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医疗器械领域黄金赛道,TAVR三巨头突围之路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医疗器械领域黄金赛道,TAVR三巨头突围之路

TAVR三巨头正在经历黎明前的黑暗,尚未成熟的黄金赛道,要求所有参与者给予更多的耐心和信心。

文|氨基观察 方涛之

曾几何时,TAVR(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赛道可以说是医疗器械领域的当红炸子鸡。

2019年以来,国内心脏瓣膜的三大主要玩家启明医疗、沛嘉医疗、心通医疗纷纷上市,一时间心脏瓣膜板块众星云集。

在最高点时,沛嘉医疗市值近200亿港元,启明医疗市值达427亿港元,心通医疗市值超过500亿港元。TAVR三巨头市值合计超千亿港元。

但眼下,沛嘉医疗市值仅剩65.9亿港元,启明医疗、心通医疗市值分别为46.5亿港元、54.5亿港元。

股价大跌的背后,即便已有产品问世,但TAVR三巨头仍然处于亏损之中,并且在短期之内难以看到盈利的希望。

TAVR三巨头正在经历黎明前的黑暗,尚未成熟的黄金赛道,要求所有参与者给予更多的耐心和信心。

仍在爬坡的TAVR三巨头

虽然TAVR三巨头的主要产品均已获批上市,但它们仍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

2022年,TAVR三巨头中,除了启明医疗,沛嘉医疗、心通医疗的收入都实现了正向增长。

具体来说,启明医疗收入4.07亿元,同比减少2.3%,而沛嘉医疗收入2.51亿元,同比增加83.7%,心通医疗收入2.51亿美元,同增加25.1%。

其中,启明医疗的TAVR产品VenusA系列产品2022全年累计终端植入量约3500台,所占市场份额超过50%,为启明医疗带来3.58亿元收入;沛嘉医疗的TAVR治疗业务收入较2021年同期增长155.9%,年内总植入量约为2021年总植入量的四倍。

三巨头中的两家业绩实现了增长,但它们距离盈利仍然需要相当长时间。

其中,启明医疗的压力最大。2022年,启明医疗亏损10.58亿元,2021年亏损额为3.74亿元。根据财报,启明医疗2022年支出增加主要在于研发成本的增加,由于完成了Cardiovalve的收购,启明医疗研发开支增加了104.2%。

同期,心通医疗年内亏损4.54亿元,2021年亏损额为1.83亿元。这主要是由于公司一代TAVI产品迭代计提的1.54亿元亏损,以及研发和商业化投入增加所导致的。

沛嘉医疗则是三巨头中唯一一家亏损有所缩窄的。2022年,沛嘉医疗亏损4.08亿元,2021年亏损额为5.74亿元。

TAVR三巨头正在经历黎明前的黑暗,股价不断下滑。2021年,沛嘉医疗最高市值一度接近200亿港元,启明医疗最高市值也达427亿港元,心通医疗最高市值更是超过500亿港元。

与高点相比,如今三巨头市值大幅蒸发。截至4月3日收盘,沛嘉医疗市值不过65.9亿港元,启明医疗市值46.5亿港元,心通医疗市值54.5亿港元。

经历4年期待,属于TAVR的黄金时代还没有真正到来。

TAVR赛道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过去,投资者看好TAVR赛道的逻辑在于,国内心血管发病率高企,同时针对心血管疾病治疗更为简单、安全的TAVR在国内渗透率极低。未来随着TAVR渗透率不断提升,这一赛道也将有着巨大想象空间。

但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是有距离的。

一方面,TAVR手术难度较大,医生的学习曲线长,推高了药企的投入。

TAVR手术在国内算是一个全新的术式,医生需要长时间的学习、磨练手感,这不仅需要药企在医生培训方面进行巨大的资金投入,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成本。

另一方面,高昂的价格成为了TAVR下沉之路的绊脚石。

目前,只有部分城市将TAVR纳入了医保。对于大部分患者而言,动辄20多万的费用难以负担。在这种情况下,更多的患者会选择价格更为低廉的外科手术治疗(SAVR)。

种种因素导致,TAVR的渗透率提升缓慢。2022年结构心脏病年度报告上的数据显示,2022年度商业化植入8689例,较2021年7319例增长18.7%。

而在这狭小的市场之下却是玩家众多,有着多达十款产品同台竞技,背后的竞争之激烈也不难想象。

当然,尽管困难重重,这并不意味着TAVR赛道不值得期待。突围战已经打响,谁能率先跨越黎明前的黑暗?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医疗器械领域黄金赛道,TAVR三巨头突围之路

TAVR三巨头正在经历黎明前的黑暗,尚未成熟的黄金赛道,要求所有参与者给予更多的耐心和信心。

文|氨基观察 方涛之

曾几何时,TAVR(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赛道可以说是医疗器械领域的当红炸子鸡。

2019年以来,国内心脏瓣膜的三大主要玩家启明医疗、沛嘉医疗、心通医疗纷纷上市,一时间心脏瓣膜板块众星云集。

在最高点时,沛嘉医疗市值近200亿港元,启明医疗市值达427亿港元,心通医疗市值超过500亿港元。TAVR三巨头市值合计超千亿港元。

但眼下,沛嘉医疗市值仅剩65.9亿港元,启明医疗、心通医疗市值分别为46.5亿港元、54.5亿港元。

股价大跌的背后,即便已有产品问世,但TAVR三巨头仍然处于亏损之中,并且在短期之内难以看到盈利的希望。

TAVR三巨头正在经历黎明前的黑暗,尚未成熟的黄金赛道,要求所有参与者给予更多的耐心和信心。

仍在爬坡的TAVR三巨头

虽然TAVR三巨头的主要产品均已获批上市,但它们仍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

2022年,TAVR三巨头中,除了启明医疗,沛嘉医疗、心通医疗的收入都实现了正向增长。

具体来说,启明医疗收入4.07亿元,同比减少2.3%,而沛嘉医疗收入2.51亿元,同比增加83.7%,心通医疗收入2.51亿美元,同增加25.1%。

其中,启明医疗的TAVR产品VenusA系列产品2022全年累计终端植入量约3500台,所占市场份额超过50%,为启明医疗带来3.58亿元收入;沛嘉医疗的TAVR治疗业务收入较2021年同期增长155.9%,年内总植入量约为2021年总植入量的四倍。

三巨头中的两家业绩实现了增长,但它们距离盈利仍然需要相当长时间。

其中,启明医疗的压力最大。2022年,启明医疗亏损10.58亿元,2021年亏损额为3.74亿元。根据财报,启明医疗2022年支出增加主要在于研发成本的增加,由于完成了Cardiovalve的收购,启明医疗研发开支增加了104.2%。

同期,心通医疗年内亏损4.54亿元,2021年亏损额为1.83亿元。这主要是由于公司一代TAVI产品迭代计提的1.54亿元亏损,以及研发和商业化投入增加所导致的。

沛嘉医疗则是三巨头中唯一一家亏损有所缩窄的。2022年,沛嘉医疗亏损4.08亿元,2021年亏损额为5.74亿元。

TAVR三巨头正在经历黎明前的黑暗,股价不断下滑。2021年,沛嘉医疗最高市值一度接近200亿港元,启明医疗最高市值也达427亿港元,心通医疗最高市值更是超过500亿港元。

与高点相比,如今三巨头市值大幅蒸发。截至4月3日收盘,沛嘉医疗市值不过65.9亿港元,启明医疗市值46.5亿港元,心通医疗市值54.5亿港元。

经历4年期待,属于TAVR的黄金时代还没有真正到来。

TAVR赛道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过去,投资者看好TAVR赛道的逻辑在于,国内心血管发病率高企,同时针对心血管疾病治疗更为简单、安全的TAVR在国内渗透率极低。未来随着TAVR渗透率不断提升,这一赛道也将有着巨大想象空间。

但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是有距离的。

一方面,TAVR手术难度较大,医生的学习曲线长,推高了药企的投入。

TAVR手术在国内算是一个全新的术式,医生需要长时间的学习、磨练手感,这不仅需要药企在医生培训方面进行巨大的资金投入,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成本。

另一方面,高昂的价格成为了TAVR下沉之路的绊脚石。

目前,只有部分城市将TAVR纳入了医保。对于大部分患者而言,动辄20多万的费用难以负担。在这种情况下,更多的患者会选择价格更为低廉的外科手术治疗(SAVR)。

种种因素导致,TAVR的渗透率提升缓慢。2022年结构心脏病年度报告上的数据显示,2022年度商业化植入8689例,较2021年7319例增长18.7%。

而在这狭小的市场之下却是玩家众多,有着多达十款产品同台竞技,背后的竞争之激烈也不难想象。

当然,尽管困难重重,这并不意味着TAVR赛道不值得期待。突围战已经打响,谁能率先跨越黎明前的黑暗?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