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当造车新势力告别了高增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当造车新势力告别了高增长

竞争走向白热化。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范剑磊

文|斑马消费 范建

当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性的高增长不再延续,品牌就到了真正拼硬实力的时候了。

以“蔚小理”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快速分化:Q1理想汽车拔得头筹;去年的冠军选手哪吒汽车,滑到了老三的位置;小鹏则明显掉队,后劲不足。

传统车企中程突然发力,比亚迪一骑绝尘,一个月卖出其他同行一年的目标;广汽埃安紧随其后,增势强劲;燃油车的后半程,长安自主表现抢眼,目前正向新能源赛道快速切换……

新能源汽车的更新迭代周期更快,竞争注定比燃油车更为残酷。哪一天,如果某一个知名品牌突然消失,千万别感到意外。

新势力分化

3月刚刚过完,各大新能源车企就相继公布了月度和一季度交付情况。结果,依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新势力的座次再度改写。2022年迅猛增长夺得新势力第一的哪吒汽车,被理想汽车超越,交出了冠军奖杯。蔚来汽车表现平平,小鹏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一贯擅长低成本运营的理想汽车,坚持自身的高端定位,车型不多且均为SUV,但单一车型的成功率较高。目前,旗下在售车型有L9、L8、ONE以及L7。

继2022年12月首次实现单月交付过两万辆之后,今年3月,理想汽车再度月销破两万。一季度累计交付5.26万辆,同比增长65.8%。品牌累计交付超过30万辆,也成为了最快突破这一交付量的中国豪华新能源汽车品牌。

公司董事长兼CEO李想在公告中称,理想汽车在中国30万-50万元级的SUV市场中,已有将近20%的市场占有率。

4月,理想旗下主打性价比的L7 Air和L8 Air将开启交付,比同系的Pro和Max分别便宜2万元和6万元,有望进一步扩大用户群体。

蔚来汽车今年开局不利,1月仅交付8506辆,同比环比均大幅下滑,随后两个月奋力追赶,交付连续过万,一季度累计交付3.10万辆,同比增长20.5%。要想达到2023年24.5万辆的交付目标,意味着在接下来的9个月,月均交付都需要超过2万辆,压力不可谓不大。

去年的冠军选手哪吒汽车,迅猛的势头不再,今年一季度累计交付2.62万辆,同比减少13.19%。

小鹏汽车仍没有从去年9月以来的萎靡状态中缓过神来,今年前三个月累计仅交付1.82万辆,同比几近腰斩,尚不足全年20万交付目标的10%。

冲击高端的旗舰SUV G9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小鹏的推新节奏放缓。不知道,3月上市的P7中期改款车型小鹏P7i,能否成为品牌的希望之光?接下来的时间,要看原长城汽车二把手、小鹏汽车新任总裁王凤英的表演了。

传统车企发力

2014年前后,“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纷纷破土,并在资本的阳光雨露之下野蛮生长之时,传统车企仍在油车领域厮杀。政策的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它们并非没有看到,只是船大掉头难,需要一个更合适的时间。

尽管,从燃油车到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竞争,从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三大件”,变成了由电动机、动力电池、电控系统组成的“三电系统”,但传统车企数十年积累的资金、产能、研发、渠道、品控及供应链整合等优势,并非造车新势力短短三两年,单纯用钱就能砸出来的。

所以,当传统车企突然调转航向,马力全开之后,新势力们的后劲不足的问题就充分暴露出来。

比亚迪拥有电池以及超级混动等核心技术,领传统车企之先,于2022年3月宣布停产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全面转型。当年,公司销售新能源乘用车185.74万辆,同比增长212.82%,登顶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

在上年高基数的基础上,今年1-3月,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再度同比增长92.43%至54.79万辆。仅3月份,就卖出超过20万辆,这可是很多新能源车企一年的目标。

广汽集团旗下埃安同样表现抢眼。2022年销量翻倍增长至27.11万辆。今年,该品牌增势依旧凶猛,3月份单月销量突破4万辆,第一季度累计超过8万辆,同比增长79%。

长安汽车中程发力,相继推出Lumin、深蓝、阿维塔等新能源品牌,全面布局低中高各个赛道。

重复油车走过的路

新能源取代燃油车的趋势不可逆转,可这一路上,行业大浪淘沙、优胜劣汰不可避免。当人们回过神来,会突然发现,发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一幕幕,与燃油车何其相似。

过去二十年,是中国乘用车行业迅猛发展的时期,合资、自主,国资、民企百花齐放。在一个巨量增长的市场,几乎每一个品牌,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一旦增长不再,行业洗牌即从天而降。力帆、中华、众泰……等一众品牌,几乎一夜之间消失不见。时代抛弃它们的时候,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不仅是自主品牌,曾风光无限的合资品牌,不知有多少从中国怅然撤退。只有德系、日系还相对坚挺,法系、韩系等市场急剧萎缩。新能源转型不力,只看谁能赚到燃油车的最后一个钢镚。

电气化、智能化的新能源汽车,注定要比燃油车更新换代更快,这也意味着,竞争会更为残酷。

仅仅上半场,赛道上就已白骨累累。

最可惜的当属威马,这家由资深汽车人沈晖创立的品牌,2017年-2022年3月,从一级市场拿到了超过350亿元资金,创下了造车新势力上市之前融资之最。

威马汽车也曾有过短暂的辉煌,产品率先量产,2019年的交付量仅次于蔚来,位居新势力第二位。

如今,公司资金链全面告急,停产、关店、裁员等消息不绝于耳,只能“像牲口一样地活着”。

除了比亚迪等极少数新能源龙头,谁都不敢说自己已完全上岸。一有风吹草动,人人噤若寒蝉。

去年底,由特斯拉掀起的价格战,吸引了数十个品牌下场参战,以血肉之躯生扛特斯拉的钢筋铁骨,个中滋味,只有参与者才能体会。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新能源车企,都处在烧钱换市场的阶段,卖一辆车平均亏损数万甚至十万元。如若特斯拉、比亚迪等巨头,携高毛利率优势,再举价格屠刀时,哪个品牌能确定自己一定能战斗到最后?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当造车新势力告别了高增长

竞争走向白热化。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范剑磊

文|斑马消费 范建

当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性的高增长不再延续,品牌就到了真正拼硬实力的时候了。

以“蔚小理”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快速分化:Q1理想汽车拔得头筹;去年的冠军选手哪吒汽车,滑到了老三的位置;小鹏则明显掉队,后劲不足。

传统车企中程突然发力,比亚迪一骑绝尘,一个月卖出其他同行一年的目标;广汽埃安紧随其后,增势强劲;燃油车的后半程,长安自主表现抢眼,目前正向新能源赛道快速切换……

新能源汽车的更新迭代周期更快,竞争注定比燃油车更为残酷。哪一天,如果某一个知名品牌突然消失,千万别感到意外。

新势力分化

3月刚刚过完,各大新能源车企就相继公布了月度和一季度交付情况。结果,依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新势力的座次再度改写。2022年迅猛增长夺得新势力第一的哪吒汽车,被理想汽车超越,交出了冠军奖杯。蔚来汽车表现平平,小鹏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一贯擅长低成本运营的理想汽车,坚持自身的高端定位,车型不多且均为SUV,但单一车型的成功率较高。目前,旗下在售车型有L9、L8、ONE以及L7。

继2022年12月首次实现单月交付过两万辆之后,今年3月,理想汽车再度月销破两万。一季度累计交付5.26万辆,同比增长65.8%。品牌累计交付超过30万辆,也成为了最快突破这一交付量的中国豪华新能源汽车品牌。

公司董事长兼CEO李想在公告中称,理想汽车在中国30万-50万元级的SUV市场中,已有将近20%的市场占有率。

4月,理想旗下主打性价比的L7 Air和L8 Air将开启交付,比同系的Pro和Max分别便宜2万元和6万元,有望进一步扩大用户群体。

蔚来汽车今年开局不利,1月仅交付8506辆,同比环比均大幅下滑,随后两个月奋力追赶,交付连续过万,一季度累计交付3.10万辆,同比增长20.5%。要想达到2023年24.5万辆的交付目标,意味着在接下来的9个月,月均交付都需要超过2万辆,压力不可谓不大。

去年的冠军选手哪吒汽车,迅猛的势头不再,今年一季度累计交付2.62万辆,同比减少13.19%。

小鹏汽车仍没有从去年9月以来的萎靡状态中缓过神来,今年前三个月累计仅交付1.82万辆,同比几近腰斩,尚不足全年20万交付目标的10%。

冲击高端的旗舰SUV G9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小鹏的推新节奏放缓。不知道,3月上市的P7中期改款车型小鹏P7i,能否成为品牌的希望之光?接下来的时间,要看原长城汽车二把手、小鹏汽车新任总裁王凤英的表演了。

传统车企发力

2014年前后,“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纷纷破土,并在资本的阳光雨露之下野蛮生长之时,传统车企仍在油车领域厮杀。政策的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它们并非没有看到,只是船大掉头难,需要一个更合适的时间。

尽管,从燃油车到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竞争,从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三大件”,变成了由电动机、动力电池、电控系统组成的“三电系统”,但传统车企数十年积累的资金、产能、研发、渠道、品控及供应链整合等优势,并非造车新势力短短三两年,单纯用钱就能砸出来的。

所以,当传统车企突然调转航向,马力全开之后,新势力们的后劲不足的问题就充分暴露出来。

比亚迪拥有电池以及超级混动等核心技术,领传统车企之先,于2022年3月宣布停产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全面转型。当年,公司销售新能源乘用车185.74万辆,同比增长212.82%,登顶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

在上年高基数的基础上,今年1-3月,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再度同比增长92.43%至54.79万辆。仅3月份,就卖出超过20万辆,这可是很多新能源车企一年的目标。

广汽集团旗下埃安同样表现抢眼。2022年销量翻倍增长至27.11万辆。今年,该品牌增势依旧凶猛,3月份单月销量突破4万辆,第一季度累计超过8万辆,同比增长79%。

长安汽车中程发力,相继推出Lumin、深蓝、阿维塔等新能源品牌,全面布局低中高各个赛道。

重复油车走过的路

新能源取代燃油车的趋势不可逆转,可这一路上,行业大浪淘沙、优胜劣汰不可避免。当人们回过神来,会突然发现,发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一幕幕,与燃油车何其相似。

过去二十年,是中国乘用车行业迅猛发展的时期,合资、自主,国资、民企百花齐放。在一个巨量增长的市场,几乎每一个品牌,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一旦增长不再,行业洗牌即从天而降。力帆、中华、众泰……等一众品牌,几乎一夜之间消失不见。时代抛弃它们的时候,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不仅是自主品牌,曾风光无限的合资品牌,不知有多少从中国怅然撤退。只有德系、日系还相对坚挺,法系、韩系等市场急剧萎缩。新能源转型不力,只看谁能赚到燃油车的最后一个钢镚。

电气化、智能化的新能源汽车,注定要比燃油车更新换代更快,这也意味着,竞争会更为残酷。

仅仅上半场,赛道上就已白骨累累。

最可惜的当属威马,这家由资深汽车人沈晖创立的品牌,2017年-2022年3月,从一级市场拿到了超过350亿元资金,创下了造车新势力上市之前融资之最。

威马汽车也曾有过短暂的辉煌,产品率先量产,2019年的交付量仅次于蔚来,位居新势力第二位。

如今,公司资金链全面告急,停产、关店、裁员等消息不绝于耳,只能“像牲口一样地活着”。

除了比亚迪等极少数新能源龙头,谁都不敢说自己已完全上岸。一有风吹草动,人人噤若寒蝉。

去年底,由特斯拉掀起的价格战,吸引了数十个品牌下场参战,以血肉之躯生扛特斯拉的钢筋铁骨,个中滋味,只有参与者才能体会。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新能源车企,都处在烧钱换市场的阶段,卖一辆车平均亏损数万甚至十万元。如若特斯拉、比亚迪等巨头,携高毛利率优势,再举价格屠刀时,哪个品牌能确定自己一定能战斗到最后?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