下滑,而随着部分房企陆续出现流动性问题,融资难度不断加大。2022年三月以来,融创重点布局的核心一二线城市项目的销售受市场等原因影响严重,三、四月合同销售金额同比大幅下降约65%,使得公司面临更大的流动性压力。

为缓解流动性压力,融创中国积极展开自救。

2022年年底以来,融创先是与AMC机构合作,成功盘活上海董家渡、武汉桃花源等核心项目。在此之前,融创还通过股权配售、大股东借款、资产处置等途径持续回血,总计回笼资金超300亿元。

与此同时,融创还在与债权人小组积极沟通债务重组方案。2023年1月3日,融创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总计160亿元的境内债券整体展期方案获债券持有人会议表决通过。

融创方面称,境内债展期方案通过后,将有效缓解融创未来3至4年的流动性压力,进一步改善整体财务状况,为公司恢复生产经营、回归健康发展轨道创造有利条件。

另外,融创公告表示,公司将于3月31日发布2022年度中期、年度业绩。业内人士认为,公布上述业绩后,自2022年4月1日起停牌的融创中国有望复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