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1%分界线”消失,新规下美妆成分标签有哪些新话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1%分界线”消失,新规下美妆成分标签有哪些新话题?

当成分添加进入科学时代,品牌一味打“高浓度”博眼球很快就不灵了。

文|未来迹FutureBeauty 林宇

在法规监管底层逻辑逐步完善的背景下,整个化妆品行业正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提速前行,迎来回暖之春。

《FBeauty未来迹》也注意到,新规落地实施的同时,也势必会给整个产业和消费者带来一些 “磨合期”。

比如,近期在小红书平台内,就有博主指出,本土护肤品牌“肌肤未来377面霜”中,作为主要宣称的“377”成分却被标在“其他微量成分”一栏,认为这属于“概念添加”,对其有效性提出质疑。微量添加是否等于无效添加?这一话题引发业界对于当前美妆科普迷思的进一步关注和反思。

一个共识是,在科技驱动创新的大时代,跟随新规步伐并做好有效的科学传播正成为美妆品牌和整个行业面前的大课题。

01 “1%分界线”消失,更清晰的标签新规5月全面生效

伴随着“成分党”和“功效党”的崛起,中国消费者对于个人护理的求知欲空前高涨,对于产品背后的科学故事充满好奇心。其中,作为日常消费者选品的重要参照,标签成分一直是社交平台上讨论的热点。

事实上,国家层面也正在全面推进化妆品标签管理法规变革。

国家药监局关于发布实施《化妆品标签管理办法》的公告 (2021 年第 77 号)(2021年5月31日发布)(以下简称“办法”)中明确,自2022年5月1日起,申请注册或者进行备案的化妆品,产品标签必须符合《办法》的规定和要求。此前申请注册或者进行备案的化妆品,未按照《办法》规定进行标签标识的,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必须在2023年5月1日前完成产品标签的更新。(这意味着从2023年5月1日起,所有化妆品的标签都必须符合《办法》要求)。

其中,该法规中有关化妆品成分标注的方式变化引发了广泛关注。《办法》规定:“化妆品标签应当在销售包装可视面标注化妆品全部成分的原料标准中文名称,以‘成分’作为引导语引出,并按照各成分在产品配方中含量的降序列出。化妆品配方中存在含量不超过0.1%(w/w)的成分的,所有不超过0.1%(w/w)的成分应当以‘其他微量成分’作为引导语引出另行标注,可以不按照成分含量的降序列出。”

在此之前,GB 5296.3-2008 《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规定:“如果成分的加入量小于和等于1%时,可以在加入量大于1%的成分后面按任意顺序排列成分名称”。

很显然,新旧法规对于化妆品成分的标注形式发生了显著变化。

新规颁布前,小红书平台中就曾有不少博主专门发布“如何掌握1%分界线”的相关笔记,将国家明确规定添加量不允许超过1%的成分进行汇总,来大致估算产品中的成分含量。

图源:小红书

这也从侧面说明,对于化妆品成分表,消费者期待获得更清晰认知的诉求。新《办法》则为大众展现了更为精准的化妆品成分的呈现方式,这意味着,日后消费者将会对成分表有一个更加全面、清晰的认知,不需要再通过其他“自创”方法进行反复推敲。

中国药品监管研究会化妆品专委会主任委员谢志洁表示:“化妆品标签是消费者获取产品基本信息和安全使用的最直接途径,与化妆品使用安全息息相关。《办法》对添加量不超过0.1%(w/w)成分标注的要求,是将确保产品使用安全和维护消费者健康权益的需要置于首位,体现了《办法》对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诚意。对目前的化妆品市场而言,这一要求将有力破除‘概念性添加’这一行业痼疾,比如某些产品宣称含有某些功效性原料,而实际上添加量非常低,根本不能发挥作用。明确微量成分标注要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虚假营销行为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当然,标注为‘微量成分’,并不表示微量添加等于概念添加,也不是对成分效果的判定,比如一些活性成分虽然添加量低于0.1%,但也能达到效果,起到关键的功效作用。这一要求更主要是为了让消费者知悉原料真实的添加情况,保护消费者知情权。”《办法》的出台,可以说为规范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今天的消费者,都在主动学习化妆品相关的专业知识,想要更加科学地去护肤。”资深研发人士、环亚全球首席科学家潘志也认为,新规恰是在回应用户对于产品功效追求这件事,并要求品牌提出功效宣称的背后必须要有相应的数据作为支撑。对于品牌企业来说,未来“产品要能够经得起推敲和挑战。”

《FBeauty未来迹》注意到,自2022年《办法》正式实施后,市面上部分品牌已经早早落实,包括夸迪、瑷尔博士、肌活、肌肤未来等等国货产品。

02 微量添加≠概念添加,泛滥的“浓度迷思”需科学校正

《办法》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关“起效浓度”的各种汇总帖也在社交平台流传。

图源:小红书

据了解,除了将“微量成分”等同于“概念添加”的群体,小红书平台内也有一些博主与品牌为“微量”二字发声,表示要参照成分的量效关系,并汇总了部分成分的起效浓度。但综合对比来看,这些起效浓度的汇总,还处于众说纷纭的状态。

《FBeauty未来迹》将下图中的浓度汇总贴向某美妆企业内部研发人员求证,得出的结论是:总结相对比较客观,行业人员应该都比较认可。“但有些原料没有做过相关测试,数据是0.01还是0.02,不太好说。”

图源:小红书

那么,成分添加和产品效果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

首先,必须要确定的是,高浓度与产品功效间并无绝对关系。这已是美妆专业圈的共识。

“一味追求高浓度的做法有失偏颇。”“弗图医学”创始人梅鹤祥告诉《FBeauty未来迹》,在一定范围内,成分的浓度越高越好是合理的,但要从具体成分来具体分析。“比如一些合成成分以及天然高纯度成分,可能非常微量就能够起到作用。”

“这种情况要考虑三个问题。”梅鹤祥补充道,第一,成分是单一使用还是复配,渗透技术做的如何;第二,成分针对的靶点有没有特异性;第三,产品配方是否考虑到成分本身的生物利用度。

谢志洁也表示,标注为“微量成分”,并不表示微量添加等于概念添加,也不是对成分效果的判定。“对于概念性的微量添加产品,将起到一定扼制作用,而对于关键成分微量添加但确实能起到效果的产品,随着消费认知的提高,将逐渐被消费者理解和使用。微量成分在配方内是否有效、有没有作用?这个是需要科学研究数据来判断的,不能简单的一刀切。”

想要深入探寻所谓“起效浓度”,还需要从其测试过程开始说起。

据了解,起效浓度通常指在特定模型中与合理对照组相比,能够带来显著功效差异的最低浓度。在成分开发实验中,研发人员通常都会对一定浓度梯度下的功效表现进行测定。

“通常在一定浓度梯度范围内,你会看到功效应该是伴随浓度增加而有提升。”潘志解释道,这种提升空间是有上限的。“当浓度范围超过一定上限,基本功效也不会再提升了,而且同时要特别关注浓度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如果不断提升活性物浓度,最终还会对细胞产生负面影响。”

以美白成分377为例,此成分具有抑制酪氨酸酶的功效。研发人员在做酪氨酸酶抑制测试过程中,会衡量IC50的数值(即在某一实验模型中,此成分对酪氨酸酶起到50%抑制率时的浓度。可以反向说明该成分的功效活性,IC50值越小,说明此成分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性越强)。在标准化操作下,不同成分在相同酪氨酸酶抑制测试得出的IC50数值可以进行客观的横向对比,从中选择活性高的成分,而活性越高意味着IC50值越低,即达到相同抑制水平所需的活性物浓度越低。

潘志表示,在实验过程中,不同成分的IC50差距非常大。“通常当然会优先选择活性特别高,在很低浓度下就可以起效的成分。”

此外,起效浓度的数值与实验模型高度相关。也有资深护肤品开发总监指出,不同实验模型测试出的起效浓度有很大差别,即便是临床验证也存在局限性,需要考虑很多测试条件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才能够设计一个合理且准确的测试。

“所以,理论上的在细胞模型上得到起效浓度的最主要意义在于,我们在做配方时,要保证当从配方中的添加量换算到用户每次的正常使用量乘以透皮率,透过角质进入皮肤表皮层及真皮层的量应该高于在体外细胞中测到的起效浓度,这也是我们在理论上去评估活性成分能够起效的一个非常简化的基本原则。”潘志对此总结说。

此外,也有部分消费者提出,一些产品中成分的添加量与原料供应商的“建议添加量”存在差距,这也令其对产品效果产生疑问。

对此,梅鹤祥告诉《FBeauty未来迹》,这其实是一个历史问题。

“最低起效浓度也考虑了在水剂中的数值,而水剂是最不容易被吸收的一种剂型。而在其他剂型当中,非常低的添加量也可以起效,这是不矛盾的,但如果不加上前置条件会很容易产生误会。”

关于这一点,潘志也表示,原料供应商的建议添加量通常是基于其有明确临床功效证据的浓度来推荐。更低浓度如果没有测过,也就无法推荐。“实际上,供应商一定希望其单一原料在任何剂型中都能够带来明显功效,所以他给出的一定是具有功效性但同时又没有安全风险的数值区间。”

值得关注的是,在如今品牌越发关注自身科技力的大环境下,具有自我测试和研发能力的品牌对供应商提供的数据都仅将其作为参考数据。相应的,自主研发能力相对欠缺的品牌可能会选择直接使用原料商的建议添加量,进而使用原料商的数据进行背书,对产品进行备案。

那么,谁可以为成分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相关数据负责?

“新规的出台,实际上就是令品牌方成为产品功效和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潘志表示,为自己的数据和功效负责,是很基本的态度。

梅鹤祥也表示,这是企业或原料商的一个基本诚信和科学精神问题。“一个负责任的企业,首先不会去夸大成分功效,其次不会采用不可靠的数据。”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成分起效浓度的测试过程非常复杂,需要涉及和考量多种因素,并且从原料供应商的建议数据并不能合理推断产品对成分浓度的选择是否有效。

03 科学添加时代来临,品牌与消费者精准沟通任重道远

谢志洁表示:“微量成分”的要求,更能让化妆品企业知道,真正的功效护肤时代已经来临,想要做好真正的功效产品,必须注重科研投入,加强在原料端对活性物的筛选,做到真实添加、安全可靠,并且还需有充分的科学依据,才能获得消费者认可。因此从长远看,整体是利好行业的,尤其是对于注重投入、扎实研究的企业而言更是如此。

“一味打出‘高浓度’,也是一种研发上的懒惰。”潘志表示,2015、2016年成分党在国内兴起,并且因为市场教育成本较低,很多“成分党”品牌在这时便展开了成分浓度的比拼。“这忽视了对活性成分本身功效性、安全性以及对原料品质等诸多考虑,单纯比拼浓度其实是对消费者的不负责任。”

事实上,在科普营销风日盛背景下,越来越多消费者确实也意识到,离开配方和工艺谈浓度、谈功效是一种误导,很容易陷入消费怪圈。从1.0“成分党”,到2.0“浓度党”,再到3.0的“科学添加时代”,消费者对于美妆护肤的认知在不断进阶,也对下一阶段品牌的内容输出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FBeauty未来迹》此前所做的“科学传播”相关调查中发现,消费者对美妆品牌的科普传播关注度可以按以下顺序排列:传播者=传播内容>形式>渠道。(相关阅读:美妆科学传播:谁来传、传什么?200+消费者吐露真实需求)

在潘志看来,品牌直接向消费者描述不同活性成分是如何进行横向比较筛选、又如何在特定浓度、特定组合、特定配方下一步步验证并得出结论,的确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所以不如回归到消费者关注的临床结果上来。“比如一款宣称美白的特证产品,那就要提供临床功效验证数据并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我也建议消费者更加关心产品背后的有效数据,而不是浓度本身。”

梅鹤祥则认为,消费者不必过度纠结某一成分的浓度。“建议首先将产品安全性放在首位。其次,即便关注了成分浓度,使用剂型和企业技术的不同都会影响到最终的使用效果。所以这最终涉及到复购率的问题,消费者可以经过自身尝试后再决定是否复购。”

在实际调研中,也有消费者直言“很多时候专家的各种研究成果虽然听起来很厉害,但不能够充分了解,用户的使用反馈更能吸引自己。”

这意味着,一方面,品牌有必要为消费者提供简洁明了、具有权威性的实验结果,同时不断对消费者进行市场教育,引导其关注最有价值的数据,带动科学添加的集体认知形成;另一方面,消费者在自身甚至抱团式学习提升、去伪存真走向专业的过程中,其实也侧面推动整个美妆市场良币驱逐劣币,走向健康发展。

事实上,在加速细分的市场中,除了有追求成分功效的“学习型消费者”,还有追求感观体验的“氛围感消费者”,因此,在安全高品质前提下,品牌需要提供多元化的解决方案,展开与目标消费群体的精准沟通。

总而言之,《办法》的推出与实施,不仅仅是从法规层面推动着化妆品行业的规范,更是从底层推动着消费者与品牌端的双向进步,共同形成一股正向合力,推动行业更健康和充满活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1%分界线”消失,新规下美妆成分标签有哪些新话题?

当成分添加进入科学时代,品牌一味打“高浓度”博眼球很快就不灵了。

文|未来迹FutureBeauty 林宇

在法规监管底层逻辑逐步完善的背景下,整个化妆品行业正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提速前行,迎来回暖之春。

《FBeauty未来迹》也注意到,新规落地实施的同时,也势必会给整个产业和消费者带来一些 “磨合期”。

比如,近期在小红书平台内,就有博主指出,本土护肤品牌“肌肤未来377面霜”中,作为主要宣称的“377”成分却被标在“其他微量成分”一栏,认为这属于“概念添加”,对其有效性提出质疑。微量添加是否等于无效添加?这一话题引发业界对于当前美妆科普迷思的进一步关注和反思。

一个共识是,在科技驱动创新的大时代,跟随新规步伐并做好有效的科学传播正成为美妆品牌和整个行业面前的大课题。

01 “1%分界线”消失,更清晰的标签新规5月全面生效

伴随着“成分党”和“功效党”的崛起,中国消费者对于个人护理的求知欲空前高涨,对于产品背后的科学故事充满好奇心。其中,作为日常消费者选品的重要参照,标签成分一直是社交平台上讨论的热点。

事实上,国家层面也正在全面推进化妆品标签管理法规变革。

国家药监局关于发布实施《化妆品标签管理办法》的公告 (2021 年第 77 号)(2021年5月31日发布)(以下简称“办法”)中明确,自2022年5月1日起,申请注册或者进行备案的化妆品,产品标签必须符合《办法》的规定和要求。此前申请注册或者进行备案的化妆品,未按照《办法》规定进行标签标识的,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必须在2023年5月1日前完成产品标签的更新。(这意味着从2023年5月1日起,所有化妆品的标签都必须符合《办法》要求)。

其中,该法规中有关化妆品成分标注的方式变化引发了广泛关注。《办法》规定:“化妆品标签应当在销售包装可视面标注化妆品全部成分的原料标准中文名称,以‘成分’作为引导语引出,并按照各成分在产品配方中含量的降序列出。化妆品配方中存在含量不超过0.1%(w/w)的成分的,所有不超过0.1%(w/w)的成分应当以‘其他微量成分’作为引导语引出另行标注,可以不按照成分含量的降序列出。”

在此之前,GB 5296.3-2008 《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规定:“如果成分的加入量小于和等于1%时,可以在加入量大于1%的成分后面按任意顺序排列成分名称”。

很显然,新旧法规对于化妆品成分的标注形式发生了显著变化。

新规颁布前,小红书平台中就曾有不少博主专门发布“如何掌握1%分界线”的相关笔记,将国家明确规定添加量不允许超过1%的成分进行汇总,来大致估算产品中的成分含量。

图源:小红书

这也从侧面说明,对于化妆品成分表,消费者期待获得更清晰认知的诉求。新《办法》则为大众展现了更为精准的化妆品成分的呈现方式,这意味着,日后消费者将会对成分表有一个更加全面、清晰的认知,不需要再通过其他“自创”方法进行反复推敲。

中国药品监管研究会化妆品专委会主任委员谢志洁表示:“化妆品标签是消费者获取产品基本信息和安全使用的最直接途径,与化妆品使用安全息息相关。《办法》对添加量不超过0.1%(w/w)成分标注的要求,是将确保产品使用安全和维护消费者健康权益的需要置于首位,体现了《办法》对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诚意。对目前的化妆品市场而言,这一要求将有力破除‘概念性添加’这一行业痼疾,比如某些产品宣称含有某些功效性原料,而实际上添加量非常低,根本不能发挥作用。明确微量成分标注要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虚假营销行为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当然,标注为‘微量成分’,并不表示微量添加等于概念添加,也不是对成分效果的判定,比如一些活性成分虽然添加量低于0.1%,但也能达到效果,起到关键的功效作用。这一要求更主要是为了让消费者知悉原料真实的添加情况,保护消费者知情权。”《办法》的出台,可以说为规范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今天的消费者,都在主动学习化妆品相关的专业知识,想要更加科学地去护肤。”资深研发人士、环亚全球首席科学家潘志也认为,新规恰是在回应用户对于产品功效追求这件事,并要求品牌提出功效宣称的背后必须要有相应的数据作为支撑。对于品牌企业来说,未来“产品要能够经得起推敲和挑战。”

《FBeauty未来迹》注意到,自2022年《办法》正式实施后,市面上部分品牌已经早早落实,包括夸迪、瑷尔博士、肌活、肌肤未来等等国货产品。

02 微量添加≠概念添加,泛滥的“浓度迷思”需科学校正

《办法》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关“起效浓度”的各种汇总帖也在社交平台流传。

图源:小红书

据了解,除了将“微量成分”等同于“概念添加”的群体,小红书平台内也有一些博主与品牌为“微量”二字发声,表示要参照成分的量效关系,并汇总了部分成分的起效浓度。但综合对比来看,这些起效浓度的汇总,还处于众说纷纭的状态。

《FBeauty未来迹》将下图中的浓度汇总贴向某美妆企业内部研发人员求证,得出的结论是:总结相对比较客观,行业人员应该都比较认可。“但有些原料没有做过相关测试,数据是0.01还是0.02,不太好说。”

图源:小红书

那么,成分添加和产品效果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

首先,必须要确定的是,高浓度与产品功效间并无绝对关系。这已是美妆专业圈的共识。

“一味追求高浓度的做法有失偏颇。”“弗图医学”创始人梅鹤祥告诉《FBeauty未来迹》,在一定范围内,成分的浓度越高越好是合理的,但要从具体成分来具体分析。“比如一些合成成分以及天然高纯度成分,可能非常微量就能够起到作用。”

“这种情况要考虑三个问题。”梅鹤祥补充道,第一,成分是单一使用还是复配,渗透技术做的如何;第二,成分针对的靶点有没有特异性;第三,产品配方是否考虑到成分本身的生物利用度。

谢志洁也表示,标注为“微量成分”,并不表示微量添加等于概念添加,也不是对成分效果的判定。“对于概念性的微量添加产品,将起到一定扼制作用,而对于关键成分微量添加但确实能起到效果的产品,随着消费认知的提高,将逐渐被消费者理解和使用。微量成分在配方内是否有效、有没有作用?这个是需要科学研究数据来判断的,不能简单的一刀切。”

想要深入探寻所谓“起效浓度”,还需要从其测试过程开始说起。

据了解,起效浓度通常指在特定模型中与合理对照组相比,能够带来显著功效差异的最低浓度。在成分开发实验中,研发人员通常都会对一定浓度梯度下的功效表现进行测定。

“通常在一定浓度梯度范围内,你会看到功效应该是伴随浓度增加而有提升。”潘志解释道,这种提升空间是有上限的。“当浓度范围超过一定上限,基本功效也不会再提升了,而且同时要特别关注浓度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如果不断提升活性物浓度,最终还会对细胞产生负面影响。”

以美白成分377为例,此成分具有抑制酪氨酸酶的功效。研发人员在做酪氨酸酶抑制测试过程中,会衡量IC50的数值(即在某一实验模型中,此成分对酪氨酸酶起到50%抑制率时的浓度。可以反向说明该成分的功效活性,IC50值越小,说明此成分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性越强)。在标准化操作下,不同成分在相同酪氨酸酶抑制测试得出的IC50数值可以进行客观的横向对比,从中选择活性高的成分,而活性越高意味着IC50值越低,即达到相同抑制水平所需的活性物浓度越低。

潘志表示,在实验过程中,不同成分的IC50差距非常大。“通常当然会优先选择活性特别高,在很低浓度下就可以起效的成分。”

此外,起效浓度的数值与实验模型高度相关。也有资深护肤品开发总监指出,不同实验模型测试出的起效浓度有很大差别,即便是临床验证也存在局限性,需要考虑很多测试条件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才能够设计一个合理且准确的测试。

“所以,理论上的在细胞模型上得到起效浓度的最主要意义在于,我们在做配方时,要保证当从配方中的添加量换算到用户每次的正常使用量乘以透皮率,透过角质进入皮肤表皮层及真皮层的量应该高于在体外细胞中测到的起效浓度,这也是我们在理论上去评估活性成分能够起效的一个非常简化的基本原则。”潘志对此总结说。

此外,也有部分消费者提出,一些产品中成分的添加量与原料供应商的“建议添加量”存在差距,这也令其对产品效果产生疑问。

对此,梅鹤祥告诉《FBeauty未来迹》,这其实是一个历史问题。

“最低起效浓度也考虑了在水剂中的数值,而水剂是最不容易被吸收的一种剂型。而在其他剂型当中,非常低的添加量也可以起效,这是不矛盾的,但如果不加上前置条件会很容易产生误会。”

关于这一点,潘志也表示,原料供应商的建议添加量通常是基于其有明确临床功效证据的浓度来推荐。更低浓度如果没有测过,也就无法推荐。“实际上,供应商一定希望其单一原料在任何剂型中都能够带来明显功效,所以他给出的一定是具有功效性但同时又没有安全风险的数值区间。”

值得关注的是,在如今品牌越发关注自身科技力的大环境下,具有自我测试和研发能力的品牌对供应商提供的数据都仅将其作为参考数据。相应的,自主研发能力相对欠缺的品牌可能会选择直接使用原料商的建议添加量,进而使用原料商的数据进行背书,对产品进行备案。

那么,谁可以为成分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相关数据负责?

“新规的出台,实际上就是令品牌方成为产品功效和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潘志表示,为自己的数据和功效负责,是很基本的态度。

梅鹤祥也表示,这是企业或原料商的一个基本诚信和科学精神问题。“一个负责任的企业,首先不会去夸大成分功效,其次不会采用不可靠的数据。”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成分起效浓度的测试过程非常复杂,需要涉及和考量多种因素,并且从原料供应商的建议数据并不能合理推断产品对成分浓度的选择是否有效。

03 科学添加时代来临,品牌与消费者精准沟通任重道远

谢志洁表示:“微量成分”的要求,更能让化妆品企业知道,真正的功效护肤时代已经来临,想要做好真正的功效产品,必须注重科研投入,加强在原料端对活性物的筛选,做到真实添加、安全可靠,并且还需有充分的科学依据,才能获得消费者认可。因此从长远看,整体是利好行业的,尤其是对于注重投入、扎实研究的企业而言更是如此。

“一味打出‘高浓度’,也是一种研发上的懒惰。”潘志表示,2015、2016年成分党在国内兴起,并且因为市场教育成本较低,很多“成分党”品牌在这时便展开了成分浓度的比拼。“这忽视了对活性成分本身功效性、安全性以及对原料品质等诸多考虑,单纯比拼浓度其实是对消费者的不负责任。”

事实上,在科普营销风日盛背景下,越来越多消费者确实也意识到,离开配方和工艺谈浓度、谈功效是一种误导,很容易陷入消费怪圈。从1.0“成分党”,到2.0“浓度党”,再到3.0的“科学添加时代”,消费者对于美妆护肤的认知在不断进阶,也对下一阶段品牌的内容输出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FBeauty未来迹》此前所做的“科学传播”相关调查中发现,消费者对美妆品牌的科普传播关注度可以按以下顺序排列:传播者=传播内容>形式>渠道。(相关阅读:美妆科学传播:谁来传、传什么?200+消费者吐露真实需求)

在潘志看来,品牌直接向消费者描述不同活性成分是如何进行横向比较筛选、又如何在特定浓度、特定组合、特定配方下一步步验证并得出结论,的确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所以不如回归到消费者关注的临床结果上来。“比如一款宣称美白的特证产品,那就要提供临床功效验证数据并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我也建议消费者更加关心产品背后的有效数据,而不是浓度本身。”

梅鹤祥则认为,消费者不必过度纠结某一成分的浓度。“建议首先将产品安全性放在首位。其次,即便关注了成分浓度,使用剂型和企业技术的不同都会影响到最终的使用效果。所以这最终涉及到复购率的问题,消费者可以经过自身尝试后再决定是否复购。”

在实际调研中,也有消费者直言“很多时候专家的各种研究成果虽然听起来很厉害,但不能够充分了解,用户的使用反馈更能吸引自己。”

这意味着,一方面,品牌有必要为消费者提供简洁明了、具有权威性的实验结果,同时不断对消费者进行市场教育,引导其关注最有价值的数据,带动科学添加的集体认知形成;另一方面,消费者在自身甚至抱团式学习提升、去伪存真走向专业的过程中,其实也侧面推动整个美妆市场良币驱逐劣币,走向健康发展。

事实上,在加速细分的市场中,除了有追求成分功效的“学习型消费者”,还有追求感观体验的“氛围感消费者”,因此,在安全高品质前提下,品牌需要提供多元化的解决方案,展开与目标消费群体的精准沟通。

总而言之,《办法》的推出与实施,不仅仅是从法规层面推动着化妆品行业的规范,更是从底层推动着消费者与品牌端的双向进步,共同形成一股正向合力,推动行业更健康和充满活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