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都市情感剧为何美感渐失?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都市情感剧为何美感渐失?

都市情感剧从90年代开始,已经有了30多年的发展历史。当80后渐渐成为观众主流时,故事情感剧的内容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最近,不管是欧美娱乐圈还是中国娱乐圈,最吸引眼球的当属婚变了。王宝强离婚、徐峥出轨、朱莉与皮特离婚、蜘蛛侠马奎尔离婚……分分钟钟上头条。 真是,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明星婚变是现代人情感生活的一部分,折射了现代都市人的情感生活变化。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都市情感剧,在近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也是充满了出轨、真爱、拜金等字眼。

中国大陆的都市情感剧产生于改革开放后,真正产生全国性影响力的电视剧应属《渴望》。《渴望》播出后创造了中国电视剧最高收视率90.78%。那时,人人都同情剧中的刘慧芳、宋大成。在彰显主流意识形态的时代,《渴望》将个人爱情经历与社会转折发展相联系,实现了满足意识形态与受众需求双重目标。不过,电视剧《渴望》宣扬善良、温顺的女性形象,与现代都市女性生活还是有一些距离。因此,在《渴望》之后,涌现了一大批都市情感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综观中国都市情感剧发展30年,可以看出,都市情感剧在内容、叙事、画面、服饰等都有诸多探索,也产生了很多好看的电视剧,也制作出一些低俗、毫无美感的作品。在《渴望》、《牵手》、《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蜗居》、《裸婚时代》等热播电视剧风头过去之后,都市情感剧的热度也有所减少。都市情感剧作为现实题材剧中的一种,近几年发展势头不如玄幻剧、青春偶像剧,主要是因为情感剧的内容美感流失,过于追求现实感。

都市情感剧从90年代开始,已经有了30多年的发展历史。当80后渐渐成为观众主流时,故事情感剧的内容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第一个十年:自由恋爱深入人心,中年婚姻危机成常态

自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发展,很多都市人经济条件变好,相应的情感生活也发生变化。琼瑶言情小说、电视剧的涌进,自由恋爱风气形成。因时代因素,一些夫妻婚姻生活不是因爱情而存在,更加渴望自由恋爱。针对这种社会风气,都市情感剧也以表现自由恋爱、婚姻危机为主,激起观众的观看兴趣。

《老房有喜》、《爱情不是游戏》、《东边日出西边雨》、《青春出动》、《将爱情进行到底》、《一场风花雪月的事》、《爱你没商量》等表现了青年男女相识、相爱的过程。在这些电视剧中,女主不再是单一的温柔、善良,而是赋有都市知识女性的独立、自信、深情多种性格特点。

在电视剧《爱情女侦探》中,女主桔子是一个活泼、敢爱敢恨的女孩。她的生活充满了闹剧,她失恋之后,和女友素素一起成立了爱情侦探社,拆穿了很多社会骗局。这些都表现了,新时代女性在经济独立之后,人格、情感也都渐渐独立。失恋了,桔子也不会过度沉迷爱情,而是寻找自己生活的乐趣。同样,赵薇、苏有朋主演的《老房有喜》也同样表现了女大学生面临富二代男友时的自信与独立。这时的都市情感剧与琼瑶言情剧完全不同,甚至在内容丰富、新颖程度上超过了琼瑶言情剧。

在《牵手》一夜爆红之后,出现了很多表现婚姻危机、小三夺爱的都市情感剧,如《过把瘾》、《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挚爱奇缘》、《爱的弯道》、《烟雨红尘》等。电视剧中,不管是相爱结合的恩爱夫妻还是搭伙过日子的无爱夫妻,都要面临婚姻的洗礼。游离在第三者与婚姻之间的角色,最后都会重回家庭。《牵手》让人们开始正视婚姻中的枯燥、难题、危机,之后很多都市情感剧都在持续表现婚姻危机这一主题。

这类作品积少成多,也渐渐引起观众反感。而且随着80后观众集体成长,这类表现父母那个时代人的爱情、婚姻生活的电视剧,显然已经不适合80后观众。因此到了2000年以后,尤其是2005年之后,都市情感剧的内容明显向表现80后情感生活靠拢。

第二个十年:80后情感生活成热点

在2000至2010年期间,可能60后、70后的爱情、婚姻已经跟不上时代潮流的发展,都市情感剧如果长期以自由恋爱、婚变为主,也会让人感觉无味。伴随着80后观众的崛起,都市情感剧注定会在内容上进行大改变,以吸引新的观众群体。这时,自由恋爱已经不再是社会潮流、热点了。2000年之后,社会中的青年男女基本上都能实现自由恋爱。没有限制,就没有矛盾,没有矛盾,就不会成为电视剧的题材。

不过,在80后情感生活成为都市情感剧的焦点之前,都市情感剧可以说是别有风味。

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都市情感剧市场被韩国都市情感剧占领。《蓝色生死恋》、《黄手帕》、《人鱼小姐》、《爱的阶梯》等这些韩剧曾经都在中国掀起过收视热潮。韩剧以悲情故事在中国收获了一个又一个流泪高峰,中国都市情感剧也能以别样姿态与之抗衡。

《天若有情》、《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女人不再沉默》、《玉观音》、《都是天使惹的祸》、《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等都是观众非常喜爱的电视剧。这些电视剧不仅表现都市人的情感,同时也伸向了恋父情节、窥视病、家暴、性侵、犯罪都领域。将都市情感与社会阴暗点相结合,表现以前不敢也不能表达的内容、观念,让更多的观众关注都市社会百态。

可以说以海岩小说为基础拍摄的电视剧,让都市情感剧走向了另一种发展方向。情感与犯罪的结合,矛盾突出、情节紧张、命运惊人,成为中国都市情感剧的代表。

与此同时,一些编剧、制作人看出80后观众的潜在需求,推出了《杨洋三嫁》、《男才女貌》、《奋斗》、《新结婚时代》、《粉红女郎》、《大约在冬季》、《双响炮》、《双面胶》、《媳妇的美好时代》、《蜗居》等电视剧。这些电视剧集中反映了80后年轻人正面临的问题:剩男、剩女、催婚。伴随着这些电视剧的热播,“凤凰男”、“孔雀女”、“啃老族”成为年度热词。

近五年:情感危机重新成为焦点

近些年,都市情感剧重新聚焦情感危机。新时代,青年人的情感更加自由,情感面临的挑战也更多。与以往的父母干涉、小三破坏相比,如今人们的情感还要面对生子、养老、事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现实生活层出不穷的婚恋情感热点话题,也让都市情感电视剧有了更多素材。

伴随着美剧、韩剧在全球范围内的风靡,国产都市情感剧也不得不为走出国门做出一些改变,于是,出现了一些模仿韩剧、美剧的作品,反响、口碑都不好。与此同时,网络文学的崛起、影视IP的疯抢,让都市情感剧的内容也以网络文学作品为主,制作很多IP剧。此外,台湾、香港老牌娱乐地区的人才不断涌入北、上、广,加入内地电视产业,因此很多都市情感剧明显具有港台剧的特点。

《回家的诱惑》制作人曾经表示,他们在打造这部电视剧之前,发现大陆观众很喜欢看台湾的家庭年代剧,同时也喜欢看韩国的婆媳剧。因此,他们结合韩剧《妻子的诱惑》,打造出《回家的诱惑》,主要展示豪门青年男女的情感纠葛。在制作这部电视剧的过程中,他们非常重视演员形象的时尚,同时强调服饰、场景的精美、时尚。《回家的诱惑》一夜走红之后,出现了很多表现豪门情感的电视剧,角色、形象、画面与《回家的诱惑》相似。例如,《妻子的秘密》、《贤妻》、《妻子的谎言》、《克拉恋人》、《百万新娘之爱无悔》等。

从中可以看出,近些年都市情感剧已经明显地刻意迎合观众的潜在需求,针对观众的看剧习惯,打造他们喜欢看的电视剧。

除了这些电视剧,还有一些IP剧,如《杉杉来了》、《何以笙箫默》、《盛夏晚晴天》、《大好时光》、《匆匆那年》等。

这些电视剧中的人物与以往的都市情感剧有明显的不同。近些年的都市情感主要表现豪门男女、社会精英、白领等,一改以前只表现普通人的日常情感生活。在情节上,也以追求传奇效果为主,常常会出现霸道总裁爱上傻白甜灰姑娘、白领女性被闺蜜和男友背叛、豪门主妇被抛弃等。在表现意图上,一改以往突出女主的悲伤失意以赚取泪水与同情,而是用女主重拾自信、人生的情节表达女性独立强大的形象。以这样不合情理的情节,勾起观众的好奇心,同时满足他们对生活不切实际的幻想。

总的来说,在延续表现80后、90后情感生活的基础上,如今都市情感剧又以豪门、精英、白领生活场景为主,主要展示他们如何处理出轨、婚变、失恋、事业等问题。

都市情感剧在真实之外还要有美感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都市情感剧在内容、形式、场景、画面、服饰、道具等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在数量上,都市情感剧渐渐超过武侠剧、年代剧、青春偶像剧,成为与古装剧、民国剧相持衡的剧类。同时,都市情感剧也做到了紧追时代潮流,关注不同时期的生活热点,对剩女、裸婚、拜金女、凤凰男、孔雀女等话题都进行了讨论。都市情感剧在贴近生活和时代的时候,也渐渐朝着精品剧集的方向发展,创作技巧越来越成熟,思想越来越有深度。《新结婚时代》、《双面胶》、《金婚》、《好先生》等电视剧兼具人文情感。可以说,都市情感剧进入了以质取胜的阶段。

都市情感剧弊端不容忽视

不过,尽管都市情感剧在30年里有了质的变化,取得较好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不可回避的弊端,主要表现在:

1.复制生活

都市情感剧讲述都市婚恋故事,以日常百姓生活为主,在叙事、表达方式上也以日常叙事为主。《渴望》、《过把瘾》、《王贵与安娜》、《双面胶》、《新结婚时代》等这些电视剧在日常叙事上更加明显。日常叙事的优点是可以让观众感受到电视剧的真实,拉近电视剧与观众的情感距离。缺点是专注日常叙事,会削弱电视剧的美感。早期都市情感剧为了突出都市人的情感突变,会出现艳遇、巧合、约会等情节,有些烂俗之感。如今为了突出金钱对80后情感生活的影响,出现傍大款、包养小三、买房等情节。这些情节贴近生活,但格调不高。

都市情感剧具有强大的情感导向、时尚引导作品。正因为如此,都市情感剧要提高品位、格调,不能单一复制生活,以真实取代艺术美感。如果都市情感剧只是复制生活,那么除了满足观众的窥视欲,没有起到发现生活之美的作用。

2.内容雷同

一部分都市情感剧出现了内容雷同弊病。如果谈到80后恋爱、结婚,必当有恶婆婆、买房、彩礼、生孩困扰;如果谈到离婚,必当离不开小三、出轨风波;如果谈到职场恋情,必当会突出女性的善良、独立、自信……很多都市情感剧都在给爱情、婚姻加上金钱、美色的镣铐,给人生命运加上善恶终报的基调,给都市生活加上勾心斗角的戏码,这种公式化的情节和陈旧的思想观念暴露了创作者的困境、弊病,同时也表现了创作者精神上的贫困。拜金、物质至上,确实是当下社会比较突出的一种社会现象,但是并不是社会普遍现象。第一个表现这种现象的人,是天才。第二个表现这种现象的人,就是庸才了。

总之,当前都市情感剧的内容形成了定势:婆媳对立、男女对立、城乡对立、父子冲突、母女冲突、精神与物质的冲突等,这些二元对立的矛盾成为都市情感剧大书特书的部分。一些观众看了开头,可能就会猜到结尾。

3.缺乏美感

都市情感剧的美感不仅表现在服饰、道具、场景方面,还表现在内容、情感、格调之上。综观中国都市情感剧,在内容、情感、格调上尤为缺乏美感。在电视剧《回家的诱惑》、《杉杉来了》、《妻子的秘密》、《欢乐颂》、《好先生》等剧集出现后,可以看出都市情感剧在场景、服饰、道具方面的美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欢乐颂》里四位女性的服饰妆容,较好地体现了职业、年龄、当下潮流,做到了得体、美观、大方。这部电视剧里的部分装扮,可以称得上紧追潮流、品位不俗,引起了很多时尚自媒体平台的讨论,同时也吹起了一股时尚穿搭之风。这是电视剧美感的体现。而《好先生》电视剧也初步实现了对大场景的拍摄,剧中多次出现对美国海边城市的俯拍大场景。这在以前的都市情感剧是很少出现的。

尽管在这些方面,都市情感剧带来了不少的美感,但是观看内容之后,观众还是很难有美好的体验。《欢乐颂》对物质差别、金钱崇拜、人性阴暗的过分渲染也让很多观众大叫恶心,《好先生》过于纠结中年危机,也让观众感到反味。什么样的电视剧,让观众看了感觉好看还有品位?这是一个问题。以表现家长里短的韩剧为例,虽然也是表现婆媳矛盾、生活琐事,但是常常会让观众看了之后感受到故事中的美。因为韩剧在表现繁琐生活之下,追求唯美,不是为表现生活而制造矛盾,而是为了表现生活的真善美而制造矛盾。所有的琐事,最后都能走向真善美这个主题上,这让韩国的都市情感剧在某种程度上,比中国的都市情感剧格调高、美感强。

逻辑混乱、世俗化、格调低、内容雷同是导致都市情感剧缺乏美感的原因。讨好大众的诙谐、滑稽、大团团喜剧、多角恋故事等都不能称之为有美感的电视剧。当80、90、00后观众成为主流后,美感问题更加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观众群体大多经历过高等教育,有的还接受了西方的文化教育,审美品位提高,看剧趣味多元化。因此,粗制滥造的情感故事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审美需求了。

总之,都市情感剧在30年里取得了数量、质量上的长足发展,也产生了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但是内容雷同、缺乏美感、复制生活也是其存在的弊病。电视剧源于生活,也应高于生活。当下都市情感剧之所以还能吸引部分观众,是因为这些都市情感剧剑走偏锋,以观众不熟悉、不了解的领域为突破口,满足他们对都市生活的好奇心、窥视欲。但是,这种好奇心、窥视欲是不会持久的。中国观众审美的现代化进程,最终会推动中国都市情感剧质的变化。

在各大明星婚变新闻,一次又一次激起大众追赶的兴奋之时,我们可以看到大众对都市婚恋话题的关注激情。那么作为专业表现都市情感的电视剧,理应创作出反映现实,符合逻辑,充满创造力、想象力的故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视剧回眸盘点:

我国电视剧盘点(一):从高智商到高颜值,国产谍战剧开启新“套路”

我国电视剧盘点(二):解码仙侠玄幻剧的三重梦境

我国电视剧盘点(三):宫廷剧不应止于后宫争斗

我国电视剧盘点(四):《士兵突击》之后再无现象级国产军旅剧

我国电视剧盘点(五):青春偶像剧何时不再傻白甜?

我国电视剧盘点(六):十年冰封后,涉案剧的春天已来临

我国电视剧盘点(七):生活剧何时才能有灵魂?

我国电视剧盘点(八):尊重历史告别雷人,抗战剧也有春天

我国电视剧盘点(九):从鼎盛到没落 年代剧难现《大宅门》辉煌

本文为“文创资讯”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都市情感剧为何美感渐失?

都市情感剧从90年代开始,已经有了30多年的发展历史。当80后渐渐成为观众主流时,故事情感剧的内容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最近,不管是欧美娱乐圈还是中国娱乐圈,最吸引眼球的当属婚变了。王宝强离婚、徐峥出轨、朱莉与皮特离婚、蜘蛛侠马奎尔离婚……分分钟钟上头条。 真是,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明星婚变是现代人情感生活的一部分,折射了现代都市人的情感生活变化。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都市情感剧,在近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也是充满了出轨、真爱、拜金等字眼。

中国大陆的都市情感剧产生于改革开放后,真正产生全国性影响力的电视剧应属《渴望》。《渴望》播出后创造了中国电视剧最高收视率90.78%。那时,人人都同情剧中的刘慧芳、宋大成。在彰显主流意识形态的时代,《渴望》将个人爱情经历与社会转折发展相联系,实现了满足意识形态与受众需求双重目标。不过,电视剧《渴望》宣扬善良、温顺的女性形象,与现代都市女性生活还是有一些距离。因此,在《渴望》之后,涌现了一大批都市情感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综观中国都市情感剧发展30年,可以看出,都市情感剧在内容、叙事、画面、服饰等都有诸多探索,也产生了很多好看的电视剧,也制作出一些低俗、毫无美感的作品。在《渴望》、《牵手》、《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蜗居》、《裸婚时代》等热播电视剧风头过去之后,都市情感剧的热度也有所减少。都市情感剧作为现实题材剧中的一种,近几年发展势头不如玄幻剧、青春偶像剧,主要是因为情感剧的内容美感流失,过于追求现实感。

都市情感剧从90年代开始,已经有了30多年的发展历史。当80后渐渐成为观众主流时,故事情感剧的内容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第一个十年:自由恋爱深入人心,中年婚姻危机成常态

自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发展,很多都市人经济条件变好,相应的情感生活也发生变化。琼瑶言情小说、电视剧的涌进,自由恋爱风气形成。因时代因素,一些夫妻婚姻生活不是因爱情而存在,更加渴望自由恋爱。针对这种社会风气,都市情感剧也以表现自由恋爱、婚姻危机为主,激起观众的观看兴趣。

《老房有喜》、《爱情不是游戏》、《东边日出西边雨》、《青春出动》、《将爱情进行到底》、《一场风花雪月的事》、《爱你没商量》等表现了青年男女相识、相爱的过程。在这些电视剧中,女主不再是单一的温柔、善良,而是赋有都市知识女性的独立、自信、深情多种性格特点。

在电视剧《爱情女侦探》中,女主桔子是一个活泼、敢爱敢恨的女孩。她的生活充满了闹剧,她失恋之后,和女友素素一起成立了爱情侦探社,拆穿了很多社会骗局。这些都表现了,新时代女性在经济独立之后,人格、情感也都渐渐独立。失恋了,桔子也不会过度沉迷爱情,而是寻找自己生活的乐趣。同样,赵薇、苏有朋主演的《老房有喜》也同样表现了女大学生面临富二代男友时的自信与独立。这时的都市情感剧与琼瑶言情剧完全不同,甚至在内容丰富、新颖程度上超过了琼瑶言情剧。

在《牵手》一夜爆红之后,出现了很多表现婚姻危机、小三夺爱的都市情感剧,如《过把瘾》、《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挚爱奇缘》、《爱的弯道》、《烟雨红尘》等。电视剧中,不管是相爱结合的恩爱夫妻还是搭伙过日子的无爱夫妻,都要面临婚姻的洗礼。游离在第三者与婚姻之间的角色,最后都会重回家庭。《牵手》让人们开始正视婚姻中的枯燥、难题、危机,之后很多都市情感剧都在持续表现婚姻危机这一主题。

这类作品积少成多,也渐渐引起观众反感。而且随着80后观众集体成长,这类表现父母那个时代人的爱情、婚姻生活的电视剧,显然已经不适合80后观众。因此到了2000年以后,尤其是2005年之后,都市情感剧的内容明显向表现80后情感生活靠拢。

第二个十年:80后情感生活成热点

在2000至2010年期间,可能60后、70后的爱情、婚姻已经跟不上时代潮流的发展,都市情感剧如果长期以自由恋爱、婚变为主,也会让人感觉无味。伴随着80后观众的崛起,都市情感剧注定会在内容上进行大改变,以吸引新的观众群体。这时,自由恋爱已经不再是社会潮流、热点了。2000年之后,社会中的青年男女基本上都能实现自由恋爱。没有限制,就没有矛盾,没有矛盾,就不会成为电视剧的题材。

不过,在80后情感生活成为都市情感剧的焦点之前,都市情感剧可以说是别有风味。

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都市情感剧市场被韩国都市情感剧占领。《蓝色生死恋》、《黄手帕》、《人鱼小姐》、《爱的阶梯》等这些韩剧曾经都在中国掀起过收视热潮。韩剧以悲情故事在中国收获了一个又一个流泪高峰,中国都市情感剧也能以别样姿态与之抗衡。

《天若有情》、《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女人不再沉默》、《玉观音》、《都是天使惹的祸》、《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等都是观众非常喜爱的电视剧。这些电视剧不仅表现都市人的情感,同时也伸向了恋父情节、窥视病、家暴、性侵、犯罪都领域。将都市情感与社会阴暗点相结合,表现以前不敢也不能表达的内容、观念,让更多的观众关注都市社会百态。

可以说以海岩小说为基础拍摄的电视剧,让都市情感剧走向了另一种发展方向。情感与犯罪的结合,矛盾突出、情节紧张、命运惊人,成为中国都市情感剧的代表。

与此同时,一些编剧、制作人看出80后观众的潜在需求,推出了《杨洋三嫁》、《男才女貌》、《奋斗》、《新结婚时代》、《粉红女郎》、《大约在冬季》、《双响炮》、《双面胶》、《媳妇的美好时代》、《蜗居》等电视剧。这些电视剧集中反映了80后年轻人正面临的问题:剩男、剩女、催婚。伴随着这些电视剧的热播,“凤凰男”、“孔雀女”、“啃老族”成为年度热词。

近五年:情感危机重新成为焦点

近些年,都市情感剧重新聚焦情感危机。新时代,青年人的情感更加自由,情感面临的挑战也更多。与以往的父母干涉、小三破坏相比,如今人们的情感还要面对生子、养老、事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现实生活层出不穷的婚恋情感热点话题,也让都市情感电视剧有了更多素材。

伴随着美剧、韩剧在全球范围内的风靡,国产都市情感剧也不得不为走出国门做出一些改变,于是,出现了一些模仿韩剧、美剧的作品,反响、口碑都不好。与此同时,网络文学的崛起、影视IP的疯抢,让都市情感剧的内容也以网络文学作品为主,制作很多IP剧。此外,台湾、香港老牌娱乐地区的人才不断涌入北、上、广,加入内地电视产业,因此很多都市情感剧明显具有港台剧的特点。

《回家的诱惑》制作人曾经表示,他们在打造这部电视剧之前,发现大陆观众很喜欢看台湾的家庭年代剧,同时也喜欢看韩国的婆媳剧。因此,他们结合韩剧《妻子的诱惑》,打造出《回家的诱惑》,主要展示豪门青年男女的情感纠葛。在制作这部电视剧的过程中,他们非常重视演员形象的时尚,同时强调服饰、场景的精美、时尚。《回家的诱惑》一夜走红之后,出现了很多表现豪门情感的电视剧,角色、形象、画面与《回家的诱惑》相似。例如,《妻子的秘密》、《贤妻》、《妻子的谎言》、《克拉恋人》、《百万新娘之爱无悔》等。

从中可以看出,近些年都市情感剧已经明显地刻意迎合观众的潜在需求,针对观众的看剧习惯,打造他们喜欢看的电视剧。

除了这些电视剧,还有一些IP剧,如《杉杉来了》、《何以笙箫默》、《盛夏晚晴天》、《大好时光》、《匆匆那年》等。

这些电视剧中的人物与以往的都市情感剧有明显的不同。近些年的都市情感主要表现豪门男女、社会精英、白领等,一改以前只表现普通人的日常情感生活。在情节上,也以追求传奇效果为主,常常会出现霸道总裁爱上傻白甜灰姑娘、白领女性被闺蜜和男友背叛、豪门主妇被抛弃等。在表现意图上,一改以往突出女主的悲伤失意以赚取泪水与同情,而是用女主重拾自信、人生的情节表达女性独立强大的形象。以这样不合情理的情节,勾起观众的好奇心,同时满足他们对生活不切实际的幻想。

总的来说,在延续表现80后、90后情感生活的基础上,如今都市情感剧又以豪门、精英、白领生活场景为主,主要展示他们如何处理出轨、婚变、失恋、事业等问题。

都市情感剧在真实之外还要有美感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都市情感剧在内容、形式、场景、画面、服饰、道具等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在数量上,都市情感剧渐渐超过武侠剧、年代剧、青春偶像剧,成为与古装剧、民国剧相持衡的剧类。同时,都市情感剧也做到了紧追时代潮流,关注不同时期的生活热点,对剩女、裸婚、拜金女、凤凰男、孔雀女等话题都进行了讨论。都市情感剧在贴近生活和时代的时候,也渐渐朝着精品剧集的方向发展,创作技巧越来越成熟,思想越来越有深度。《新结婚时代》、《双面胶》、《金婚》、《好先生》等电视剧兼具人文情感。可以说,都市情感剧进入了以质取胜的阶段。

都市情感剧弊端不容忽视

不过,尽管都市情感剧在30年里有了质的变化,取得较好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不可回避的弊端,主要表现在:

1.复制生活

都市情感剧讲述都市婚恋故事,以日常百姓生活为主,在叙事、表达方式上也以日常叙事为主。《渴望》、《过把瘾》、《王贵与安娜》、《双面胶》、《新结婚时代》等这些电视剧在日常叙事上更加明显。日常叙事的优点是可以让观众感受到电视剧的真实,拉近电视剧与观众的情感距离。缺点是专注日常叙事,会削弱电视剧的美感。早期都市情感剧为了突出都市人的情感突变,会出现艳遇、巧合、约会等情节,有些烂俗之感。如今为了突出金钱对80后情感生活的影响,出现傍大款、包养小三、买房等情节。这些情节贴近生活,但格调不高。

都市情感剧具有强大的情感导向、时尚引导作品。正因为如此,都市情感剧要提高品位、格调,不能单一复制生活,以真实取代艺术美感。如果都市情感剧只是复制生活,那么除了满足观众的窥视欲,没有起到发现生活之美的作用。

2.内容雷同

一部分都市情感剧出现了内容雷同弊病。如果谈到80后恋爱、结婚,必当有恶婆婆、买房、彩礼、生孩困扰;如果谈到离婚,必当离不开小三、出轨风波;如果谈到职场恋情,必当会突出女性的善良、独立、自信……很多都市情感剧都在给爱情、婚姻加上金钱、美色的镣铐,给人生命运加上善恶终报的基调,给都市生活加上勾心斗角的戏码,这种公式化的情节和陈旧的思想观念暴露了创作者的困境、弊病,同时也表现了创作者精神上的贫困。拜金、物质至上,确实是当下社会比较突出的一种社会现象,但是并不是社会普遍现象。第一个表现这种现象的人,是天才。第二个表现这种现象的人,就是庸才了。

总之,当前都市情感剧的内容形成了定势:婆媳对立、男女对立、城乡对立、父子冲突、母女冲突、精神与物质的冲突等,这些二元对立的矛盾成为都市情感剧大书特书的部分。一些观众看了开头,可能就会猜到结尾。

3.缺乏美感

都市情感剧的美感不仅表现在服饰、道具、场景方面,还表现在内容、情感、格调之上。综观中国都市情感剧,在内容、情感、格调上尤为缺乏美感。在电视剧《回家的诱惑》、《杉杉来了》、《妻子的秘密》、《欢乐颂》、《好先生》等剧集出现后,可以看出都市情感剧在场景、服饰、道具方面的美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欢乐颂》里四位女性的服饰妆容,较好地体现了职业、年龄、当下潮流,做到了得体、美观、大方。这部电视剧里的部分装扮,可以称得上紧追潮流、品位不俗,引起了很多时尚自媒体平台的讨论,同时也吹起了一股时尚穿搭之风。这是电视剧美感的体现。而《好先生》电视剧也初步实现了对大场景的拍摄,剧中多次出现对美国海边城市的俯拍大场景。这在以前的都市情感剧是很少出现的。

尽管在这些方面,都市情感剧带来了不少的美感,但是观看内容之后,观众还是很难有美好的体验。《欢乐颂》对物质差别、金钱崇拜、人性阴暗的过分渲染也让很多观众大叫恶心,《好先生》过于纠结中年危机,也让观众感到反味。什么样的电视剧,让观众看了感觉好看还有品位?这是一个问题。以表现家长里短的韩剧为例,虽然也是表现婆媳矛盾、生活琐事,但是常常会让观众看了之后感受到故事中的美。因为韩剧在表现繁琐生活之下,追求唯美,不是为表现生活而制造矛盾,而是为了表现生活的真善美而制造矛盾。所有的琐事,最后都能走向真善美这个主题上,这让韩国的都市情感剧在某种程度上,比中国的都市情感剧格调高、美感强。

逻辑混乱、世俗化、格调低、内容雷同是导致都市情感剧缺乏美感的原因。讨好大众的诙谐、滑稽、大团团喜剧、多角恋故事等都不能称之为有美感的电视剧。当80、90、00后观众成为主流后,美感问题更加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观众群体大多经历过高等教育,有的还接受了西方的文化教育,审美品位提高,看剧趣味多元化。因此,粗制滥造的情感故事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审美需求了。

总之,都市情感剧在30年里取得了数量、质量上的长足发展,也产生了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但是内容雷同、缺乏美感、复制生活也是其存在的弊病。电视剧源于生活,也应高于生活。当下都市情感剧之所以还能吸引部分观众,是因为这些都市情感剧剑走偏锋,以观众不熟悉、不了解的领域为突破口,满足他们对都市生活的好奇心、窥视欲。但是,这种好奇心、窥视欲是不会持久的。中国观众审美的现代化进程,最终会推动中国都市情感剧质的变化。

在各大明星婚变新闻,一次又一次激起大众追赶的兴奋之时,我们可以看到大众对都市婚恋话题的关注激情。那么作为专业表现都市情感的电视剧,理应创作出反映现实,符合逻辑,充满创造力、想象力的故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视剧回眸盘点:

我国电视剧盘点(一):从高智商到高颜值,国产谍战剧开启新“套路”

我国电视剧盘点(二):解码仙侠玄幻剧的三重梦境

我国电视剧盘点(三):宫廷剧不应止于后宫争斗

我国电视剧盘点(四):《士兵突击》之后再无现象级国产军旅剧

我国电视剧盘点(五):青春偶像剧何时不再傻白甜?

我国电视剧盘点(六):十年冰封后,涉案剧的春天已来临

我国电视剧盘点(七):生活剧何时才能有灵魂?

我国电视剧盘点(八):尊重历史告别雷人,抗战剧也有春天

我国电视剧盘点(九):从鼎盛到没落 年代剧难现《大宅门》辉煌

本文为“文创资讯”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