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浙大,疾跑出一支再生医学创业天团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浙大,疾跑出一支再生医学创业天团

浙大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梳理。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匡达

文|动脉网

2023年2月,一则生物材料和再生医学服务商贤石生物完成战略融资的消息吸引了动脉网的注意。

一方面,再生医学行业近两年热度攀升,生物再生材料、干细胞修复等再生医学关键领域创新频出,并在2022年成为吸金热门,位列年度发生融资时间最密集细分领域首位。这一年,22家企业完成了28起融资,其中不乏红杉资本、礼来亚洲、鼎晖投资、启明创投等医疗创新顶级投资机构的身影。

另一方面,贤石生物也是当下备受关注的科学家创业类项目。贤石生物创始人、CEO俞小华是美国康涅狄格大学材料科学博士,2020年开始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大学骨科研究所担任特聘研究员。也是在这一年的9月,他创办了贤石生物,专注开发新一代组织再生材料,部分产品预计在2024年底完成临床注册。

动脉网进一步梳理再生医学领域创新创业者背景发现,不止贤石生物,狄赛生物、永沁泉智能、捷诺飞生物、碧泰医疗、鹏拓生物等都与浙江大学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浙大教授、博士走上了再生医学产业化道路;另外,浙大也在通过投资、孵化途径,支持科学家创业的“最初一公里”。不知不觉间,浙大已经疾跑出了一支再生医学创业天团。

这群浙大教授、博士,在再生医学细分领域深度布局

再生医学涵义广泛,有观点认为“整个医学范畴都可以叫做再生医学”。蛋壳研究院曾通过专家调研,认为狭义的再生医学范围主要涵盖CGT、组织工程和再生材料等。按照这一范围,本文梳理了部分与浙大相关的再生医学信息。

再生医学是一条具有十足生命力的年轻领域,吸引着一批批高校的科学家们沉醉其中。浙江大学对其也十分重视并较早地做了相关布局。

2011年,浙江省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技术重点实验室成立,前身是由浙江大学医学院欧阳宏伟教授于2006年归国始建。次年,欧阳宏伟教授领衔组建了浙江大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中心成立,这是浙江省再生医学重点创新学科,浙江省再生医学重点创新团队,以及浙江省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技术重点实验室的重要基地。

之后,一系列的再生医学相关实验室或科研团队陆续出现,并频繁结出科研成果。

浙大部分再生医学相关实验室/产业化公司

“再生医学”这个在普通民众中相对陌生的术语,以“对人体受损组织的整体性、系统性的替代”优势在医学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长期成为浙大的热门研究方向。经过漫长的研究,一些科学家也在细分领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希望将其产业化,应用于临床。

浙大教授、博士们走向产业化

虽然是“90后”,但狄赛生物创始人林贤丰自2008年起就开始从事脱细胞再生修复技术的基础研究,已有10余年之久。2013年,林贤丰被录取为浙江大学骨外科学研究生。之后,他成为了浙大医学院骨科学博士,浙大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特聘研究员、骨科主治医师。

2018年,他与导师、我国知名微创脊柱外科专家范顺武教授共同创办了狄赛生物,专注于去免疫原性的脱细胞生物材料在组织损伤和再生修复方面产品的科研与产业化。其首款骨修复产品现已提交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申报。狄赛生物曾在2021年获得由浙商创投领投,上海麦迪睿医疗跟投的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在狄赛生物成立的同一时间段,位于苏州的永沁泉智能也正式开始了运营。永沁泉智能是以浙江大学生物制造实验室科研成果为基础的产业转化项目,由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导贺永创办并担任董事长。

生物3D打印是一种基于多学科融合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型再生医学工程技术,狭义上来说,是指操纵含细胞生物墨水构造活性结构的过程。其中,开发合适的生物墨水一直是生物3D打印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永沁泉智能现已建立了生物墨水的量化生产线,推出10余种系列的生物墨水,可提供整套细胞3D培养和生物3D打印解决方案,在三维细胞培养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场景,已服务哈佛、剑桥、清华、北大、浙大等国内外数千个课题组。永沁泉智能曾获得苏州创投投资的Pre-A轮融资。

捷诺飞生物创始人徐铭恩博士也有一段浙大的求学经历。他在1995年考入浙江大学,获得药学学士和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位后,在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做生物3D打印的博士后研究。

2013年,徐铭恩团队创办了捷诺飞生物,现已成长为生物医学领域3D打印技术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具备从生物3D打印设备、生物材料和器械,到类组织器官研发与生产的完整技术体系,为科学研究、药物开发、再生医学和个性化医疗等研究与临床应用领域提供系统化产品和服务。

需注意的是,动脉网仅列举了部分“浙大系”再生医学领域创业者,还有很多旨以个人之力造福行业的创新者们,在再生医学细分领域发光发热。他们如同打磨平凡物件的匠人,借技术创新,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超越传统。

浙大的再生医学研究:学科覆盖范围广、交叉研究深

贤石生物俞小华博士总结到,浙大在再生医学领域的研究呈现出了“广而深”的特点。俞小华博士介绍,再生医学本身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医学,浙大的再生医学研究并未局限于单个学科、学院中,药学院、医学院、生科院、材料学院等都有开展相关研究,且能够挖掘出不同的研究维度,在实际研究中,各团队之间也会提供不同维度的合作支持。

研究的深度则主要表现在浙大各个学科之间、学院与浙大附属医院之间的协同,即医工结合。

一方面,浙大系医院的强大临床学科支撑、临床资源,与浙大基础研究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发现和培育出贴合临床需求、具有高潜力和成长性的原始创新项目。另一方面,基础研究也能赋能临床学科,面对一些临床疾病诊治难题,基于浙大的综合性大学背景,临床科研人员可以跳出传统医学的思维框架,借助其他学科知识,“曲线”解决临床难题。

比如,2022年12月,林贤丰团队与浙大化学系唐睿康团队合作,在《Nature》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该研究实现了向哺乳动物细胞跨物种植入来自植物的天然光合系统,并让植入的光合系统独立提供关键能量代谢来可控增强细胞合成代谢,实现了光合作用系统的跨界医学应用。这一研究在衰老退行性疾病(骨关节炎)治疗中显示出了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两条产学研深度融合路径,营造再生医学成果转化土壤

浙大在再生医学领域的长周期研究,让科学家们培育出了再生医学科技成果的种子,而要让种子萌芽、生长,浙大还需要为科技成果转化营造一块拥有“政产学研医投”元素的肥沃土壤。

当前,科学家们正面临着再生医学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双重政策机遇。首先是各级政府对再生医学领域的高度重视和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明确了再生医学行业的广阔市场前景和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另外,在一系列鼓励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宏观政策和配套文件不断出台,作为重要源头的高校也在不断完善校内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当下,医学创新转化工作已从国家层面的政策呼吁,转变为地方和高校、医疗机构的行动自觉。

具体到浙大,系列改革举措连续出台,建立一套较完善的政策体系,为浙大科技转化提供实践指引和依据。

浙大部分科技成果转化政策

一些创业者也提到了浙大的创新创业氛围,以及完善的政策体系和透明化的知识产权转化落地审批流程。“浙大医院系统的教授、研究员,想做一些创新转化的事情,政策的可及性是非常高的。”

在“学”与“产”之间架一道“研”的桥梁

在产学研方面,浙大也在主动探索技术转移体系方面的建设,整合科学技术研究院、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工研院)、国家大学科技园等校内机构资源,搭建了原始创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孵化产业化全链条转化流程。

浙大工研院是浙江大学创新链条的重要环节,拥有成果转化组织管理、地方研究院归口管理和工研院总部建设三大职能,全方位提供科技创新、技术转移转化、创业孵化与产业化以及产学研合作等服务。

2019年,工研院发布“浙大智诚”创新创业生态社区建设运营品牌,深耕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特色小镇等创新创业载体,服务区域创新、国家战略,构建高质量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其中,FOCUS创新服务体系为品牌核心,致力于打造全维度(Full-Field)、跨范畴(Overarching)、毕生制(Career)、全球化(Universal)、高赋能(Stimulating)的专业服务。

良好的知识产权循环机制能够激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力和生产力。而设立专门的技术转移中心,能够加强高校与外部创新力的联系,推动更多创新项目顺利走出实验室,完成项目落地。

2008年,浙江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就被认定为国家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坚持“长三角战略必争、珠三角和京三角战略合作、中西部和东三省战略互动”的科技合作战略,不断优化产学研合作布局,目前在国内已建设93家区域分支机构。

2016年8月,浙江大学还与浙江省科技厅共同发起成立了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积极推进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工作,提高学习知识产权策划与服务能力,实现协议定价、挂牌和拍卖三大交易方式全覆盖。截至2022年8月14日,该中心累计成交各类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7726项(含专利6238件),成交金额达17.4284亿元。

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也是浙大推动再生医学成果转化的重要途经。比如浙大贺永教授创办的永沁泉智能便是依托苏州智能制造研究院成立的。该研究院是由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与吴中科创园共建,是一个以“研发+产业孵化“模式,集人才聚集、成果转移转化、新型企业孵化、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服务五位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

在校企合作上,浙江大学还与赛傲生物签署了为期十年的技术开发合作协议,设立再生生物医学联合实验室,由浙大生科院余路阳教授带领,共同致力于人羊膜上皮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等干细胞治疗领域前沿技术的研发。2022年11月,浙江大学-赛傲生物再生生物学联合实验室的干细胞试验单元跟着“天舟五号”货运飞船抵达了中国空间站。

直接投资,让“学”直接跨越到产业界

值得一提的是,浙大不仅在为“学”与“产”之间搭建桥梁,而且还以投资模式实现从实验室“跨越”峡谷,到达生产线。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技术变革和科学家创业大势下,越来越多的高校VC出现,依靠学科优势、医疗资源、科研技术实力和产业网络等资源,更好地支持科学家创业的“最初一公里”。

浙大早在2012年便成立了科技成果投资转化平台--“浙大创新院”。在过去的十年里,浙大创新院收获颇丰,医疗健康成绩单上不仅有柔灵科技、晟视科技、领脑科技、碧泰医疗、普昂医疗、凯实生物等一批高潜力科技企业,还有明峰医疗、归创医疗、联川生物、微泰医疗等上市企业。

2021年7月,浙大创新院投资了刚成立不到半年的鹏拓生物。鹏拓生物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孟国路博士领衔,是一个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产业化平台,具有生物医用材料设计-研发-转化-生产-质量体系管理-产品注册全面产业化能力。

2022年12月,浙大创新院和紫金港资本共同领投了碧泰医疗。碧泰医疗是由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王旭博士担任首席科学家,教授、博导陈思博士担任总经理。

碧泰医疗专注于医用水凝胶和生物材料研发和生产,在全球原创了“多模态显影”和“间隔保护-药物缓释-可监控”组合技术搭建的生物材料研发平台,自主设计开发出全新一代可注射快速原位成型、精准定位、长效显影、个性化可控降解的放疗保护间隔材料,服务全球市场,填补国内空白。

现在,依托浙江大学的科研力量和科技成果、人才优势,浙大创新院已成长为浙大控股旗下一家集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投资、人才培养、企业孵化于一体的早期科技项目的综合性科创平台。

此外,针对入园企业的融资需求,浙大也在整合政府部门、创投机构、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等资源,通过设立紫兴天使投资基金、紫金创投联盟、金融超市、浙大科技板等举措,开展从企业初创期到成熟期的各类科技金融服务,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为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服务的全链条、多元化的“智诚·智融”投融资服务体系。

让企业跑得更快:资源适配、资源对接、技术转移透明化等

一位创业者曾形容创业之艰难,“如同跳下悬崖,在下落过程中组装飞机”。科学家创业,更是如此。

一方面,这支“再生医学创业天团”作为科学家创业者,需要转变思维,直面管理和运营上的短板,找到符合自身情况的科学家创业路径,并且依靠天然的科研、临床资源,加强自身的企业壁垒。

如何让这支“再生医学创业天团”如何跑得更快,我们从企业需求中了解到了一些答案。

首先是政策端,当前很多地方扶持政策更多服务于初创企业,对成长期企业的扶持政策有待调整和升级,希望诞生更多适合成长期企业产业化落地的政策;其次是,拥有浙大背景的再生医学企业,本就拥有天然的临床资源优势,在临床资源对接上或可更紧密,“争取在项目更早期,请临床专家介入,参与产品的研发流程,让产品更符合临床痛点。”

另外,将视角放在再生医学领域来看,这支“创业天团”产业参与者,本身也主动或被动地参与着市场的激烈竞争。

根据蛋壳研究院在《2022再生医学行业报告》中对再生医学行业趋势的预测,由于组织工程、干细胞技术、再生材料本身的发展历史较短,再生医学全球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且国内目前呈现蓬勃的发展态势,这一领域的中国和海外领先技术差距非常小,中国企业存在大量的弯道超车的机会。

也正因为产业尚处新兴阶段,再生医学企业在创新技术和产品转化的过程中会遇到两个较大阻碍:

第一,器械审批、行业规范和标准制度尚不完善,这些拥有前沿创新产品的企业,在临床适应症的确立、临床审批方面会遇到较多困难;第二,临床医生对创新产品的接受度程度较低,部分投资人对原始创新项目的认知不够深,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市场教育。

总的来说,在科技成果转化大潮下,这支浙大的“再生医学创业天团”,正代表着医疗创新行业中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出身高校,内心专注,性情纯粹,在漫长的科研岁月中,依旧保持着年轻时的创新活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浙大,疾跑出一支再生医学创业天团

浙大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梳理。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匡达

文|动脉网

2023年2月,一则生物材料和再生医学服务商贤石生物完成战略融资的消息吸引了动脉网的注意。

一方面,再生医学行业近两年热度攀升,生物再生材料、干细胞修复等再生医学关键领域创新频出,并在2022年成为吸金热门,位列年度发生融资时间最密集细分领域首位。这一年,22家企业完成了28起融资,其中不乏红杉资本、礼来亚洲、鼎晖投资、启明创投等医疗创新顶级投资机构的身影。

另一方面,贤石生物也是当下备受关注的科学家创业类项目。贤石生物创始人、CEO俞小华是美国康涅狄格大学材料科学博士,2020年开始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大学骨科研究所担任特聘研究员。也是在这一年的9月,他创办了贤石生物,专注开发新一代组织再生材料,部分产品预计在2024年底完成临床注册。

动脉网进一步梳理再生医学领域创新创业者背景发现,不止贤石生物,狄赛生物、永沁泉智能、捷诺飞生物、碧泰医疗、鹏拓生物等都与浙江大学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浙大教授、博士走上了再生医学产业化道路;另外,浙大也在通过投资、孵化途径,支持科学家创业的“最初一公里”。不知不觉间,浙大已经疾跑出了一支再生医学创业天团。

这群浙大教授、博士,在再生医学细分领域深度布局

再生医学涵义广泛,有观点认为“整个医学范畴都可以叫做再生医学”。蛋壳研究院曾通过专家调研,认为狭义的再生医学范围主要涵盖CGT、组织工程和再生材料等。按照这一范围,本文梳理了部分与浙大相关的再生医学信息。

再生医学是一条具有十足生命力的年轻领域,吸引着一批批高校的科学家们沉醉其中。浙江大学对其也十分重视并较早地做了相关布局。

2011年,浙江省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技术重点实验室成立,前身是由浙江大学医学院欧阳宏伟教授于2006年归国始建。次年,欧阳宏伟教授领衔组建了浙江大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中心成立,这是浙江省再生医学重点创新学科,浙江省再生医学重点创新团队,以及浙江省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技术重点实验室的重要基地。

之后,一系列的再生医学相关实验室或科研团队陆续出现,并频繁结出科研成果。

浙大部分再生医学相关实验室/产业化公司

“再生医学”这个在普通民众中相对陌生的术语,以“对人体受损组织的整体性、系统性的替代”优势在医学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长期成为浙大的热门研究方向。经过漫长的研究,一些科学家也在细分领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希望将其产业化,应用于临床。

浙大教授、博士们走向产业化

虽然是“90后”,但狄赛生物创始人林贤丰自2008年起就开始从事脱细胞再生修复技术的基础研究,已有10余年之久。2013年,林贤丰被录取为浙江大学骨外科学研究生。之后,他成为了浙大医学院骨科学博士,浙大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特聘研究员、骨科主治医师。

2018年,他与导师、我国知名微创脊柱外科专家范顺武教授共同创办了狄赛生物,专注于去免疫原性的脱细胞生物材料在组织损伤和再生修复方面产品的科研与产业化。其首款骨修复产品现已提交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申报。狄赛生物曾在2021年获得由浙商创投领投,上海麦迪睿医疗跟投的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在狄赛生物成立的同一时间段,位于苏州的永沁泉智能也正式开始了运营。永沁泉智能是以浙江大学生物制造实验室科研成果为基础的产业转化项目,由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导贺永创办并担任董事长。

生物3D打印是一种基于多学科融合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型再生医学工程技术,狭义上来说,是指操纵含细胞生物墨水构造活性结构的过程。其中,开发合适的生物墨水一直是生物3D打印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永沁泉智能现已建立了生物墨水的量化生产线,推出10余种系列的生物墨水,可提供整套细胞3D培养和生物3D打印解决方案,在三维细胞培养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场景,已服务哈佛、剑桥、清华、北大、浙大等国内外数千个课题组。永沁泉智能曾获得苏州创投投资的Pre-A轮融资。

捷诺飞生物创始人徐铭恩博士也有一段浙大的求学经历。他在1995年考入浙江大学,获得药学学士和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位后,在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做生物3D打印的博士后研究。

2013年,徐铭恩团队创办了捷诺飞生物,现已成长为生物医学领域3D打印技术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具备从生物3D打印设备、生物材料和器械,到类组织器官研发与生产的完整技术体系,为科学研究、药物开发、再生医学和个性化医疗等研究与临床应用领域提供系统化产品和服务。

需注意的是,动脉网仅列举了部分“浙大系”再生医学领域创业者,还有很多旨以个人之力造福行业的创新者们,在再生医学细分领域发光发热。他们如同打磨平凡物件的匠人,借技术创新,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超越传统。

浙大的再生医学研究:学科覆盖范围广、交叉研究深

贤石生物俞小华博士总结到,浙大在再生医学领域的研究呈现出了“广而深”的特点。俞小华博士介绍,再生医学本身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医学,浙大的再生医学研究并未局限于单个学科、学院中,药学院、医学院、生科院、材料学院等都有开展相关研究,且能够挖掘出不同的研究维度,在实际研究中,各团队之间也会提供不同维度的合作支持。

研究的深度则主要表现在浙大各个学科之间、学院与浙大附属医院之间的协同,即医工结合。

一方面,浙大系医院的强大临床学科支撑、临床资源,与浙大基础研究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发现和培育出贴合临床需求、具有高潜力和成长性的原始创新项目。另一方面,基础研究也能赋能临床学科,面对一些临床疾病诊治难题,基于浙大的综合性大学背景,临床科研人员可以跳出传统医学的思维框架,借助其他学科知识,“曲线”解决临床难题。

比如,2022年12月,林贤丰团队与浙大化学系唐睿康团队合作,在《Nature》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该研究实现了向哺乳动物细胞跨物种植入来自植物的天然光合系统,并让植入的光合系统独立提供关键能量代谢来可控增强细胞合成代谢,实现了光合作用系统的跨界医学应用。这一研究在衰老退行性疾病(骨关节炎)治疗中显示出了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两条产学研深度融合路径,营造再生医学成果转化土壤

浙大在再生医学领域的长周期研究,让科学家们培育出了再生医学科技成果的种子,而要让种子萌芽、生长,浙大还需要为科技成果转化营造一块拥有“政产学研医投”元素的肥沃土壤。

当前,科学家们正面临着再生医学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双重政策机遇。首先是各级政府对再生医学领域的高度重视和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明确了再生医学行业的广阔市场前景和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另外,在一系列鼓励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宏观政策和配套文件不断出台,作为重要源头的高校也在不断完善校内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当下,医学创新转化工作已从国家层面的政策呼吁,转变为地方和高校、医疗机构的行动自觉。

具体到浙大,系列改革举措连续出台,建立一套较完善的政策体系,为浙大科技转化提供实践指引和依据。

浙大部分科技成果转化政策

一些创业者也提到了浙大的创新创业氛围,以及完善的政策体系和透明化的知识产权转化落地审批流程。“浙大医院系统的教授、研究员,想做一些创新转化的事情,政策的可及性是非常高的。”

在“学”与“产”之间架一道“研”的桥梁

在产学研方面,浙大也在主动探索技术转移体系方面的建设,整合科学技术研究院、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工研院)、国家大学科技园等校内机构资源,搭建了原始创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孵化产业化全链条转化流程。

浙大工研院是浙江大学创新链条的重要环节,拥有成果转化组织管理、地方研究院归口管理和工研院总部建设三大职能,全方位提供科技创新、技术转移转化、创业孵化与产业化以及产学研合作等服务。

2019年,工研院发布“浙大智诚”创新创业生态社区建设运营品牌,深耕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特色小镇等创新创业载体,服务区域创新、国家战略,构建高质量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其中,FOCUS创新服务体系为品牌核心,致力于打造全维度(Full-Field)、跨范畴(Overarching)、毕生制(Career)、全球化(Universal)、高赋能(Stimulating)的专业服务。

良好的知识产权循环机制能够激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力和生产力。而设立专门的技术转移中心,能够加强高校与外部创新力的联系,推动更多创新项目顺利走出实验室,完成项目落地。

2008年,浙江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就被认定为国家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坚持“长三角战略必争、珠三角和京三角战略合作、中西部和东三省战略互动”的科技合作战略,不断优化产学研合作布局,目前在国内已建设93家区域分支机构。

2016年8月,浙江大学还与浙江省科技厅共同发起成立了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积极推进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工作,提高学习知识产权策划与服务能力,实现协议定价、挂牌和拍卖三大交易方式全覆盖。截至2022年8月14日,该中心累计成交各类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7726项(含专利6238件),成交金额达17.4284亿元。

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也是浙大推动再生医学成果转化的重要途经。比如浙大贺永教授创办的永沁泉智能便是依托苏州智能制造研究院成立的。该研究院是由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与吴中科创园共建,是一个以“研发+产业孵化“模式,集人才聚集、成果转移转化、新型企业孵化、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服务五位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

在校企合作上,浙江大学还与赛傲生物签署了为期十年的技术开发合作协议,设立再生生物医学联合实验室,由浙大生科院余路阳教授带领,共同致力于人羊膜上皮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等干细胞治疗领域前沿技术的研发。2022年11月,浙江大学-赛傲生物再生生物学联合实验室的干细胞试验单元跟着“天舟五号”货运飞船抵达了中国空间站。

直接投资,让“学”直接跨越到产业界

值得一提的是,浙大不仅在为“学”与“产”之间搭建桥梁,而且还以投资模式实现从实验室“跨越”峡谷,到达生产线。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技术变革和科学家创业大势下,越来越多的高校VC出现,依靠学科优势、医疗资源、科研技术实力和产业网络等资源,更好地支持科学家创业的“最初一公里”。

浙大早在2012年便成立了科技成果投资转化平台--“浙大创新院”。在过去的十年里,浙大创新院收获颇丰,医疗健康成绩单上不仅有柔灵科技、晟视科技、领脑科技、碧泰医疗、普昂医疗、凯实生物等一批高潜力科技企业,还有明峰医疗、归创医疗、联川生物、微泰医疗等上市企业。

2021年7月,浙大创新院投资了刚成立不到半年的鹏拓生物。鹏拓生物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孟国路博士领衔,是一个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产业化平台,具有生物医用材料设计-研发-转化-生产-质量体系管理-产品注册全面产业化能力。

2022年12月,浙大创新院和紫金港资本共同领投了碧泰医疗。碧泰医疗是由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王旭博士担任首席科学家,教授、博导陈思博士担任总经理。

碧泰医疗专注于医用水凝胶和生物材料研发和生产,在全球原创了“多模态显影”和“间隔保护-药物缓释-可监控”组合技术搭建的生物材料研发平台,自主设计开发出全新一代可注射快速原位成型、精准定位、长效显影、个性化可控降解的放疗保护间隔材料,服务全球市场,填补国内空白。

现在,依托浙江大学的科研力量和科技成果、人才优势,浙大创新院已成长为浙大控股旗下一家集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投资、人才培养、企业孵化于一体的早期科技项目的综合性科创平台。

此外,针对入园企业的融资需求,浙大也在整合政府部门、创投机构、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等资源,通过设立紫兴天使投资基金、紫金创投联盟、金融超市、浙大科技板等举措,开展从企业初创期到成熟期的各类科技金融服务,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为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服务的全链条、多元化的“智诚·智融”投融资服务体系。

让企业跑得更快:资源适配、资源对接、技术转移透明化等

一位创业者曾形容创业之艰难,“如同跳下悬崖,在下落过程中组装飞机”。科学家创业,更是如此。

一方面,这支“再生医学创业天团”作为科学家创业者,需要转变思维,直面管理和运营上的短板,找到符合自身情况的科学家创业路径,并且依靠天然的科研、临床资源,加强自身的企业壁垒。

如何让这支“再生医学创业天团”如何跑得更快,我们从企业需求中了解到了一些答案。

首先是政策端,当前很多地方扶持政策更多服务于初创企业,对成长期企业的扶持政策有待调整和升级,希望诞生更多适合成长期企业产业化落地的政策;其次是,拥有浙大背景的再生医学企业,本就拥有天然的临床资源优势,在临床资源对接上或可更紧密,“争取在项目更早期,请临床专家介入,参与产品的研发流程,让产品更符合临床痛点。”

另外,将视角放在再生医学领域来看,这支“创业天团”产业参与者,本身也主动或被动地参与着市场的激烈竞争。

根据蛋壳研究院在《2022再生医学行业报告》中对再生医学行业趋势的预测,由于组织工程、干细胞技术、再生材料本身的发展历史较短,再生医学全球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且国内目前呈现蓬勃的发展态势,这一领域的中国和海外领先技术差距非常小,中国企业存在大量的弯道超车的机会。

也正因为产业尚处新兴阶段,再生医学企业在创新技术和产品转化的过程中会遇到两个较大阻碍:

第一,器械审批、行业规范和标准制度尚不完善,这些拥有前沿创新产品的企业,在临床适应症的确立、临床审批方面会遇到较多困难;第二,临床医生对创新产品的接受度程度较低,部分投资人对原始创新项目的认知不够深,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市场教育。

总的来说,在科技成果转化大潮下,这支浙大的“再生医学创业天团”,正代表着医疗创新行业中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出身高校,内心专注,性情纯粹,在漫长的科研岁月中,依旧保持着年轻时的创新活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